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家族企業糾紛

家族企業糾紛

發布時間:2021-08-14 12:17:07

⑴ 關於家族企業如何打官司兒子兒媳感情不和,過不下去,想離婚,我們是家族企業這樣的情況打官司財產怎麼

家族式企業有三種:純粹的家族式企業、傳統的家族式企業、現代的家族式企業。如果是現代家族股份制企業,財產會按比例分配;如果不是股份制,法人是父親,不是兒子,那麼如果兒子兒媳離婚,需要進行分配的財產應當屬於夫妻共同財產,而兒子兒媳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沒有獲得相應的財產份額,是無權要求分割家族企業財產的。
分割財產時,要按照夫妻離婚時分財產的基本原則來處理;婚姻存續期間取得的財產均屬夫妻共同財產,夫妻共同財產和債務歸夫妻共同所有和負擔,一般是一人一半,本著男女平等,保護婦女、兒童的合法權益,照顧無過錯方的原則來分割夫妻共同財產。
採用的方式可以協商,協商不成可以走法律程序。具體參考如下:

根據《婚姻法》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財產分割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以下簡稱《財產分割意見》)的規定,結合司法實踐,人民法院在審理離婚案件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應當遵循以下原則:
一、男女平等原則。男女平等原則既反映在《婚姻法》的各條法律規范中,又是人民法院處理婚姻家庭案件的辦案指南。該原則體現在離婚財產分割上,就是夫妻雙方有平等地分割共同財產的權利,平等地承擔共同債務的義務;
二、照顧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則。這里的「照顧」,既可以在財產份額上給予女方適當多分,也可以在財產種類上將某項生活特別需要的財產,比如住房,分配給女方。畢竟從習慣勢力上、從傳統因素的影響所造成的障礙上、從婦女的家務負擔、生理特點上講,離婚後一般婦女在尋找工作和謀生能力上也較男子要弱,更需要社會給予更多的幫助。同時,在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要特別注意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財產權益。未成年人的合法財產不能列入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
三、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則。在離婚分割共同財產時,不應損害財產效用、性能和經濟價值。在對共同財產中的生產資料進行分割時,應盡可能分給需要該生產資料、能更好發揮該生產資料效用的一方;在對共同財產中的生活資料進行分割時,要盡量滿足個人從事專業或職業需要,以發揮物的使用價值。不可分物按實際需要和有利發揮效用原則歸一方所有,分得方應依公平原則,按離婚時的實際價值給另一方相應的補償;
四、權利不得濫用原則。離婚分割夫妻共同財產時不得把屬於國家、集體和他人所有的財產當作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不得借分割夫妻共同財產的名義損害他人合法利益;
五、夫妻一方所有的財產,在共同生活中消耗、毀損、滅失的,另一方不予補償。這是司法實踐經驗的總結,符合夫妻關系和婚姻生活本質的要求,有利於避免不必要的糾紛
對有限責任公司中夫妻共同財產的處理
如果夫妻一方以共同財產出資與他人成立有限責任公司,另一方不是該公司股東,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涉及該有限責任公司中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按照《婚姻法解釋(二)》第16條的規定,按下列情形分別處理:
(一)夫妻雙方協商將出資額部分或者全部轉讓給該股東的配偶,過半數股東同意、其他股東明確表示放棄優先購買權的,該股東的配偶可以成為該公司股東;
(二)夫妻雙方就出資額轉讓份額和轉讓價格等事項協商一致後,過半數股東不同意轉讓,但願意以同等價格購買該出資額的,人民法院可以對轉讓出資所得財產進行分割。過半數股東不同意轉讓,也不願意以同等價格購買該出資額的,視為其同意轉讓,該股東的配偶可以成為該公司股東。用於證明前款規定的過半數股東同意的證據,可以是股東會決議,也可以是當事人通過其他合法途徑取得的股東的書面聲明材料。
如果夫妻雙方以共同財產出資與他人成立有限責任公司,在離婚時,不願意再參與公司經營的夫妻一方可以轉讓其股份以獲取轉讓對價。當然,一方轉讓股份給股東以外的人必須過半數股東同意。夫妻雙方也可以就股權重新確認,在到工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後把變更後的股權登記在股東名冊上。
如果夫妻共同投資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其股東為夫妻兩人,這樣的公司就是通常所說的「夫妻公司」。在離婚案件中對「夫妻公司」如何處理,審判實踐中存在三種不同觀點:一種觀點認為,應當否定「夫妻公司」的法人人格,並向工商登記部門提出司法建議,恢復其私營企業或個體工商戶的性質,然後再將其資產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另一種觀點認為,夫妻可以共同出資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對於雙方在公司中的投資比例,可視為夫妻雙方對財產的約定,離婚案件中不應將其籠統認定為夫妻共同財產,而應按照工商登記中確定的比例進行分割。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公司法》對股東並無身份上的限制,夫妻共同投資設立有限責任公司並不違反法律規定,因此,在離婚案件中否定「夫妻公司」法人人格沒有法律依據。對此問題,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編的審判指導性著述中同意前述第三種觀點,並認為,工商登記中載明的夫妻投資比例並不能絕對等同於夫妻之間的財產約定,如果有證據證明工商登記所載明的事項只是設立公司時形式上的需要,則應按夫妻雙方真實的意思表示去處理。在離婚案件中處理有關「夫妻公司」問題時,既要以《婚姻法》為依據,又要兼顧《公司法》中的規定。在婚姻存續期間,無論是用一方婚前的個人財產還是用夫妻共同財產投資設立「夫妻公司」,公司經營所產生的收益均應屬於夫妻共同財產。我們同意此觀點。對「夫妻公司」由一方經營管理的,離婚時對企業財產的分割有以下幾種方式:轉讓股權。夫妻協商同意,可以把有限公司財產進行評估,夫妻一方將自己的股權轉讓給第三人,取得相應的財產價值,這樣就由第三人和夫妻另一方共同經營。股權轉讓後,經工商部門審核後將受讓人記載於公司股東名冊上。折價補償。夫妻一方退回股權給另一方,另一方按公司評估財產的一半補償給一方。由於此時實際股東僅為一人,必須到工商部門辦理變更登記。實物分割。夫妻雙方均同意解散公司,對公司進行清算,有盈餘財產對半分割。

投資性財產
對於屬於夫妻共同財產的股票、債券、投資基金份額等有價證券以及未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在離婚分割共同財產時,應該盡量爭取讓雙方協商解決,如果夫妻雙方協商不成或者按市價分配有困難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數量按比例分配。如果夫妻共同財產中的股票或股份屬於法律法規限制轉讓的情形,人民法院不宜分割處理。待符合轉讓條件後,當事人可以依法對離婚時沒有涉及的共同財產請求人民法院進行分割。

⑵ 在家族企業上班的你是如何避免捲入權利糾紛的

家族企業也是一個企業,也是有自己企業的企業文化和規章制度。想讓自己不要捲入這場權力糾紛,就老老實實,認認真真的做好自己工作分內的事,平時不要總是多管閑事,不要總是覺得自家的企業就可以為所欲為。

⑶ 家族糾紛的法律知識

伴侶去世後,辦理法定死亡證明,這時的婚姻就自動解除了。當然要辦理一些其他的小程序,不麻煩。對於對方伴侶的父母,你有養老的義務,但是沒有養老的責任,即使對方父母因為你沒有養老而去世了,你也僅僅是受到道德的譴責,沒有觸動法律的最低線。不知道這么說對你有幫助么?
以上說辭僅僅代表我個人的意見,僅供參考,如有雷同,實屬榮幸

⑷ 如何處理家族企業的矛盾!

其實我也有點和你同樣的狀況。。我給的意見是。。在家人關系與生意上的利益作出平衡。。可以試試外娉有關專業人士來對付和監督他們的問題和生意業績。卻不完全斷絕他們的生意來往。一來決定是你出而不是你當壞人。也可以暖化你母親對你的壓力。說到最後錢在你手。要不要給他們還是你來決定。只是問題你說要找的那個幫手必須是對你100%忠心的人。還有當然是你也要加緊監督他們生意上的業績和報告。其實很多連戲劇里你可以學到點知識的。做戲時是有點荒唐。。可是也不完全無道理的。

⑸ 家族企業應如何避免與家族職工工作中的糾紛,使企業能夠順利走上正軌。

這很簡單,選擇家族中有威望的人擔任管理者。
待企業發展起來之後,就要引入規范的管理制度了。

⑹ 家族企業該怎樣解決糾紛呢,雖然企業並不是很大,但是內部很麻煩。

張瑞敏說:搞企業的,把家給忘了,就成為企業家了。家族企業領導人感情上一旦失火,所牽涉的不僅是其個人財產問題,還有整個企業發展前景。

產權主體外清內亂,血親攀比更容易導致權威受損

家族企業在創業初期產權不必也未能做出明確界定,這是家族企業創業成功的優勢,但這又往往為企業日後的發展埋下禍根。首先,內部血親容易挑戰、干擾現代企業科層制度,使企業和管理變得更為混亂;其次,當企業出現變故,特別是主要創業者出現問題,內部權威一旦倒塌,因為彼此知根知底,且血脈相連、錯綜復雜,旁系血親員工、甚至嫡系血親中的受冷落者和心理不平者,往往容易最先做出分家產、挖牆腳舉措,而且矛盾和損害因為情感相連,或者是彼此知根知底,往往更不好處理。由此推導多米諾第一塊骨牌,加速企業衰落。正所謂成也家族,敗也家族,家族企業往往最終都很難走出家族的閉環。

重血緣,輕契約,難抗利益誘導下的背叛

在家族企業關系網路中的成員輕契約,重信任。成員之間缺乏明確的契約,在商業利益大潮的沖擊下,這種信任和默契,具有很大的隨意性和不確定性,約束力很多時候對於多數人,特別是家族成員中被邊緣化、或血親遠一些但掌握重要資源的人,往往是有限的;隨著社會變遷和創業者權威的逐步減弱,或者伴隨著被邊緣化者掌握資源的逐步增加,血緣、親緣、准親緣在經濟利益的沖擊和誘惑下容易變得松動,網路關系中成員間的信任被資產利益侵蝕出現叛逆,一旦這種關系破裂,企業發展便會因此而受到挫折。

家族企業最大死穴———情感糾紛

經濟學家劉偉說:家族企業高層多為同姓,外姓人士不是女婿就是女性,而且還是年輕女性。由於多數家族企業主常常容易把企業的一切甚至員工都看成自己的私有財產,往往感情和慾望不加控制,對市場、財富的天然追逐慣性,使得在情感和慾望上也多吃多佔,常常造成家庭起火,企業衰敗。珠三角多個富豪因情感糾紛導致一系列法律糾紛,最後葬送企業的例子已經不斷見諸報端。這也是最近國內最大餐飲連鎖企業倍加引人關注的原因之所在。

因此可以說,婚姻合約是家族企業創業型企業家一生最大的合同,婚姻是家族企業主最重大的商業決策之一。事實上,企業家由於工作忘家、創業過程的身心疲憊以及創業後的財富等身以及個人魅力等多重原因,他們的情感生活往往是別人難以感受和體會的百味俱陳,這個階層婚姻往往也是高度不穩定的。張瑞敏說,搞企業的,把家給忘了,就成為企業家了,沒有幾個企業家的婚姻家庭是圓滿幸福的。因此有人說,婚姻之殼是很難裝下企業家這個創造財富、冒險和佔有欲極強的社會動物的。

⑺ 遇到家族企業怎麼辦

我從畢業到現在有兩份工作了,都是在家族企業。
第一份工作幹了一個月,實在是待不下去了,在那個地方就沒有什麼管理,都是老闆的親戚,最重要的是在那個地方學不知識,也積累不到經驗,然後就把工作辭了。
然後又找了一個工作也是家族企業,開始心裡挺別扭的,待了一段時間感覺還不錯,人也挺好相處的,也能夠學到知識。
這個問題也要看你自己怎麼想了,如果真的不行就還一份工作吧,整天在自己不喜歡的環境裡面工作是很難受的,呵呵,你要認真考慮一下了,要是一直待在這個公司他們肯定也不會有什麼變化,那你其不是一直都這樣郁悶著!

⑻ 一個家族式的企業,如果產生了糾紛該怎麼去處理

中國家族企業較多,像你所說的問題的確較多!中國典型的企業就是家族企業為主,創業初期都是以合夥的形式,企業慢慢發展,就有所擴張,隨著規模的擴大,企業開始就會出現很多問題,企業主多了意見就易發生分歧,它不同於股份制企業,他們看重的是管理權利,和財務權,導致企業產生拉幫結派。解決這種問題只有兩種方式:1、企業劃分管轄范圍,避免越權,導致矛盾激化。2、合夥經營調整為獨立經營,避免企業多頭指揮,出現雙頭馬車或多頭馬車,將企業推向懸崖。 針對上訴問題建議:你公司的問題既然法律解決不了,你公司的高層應冷靜思考,站在同一立場思考企業現狀,以和解方式就企業現狀分析問題根源,事情惡化後最終還是由法律來解決,

⑼ 私營家族式企業股東之間的經濟糾紛能定為涉嫌挪用資金罪嗎

本罪與非罪的界限

挪用本單位資金的行為,有一般的挪用本資金的違法違紀行為和挪用本單位資金的犯罪行為之分。區分二者之間的界限,我們認為,主要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分析:其一,挪用本資金的數額。這是衡量挪用本單位資金的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的一個重要方面,對於挪用單位資金罪中「數額較大,超過3個月未還的」、「雖未超過3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這兩種情形來說,「數額較大」是構成犯罪的必備要件。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是否達到「數額較大」,就成為區分一般的挪用本單位資金的違法違紀行為和挪用單位資金罪的重要標准之一。對於挪用單位資金罪中「進行非法活動的」這種情況,雖然本法並未規定數額上的要求,但是,從有關的司法解釋的精神看,挪用數額很小,社會危害性不大的,並不作為犯罪,而只是作為一般的違法違紀行為處理。其二,挪用本單位資金的時間。這是衡量挪用本單位資金的行為的社會危害性的另一個重要方面。對於本罪中「數額較大、超過3個月未還的」這種情況而言,「超過3個月未還」就是構成挪用資金罪的必備要件。在這種情況下,挪用本單位資金是否超過3個月未還就成為區分一般的挪用本單位資金的違法違紀行為和挪用資金罪的界限的重要標准之一。對於挪用資金罪中「雖未超過3個月,但數額較大、進行營利活動的」、「進行非法活動的」這兩種情況,雖然本法中並無時間長短的要求,但是,如果挪用的時間很短,造成的社會危害性不大,可以作為本法第13條規定的「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情況,不認為是犯罪,作為一般的挪用本單位資金的違法違紀行為處理。

所以,如果單純是利潤分配多少的問題,不構成犯罪。

閱讀全文

與家族企業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