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食品類有機產品,有機認證過期,消費者投訴
你可以到12315進行投訴
2. 如果因我們工作人員的原因,在宣傳上使用了比如有機食品這種用語,接到投訴,要求我們賠償,這個是否合理
你們工作人員屬於你們公司企業,是一體的,員工替你幹活,也是為了公司的利益,公司應該做好相關的培訓,避免出現這類問題才好
3. 誰知道海城市環境保護局舉報電話
這個是公共全國的:
文化市場綜合執法 12318
消費者申訴舉報電話 12315
價格監督舉報 12358
質量監督電話 12365
機構編制違規舉報熱線 12310
環保局監督電話 12369
勞保咨詢熱線 12333
工商投訴熱線 12315
價格投訴熱線 12358
環保舉報投訴電話 12369
組織部專用舉報熱線 12380
民工維權熱線電話 12333
是市政府的環境保護執法監督部門。現職領導7名,內設行政管理科、污染控制科、宣教科、生態辦等四個科室,下設環境監理所,環保監測站和機動車污染防治監督管理辦公室三個事業單位,及信訪審批大廳派駐機構和產業協會群團組織,現有職工126人。近年來,海城市環境保護工作以推進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為中心,以改善和提高環境質量為重點,堅持保護與治理並舉,監管與處罰並重,規范與整頓結合,有效地推進了全市環保工作的發展,2005年,海城市環保局被國家環保總局命名為第三批全國生態示範區,海城環保局獲優秀組織獎。環境違法行為得到有效查處;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得到長足發展,重大環境信訪案件得到妥善解決。
電話:
環境信訪:3208021
紀委電話:3291320
污染舉報:3284110
4. 食品發布在淘寶,無意中將「無機」寫為「有機」,現有人舉報,是按照虛假廣告,還是虛假宣傳。謝謝。
都沒事,只是在網路上不是產品標簽,然讓拿出依據
5. 淘寶買家以不是有機食品為由投訴到網上法庭是否是騙局
不是騙局,這是浙江省高院近期推廣的一個「人民法院信息化」的項目。也就是說,現在當事人呢,可以通過網路平台來進行起訴、應訴、開庭等,相對比較方便。因為淘寶和天貓的注冊地在浙江杭州(餘杭區),故餘杭區人民法院會受理較多的電子商務類的網上法庭立案的案件。
6. 有機食品管理制度
有機產品 第4部分: 管理體系
范圍
GB/T 19630的本部分規定了有機產品生產、加工、經營過程中應建立和維護的管理體系的通用規范和要求。
本部分適用於有機產品的生產者、加工者、經營者及相關的供應環節。
2 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GB/T 19630的本部分的引用而成為本部分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隨後所有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的內容)或修訂版均不適用於本部分,然而,鼓勵根據本部分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部分。
GB/T 19630.1 有機產品 第1部分:生產
GB/T 19630.2 有機產品 第2部分:加工
GB/T 19630.3 有機產品 第3部分:標識與銷售
3術語和定義
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於GB/T 19630.4的本部分。
3.1
有機產品生產者 organic procer
按照本部分從事有機種植、養殖以及野生產品採集,其生產單元和產品已獲得有機認證機構的認證,產品已獲准使用有機產品標志的單位或個人。
3.2
有機產品加工者 organic processor
按照本部分從事有機產品加工,其加工單位和產品已獲得有機認證機構的認證,產品已獲准使用有機產品標志的的單位或個人。
3.3
有機產品經營者 organic handler
按照本標准從事有機產品的運輸、儲存、包裝和貿易,其經營單位和產品獲得有機認證機構的認證,產品獲准使用認有機產品認證標志的單位和個人。
3.4
生產基地 proction base
從事有機種植、養殖或野生產品採集的生產單元。
3.5
內部檢查員 internal auditor
有機產品生產、加工、經營單位內部負責有機管理體系審核,並配合有機認證機構進行檢查、認證的管理人員。
4 要求
4.1 基本要求
4.1.1 有機產品生產、加工、經營者應有合法的土地使用權和合法的經營證明文件。
4.1.2 有機產品生產、加工、經營者應按GB/T 19630.1~GB/T19630.3的要求建立和保持有機生產、加工、經營管理體系,該管理體系應形成本部分4.2要求的系列文件,加以實施和保持。
4.2 文件要求
4.2.1 有機生產、加工、經營管理體系的文件應包括:
a)生產基地或加工、經營等場所的位置圖;
b)有機生產、加工、經營的質量管理手冊;
c)有機生產、加工經營的操作規程;
d)有機生產、加工、經營的系統記錄。
4.2.2 生產基地或加工、經營等場所的位置圖
應按比例繪制生產基地或加工、經營等場所的位置圖。應及時更新圖件,以反映單位的變化情況。圖件中應相應標明但不限於以下的內容:
a) 種植區域的地塊分布,野生採集/水產捕撈區域的地理分布,加工、經營區的分布,水產養殖場、蜂場分布,畜禽養殖場及其牧草場、自由活動區、自由放牧區的分布;
b)河流、水井和其它水源;
c)相鄰土地及邊界土地的利用情況;
d)畜禽檢疫隔離區域;
e)加工、包裝車間;原料、成品倉庫及相關設備的分布;
f)生產基地內能夠表明該基地特徵的主要標示物。
4.2.3 有機產品生產、加工、經營質量管理手冊
應編制和保持有機產品生產、加工、經營質量管理手冊,該手冊應包括以下內容:
a)有機產品生產、加工、經營者的簡介;
b)有機產品生產、加工、經營者的經營方針和目標;
c)管理組織機構圖及其相關人員的責任和許可權;
d)有機生產、加工、經營實施計劃;
e)內部檢查;
f)跟蹤審查;
g)記錄管理;
h)客戶申、投訴的處理。
4.2.4 生產、加工、經營操作規程
應制定並實施生產、加工、經營操作規程,操作規程中至少應包括:
a)作物栽培、野生採集、畜禽、蜜蜂、水產養殖等有機生產、加工、經營的操作規程;
b)禁止有機產品與轉換期產品及非有機產品相互混合,以及防止有機生產、加工和經營過程中受禁用物質污染的規程;
c)作物收獲規程及收獲後運輸、加工、儲藏等各道工序的管理規程;
d)畜禽、水產等產品的屠宰、捕撈、加工、運輸及儲藏等管理規程;
e)機械設備的維修、清掃規程;
f)員工福利和勞動保護規程。
4.2.5 文件的控制
有機生產、加工管理體系所要求的文件應是最新有效的,應確保在使用時可獲得適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4.2.6 記錄的控制
有機產品生產、加工、經營者應建立並保持記錄。記錄應清晰准確,並為有機生產、加工活動提供有效證據。記錄至少保存5年並應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內容:
a)土地、作物種植和畜禽、蜜蜂、水產養殖歷史記錄及最後一次使用禁用物質的時間及及使用量;
b)種子、種苗、種畜禽等繁殖材料的種類、來源、數量等信息;
c)施用堆肥的原材料來源、比例、類型、堆制方法和使用量;
d)控制病、蟲、草害而施用的物質的名稱、成分、來源、使用方法和使用量;
e) 對畜禽養殖場(及養蜂場)要有完整的存欄登記表。其中包括所有進入該單元動物的詳細信息(品種、產地、數量、進入日期等),還應提供所有的出欄畜禽的詳細資料,年齡、屠宰時的重量、標識及目的地等。
f)畜禽養殖場(及養蜂場)要記錄所有獸葯的使用情況,包括:購入日期和供貨商;產品名稱、有效成分及采購數量;被治療動物的識別方法;治療數目、診斷內容和用葯劑量;治療起始日期和管理方法;銷售動物或其產品的最早日期。
g)畜禽養殖場要登記所有飼料的詳情,包括種類、成分和其來源等;
h)加工記錄,包括原料購買、加工過程、包裝、標識、儲藏、運輸記錄;
i)加工廠有害生物防治記錄和加工、貯存、運輸設施清潔記錄;
j)原料和產品的出入庫記錄,所有購貨發票和銷售發票;
k)標簽及批次號的管理。
4.3 資源管理
有機產品生產、加工者不僅應具備與有機生產、加工規模和技術相適應的資源,而且應具備符合運作要求的人力資源並進行培訓和保持相關的記錄。
4.3.1 應配備有機產品生產、加工的管理者並具備以下條件:
a)本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之一;
b)了解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及相關要求;
c)了解GB/T 19630.1~GB/T 19630.4的要求;
d)具備5年以上農業生產和(或)加工的技術知識或經驗;
e) 熟悉本單位的有機生產、加工管理體系及生產和(或)加工過程。
4.3.2 應配備內部檢查員並具備以下條件:
a) 了解國家相關的法律、法規及相關要求;
b)相對獨立於被檢查對象;
c) 熟悉並掌握GB/T 19630.1~GB/T 19630.4的要求;
d) 具備3年以上農業生產和(或)加工的技術知識或經驗;
e) 熟悉本單位的有機生產、加工和經營管理體系及生產和/或加工過程。
4.4 內部檢查
4.4.1 應建立內部檢查制度,以保證有機生產、加工管理體系及生產過程符合GB/T 19630.1~GB/T 19630.4的要求。
4.4.2 內部檢查應由內部檢查員來承擔。
4.4.3 內部檢查員的職責是:
a)配合認證機構的檢查和認證;
b)對照本部分,對本企業的質量管理體系進行檢查,並對違反本部分的內容提出修改意見;
c)對本企業追蹤體系的全過程確認和簽字;
d)向認證機構提供內部檢查報告。
4.5 追蹤體系
為保證有機生產完整性,有機產品生產、加工者應建立完善的追蹤系統,保存能追溯實際生產全過程的詳細記錄(如地塊圖、農事活動記錄、加工記錄、倉儲記錄、出入庫記錄、銷售記錄等)以及可跟蹤的生產批號系統。
4.6 持續改進
應利用糾正和預防措施,持續改進其有機生產和加工管理體系的有效性,促進有機生產和加工的健康發展,以消除不符合或潛在不符合有機生產、加工的因素。有機生產和加工者應:
a)確定不符合的原因;
b)評價確保不符合不再發生的措施的需求;
c)確定和實施所需的措施;
d)記錄所採取措施的結果;
e)評審所採取的糾正或預防措施。
7. 企業沒有認證有機食品而宣傳是有機食品會受到處罰嗎
企業虛假標注有機食品,遭罰款1萬元
中國有機農業網 時間:2015.09.27
近年來,有機食品以其健康、污染少的優點受到消費者青睞,標注「有機」的包裝食品在市場上越來越普遍。而一些不法商家利用有機食品「高質高價」的特點,隨意標注「有機」、張貼假冒認證、超范圍使用認證等,這些行為嚴重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近期,懷柔工商分局就查處一起虛假標注「有機」食品的違法案件。
典型案例
2015年5月,懷柔工商分局先後接到兩位消費者投訴舉報,稱其在某公司購買了標注為「有機」的預包裝食品,購買後發現並非有機食品,要求該公司予以退款。經調查,執法人員發現該公司通過網站宣傳其銷售商品,在是否為有機食品的標註上註明為「是」,而該公司無法出具證明該款產品是有機食品的認證文件。執法人員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相關規定,認定該公司的行為為虛假宣傳,作出了罰款1萬元的行政處罰。
工商提醒
在調查取證過程中,該公司認為自己僅因為一個字就被處罰上萬元,覺得太冤枉。經過執法人員對其詳細解讀了有關法律法規後,該公司意識到雖然一字之差卻構成了虛假宣傳的違法行為,並表示將吸取教訓。工商部門在此提醒廣大經營者,在經營過程中應客觀的、真實的宣傳所經營的商品或者服務,避免因為誇大或者虛假宣傳導致違法行為的發生。一旦違法,當被查處時往往得不償失,並且會給企業信用造成不良影響。
法規鏈接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9條規定:經營者不得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的質量、製作成分、性能、用途、生產者、有效期限、產地等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反不正當競爭法》第24條規定:經營者利用廣告或者其他方法,對商品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的,監督檢查部門應當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消除影響,可以根據情節處以一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8. 有機食品認證有哪些基本要求
· 原料來自有機農業生產體系
· 加工、包裝、運輸、貯存、銷售過程中不受污染
· 完善的質量控制和跟蹤審查體系
· 生產過程中對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最小
· 獨立的認證機構認證
生產基地在近三年內未使用過農葯、化肥等禁用物質;種子或種苗未經基因工程技術改造過;生產基地應建立長期的土地培肥、植物保護、作物輪作和畜禽養殖計劃;生產基地無水土流失、風蝕及其他環境問題;作物在收獲、清潔、乾燥、貯存和運輸過程中應避免污染;在生產和流通過程中,必須有完善的質量控制和跟蹤審查體系,並有完整的生產和銷售記錄檔案。
原料來自獲得有機認證的產品和野生(天然)產品;獲得有機認證的原料在最終產品中所佔的比例不少於95%;只允許使用天然的調料、色素和香料等輔助原料和有機認證標准中允許使用的物質,不允許使用人工合成的添加劑;有機產品在生產、加工、貯存和運輸的過程中應避免污染;加工和貿易全過程必需有完整的檔案記錄,包括相應的票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