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婚姻糾紛多數因為什麼問題導致的呢
您好:
一、在哪些情況下,婚姻無效?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無效:
(一)重婚的;
(二)有禁止結婚的親屬關系的;
(三)婚前患有醫學上認為不應當結婚的疾病,婚後尚未治癒的;
(四)未到法定婚齡的。
二、夫妻離婚時股份如何處理?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的規定,股份如果系夫妻共同財產,可按以下原則處理:
(一)夫妻雙方協商一致將出資額部分或全部轉讓給該股東的配偶,過半數股東同意,其他股東明確表示放棄優先購買權的,該股東的配偶可以成為該公司的股東;
(二)夫妻雙方就出資額轉讓份額和轉讓價格等事項協商一致後,過半數股東不同意轉讓,但願意以同等價格購買該出資額的,人民法院可以對轉讓出資額所得財產進行分割。過半數股東不同意轉讓,也不願意以同等價格購買該出資額的,視為其同意轉讓,該股東的配偶可以成為該公司的股東。
三、孩子的撫養費可以主張一次性支付嗎?
司法實踐中,撫養費的支付一般是定期給付,以月、季度、年為時間單位的比較多。一方每月有固定收入,撫養費應按月給付,沒有固定月收入的,則可按收益季度或一年一次定期給付。在對方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也可以一次性給付,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一)出國、出境人員;
(二)是有能力一次性支付的個體工商戶、專業承包戶、私營企業業主等人員;
(三)是下落不明的一方以財產折抵的。
四、婚後購買並登記在一方名下的房產屬於共有財產嗎?
結婚登記後至婚姻解除或一方死亡前的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內,夫妻雙方所得財產為夫妻共同共有。與此同時,我國《婚姻法》也規定了約定財產制,即:「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房屋作為夫妻婚後財產的一部分,可以通過協商約定的方式確定其歸屬,雙方沒有約定的,婚後購買的,即使產權人登記在一方名下的房屋,也應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五、如何判定「夫妻感情確已破裂」?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規定,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應當進行調解;如感情確已破裂,調解無效,應准予離婚。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
(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
(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
(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
(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
而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的司法解釋,以下情形可視為「夫妻感情確已破裂」:
1、一方患有法定禁止結婚疾病的,或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其它原因不能發生性行為,且難以治癒的;
2、婚前缺乏了解,草率結婚,婚後未建立起夫妻感情,難以共同生活的;
3、婚前隱瞞了精神病,婚後經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對方患有精神病而與其結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間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
4、一方欺騙對方,或者在結婚登記時弄虛作假,騙取《結婚證》的;
5、雙方辦理結婚登記後,未同居生活,無和好可能的;
6、包辦、買賣婚姻、婚後一方隨即提出離婚,或者雖共同生活多年,但確未建立起夫妻感情的;
7、因感情不和分居已滿3年,確無和好可能的,或者經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又分居滿1年,互不履行夫妻義務的;
8、一方與他人通姦、非法同居,經教育仍無悔改表現,無過錯一方起訴離婚,或者過錯方起訴離婚,對方不同意離婚,經批評教育,處分,或在人民法院判決不準離婚後,過錯方又起訴離婚,確無和好可能的;
9、一方重婚,對方提出離婚的;
10、一方好逸惡勞、有賭博等惡習,不履行家庭義務、屢教不改,夫妻難以共同生活的;
11、一方被依法判處長期徒刑,或其違法、犯罪行為嚴重傷害夫妻感情的;
12、一方下落不明滿二年,對方起訴離婚,經公告查找確無下落的;
13、受對方的虐待、遺棄,或者受對方親屬虐待,或虐待對方親屬,經教育不改,另一方不諒解的;
14、因其他原因導致夫妻感情確已破裂的。
六、什麼是家庭暴力?關於家庭暴力方面的主要立法及司法解釋有什麼?
家庭暴力,是指發生在家庭成員之間的,以毆打、捆綁、禁閉、殘害或者其它手段對家庭成員從身體、精神、性等方面進行傷害和摧殘的行為。家庭暴力直接作用於受害者身體,使受害者身體上或精神上感到痛苦,損害其身體健康和人格尊嚴。
家庭暴力的分類:主要包括身體暴力、性暴力、精神暴力、經濟控制、冷暴力等。
中國關於家庭暴力方面的主要立法及司法解釋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
四十六條:「禁止對婦女實施家庭暴力。「國家採取措施,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公安、民政、司法行政等部門以及城鄉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社會團體,應當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依法為受害婦女提供救助。」
第五十八條:「違反本法規定,對婦女實施性騷擾或者家庭暴力,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受害人可以提請公安機關對違法行為人依法給予行政處罰,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
第十條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為,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
(三)《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
第三條第二款:「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員間的虐待和遺棄。」
第三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調解無效的,應准予離婚:(一)重婚或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二)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三)有賭博、吸毒等惡習屢教不改的;(四)因感情不和分居滿二年的;(五)其他導致夫妻感情破裂的情形。一方被宣告失蹤,另一方提出離婚訴訟的,應准予離婚。」
第四十三條:「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以及所在單位應當予以勸阻、調解。對正在實施的家庭暴力,受害人有權提出請求,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應當予以勸阻;公安機關應當予以制止。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家庭成員,受害人提出請求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治安管理處罰的法律規定予以行政處罰。」
第四十五條:「對重婚的,對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受害人可以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有關規定,向人民法院自訴;公安機關應當依法偵查,人民檢察院應當依法提起公訴。」
第四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導致離婚的,無過錯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三)實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遺棄家庭成員的。」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
第一條:「婚姻法第三條、第三十二條、第四十三條、第四十五條、第四十六條所稱的『家庭暴力』,是指行為人以毆打、捆綁、殘害、強行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其他手段,給其家庭成員的身體、精神等方面造成一定傷害後果的行為。持續性、經常性的家庭暴力,構成虐待。」
七、發生家庭暴力應如何處理?
請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婦聯組織、庇護所及所在單位、組織進行制止、勸阻、調解,或報警。公安機關將按照《「110」接處警規則》的有關規定對家庭暴力求助投訴及時進行處理。對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規定或構成刑事犯罪的,及時依法組織對家庭暴力案件受害人的傷情進行鑒定。具體如下:
(一)對情節輕微的家庭暴力案件,應當遵循既要維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又要維護家庭團結,堅持調解的原則,對施暴者予以批評、訓誠,告知其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及相應的後果,防範和制止事態擴大;
(二)對違反治安管理規定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予以處罰;
(三)對構成犯罪的,依法立案偵查,做好調查取證工作,追究其刑事責任;
(四)對屬於告訴才處理的虐待案件和受害人有證據證明的輕傷害案件,應當告知受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並及時將案件材料和有關證據移送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
八、如何收集家庭暴力的證據?
在發生家庭暴力後,作為受害人方應從下列角度收集、保全證據:
(一)在丈夫實施家庭暴力時,應及時請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婦聯組織、庇護所及所在單位、組織進行制止、勸阻、調解,相應機構製作的書面材料可以作為證據提交;
(二)公安機關的出警記錄、詢問筆錄。部分證據是認定當事人一方實施家庭暴力的重要證據。出警記錄能夠證明報案的方式、案由、出警時間、處理結果等內容。詢問筆錄反映的內容較出警記錄更為全面,一般情況下能記錄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當事人、家庭暴力的起因、程度以及處理結果等等。對於公安機關的出警記錄在代理律師去調取的情況下,公安機關能夠提供,但對於詢問筆錄,公安機關(派出所)往往以涉及當事人隱私或者作為公安機關的內部材料不對外出具為由拒絕提供,律師可以申請法院的調查令進行調查或者直接申請法院進行調取、收集;
(三)證人證言。家庭暴力的發生,除雙方當事人外,其子女和鄰居出具的證言也是認定一方實施家庭暴力的有力證據。需要注意的是,證人出庭需要當事人按照法律的規定進行申請。證人證言一定要客觀反映當時的實際情況,而且需要證人親自到庭接受法官的詢問和對方的質證;
(四)視聽資料。視聽資料屬於間接證據的一種,其不能單獨或者直接證明案件事實的證據。除了需要法院審查核實外,還需要同其他的證據相互印證,才能組成一個證據鏈被認可,與直接證據相比證明效力較低,為了達到同一證明目的,需要有其他證據進行佐證。該部分證據主要指雙方的聊天記錄、對方承認家庭暴力的錄音、傷害情況的錄像等等;
(五)書面證據。加害人在訴訟前出於愧疚、維持婚姻關系等原因向受害方出具的《悔過書》、《保證書》等可以作為書面證據直接向法院提交。鑒定機構關出具的傷殘鑒定結論可以與公安機關的報警記錄相互印證,以證明其實施傷害的程度。醫院的病歷與照片也能證明家庭暴力的存在。
九、離婚時的困難幫助指的是什麼?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的規定:離婚時,如一方生活困難,另一方應從其住房等個人財產中給予適當幫助。具體辦法由雙方協議,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
生活困難主要是指:依靠個人財產和離婚時分得的財產無法維持當地基本生活水平。一方離婚後沒有住處的,屬於生活困難。離婚時,一方以個人財產中的住房對生活困難者進行幫助的形式,可以是房屋的居住權或者房屋的所有權。
十、孩子名下的房產,離婚時能分割嗎?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及其他相關法律規定:房屋權屬證書是權利人依法擁有房屋所有權並對房屋行使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權利的唯一合法憑證。依法登記的房屋權利受國家法律保護。故孩子名下房產不能在離婚訴訟中分割。
2. 婚姻家庭糾紛包括什麼,這些糾紛這么解決
婚姻糾來紛包括婚姻矛源盾,家庭爭吵,夫妻感情不和諧,夫妻感情減淡,出軌外遇等面臨離婚、婆媳關系、丈母娘女婿關系不和諧等情況,現在面對這些糾紛,可以找一些情感咨詢服務,比方說小麥傾訴這類的情感咨詢平台,咨詢下情感專家,獲取相關的解決問題辦法。
3. 關於婚姻糾紛的問題
1、」我能否向女方要回彩禮錢?「:當然可以。相關依據如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當事人請求返還按照習俗給付的彩禮的,如果查明屬於以下情形,人民法院應當予以支持:
【(一)雙方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的;】(二)雙方辦理結婚登記手續但確未共同生活的;(三)婚前給付並導致給付人生活困難的。
適用前款第(二)、(三)項的規定,應當以雙方離婚為條件。「
2、」請問女方是否構成詐騙罪?「:
(1)如果僅有你這一例、又無法找到證據證明她開始和你接觸時就不是為和你結婚、而是以非法佔有為目的佔有你的彩禮的,涉嫌詐騙,你可以到公安局以詐騙報案,但不能直接法院起訴(詐騙罪是公訴案,只能由公安局立案偵查後由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訴,受害人個人無權起訴)。
(2)如果找不到證據證明她有非法佔有目的、沒有結婚目的:很難認定為詐騙。
(3)建議你打聽一下她是否在別處還有類似的事,如果有,可以向公安局報案;如果沒有,還是直接以索要彩禮為由直接向法院起訴吧,這樣處理還會快一些。
3、」如果不是詐騙罪我該如何訴訟來維護我的權益?「:向法院起訴,索要彩禮,沒有結婚證可以索要彩禮。
4. 感情糾紛,比如婚姻糾紛,比如你找的對象讓別的有家庭的女人破壞了,而且還每天來家騷擾,造成了生活上的
關於這種感情糾紛的最主要的問題還是要看你的對象 讓別的有家庭的女人破壞了他每天來家裡騷擾你們 造成了你們生活上的困擾 這樣的婚姻糾紛 應該首先是找到當他所在的居民區 或者是村上的居委會或者村幹部反映一下這個情況 看看有沒有可以人 沒有人可以教育勸解他一下 如果實在是沒有人管這個事情 那麼如果她和你的對象已經產生了 額 事實婚姻 可以去法律法院告他們 但是這樣兩個人都會受到懲罰 ,所以關於婚姻糾紛 感情糾紛 現在也沒有什麼特別好的部門可以管理 除非你們他和那個女人有事實上的 婚姻 ,比如說有同居或者是有孩子 ,如果沒有這些 你就是很難去上法院去告他 ,如果他老是去你們家裡騷擾這種糾紛 然後你可以打報警試試看 但這個情況是首先要你的對象站在你這邊 如果你的對象站在他那邊 你打110也是沒有用的 , 如果你的對象對他來你們家騷擾 沒有意見的話 那麼也沒有相應的婚姻糾紛部門處理這個事情 我建議你最好還是跟你對象離婚好一點 如果計對這個事情無所謂的話 ,那你們這個婚姻也沒有什麼維持下去的必要
5. 婚姻糾紛
關於彩禮的法律性質。中國傳統的聘娶婚中,在訂婚之際,男方應當向女方交付一定量的彩禮。彩禮的交付作為一種傳統習俗,在我國尤其是在廣大農村直到現在仍然根深蒂固。一方面,在我國,婚姻自古以來都不是一件隨便的事,對婚姻的事先約定——婚約也同樣是一件非常嚴肅的事情。民間的習慣是訂立婚約得履行一定的儀式,以達到公諸於親朋好友,鄰里鄉親的目的。而交付一定量的彩禮往往是傳統的習俗所要求的訂婚之必經程序。所以說,在一定意義上彩禮的交付具有公示的功能。只有交付了彩禮之後才表明婚約已經正式訂立了。在這個層面來看,彩禮具有證約定金的色彩。另一方面,我國自古是個男權社會,女人尤其是未婚女子在與婚姻有關的任何情形下都顯得十分弱勢,訂立婚約如果未果往往會對一個未婚女子的名譽甚至一生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此外,女子一旦訂立婚約在未解除之前不得再另行訂立婚約,而相對於男方,女方訂立婚約的最佳年齡期限要短得多,一旦婚約未果,對女方將是一個很大的損失。所以在傳統的習俗中,男方違約,女方是可以不返還彩禮的,從這個角度來看,彩禮具有單方的擔保功能。但是,現代的婚姻家庭觀念已經有了巨大的變革,男女兩性是平等的。所以彩禮的單方擔保功能似乎已無存在必要。依此,我們可以認定,彩禮其實是一種證約定金,無論男方還是女方違約,都應該返還。如果現實中女方確因男方婚約的違背而遭受損害,女方可基於此另行提起違約或侵權之訴,請求損害賠償,彩禮的單方擔保功能應該退出歷史的舞台。我國《婚姻法司法解釋(二)》第十條也認為無論哪方違反婚約,彩禮都應該返還。(http://hi..com/%C9%EE%DB%DA%C3%FB%C2%C9%CA%A6/blog/item/3b283e2346e7c8fbd6cae20a.html
男方為了結婚目的依民俗習慣,婚前訂婚階段通常會向女方支付一定標準的彩禮。關於男方支付彩禮的性質,一般認為是合同法上的贈與行為,但該贈與若此後二者未達成婚姻則贈與撤銷,即給付彩禮屬於附條件的贈與合同。筆者以為,假如贈與的法律性質是真命題,則該贈與不成立附生效條件或解除條件,也不成立可以撤銷。理由如下:
一、彩禮的交付與受領行為不成立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行為。
所謂附解除條件的贈與,是指以將來可能發生的客觀事實的成就作為贈與失效的條件。《合同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附解除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失效。 」就彩禮行為而言,如果是贈與,男方的真實意思是以結婚為贈與生效的條件,如果結婚的願望不成就則贈與失效。顯然,該贈與合同的解除條件,是自條件不成就時失效。與《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南轅北轍。
二、彩禮的交付若屬於附生效條件,則受領一方阻止結婚條件成就時贈與生效。
《合同法》第四十五條的規定:「當事人對合同的效力可以約定附條件。附生效條件的合同,自條件成就時生效。……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地阻止條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據此我們假定:丁女收受丙男彩禮3萬元後,約定5月1日領取結婚證。如果當日領取,可視為贈與合同生效沒有問題,假如丁女「為自己的利益」擬重新擇偶傍一大款,一拖再拖,不正當地阻止與丙男的結婚條件成就,那麼,我們能否依據附生效條件合同的法律規定,視為結婚條件已成就?如能,則丁女不必為自己的原因導致條件不成就而承擔彩禮的義務,如不能,則彩禮的給付與受領行為,顯然不屬於合同法上的附生效條件的贈與行為。
三、在婚姻未成就情形下,彩禮的返還請求權不是基於贈與合同的撤銷權。
實踐中所謂彩禮的撤銷贈與是指交付後撤銷。撤消權受除斥期間的限制,即超過一年期的除斥期間,贈與人的撤銷權即喪失;而且從合同法的角度講,行使撤銷權的理由必須合法,以結婚這種人身關系未成就主張撤銷,則超出了《合同法》調節的范圍,因為合同法第二條第二款明確規定:「婚姻、收養、監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定。」故這種撤銷理由缺乏法律依據。而且若主張贈與合同的撤銷權,就意味著贈與合同是從交付時成立並生效,不是從締結婚姻共同生活時生效;而不從締結婚姻共同生活時生效,即確定贈與自交付時生效,又完全推翻了男方對結婚作為贈與條件的真實意思,撤銷權的行使的合法或合理的理由,在合同法及婚姻法上的依據將全部喪失。(http://www.law-lib.com/lw/lw_view.asp?no=8969)
6. 婚姻糾紛中涉及的問題有哪些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離婚糾紛一般存在最多的就是財產糾紛、子女扶養糾紛。要保護自己的利益建議找有資質的機構協助。律師不太建議,因為現在很多律師都只拿錢不辦事的。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您!
7. 伊能靜分析秦昊內心惹爭議,好的婚姻是如何經營的
伊能靜是一個話特別多的人,她特別喜歡當一個心理分析師,分析別人的言行,現在她又分析到了自己老公秦昊的頭上,但是她的說法又引起了人們的爭議,伊能靜和秦昊的婚姻從一開始被人不看好,到現在被人祝福,我想這也離不開伊能靜的經營,好的婚姻到底是怎樣去經營的呢?
第三,雙方都要學會理解和尊重。夫妻之間在一起生活,有很多事情都需要兩個人共同做決定,所以在遇到事情的時候一定要跟對方商量著來,尊重對方的感受和意見,遇到事情的時候,要懂得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理解對方的所思所想,這樣才能盡量避免發生矛盾。
第四,兩個人之間一定要學會相互包容。不同性格的人在一起過日子,難免會發生爭吵和矛盾,遇到事情的時候先不要急著跟對方發脾氣,也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跟對方斤斤計較,用寬容豁達的心態去面對,哪怕對方犯了錯誤,也要盡量原諒和包容。
8. 婚姻經濟糾紛
我國《婚姻法》[1] 第2條規定:「實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實行計劃生育」。這些規定,概括了我國婚姻法的基本原則,也是處理婚姻糾紛的基本原則。
(一)必須堅持婚姻自由原則。
(二)必須堅持男女平等原則。
(三)必須堅持保護婦女、兒童和老人的合法權益原則。
(四)必須堅持一夫一妻原則。
(五)必須堅持計劃生育原則。從大范圍來講,可以分三大階段,婚約同居糾紛、結婚糾紛以及離婚糾紛(離婚糾紛本身又包括離婚糾紛、離婚後財產糾紛[2] 、離婚後損害賠償糾紛、共同財產分割糾紛、子女撫養糾紛等一系列的矛盾糾紛)
按照鼎湖政府門戶網撰寫的婚約糾紛的解釋,是把各個階段所有產生糾紛的地方都包括了進來。共大致分六種情況。
婚約糾紛
為何會有婚約糾紛,有以下幾點:
1,我國《婚姻法》不把訂婚作為結婚的法定程序,並不等於禁止當事人訂立婚約。只是這種婚約沒有法律上的約束力,它的履行是以雙方自願為條件的。只要有一方要求解除,婚約即自行取消。
而西方國家的婚姻關系立法視婚約為結婚的預約。有些國家還作了關於訂立婚約的規定。一些國家的親屬法規定婚約得依雙方的合意或依法定理由而解除;對婚約不得請求強制執行,但無故違反婚約的一方,應向對方賠償損失。依法定理由解除婚約者,無過失的一方得向有過失的他方請求賠償。
中國對此並沒有明文規定,由此產生糾紛。
2,父母尊長強迫包辦。
3,由於婚約的解除,往往引起給付財物一方與收受財物一方彩禮方面的糾紛。彩禮屬於財產的范疇,受我國民法的調整。
事實糾紛
事實婚姻,是指沒有配偶的男女,未進行結婚登記,而以夫妻關系同居生活,群眾也認為他們是夫妻的。我國《婚姻法》對事實婚姻問題無明文規定,根據《婚姻法》的立法精神,對於事實婚姻一般是不承認、不保護的。因為它是違反法定結婚程序的違法行為。在具體調解處理時要掌握以下幾點:
(1)1980年《婚姻法》頒布後的事實婚姻,是否承認和保護,要從嚴掌握。一般是不予承認和保護。
(2)對男女雙方符合結婚條件,只是沒有辦理結婚登記手續,同居又有一定正當原因的,可以予以承認和保護,但要指出其是違法的。在進行批評教育後,要補辦結婚登記手續,發生糾紛按婚姻關系處理。
(3)凡是不符合《婚姻法》規定的結婚條件的,不予承認和保護,發生的糾紛不按婚姻關系處理。
(4)在解除婚姻關系時,如女方懷孕,或已生育有子女,應根據《婚姻法》的有關規定,對女方及子女利益給予照顧。他們所生的子女,應認為是婚生子女。
(5)在解除事實婚姻關系的同時,應合理地解決因雙方共同生活而產生的經濟問題。
離婚糾紛
離婚,是指夫妻雙方依照法律規定解除婚姻關系的法律行為。離婚所以是一種法律行為,就因為它引起一系列的法律後果。這種法律後果主要表現在:原來合法的婚姻關系宣告解除,夫妻間的權利和義務終止。離婚有雙方自願離婚和一方要求離婚兩種。
《婚姻法》第24條規定:「男女雙方自願離婚的,准予離婚。雙方須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離婚。婚姻登記機關查明雙方確實是自願並對子女和財產問題已有適當處理時,應即發給離婚證。」
《婚姻法》第25條規定:「男女一方要求離婚的,可由有關部門進行調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離婚訴訟。」
(一)幾種主要的離婚糾紛
(1)因封建思想而引起的離婚糾紛。
(2)因利己主義而引起的離婚糾紛。
(3)因草率結婚而引起的離婚糾紛。
(4)因一方有生理缺陷或嚴重疾病而引起的糾紛。
(5)因家庭經濟問題引起的離婚糾紛。
(6)因性格、志趣不投而引起的離婚糾紛。
(7)因一方違法犯罪引起的離婚糾紛。
(8)因重婚而引起的離婚糾紛。
離婚糾紛是十分復雜的社會現象,各類離婚糾紛都有其特點,調解此類糾紛必須加強調查研究,進行全面分析,依據《婚姻法》有關離婚問題的規定,具體問題具體處理,調解離婚的,調解後要告知雙方當事人到婚姻登記機關申請辦理離婚手續。
子女撫養
《婚姻法》第29條第3款規定:「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父母離婚後,通常會產生子女與父母一方相分離,由父母另一方直接撫養的問題。夫妻離婚雖然不能消除父母子女間的關系,但是撫養子女的方式會發生變化,由共同直接撫養變為一方單獨直接撫養。父母離婚後的子女撫養歸屬問題,不僅關系子女的切身利益和健康成長,還影響到國家的計劃生育政策,因此正確處理子女撫養問題關系重大。
(一)離婚後子女撫養歸屬的確定標准
《婚姻法》第36條第2、3款規定:「離婚後,父母對於子女仍有撫養和教育的權利和義務。離婚後,哺乳期內的子女,以隨哺乳的母親撫養為原則。哺乳期後的子女,如雙方因撫養問題發生爭執不能達成協議時,由人民法院根據子女的權益和雙方的具體情況判決。」
1993年11月13日,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人民法院審理離婚案件處理子女撫養問題的若干具體意見》(以下簡稱《子女撫養意見》)中對離婚後子女撫養問題作了具體規定。根據這些有關規定,父母離婚時,子女的撫養歸屬問題區分以下情況分別處理:
1.哺乳期內的子女
雖然在實際生活中嬰兒哺乳期因人而異,由於《子女撫養意見》規定「兩周歲以下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司法實踐中通常將「哺乳期內的子女」理解為兩周歲以下的嬰幼兒。父母離婚時,哺乳期內的子女一般隨母方生活,但是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隨父方生活:
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子女不宜與其共同生活。
母方有撫養條件不盡撫養義務,而父方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
因其他原因,子女確無法隨母方生活的。如母親的生活環境明顯對子女撫養不利;母親工作性質特殊,不便於撫養子女;或者母親違法犯罪,不利於撫養子女等。
父母雙方協議兩周歲以下的子女隨父方生活,並對子女健康成長無不利影響的。
2.哺乳期後的子女
即兩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對這個年齡段的未成年子女的撫養歸屬問題,如果父母雙方協商無效,則由人民法院綜合子女的權益、雙方的撫養能力、撫養條件等各方面因素作出判決。實踐中應當注意以下方面:
(1)絕對優先直接撫養條件
父母雙方均要求子女隨其生活的,父母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優先考慮:已做絕育手術或因其他原因喪失生育能力的;子女隨其生活時間較長,改變生活環境對子女健康成長明顯不利的;無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子女隨其生活,對子女成長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傳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於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與子女共同生活的。
(2)相對優先直接撫養條件
《子女撫養意見》第4條規定,父方與母方撫養子女的條件基本相同,雙方均要求子女與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單獨隨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並且有能力幫助子女照顧孫子女或外孫子女的,可作為子女隨父或母生活的優先條件予以考慮。
(3)考慮子女意見。由於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通常有了一定的辨別和判斷能力,能夠表達自己的意願,因此,《子女撫養意見》第5條規定,父母雙方對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隨父或隨母生活發生爭執的,應考慮該子女的意見。
(4)協議輪流直接撫養子女。未成年人除了歸父母一方直接撫養外,也可以考慮由父母雙方輪流撫養。《子女撫養意見》第6條規定,在有利於保護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雙方協議輪流撫養子女的,可以准許。
如果在離婚時夫妻雙方都拒絕直接撫養子女或者爭搶直接撫養子女,根據《子女撫養意見》第20條的規定,在離婚訴訟期間,可以先行裁定暫由一方直接撫養,以保障離婚訴訟的順利進行。
財產處理
根據《婚姻法》第39條規定:「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女方和子女權益的原則判決。」離婚時財產處理的范圍應是夫妻的共同財產,只能分割夫妻的共同財產,不能分割其他家庭成員的財產。
債務清償
夫妻離婚時,在由誰償還夫妻關系存續期間雙方或一方所負的債務問題所發生的爭執,稱為離婚後的債務清償糾紛。《婚姻法》第41條規定:「離婚時,原為夫妻共同生活所負的債務,以共同財產償還。如該項財產不足清償時,由雙方協議清償;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判決。男女一方單獨所負債務,由本人償還。」
9. 婚姻方面 三角糾紛是什麼意思下場意當如何
就是說一對夫妻之間,老公或者老婆外面有人了,這就是三角關系糾紛,一般就是出軌的話都不是有有都沒有什麼好下場的,那可能婚姻就會破裂,或者說回頭是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