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勞動者維權典型案例的內容簡介
為了幫助廣大勞動者和社會公眾更好地學習與掌握我國最新的勞動法律規范,編者撰寫了本書。全書以案說法,依法論案,條分縷析,以生動直觀的勞動糾紛案例來闡明《勞動合同法》、《勞動法》等當前生效的勞動法律規范,為人們解決勞動法律問題提供參考。
與一般法律案例書相比,本書更注重實務,通俗易懂。編者從專業律師的角度,就勞動法律不同領域的問題,遴選日常典型的勞動糾紛案例,進行詳細、具體的實例解答與法理剖析,並針對勞動者的實際情況提供細致、周到的法律建議和意見。
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復制或抄襲本書之部分或全部內容。
② 有哪些消費者維權的經典案例
消費者維權的經典案例:
【案例一】
隱瞞信息誤導消費者:
2017年初,消費者荊某、陳某在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購買汽車與該公司發生爭議。經查,該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將本屬免費辦理的業務交由某汽車貿易有限公司代為辦理,收取消費者墊款服務費計22201元。
西安市工商局灞橋分局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法規有關規定,認定該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在提供服務中,隱瞞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信息誤導消費者,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並作出罰款22萬元的行政處罰。
點評:汽車銷售服務糾紛是消費者投訴的熱點問題,消費者在遇到問題,不能得到經銷商和廠商回應時,可以通過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和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等方式進行維權。
【案例二】
冒用「蘋果」商標經營:
2017年初,消費者趙某在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購買蘋果電腦1台,後在處理售後服務問題中發現該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涉嫌商標侵權行為。經查,該電子科技有限公司在未取得「蘋果」商標注冊商標所有人授權的情況下,將「「蘋果」商標作為經營標志和宣傳使用,違法經營額計34038元。
西安市工商局碑林分局依據《商標法》的有關規定,認定其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責令其立即停止商標侵權行為,並作出罰款75000元的行政處罰。
點評:未經許可使用他人注冊商標既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也侵害消費者的知情權。
【案例三】
經營者不享有單方解釋權:
2017年4月,高陵區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依法對某商貿有限公司進行檢查時,發現該公司經營場所內張貼的店堂告示上含有「以上信息最終解釋權歸屬某商貿有限公司」話語,涉嫌違反《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的有關禁止性規定,依法對其立案調查。責令其改正違法行為,並作出罰款1000元的行政處罰。
點評:《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第十二條第(六)項規定: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使用店堂告示的,不得「規定 經營者單方享有解釋權或者最終解釋權」。
【案例四】
利用格式條款強制消費:
2017年7月,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在消費者馬某購買汽車過程中,利用格式條款,強制馬某購買其指定的價值7000元的裝飾材料及服務,該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從中獲利3500元。
西安市工商局雙生分局依據《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有關規定,認定該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的行為屬於利用格式條款強制消費行為,責令其改正違法行為,並作出罰款10000元的行政處罰。
點評:消費者在購買商品和接受服務過程中,對於經營者強制消費、變相強制消費和添加不合理條件的經營行為,應拒絕交易。已經達成交易的,應通過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投訴舉報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方式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案例五】
不兌現返現獎勵承諾:
2017年6月份,浙江杭州市餘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向西安市工商局閻良分局轉交案件線索,反映天貓店鋪某專賣店在上一年「雙11」促銷奶粉期間,不兌現返現獎勵承諾問題。經查,該專賣店承諾「雙11當天付款最高前30名獎勵3000元-100元不等的現金」。
但在兌付獎勵時僅對前15名消費者兌現承諾。在未徵得其餘15名獲獎消費者同意情況下,改用店鋪積分進行獎勵。最終,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並作出罰款10000元的行政處罰。
點評:消費者在網上購買商品時,要認真甄別,保留相關票據。在經營者不兌現承諾時,要及時主張自己的合法權利。
【案例六】
價格信息誤導消費者:
2017年2月9日,山西遊客趙某在臨潼旅遊期間,在某土特產店購買了價值6468元的中葯材「鐵皮石斛」,後感覺「鐵皮石斛」價格太高,通過「12315」投訴舉報電話向西安市工商局臨潼分局進行投訴。
經查,該土特產店銷售人員銷售時故意未將「鐵皮石斛」價格說清楚,導致趙某將「每克10元」的價格誤認為是「每根10元」,購買600多克,並將「鐵皮石斛」打成粉狀,付款6468元。
西安市工商局臨潼分局依據《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處罰辦法》的有關規定,認定該土特產店故意不說清楚所提供的商品價格的行為,屬於隱瞞與消費者有重大利害關系的信息誤導消費者行為,責令其改正違法行為,並作出警告、罰款19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七】
馬鈴薯生長異常農戶受損:
2017年,蘭陵縣種植戶張先生從經銷商張某處購買土豆種7000公斤,2月中旬起壟覆膜種植於11個地塊計49.3畝。4月27日起,該品種生長開始出現異常,遂找經銷商協商。
種植戶認為是土豆種質量問題,經銷商認為是種植過程消毒不徹底,雙方爭執不下,協商陷入僵局。2017年5月,種植戶撥打12315投訴電話,要求經銷商賠償經濟損失。
蘭陵縣工商局、消協協調農業部門出具了鑒定報告。經協調,雙方最終達成一致意見,經銷商賠償種植戶損失43000元。
【案例八】
天價內衣無效果:
蒙陰縣消費者李女士於2017年3月份,在蒙陰縣某化妝品店花17460元購買兩套「梵依漫」美體內衣,穿著後發現沒有其商家所說的宣傳效果,要求退貨。
經調查,消費者李女士反映情況屬實,商家確實存在虛假宣傳誤導消費的問題。經調解,商家認識到錯誤並同意為李女士退貨,將李女士消費的17460元退還。
③ 維權典型案例,職業打假人王海花4.9萬買牛肉,獲賠18萬,你怎麼看
先說結果吧,不論是我本人,或是大部分新聞媒體,乃至是大部分審判長,對職業打假人全是持適用心態的。
益處大道理確實是太簡易了:職業打假人,全是在法律法規架構內主題活動的,履行的全是法律法規授予她們的支配權。她們去法院起訴、理賠,走的是正兒八經的司法程序,藉助的是正兒八經的法律規定、我國檢測標准,對於的是的的確確不符合要求的商品。之前去聽一個開庭審理,職業打假人訴京東商城案。京東商城的刑事辯護律師一而再再而三說,職業打假人是在消耗起訴資源,謀取個人得失。可是京東商城卻根據明確提出管轄權異議,來人為因素變長起訴周期時間。也不知道到底是誰在消耗起訴資源。
也有刷單,包含掏錢刷單和不花錢刷單。例如辛有志搞了一些3.99元免郵的產品,做粉絲福利。可是他直播間服務承諾以後,2個月也不送貨,事實上便是根據快手視頻讓顧客完全免費給他們刷單。這歸屬於虛報市場銷售。也有虛報人氣值,直播房間里邊活躍性的粉絲許多 全是假的。
④ 經典案例可作為申訴案的理由嗎
經典案例可以作為申訴案的理由的,還可以作為申訴的參考,但成功與否,就不一定了。
⑤ 以下選取的兩件典型案例,是2010年江西省消費者協會受理的消費投訴案例:▲網路購物:6月14日,消費者胡
(1)①知情權。②公平交易權。 (2)①要主動學習和掌握有關消費知識,增強自己的判斷能力和選擇能力,選擇適當合理的消費行為。②要增強自己的維權意識,積極同違法行為做斗爭,學會運用法律手段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
⑥ 勞動者維權成功的事例故事維權經驗,600字左右
新華網重慶5月1日專電(朱薇 梁婷)五一國際勞動節之際,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近日發布勞動者維權五大典型案例,法官以案說法並提醒,廣大勞動者應高度重視社保繳費、二倍工資時效、加班約定、工資標准取證等方面的維權技巧。
--社保繳費平時要關心
【案例一】蔣某1993年到甲廠工作,2010年蔣某達到法定退休年齡,發現甲廠未按其實際工資繳納養老保險,遂起訴甲廠賠償養老保險待遇損失,被法院裁定駁回起訴。
法官提示:根據目前的司法解釋規定,勞動者以用人單位未給其辦理養老保險手續且不能補辦起訴賠償損失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但以未足額繳納社會保險造成損失為由起訴賠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勞動者應當在退休前及時向勞動監察部門投訴,要求用人單位補繳。
--二倍工資有時效
【案例二】范某2008年5月到乙公司工作,雙方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2011年10月雙方解除勞動關系,范某申請仲裁,要求乙公司支付2008年5月-2011年10月未簽訂勞動合同二倍工資,乙公司則抗辯已過了仲裁時效,法院認為范某的請求已於2011年5月經過仲裁時效,判決駁回范某的訴訟請求。
法官提示:未簽訂勞動合同二倍工資應當從用工之日起第2個月開始計算,最長不超過11個月,仲裁時效為二倍工資計算終了之日起1年。用工超過12個月,視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之間已建立了無固定期限勞動關系,不再計算二倍工資。勞動者若要主張二倍工資,應當及時行使權利。
--工資標准要取證
【案例三】張某起訴丙公司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雙方為張某的工資標准發生爭議,張某認為自己的工資為底薪2000元和績效獎勵1500元,提供了證人證言和勞動合同,丙公司則認為公司一直效益不好,沒有發過績效獎勵,張某的工資只有2000元,並提供了張某簽字的工資表。張某認為基本工資和提成是分開發放,丙公司沒有提供完整的工資表,張某對此說法沒有提供證據。法院最終以統計局發布的社會同行業平均工資結合當事人陳述確定了張某的工資標准。
法官提示:對於勞動者的工資標准原則上仍遵循「誰主張、誰舉證」原則,勞動者應在平時領取工資時注意收集證據。
--加班約定要注意
【案例四】袁某到丁廠從事加工工作,與丁廠簽訂了勞動合同,經常周六加班,後袁某向法院起訴丁廠支付加班工資,丁廠則稱合同中約定了每月工資1500元中包含了周六加班工資200元,法院認為1500元扣除200元後不低於最低工資標准,該合同約定應為有效,遂駁回了袁某的訴訟請求。
法官提示: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時,應了解企業日常加班情況,並對加班工資進行充分協商。
--工作崗位要明確
【案例五】夏某到戊集團公司工作,戊集團公司在全國多個城市開設有分公司,在本市區縣設有多個生產部門。夏某最初在公司辦公室工作,一段時間後,便被調到生產部門,夏某不適應,後又被調往外地。夏某不願到外地公司報到,遂被戊集團公司以違反公司紀律為由開除。夏某不服起訴至法院,要求戊集團公司支付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賠償金,法院判決駁回了夏某的訴訟請求。
法官提示:勞動者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時,應當結合自身情況約定具體的工作崗位和工作地點,否則很容易被企業頻繁調動而被迫辭職。
⑦ 如何處理客戶投訴 典型投訴案例
有效處理客戶(普通)投訴的方法和步驟
1.1接受投訴
客戶投訴處理方法第一步叫做「接受投訴」,要求迅速受理,絕不拖延,這是第一個要素。堅決避免對客戶說「請您等一下」,否則你就是在冒險,因為你並不了解這位客戶的性格,這個投訴對他生活工作帶來多少影響,以及其後客戶會有的反應。
投訴處理的目的不僅僅是避免給企業帶來的麻煩,更重要的是希望通過有效處理投訴,能夠挽回客戶對企業的信任,使企業的口碑得到良好的維護,有更多的「回頭客」,從而化「危機」為「契機」。
1.2平息怨氣
客戶在投訴時,多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具有發泄性質,因此要平息他們的怨氣。在客戶盛怒的情況下當客戶的出氣筒,需要安撫客戶,採取低姿態,承認錯誤,平息怒氣,以讓客戶在理智的情況下,分析解決問題。
1.3澄清問題
需要給客戶一個宣洩不滿和委屈的機會,來分散心裡積壓的不滿情緒,如果放棄這個機會,就不利於投訴最終的處理。用提問題的方法,把投訴由情緒帶入事件。
通過提問題,用開放式的問題引導客戶講述事實,提供資料。當客戶講完整個事情的過程以後,客戶服務人員要用封閉式的問題總結問題的關鍵。例:「您剛才所說的情況是您在石家莊的用戶中有一戶向您反映,雞用料後產蛋率下降了兩個百分點並有少數軟殼蛋和破損蛋出現,是這樣的嗎?」
1.4探討解決,採取行動
探討解決是指投訴怎麼處理?是退,還是換,還是賠償。很多客戶服務人員往往是直接提出解決方案,而未考慮到當客戶失去了選擇的餘地時,他會沒有做上帝的感覺。真正優秀的客戶服務人員是通過兩步來做:第一步是先了解客戶想要的解決方案,客戶服務人員主動提出「您覺得這件事情怎麼處理比較好」?然後第二步,才是提出你的解決方案,迅速對客戶投訴的問題進行有效解決。這樣一來,不管客戶是否已有解決方案的腹案,企業在解決問題時都會居於主動地位。
1.5感謝客戶
感謝客戶是最關鍵的一步,這一步是維護客戶的一個重要手段和技巧。客戶服務人員需要說四句話來表達四種不同的意思:
第一句話是再次為給客戶帶來的不便表示歉意;
第二句話是感謝客戶對於企業的信任和惠顧;
第三句話也是向客戶表謝意,讓我們發現問題知道自己不足;
第四句話是向客戶表決心,讓客戶知道我們會努力改進工作。
⑧ 消費維權案例有哪些
3月15日,年度唐山市工商和市場監管系統消費維權典型案例公布。2017年,唐山12315護民生專項行動共受理消費者各類訴求49185件,熱線電話數量比2016年上升82.97%,其中咨詢40660件,投訴6539件,舉報1986件,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678.95萬元。2017年,通過全國12315互聯網平台進行投訴808件,占投訴總量的12.36%,辦結案件808件,辦結率為100%;舉報181件,占舉報總量的9.11%,辦結案件181件,辦結率為100%。
2017年10月25日,樂亭消協接到消費者投訴。消費者於9月底從樂亭縣某農葯店購買農葯用於紅薯種植,但使用後造成紅薯腐爛秧的情況,給消費者造成了不小的經濟損失。找到葯店協商,葯店拒不承認農葯存在質量問題,消費者只好找到樂亭消協討說法。
這是一起典型的涉農投訴案件,樂亭消協接到投訴後立即與消費者去現場堪查,情況與消費者描述一致。隨後,工作人員當即找到葯店負責人進行調解,向其講解相關法律法規,最終商家同意為消費者一次性賠償經濟損失40000元整,使糾紛得以圓滿解決。
⑨ 勞動者維權典型案例的目錄
第1章
案例1 勞動者的權利能被用人單位的規章制度限制嗎?
案例2 乙肝病毒攜帶者被用人單位拒招,怎麼辦?
案例3 應聘時被用人單位性別歧視,勞動者該怎麼辦?
案例4 已享受退休金的退休人員再就業該簽什麼合同?
案例5 未享受退休金的退休人員再就業能簽訂勞動合同嗎?
案例6 勞動者兼職會被原用人單位索賠嗎?
第2章
案例7 勞動者入職必須簽訂書面勞動合同嗎?
案例8 用人單位不簽訂勞動合同,勞動者能獲得賠償嗎?
案例9 勞動者不簽訂勞動合同會被終止勞動關系嗎?
案例10 用人單位通知錄用後又反悔,勞動者能獲得賠償嗎?
案例11 遭用人單位欺詐訂立的勞動合同有效嗎?
案例12 用人單位分立或合並,勞動者要重簽勞動合同嗎?
案例13 他人代勞動者簽訂的勞動合同有效嗎?
案例14 被用人單位脅迫簽訂的勞動合同有效嗎?
案例15 勞動者應聘時弄虛作假會有什麼不利後果?
案例16 勞動者被強迫續訂勞動合同,怎麼辦?
案例17 被用人單位要求提供擔保,勞動者怎麼辦?
案例18 勞動者的身份證可以被用人單位扣押嗎?
案例19 集體合同對勞動者個人有法律效力嗎?
案例20 勞動者承擔違約金只能針對哪些法定情況?
案例21 勞動者的職位和工資能被用人單位單方變更嗎?
案例22 勞動者的MSN、QQ聊天能被監控嗎?
案例23 被個人承包者違法招工,勞動者可追責發包方嗎?
第3章
案例24 在用人單位工作滿10年可簽永久勞動合同嗎?
案例25 連續兩次簽訂勞動合同後可簽永久勞動合同嗎?
案例26 不簽勞動合同滿一年將自動轉變為永久勞動合同嗎?
案例27 用人單位違法不簽永久勞動合同,勞動者可索賠嗎?
第4章
案例28 法律規定的試用期最長是多久?
案例29 在試用期內勞動者能隨意解除勞動合同嗎?
案例30 勞動者轉正後用人單位能以不符合錄用條件為由解約嗎?
案例31 試用期最多可以約定幾次?
案例32 勞動者在試用期內被裁員能得到經濟補償金嗎?
第5章
案例33 用人單位被兼並後,勞動者的培訓費該由誰承擔?
案例34 什麼情況下,勞動者才能被要求約定服務期?
案例35 約定服務期後勞動者還可以提前解除勞動合同嗎?
案例36 服務期內勞動者違法,可被用人單位解約並要求支付違約金嗎?
案例37 服務期超過合同期限,勞動合同會延續至服務期滿嗎?
案例38 違反服務期約定,勞動者要賠償多少違約金?
第6章
案例39 勞動者違反保密或競業限制約定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案例40 競業限制期間,勞動者應得到用人單位的經濟補償嗎?
案例41 在職期間發放的保密費等同於競業限制經濟補償嗎?
案例42 競業限制期限最長是多久?
第7章
案例43 工資低於最低工資標准怎麼辦?
案例44 學徒工的工資能低於最低工資標准嗎?
案例45 勞動者辭職被用人單位扣工資作為違約金合法嗎?
案例46 勞動者的工資能被用人單位剋扣嗎?
案例47 加班工資的計算標準是什麼?
第8章
案例48 勞動者有權要求用人單位實行標准工時制嗎?
案例49 勞動者能拒絕用人單位加班要求嗎?
案例50 用人單位違法實行不定時工時制,勞動者怎麼辦?
案例51 用人單位違反工時制度,勞動者能舉報嗎?
案例52 勞動者享受什麼帶薪年休假待遇?
案例53 什麼勞動者享受探親假待遇?
案例54 勞動者享受什麼婚假待遇?
案例55 女職工享受什麼產假待遇?
第9章
案例56 勞動者組織工會被用人單位阻撓,怎麼辦?
案例57 工會在保障勞動者權益方面承擔什麼法定職責?
案例58 基層工會幹部的權益受什麼特殊法律保護?
第10章
案例59 未成年工(16~18歲)禁忌勞動的范圍有哪些?
……
第11章 工傷事故與工傷保險
第12章 社會保險
第13章 勞動合同的解除與終止
第14章 經濟補償與違法解約賠償金
第15章 勞務派遣
第16章 勞動救濟
附錄A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附錄B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
附錄C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件
附錄D 違反和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辦法
附錄E 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有關勞動合同規定的賠償辦法
附錄F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
附錄G 女職工勞動保護規定
附錄H 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
附錄I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