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即得利益者也要負賠償責任是民法第幾條
《民法總則》第一百八十三條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第一百二十一條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的人,有權請求受益人償還由此支出的必要費用。
❷ 制止他人侵權時受到傷害,侵權人逃逸的,受益人是否要承擔責任
現實問題
傅某是一名退伍軍人,一天他看到幾名社會青年正圍住齊某進行毆打,傅某見狀沖上前去為齊某解圍,在與幾名社會青年的搏鬥過程中,傅某不幸被其中一名社會青年隨身攜帶的匕首刺傷,社會青年見有人受傷,嚇得逃走了,齊某因此得救,但傅某也因此住了幾個月的醫院。傅某出院後,由於社會青年已經逃逸尚未歸案,傅某於是向齊某提出對自己的損失給予補償,但齊某認為傅某的損害是幾名社會青年造成的,與其無關。那麼法律對於這種情況有相關規定嗎?
律師解答
依據《侵權責任法》的規定,因防止、制止他人民事權益被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責任,被侵權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這是法律關於因防止、制止他人民事權益被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責任承擔的規定。為了弘揚社會主義的良好風尚,鼓勵和支持舍己為人的高尚行為,防止見義勇為者流血又流淚的情形發生,《侵權責任法》明確規定了見義勇為者的請求權和承擔責任的主體。
在這則案例中,齊某作為見義勇為行為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法條鏈接
《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
第二十三條因防止、制止他人民事權益被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責任,被侵權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❸ 如何理解《侵權責任法》第23條的"給予適當補償
根據《中華人民抄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二十三條因防止、制止他人民事權益被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責任。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責任,被侵權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按你說的情況,適當補償是實際情況進行協商解決的,這個沒有明顯的界限。
❹ 有實際侵權人可直接起訴受益人嗎
1、第六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2、第九條 教唆、幫助他人實施侵權行為的,應當與行為人承擔連帶責任。
3、第十二條二人以上分別實施侵權行為造成同一損害,能夠確定責任大小的,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難以確定責任大小的,平均承擔賠償責任。
4、第十三條法律規定承擔連帶責任的,被侵權人有權請求部分或者全部連帶責任人承擔責任。
「第三人善意、有償取得該財產的,應當維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
❺ 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要承擔什麼責
新的民事法律規定,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A.
新的民事法律規定, 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
A.承擔連帶責任
B.承擔同等責任
C.承擔一定責任
D.可以給予適當補償
❻ 《民法典》內容解讀
民法典由民法總則與各分編「合體」而來,包括總則編、物權編、合同編、人格權編、婚姻家庭編、繼承編、侵權責任編及附則。大到合同簽訂、公司設立,小到物業費、離婚糾紛,民法典涵蓋了民事活動的方方面面。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收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同時廢止。民法典最大的特點之一,是增加了人格權編。
創造性地將關於人格權的規定獨立成編,這在世界民法典的立法史中具有時代意義和實踐意義。其在更好更充分地實現人民幸福生活目標的同時,也必將為世界法治發展提供新的樣板,擴充新的模式。
(6)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擴展閱讀:
1、見義勇為免責
規定:因保護他人民事權益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權人承擔民事責任,受益人可以給予適當補償。沒有侵權人、侵權人逃逸或者無力承擔民事責任,受害人請求補償的,受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
解讀:現實中因救人反被告的事件多次發生,「扶不扶」「救不救」一度困擾公眾。民法典草案明確了侵權人和受益人的各自責任,同時也明確了見義勇為者依法不承擔民事責任,有助於杜絕「英雄流血又流淚」的現象。
2、小區共有場所收入歸業主
規定:建設單位、物業服務企業或者其他管理人等利用業主的共有部分產生的收入,在扣除合理成本之後,屬於業主共有。
解讀:小區電梯廣告、外牆廣告收入歸誰?物權法的規定並不明確,引發了一些矛盾糾紛。民法典草案明確,利用小區業主共有場所產生的收入屬於業主共有。這將發揮定分止爭的作用,維護業主合法權益。
❼ 侵權損害賠償 受害人是法人的 可得利益損失怎麼 賠償
侵權損害賠償,受害人是法人的,可得利益損失,按照受損害的損失計專算。
根據《中屬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定
第一百零六條 公民、法人違反合同或者不履行其他義務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公民、法人由於過錯侵害國家的、集體的財產,侵害他人財產、人身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沒有過錯,但法律規定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的,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第一百零七條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或者造成他人損害的,不承擔民事責任,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
第一百零八條 債務應當清償。暫時無力償還的,經債權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決,可以由債務人分期償還。有能力償還拒不償還的,由人民法院判決強制償還。
第一百零九條 因防止、制止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的財產、人身遭受侵害而使自己受到損害的,由侵害人承擔賠償責任,受益人也可以給予適當的補償。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規定
第六條 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益,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根據法律規定推定行為人有過錯,行為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第七條 行為人損害他人民事權益,不論行為人有無過錯,法律規定應當承擔侵權責任的,依照其規定。
❽ 民法總則中的民事責任的規定有哪些
(一)停止侵害;
(二)排除妨礙;
(三)消除危險;
(四)返還財產;
(五)恢復原狀;
(六)修理、重作、更換;
(七)繼續履行;
(八)賠償損失;
(九)支付違約金;
(十)消除影響、恢復名譽;
(十一)賠禮道歉。
法律規定懲罰性賠償的,依照其規定。
本條規定的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可以單獨適用,也可以合並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