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處理涉外繼承糾紛
(1)識別是指依據一定的法律觀念或法律概念,對有關事實情況的性質作出定性和分類,把它歸人特定的法律范疇,從而確定應援用哪一種沖突規范的法律認識過程。
從適用法律角度而言,識別便是判斷事實性質,它是解決援用哪一種沖突規范的前提。本案即應識別為「繼承」問題,這就應根據有關「繼承」的沖突規范的指引去援用有關國家繼承方面的實體法來最後給案件作出裁判。
可是,僅僅識別為是繼承糾紛,對本案而言是不夠的。本案楚遺囑繼承還是法定繼承?陶某病重時將深圳的房產留給叢某的口頭遺囑是否有效?如有效,按遺囑繼承走,很簡單;如無效,就要按法定繼承走,那就相對復雜了。我們認為,陶某的口頭遺囑是無效的。這是因為:口頭遺囑是在危急的特殊情況下,遺囑人以口頭形式設立的遺囑。由於口頭遺囑有易於被篡改和偽造,以及遺囑人死亡無法查證的缺點,各國都將其進行了限制,如必須在危急情況下方能採用;必須指定兩個以上的見證人在場見證,將口頭遺囑作成書面記錄或事後補記,並註明年、月、日;緊急情況解除後,遺囑人能用書面或錄音形式設立遺囑,或口頭遺囑的有效期滿,遺囑人又未設立新遺囑時,依特別方式的口頭遺囑無效等。陶某是在中國深圳作的口頭遺囑,我國《繼承法》第17條第5款規定:「遺囑人在危急情況下,可以立口頭遺囑。口頭遺囑應當有兩個以上見證人在場見證。危急情況解除後,遺囑人能夠用書面或者錄音形式立遺囑的,所立的口頭遺囑無效/本案中,陶某立口頭遺囑時不具備兩個以上的見證人,緊急情況解除後,也未再用書面或錄音形式設立遺囑,因此是無效的。如此,我們就只能按法定繼承處理本案了。
(2)先決問題。若要按法定繼承處理本案,首先要判斷陶某與叢某、鄧某間的婚姻關系是否存在,這是叢某或鄧坫亨有繼承的前提,如他們之間不存在婚姻關系,也就不存在法定繼承的問題:T。這種解決一個訟爭問題需要以首先解決另外一個問題為條件的情況,作為前提條件的問題,叫做「先決問題'本案關於妻子與死者之間是否存在合法夫妻關系的問題,就是本案繼承問題的「先決問題」。
那麼,本案陶某與叢某、陶某與鄧某間的婚姻關系是否存續、有效呢?我們認為,首先,陶某與叢某因歷史戰亂原因音汛斷絕,陶某是以為叢某已死,為有人照顧才又在美國結婚的,叢某則一直未再婚,兩者並未辦理離婚手續,無論從法律匕還是從情理上都不能認為兩者的婚姻成為無效。其次,陶某與鄧某在美國結婚多年,相濡以沫,互相扶持,否認其婚姻關系的合法存在,也不合乎情理、法理。對於這種歷史遺留問題,我們不僅要考慮法理,也要考慮情理。本案中,從法理上看,兩個婚姻在程序、實質上都合法,在特定條件下都未解除;從情理上看,都不能不謂忠實感人,故應認為這兩個婚姻都是有效的,叢某和鄧某對陶某的遺產都有繼承權。
(3)依沖突規范的指引適用相應國家的實體法作出判決。我國《繼承法》第36條規定:「中國公民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遺產或者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外國人的遺產,動產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c外國人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遺產或者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中國公民的遺產,動產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中華人民共和_與外國訂有條約、協定的,按照條約、協定辦理
大連律師網頁鏈接
本案訟爭房屋位於中國境內,故應適用中國《繼承法》予以處理=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陶某在屮國的不動產應由叢某、鄧某共同繼承。考慮到鄧某--直與陶某生活在一起,所盡的義務較多,可適當多分。陶某在美國的動產和不動產,依《繼承法》規定,動產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陶某的住所地和不動產所在地都在美國,故應適用美國法律,由法院查明美國法律的規定後作出判決。
⑵ 如何處理涉外繼承案件,涉外繼承案件由哪個法
你好,對於你提出的問題整理了一下內容,希望能夠幫到你。
一、如何處理涉外繼承案件?
由於涉外具有不同於國內繼承的特殊性,因此,在適用法律上也不同於國內繼承,根據繼承法的規定,在某些情況下,涉外繼承適用我國法律;在另外的情況下,則適用外國法律。所以,對於具體的涉外繼承,必須根據具體的案件來確定應當適用的法律。根據情況,一般分為以下幾種:
1、中國公民繼承在境外的遺產,如該遺產是動產,就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被繼承人住所地在哪個國家(地區),就適用哪個國家(地區)的法律。如果該遺產是不動產,則適用不動產所在國家(地區)的法律。
2、中國公民繼承在境內的外國人的財產,如該遺產是動產,就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即被繼承人住所地在我國的,適用我國法律,被繼承人在外國的,就適用外國法律。如果該遺產是不動產,則適用我國的法律。
3、外國人繼承在中國境內的遺產,如果該遺產是不動產,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被繼承人住所地在我國的,就適用我國的法律;被繼承人住所地在外國的,就適用外國法律;如果該遺產是不動產,就適用我國法律。
4、外國人繼承在中國境外的中國公民的遺產,如果該遺產是動產,就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如果該遺產是不動產,不動產在哪個國家(地區),就適用哪個國家(地區)的法律。
5、我國與外國訂有有關繼承問題條約、協定時,處理繼承問題則按協定、條約的規定辦理。
二、涉外繼承案件由哪個法院管轄?
在國際上,一般是以被繼承人的國籍、被繼承人的住所或遺產所在地為依據,確定涉外繼承案件的管轄權。具體涉外繼承案件由哪國法院管轄,應通過沖突規范加以確定。根據我國《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規定,
1、 法定繼承,適用被繼承人死亡時經常居所地法律,但不動產法定繼承,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
2、遺囑方式,符合遺囑人立遺囑時或者死亡時經常居所地法律、國籍國法律或者遺囑行為地法律的,遺囑均為成立。
3、 遺囑效力,適用遺囑人立遺囑時或者死亡時經常居所地法律或者國籍國法律。
4、遺產管理等事項,適用遺產所在地法律。
5、 無人繼承遺產的歸屬,適用被繼承人死亡時遺產所在地法律。
網頁鏈接
⑶ 涉外繼承:遺產的處理有哪些
在涉外遺產繼承中,中國人怎麼繼承國外的遺產?程序、手續有哪些?中國公民繼承在中國境外的外國人(包括外籍華人)的遺產,大致分以下步驟:
1,辦理身份證書
中國公民申請繼承在中國境外的外國人的遺產,首先要持本人身份證、戶口本、被繼承人的死亡通知書等有關材料,到本人住所地市級以上的公證處辦理親屬關系證書、繼承權證明書等身份證書。
2.辦理本人的出國手續或委託授權書、代理人的出國手續
當事人持經過公證的身份證書和被繼承人的死亡通知書等材料,到出入境管理機關辦理去被繼承人的國籍國遺產所在地等有關國家的護照。當事人可以委託其他親屬、朋友、律師代為出國辦理,但須出具授權委託書。當事人也可以委託被繼承人國籍國的律師、親友代辦繼承事項,該委託書必須經過公證。
3.了解遺產狀況及有關事項,區分動產與不動產,分別辦理遺產繼承的申請
當事人、代理人在申請繼承以前,先要查明遺產狀況,有哪些遺產、位於何處、哪些屬於動產、哪些屬於不動產等情況。調查時,可以請求我國駐當地的使、領館予以幫助。
⑷ 誰知道比較專業的涉外遺產繼承糾紛律師表姐的美國老公去世,中國和美國都有財產
涉外繼承問題,還有跨境的財產,確實有點難度。涉外遺產繼承糾紛律師應該不多,做的專業的就更少了。我之前聽說上海的徐寶同律師,深圳的劉靚律師,在這方面做的比較專業。
⑸ 處理涉外繼承糾紛的法律適用有哪些
在一個繼承事件中,有三個因素,即繼承人,被繼承人和遺產,法律上把這三個因素稱為繼承法律關系之要素。如果這三要素都在我國國內,就是國內繼承。這三個要素中有一個與外國有關,如被繼承人是外國人,或者繼承人是外國人,或者是部分或者全部遺產在國外,那麼這個繼承就成為涉外繼承了。
我國《繼承法》規定,涉外繼承可以歸納為四種情況:①我國公民繼承在我國境外的遺產,而不管這些遺產是我國公民還是外國人所遺留的。②我國公民繼承在我國境內外國人的遺產。③外國人繼承在我國境內的遺產,而不管這些遺產是外國人還是中國公民遺留的。④外國人繼承在我國境外的中國公民的遺產。在現實生活中的涉外繼承關系要復雜得多。
涉外繼承,《繼承法》規定,無論是哪種情況,都按照這樣一個原則:遺產如果是動產,就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遺產是不動產,就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如果在涉外繼承中,某個外國和我國之間訂立的條約、協定或雙方都參加的國際條約對遺產處理作了規定的,要按照條約、協定的規定來處理。
總之,無論是我國公民繼承在我國境外的遺產或者繼承在我國境內的遺產,還是外國人繼承在我國境內的遺產或者繼承在我國境外的我國公民的遺產,一般都按照動產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和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來處理。
⑹ 中國人的涉外繼承的法律適用如何,外國人如何繼承遺產
您好:
一、中國人的涉外繼承的法律適用如何
現如今,不少遺產繼承當中可能都會有涉外因素。而這方面也是比較容易發生糾紛的,我國對涉外遺產繼承也做出了相應的法律規定。中國人繼承涉外遺產和外國人繼承涉外遺產兩者適用的法律都不同,兩者都要分情況來確定。根據《繼承法》第36條第7款的規定,中國公民繼承在境外的遺產或者繼承在境內的外國人的遺產,動產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據此,在涉外遺產繼承中,中國人繼承遺產時:
1、如果被繼承人住在國外,遺產在國外的不管不動產還是動產均適用外國法律;
2、如果被繼承人住在國內,遺產在國外的,動產適用中國的法律,不動產適用外國的法律;
3、如果被繼承人住在國外,遺產在國內的,則動產適用外國的法律,不動產適用中國的法律;
4、如果被繼承人(必須外國人)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遺產都在我國境內的,則動產和不動產均適用我國法律。
二、外國人如何繼承遺產
根據《繼承法》第36條第2款規定,外國公民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遺產或者繼承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外的中國公民的遺產,動產適用被繼承人住所地法律,不動產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據此,在涉外遺產繼承中,外國人繼承遺產時:
1、如果遺產在我國境內,不管被繼承人是不是中國人,只要他居住地也在我國境內,則動產和不動產均應適用我國的法律;
2、如果遺產在我國境內,被繼承人生前居住在國外,則動產適用外國法律,不動產適用我國法律;
3、如果中國公民作為被繼承人時,其遺產在國外的,而該公民居住在境內的,則動產適用我國法律,不動產適用外國法律;
4、作為被繼承人的中國公民如果生前居住在國外,遺產在境外的,則動產和不動產均適用外國的法律。
另外,在處理涉外繼承時,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同外國簽訂有雙邊或多邊條約、協定的,應按照該條約、協定的有關繼承方面的規定處理,但我國申明保留的除外。
⑺ 涉外遺產繼承問題!
依照國際私法的相關規定,不動產的繼承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本案中,甲乙為美籍華人,未留遺囑在美國去世,可適用法定繼承。結合「不動產的繼承適用不動產所在地法律」的規定,遺產繼承適用美國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