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理財產品糾紛案例

理財產品糾紛案例

發布時間:2021-08-13 15:22:01

⑴ 理財產品有虧損案例嗎

若是招行現發售的個人理財產品,一般都不保證本金(6906、8136除外),也不保證收益,收益和本金均可能因市場變動而產生損失,建議您選擇適合本人風險承受能力的產品進行投資。

⑵ 銀行理財產品存在欺詐客戶打贏官司有多少

法院只會看你和銀行簽的合約,合約上一定沒有近似的說明,您只能通過媒體宣傳為自己維權!

⑶ 理財產品有糾紛怎麼辦

⑷ 老人買銀行理財虧18萬被判賠償,案件中哪些信息值得關注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首次發布老年人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其中,既有財產權益糾紛,如老年人財產權保護、老年人委託理財,也有涉及人身權益的保護,如對老年人的贍養等問題。


但是,在二審判決中,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卻判決銀行賠償王某7萬元。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認為,案涉《資產管理合同》及《風險揭示書》等均系銀行依循的規范性文件或自身制定的格式合同,不足以作為雙方就案涉金融產品相關情況充分溝通的憑證。銀行對王某作出的風險承受能力評估為平衡型,但案涉金融產品合同中顯示的風險等級並非均為低風險,該行違反提示說明義務,未證實購買該產品與王某情況及自身意願達到充分適當匹配的程度;未能證明其已經對金融消費者的風險認知、風險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進行了當面測試並向其如實告知、詳盡說明金融產品內容和主要風險因素等,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後果。


同時,王某有投資理財經驗,應當知曉簽字確認行為效力;本案投資虧損的直接原因是金融市場的正常波動,並非該行的代理行為導致,王某亦應對投資損失承擔一定的責任。故判決銀行賠償王某7萬元。最高院認為,明確規則尺度,保護老年人金融消費安全,本案是《全國法院民商事審判工作會議紀要》發布後首批維護金融消費者權益案件之一,首案效應突出。銀行應就投資者的年齡、投資經驗、專業能力進行審查並考慮老年消費者情況等,對老年投資者應給予特別提示,結合民商事法律、《會議紀要》精神和社會發展實際提出了金融機構提示說明義務和金融消費者注意義務等判斷標准。本案對如何為老年人提供更加合法、安全的投資理財消費環境,具有積極意義。

⑸ 保險理財的真實案例

金包銀一號兩全保險(萬能型)
產品名稱: 金包銀一號兩全保險(萬能型)
保險類別: 理財
保險公司: 新華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
承保年齡: 滿60天-60周歲
交費方式: 一次繳清,最低1萬元,超過10000元的必須為1000元的整數倍。
保障范圍: 滿期保險利益:基本保險金額加上終了結算利息
身故保險利益:
疾病身故:基本保額加上終了結算利息
意外身故:基本保額的兩倍,加上終了結算利息
險種介紹: 新華人壽日前在滬推出國內首款雙重結算利息的萬能險產品「金包銀一號兩全保險(萬能型)」,這是一款結合市場情況推出的新型理財產品,通過雙重結算的運作方式實現保底穩健增值與分享資本市場收益的有效結合。雙重結算是指該產品的結算利息有兩項,一是月度結算利息,一是終了結算利息。這款產品相當於把資金分成兩塊進行運作,一部分投資於國債、大額協議存款等收益穩健渠道,用於月結算,一部分投資於股市、基金等有較高增長空間的權益類投資渠道,用於終了結算,相對比較靈活。
特色說明: 雙重結算、特色計息 專家理財、安享收益 下有保底、上不封頂 持續獎金、驚喜回饋 賬戶透明、查詢簡便 資金靈活、方便自如 高額保障、身價倍增
保險期限: 至70周歲
保險金額: 基本保額:保單賬戶價值與「所繳保費一部分領取金額對應的保費」二者之間較大者。保證利率:2.5%,每年可根據市場情況調整

⑹ 買銀行理財產品到目前為止有沒有本金血本無歸的案例

1、有;去年11月底,幾十名投資者突然發現,他們在華夏銀行上海嘉定支行購買的一種理財產品,到期後竟然血本無歸,涉案金額上億元。目前這一事件取得了重要進展,客戶已經拿回了全部本金

⑺ 有銀行理財賠本的案例么

案例一:
工行對2012年初市場的判斷是震盪向上,預計上證指數將上移至2600-2800點。因此,這款原本就已經嚴重虧損的「基金股票雙重精馴產品,2012年只買了股票,完全拋棄基金。
創造「最賺錢銀行」稱號的工行,如今旗下銀行理財產品成為「虧損王」。「基金股票雙重精選1號人民幣理財產品「成立5年來就一直處於虧損狀態,截至2012年11月23日,該產品單位凈值為0.5437元,虧損比例高達45.63%,一舉成為銀行理財產品市場的「虧損王」。

案例二:
根據光大銀行日前披露的「同享二號」中華精選投資理財組合的月度投資報告,該款成立於2007年10月31日的理財產品,最新的單位凈值為0.7029元,運作以來已經虧損29.71%。
也就是說,一位客戶5年前如果花10萬元購買了該理財產品,現在不僅毫無收益,而且本金也只剩下7萬元左右。
光大銀行這款產品近年來的投資報告顯示,該產品僅僅在開始運作的頭兩個月里獲得了正收益,從2008年1月31日起,該款產品就踏上了「虧損的不歸路」。
數據顯示,2008年1月31日該產品單位凈值為0.8952元,虧損10.48%。2008年10月31日,該款產品單位凈值只剩下0.5149元,虧損幅度高達48.51%,近乎腰斬。迄今該款產品已經經手了三任投資經理,但虧損的局面依然無法扭轉。

⑻ 買理財產品有沒有被詐騙過的事例呢

現在的P2P正處於一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時期,各家的平台都在為了獲取更多的用戶口碑,大力的為用戶做好體驗,這是用戶投資的一段好時期。
但是同時,也有一部分公司事先沒有對市場進行調研就輕易進入,也導致失敗率比較高,增加了金融平台投資的風險率。
建議在投資的時候,不管選擇哪家平台都要降低投資額度,然後多選擇幾家平台進行投資,這樣就可以在享受各種高收益的待遇下,降低投資風險。

⑼ 民事糾紛案,在銀行購買的保險理財產品法院在強制執行時可以採取凍結嗎

可以。

在銀行所購買的保險理財產品屬於投資型理財產品,雖然法律沒有明確規定保險類理財產品是否可以執行,但根據《民事訴訟法》第二百四十二條之規定,其屬於經營型產品,債券、股票、基金具有相同的營利目的,可以被強制執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第二百四十二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向有關單位查詢被執行人的存款、債券、股票、基金份額等財產情況。人民法院有權根據不同情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被執行人的財產。人民法院查詢、扣押、凍結、劃撥、變價的財產不得超出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的范圍。

人民法院決定扣押、凍結、劃撥、變價財產,應當作出裁定,並發出協助執行通知書,有關單位必須辦理。

第二百四十四條 被執行人未按執行通知履行法律文書確定的義務,人民法院有權查封、扣押、凍結、拍賣、變賣被執行人應當履行義務部分的財產。但應當保留被執行人及其所扶養家屬的生活必需品。

採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應當作出裁定。

(9)理財產品糾紛案例擴展閱讀:

強制執行: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運用國家強制力量,根據發生法律效力文書明確具體的執行內容,強制民事義務人完成其所承擔的義務,以保證權利人的權利得以實現。

發生法律效力的文書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種:民事判決書、實現擔保物權裁定、確認調解協議裁定、支付令等。它們一經生效,義務人即應自動履行。如拒不履行,權利人可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提出申請的權利人稱申請人,被指名履行義務的人稱被執行人。

民法院可以查封、扣押、凍結被執行人佔有的動產、登記在被執行人名下的不動產、特定動產及其他財產權。未登記的建築物和土地使用權,依據土地使用權的審批文件和其他相關證據確定權屬。

⑽ 理財產品逾期經偵說不算經濟案件,那我應該怎麼操作難道坐等么

理財產品如果只是逾期,的確不算經濟案件,只能算是合同糾紛。除非發行理財產品的公司攜款潛逃或主動投案才可以上升到經濟案件。例如很多P2P公司負責人是因為攜款潛逃或主動投案,才被立案調查的。
因此選擇理財產品,一定要到正規、合法的平台,比如銀行。雖然利息收益可能會比較低,但本金是比較安全的。

閱讀全文

與理財產品糾紛案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