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鄰里因門前荒地的糾紛

鄰里因門前荒地的糾紛

發布時間:2021-08-13 08:17:51

『壹』 五荒地出現糾紛,但是所有證件都在我手裡,鎮政府一直不給處理該怎麼辦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條 開發未確定使用權的國有荒山、荒地、荒灘從事種植業、林業、畜牧業、漁業生產的,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可以確定給開發單位或者個人長期使用。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二十一條 農民集體連續使用其他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已滿二十年的,應視為現使用者所有;連續使用不滿二十年,或者雖滿二十年但在二十年期滿之前所有者曾向現使用者或有關部門提出歸還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根據具體情況確定土地所有權。

『貳』 鄰里土地糾紛

您好,您描述案件屬於農村承包地轉包合同糾紛。

如您想繼續耕種,排除鄰居的妨害的版話,您需要舉證證明權這個轉包合同存在,且具體約定了之前的轉包租金具體是多少。

無法證明以上兩點,您是無法維權的。

如有疑問,歡迎追問,如無疑問,請好評。

『叄』 關於農村荒山荒地使用權的糾紛解決咨詢

向鎮人民政府請示解決,鎮人民政府下裁定書後,你才能到法院訴訟。

『肆』 荒地糾紛!

你們家應該找村委會或者鄉級人民政府處理,如果你們家持有土地使用證或者其他證明材料,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

『伍』 我在農村有土地證與鄰居發生邊界糾紛可以打官司嗎

受森林法享有的權利證明。包括森林的所有權,使用和處理能力。中國森林是由國家和集體所有為主的獨資。機關,團體,部隊,學校,工廠,農場,牧場等單位,當地人民政府在指定的地方種植樹木,種植了所有國有單位。國有單位在按照國家規定建立單位創建的樹木,樹木的可支配收入。樹創建一個集體單位,集體所有。在他們的房子,情節,丘陵和集體組織指定區域農民種植的樹木,由農民個人所有。集體或個人全民所有制和貧瘠的荒地造林的集體所有權的合同,否則合同,依照合同的規定執行。國有,集體所有的林木,或個人使用所有的林木,林地的,還有樹,縣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下發林權證書的單位,注冊,確認和保護他們的所有權。林業和林權造林

穩定發展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國的林權制度改革確定土地所有權為基礎,以政府頒發的土地證為主要憑證;沒有土地證,地籍參考時土地改革。在中國的舊合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不能作為依據林權。凡土地改革已經分配了山,所有權不會改變。林地改革時,雙方發生爭執重復分配的森林,在那裡確鑿的證據可以呈現,及其實益擁有的權利,應根據生產經營的原則,並考慮到雙方的利益,協商解決;協商不成,雙方原則劃分成兩半,並結合自然地形;但一個新的生物園土地改革,誰按應付山區各佔一半權的原理製成誰,林權。森林的土地證書記錄了四個不一致的區域,以確定四個所有權為准; 4不準確的咨詢。林權並不爭端各方土地改革,土地改革或山區,但無法得到認證,是國有單位,如省為界的行政區域界限,自治區明確的行政區域界線之間的糾紛,分所有制;集體單位屬於爭議或單位之間,國有和集體單位,所有的種植園,其山權利之間,林權是由造林黨擁有的全部;基於歷史和現實的操作條件下的自然森林和貧瘠的荒地,土地改革,考慮到雙方的利益,協商解決。
酒店在土地改革,集體化時期,幫助弱勢群體的團隊,開發生產,漢族少數民族社區隊俱樂部隊劃歸山,所有權沒有發生變化。土地改革合作社在過去,由於搬遷後,婚姻或給予其他附帶的山,那裡的接收方加入公司辦理手續,屬於接收方的農村集體;入社不辦理手續,經原農村集體還是國有。合作後遷居,結婚,或作為禮物送給別人來山,其所有權仍歸原村全部。經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確實營造的人工林的另一邊跨境的土地,應當按照同一個山區的權利,通過植樹造林所有國有林權,適當照顧的原則山區右翼政黨利益協商。為全國各省,自治區,行政邊界存在爭議,根據國務院發布的「行政區域邊界爭議解決辦法」,指的是歷史和自然地形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兩當事人雙方協商,並根據變化行政區域內有關規定,對審批手續。省林權糾紛達成協商一致,或者由上級政府,司法機關統治了雙方維持原協議,裁決可能不會單方面或推翻任何借口。出於同樣的爭議有幾個協議,並決定最後的協議或裁決為准。國有單位之間,集體單位的客房和國有單位和集體單位的森林,土地權屬糾紛由人民政府處理的,由縣級以上之間。個人之間,個人與普遍發生樹木或集體單位之間,林地權屬糾紛經當地縣,鄉政府處理。黨對人民的政府拒絕接受這個決定,你可以1個月收到通知之日起內起訴的,人民法院。

『陸』 開墾荒地種了2年荒了十多年被鄰居佔用能向法院起訴嗎

不能。
開墾荒地未取得村集體承包合約的,使用權仍然屬於村集體。未取得使用權資格的種植和收益行為是一種對村集體資產的侵權,不受法律保護。
附荒地開墾的基本要求:
1.首先肯定的是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按照土地利用規劃,合理開墾利用荒地。
2.如要開墾荒地需確定該地塊的權屬是國家所有還是農場集體所有,如是國家土地需要經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後到國土資源部門辦理長期使用的手續。如果是集體所有的土地,需經該農村集體依法發包給開墾者後才能享有使用權。

『柒』 種了30多年的小塊地因為鄰里糾紛 領導說不讓種就不讓種了 合法嗎 怎麼維權

這塊地是你的嗎?我想應該不是你的,可能是一塊荒地,因鄰里糾分不讓種了,不讓種了是合法的。所以無權可維。

『捌』 我家的荒地在我們不知情的情況下被鄰居辦到了他家宅基證上

弄在他家地上的,可能是村裡出具的相關文件證明 這屬於他家,或者相關部門有人唄(現在這種情況比較少),解決的話,你得拿出這個荒地是你們的證據,比如當時村裡開會時的文件(最好的),沒得的話,只能根據那個村規來一步步查證地是你們的,(具體程序我不是很了解,可以在網上找一下有關法律咨詢的,問一下),有了證據直接向土地部門反應,沒解決直接法院。
建議:盡早把村規用手機拍下來,積極尋找證據,了解相關土地的法律。網上咨詢也行,現在有些可以付費咨詢,一個小時20元,一對一的那種,我覺的服務還行。

『玖』 鄰里荒地使用權存爭議,可否向法院起訴

鄰里荒地使用權存爭議,不能直接向法院起訴,而應當先由當地鄉鎮人民政府處理;對政府處理決定不服的,才可以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規定: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拾』 我們家的荒地別人想搶占不成還出手打我們。村裡偏袒他們不給解決。大家說說我們應該怎麼辦。

《根據土地法》規定,開荒地的使用權歸開荒人,誰先開荒誰有使用權,但土地的所有權是歸國家所有,這一點是怎麼都不會變的。
您需要首先確認下這塊荒地的屬性,就是說這塊地在法律意義上是不是荒地,或者有沒有被什麼人給承包過,法律規定,土地、山嶺、森林、草原、荒地、灘塗、水面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發生權屬爭議的,應當由有關行政部門處理。如果最終確認是您獲得這塊土地的使用權,那麼當然可以要求對方進行賠償。由於並非國家征地而給的補償,因此金額方面是由你們協商的,如果不服則由村集體進行協調,調解不成,你們可以去法院起訴,要求他們賠償你們的損失。
費用為,開荒所話的人力 以及 荒地補償 補償標准為前三年平均產值的6-10倍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法
第三十六條 非農業建設必須節約使用土地,可以利用荒地的,不得佔用耕地;可以利用劣地的,不得佔用好地。禁止佔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採石、采礦、取土等。禁止佔用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
第三十七條 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耕地。已經辦理審批手續的非農業建設佔用耕地,一年內不用而又可以耕種並收獲的,應當由原耕種該幅耕地的集體或者個人恢復耕種,也可以由用地單位組織耕種;
第三十八條 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的前提下,開發未利用的土地;適宜開發為農用地的,應當優先開發成農用地。 國家依法保護開發者的合法權益。

他們的做法是違法的,佔用耕地建房,絕對是很嚴重的事情。
第六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對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監督檢查。 土地管理監督檢查人員應當熟悉土地管理法律、法規,忠於職守、秉公執法。
第六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履行監督檢查職責時,有權採取下列措施:
(一)要求被檢查的單位或者個人提供有關土地權利的文件和資料,進行查閱或者予以復制;
(二)要求被檢查的單位或者個人就有關土地權利的問題作出說明;
(三)進入被檢查單位或者個人非法佔用的土地現場進行勘測;
(四)責令非法佔用土地的單位或者個人停止違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
第六十八條 土地管理監督檢查人員履行職責,需要進入現場進行勘測、要求有關單位或者個人提供文件、資料和作出說明的,應當出示土地管理監督檢查證件。
第六十九條 有關單位和個人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就土地違法行為進行的監督檢查應當支持與配合,並提供工作方便,不得拒絕與阻礙土地管理監督檢查人員依法執行職務。
第七十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在監督檢查工作中發現國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依法應當給予行政處分的,應當依法予以處理;自己無權處理的,應當向同級或者上級人民政府的行政監察機關提出行政處分建議書,有關行政監察機關應當依法予以處理。
第七十一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在監督檢查工作中發現土地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應當將案件移送有關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構成犯罪的,應當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第七十二條 依照本法規定應當給予行政處罰,而有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不給予行政處罰的,上級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有權責令有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或者直接給予行政處罰,並給予有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負責人行政處分。

閱讀全文

與鄰里因門前荒地的糾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