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對於合同糾紛,除了原告住所地和被告住所地外,還有哪些法院可能有管轄權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23條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回住所地或者合同答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同時,該法第34條又規定:「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由此可見,對於合同糾紛,一方當事人除了可以向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提起訴訟外,還可以向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法院提起訴訟。不過,要向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法院提起訴訟,必須要有雙方當事人的書面協議為前提,如果雙方當事人沒有協議約定可以由這三個法院管轄,那麼這三個法院同樣沒有管轄權,而只能由被告住所地和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2. 什麼情況下合同糾紛可以在原告所在地起訴對方
合同糾紛中,原告法院管轄的情況有以下兩種:
第一,雙方明確約定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專轄屬;
第二,合同履行地在原告所在地。
《民事訴訟法》第三十四條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3. 合同糾紛可否約定原告所在地管轄
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回同簽訂地、原告住所答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是當事人在約定受訴法院管轄時應當注意幾點問題:第一,協議管轄只適用於合同糾紛,其他糾紛不能約定管轄法院;第二、當事人只能在法律限定的五地范圍內,即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之間進行選擇,五地之外的選擇無效;第三,協議管轄是對地域管轄法院作出的明確的、唯一的選擇,對級別管轄作出的約定無效;第四,協議管轄必須採用書面形式,如合同中的條款、獨立的協議書、信函、電報、傳真、電子郵件等,口頭協議一律無效;第五,協議管轄不得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4. 合同糾紛法院歸屬地
合同糾紛訴訟歸屬地的確定方式有以下幾種:
1、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規內定:「因容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關於合同糾紛,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的人民法院有管轄權,當事人應向這兩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2、我國《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合同當事人為了防止可能發生的合同糾紛,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管轄法院。
3、我國《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合同的雙方當亊人選擇管轄的協議不明確或者選擇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人民法院中的兩個以上人民法院管轄的,選擇管轄的協議無效,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二十四條的規定確定管轄。」
5. 合同糾紛是在原告還是被告所在地法院
這個需要具體案件具體分析,不能一概而論。如果合同有約定管轄的,可以到約定管轄地法院起回訴(可能是原答告所在地,也可能是在被告所在地)。如果沒有約定管轄的,但有約定合同履行地的,一般可以到合同履行地(可能約定是原告所在地,也可能約定是在被告所在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起訴。如果沒有任何約定的,按照適用一般管轄原則的,到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訴。希望可以幫到你。
6. 合同糾紛案件如何確定管轄法院
合同糾紛原則上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轄,但雙方也可以書面協議選擇。
法律規定: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第三十四條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6)合同糾紛原告所在地擴展閱讀: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果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如果合同沒有實際履行,當事人雙方住所地又都不在合同約定的履行地的,應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購銷合同的雙方當事人在合同中對交貨地點有約定的,以約定的交貨地點為合同履行地;沒有約定的,依交貨方式確定合同履行地:採用送貨方式的,以貨物送達地為合同履行地;採用自提方式的,以提貨地為合同履行地;代辦托運或按木材、煤炭送貨辦法送貨的,以貨物發運地為合同履行地。
購銷合同的實際履行地點與合同中約定的交貨地點不一致的,以實際履行地點為合同履行地。
加工承攬合同,以加工行為地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對履行地有約定的除外。
財產租賃合同、融資租賃合同以租賃物使用地為合同履行地,但合同中對履行地有約定的除外。
補償貿易合同,以接受投資一方主要義務履行地為合同履行地。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五條規定的書面合同中的協議,是指合同中的協議管轄條款或者訴訟前達成的選擇管轄的協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7. 借款合同糾紛,原告可以選擇原告住所地起訴嗎
您好,根據《民事訴訟法》二十三條對管轄地的規定,「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回住所地或者答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
《合同法》第六十二條規定,「履行地點不明確,給付貨幣的,在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履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第三條規定,「借貸雙方就合同履行地未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事後未達成補充協議,按照合同有關條款或者交易習慣仍不能確定的,以接受貨幣一方所在地為合同履行地。」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8. 有哪些情況合同糾紛可以在原告地法院起訴
《民事訴訟法》第二十三條規定: 因合同糾紛提起的訴訟,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按照上述規定合同糾紛案件是應該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管轄,但是第三十四條還規定:合同或者其他財產權益糾紛的當事人可以書面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等與爭議有實際聯系的地點的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本法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因此合同糾紛在約定管轄和被告下落不明的情況下可以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轄。
9. 合同糾紛在原告戶口所在地起訴可以嗎
合同中沒有約定管轄的,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轄。如果是要求給付貨幣的,則原告(接收貨幣的一方)住所地可作為合同履行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