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勞動糾紛再審
不可以! 再審是民事訴訟中利用審判監督程序,對已經終審的案件,經過審判監督程序,確認符合再審條件的案件進行審理,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審判監督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法釋〔2008〕14號 )第三十三條規定,「當事人超出原審范圍增加變更訴訟請求的,不屬於再審審理范圍」 。 如果是二審,則可以根據當事人雙方自願的原則決定。</SPAN> 附:1、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審判監督程序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三十三條 人民法院應當在具體的再審請求范圍內或在抗訴支持當事人請求的范圍內審理再審案件。當事人超出原審范圍增加、變更訴訟請求的,不屬於再審審理范圍。但涉及國家利益、社會公共利益,或者當事人在原審訴訟中已經依法要求增加、變更訴訟請求,原審未予審理且客觀上不能形成其他訴訟的除外。 經再審裁定撤銷原判決,發回重審後,當事人增加訴訟請求的,人民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二十六條的規定處理。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 184、在第二審程序中,原審原告增加獨立的訴訟請求或原審被告提出反訴的,第二審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自願的原則就新增加的訴訟請求或反訴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告知當事人另行起訴。 </SPAN>
㈡ 勞動 糾紛 案件
1、如果是工作6個月後才簽訂勞動合同,那公司是要支付前5個月的雙倍工資給你。2、如果單位確實沒有給你繳納相應的社會保險,是可以主張單位補足欠繳部分,但是個人部分還應該本人繳納的。3、你可以主張因單位未依法為勞動者繳納社會保險費的而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單位應給予相應的經濟補償,補償計算以你離職之日為止。另外你合同簽訂的是一年,應該到12年6月續簽勞動合同,如果單位未與你續簽,那單位應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㈢ 遇到職場碰瓷企業該怎麼辦
遇到"職場碰瓷" 企業該怎麼辦?
近幾年來,隨著勞動法的完善和實施,用人單位用工更加規范,勞動爭議聯動化解機制的建立也讓大量勞動爭議糾紛在仲裁階段就得到有效解決。
近日,晉江法院一份裁判文書讓"職業勞動碰瓷者"走上了台前。這份裁判文書顯示,一名勞動者在這近一年的時間內先後在福建省內11家公司工作,隨後通過仲裁、訴訟等方式,向這11家公司發起了訴訟,要求支付加班費。
記者從南昌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了解到,去年南昌的勞動合同糾紛占勞動爭議案件八成多,而隨著企業對勞動合同的管理不善,部分企業在官司中感到吃力;當然,也有不少企業在完善企業管理制度,堵上這些"漏洞"。
事件:
勞動者連續向11家公司
發起訴訟
貴州人聶某在2016年至2017年間的一年時間內,先後在泉州市某物流有限公司、晉江某物流有限公司、晉江某貨物服務有限公司等11家公司擔任貨車駕駛員。但是,他在每家公司的任職期限,最短3天,最長33天,大部分在10天左右。
在解除勞動關系後,聶某先後11次均以未支付工作日及休息日加班工資等為由,向晉江市勞動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上述11家公司支付加班工資。晉江市勞動仲裁委員會仲裁後,聶某對其中8份仲裁裁決不服並向晉江法院提起訴訟。
晉江法院經審查認為,聶某作為駕駛員,應該知道駕駛員的工作時間是不固定這個特點,本該在應聘時事先與用人單位協商處理好這個問題,在取得一致意見時才接受聘用。相反,聶某充分利用這一特點製造糾紛,擾亂駕駛員勞動力市場。在近一年的時間內,聶某以相同或類似的事由申請仲裁11次,提起訴訟8次,嚴重消耗行政資源、擠占司法資源,擾亂正常訴訟秩序,其行為是濫用訴權、惡意訴訟行為,故依法駁回聶某的起訴。而二審法院也同意一審法院裁判意見。
部門:
南昌尚未出現"職場碰瓷"
" 聽說外地有出現這樣的情況,但至少目前在南昌市本級,我們還未發現這樣的情況。"南昌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立案庭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根據法律規定,對於勞動爭議糾紛,應當先申請勞動仲裁,對勞動仲裁不服的,可到法院提出訴訟。勞動仲裁是到法院起訴的必經程序。而從目前南昌勞動仲裁案件的情況來看,主要集中在工傷、社保等方面,未簽訂合同要求雙倍工資的也佔一部分,"但都是正常的勞動糾紛案件。"
" 我們注意到,很多出現勞動爭議的企業都是"小"企業或是一些法制意識比較淡薄的企業。"該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去年起,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發起了一項普法活動,組織人員深入企業,希望能建立和諧勞動關系。
記者了解到,由於勞動關系的特殊性,勞動者處於天然弱勢,但不可否認的是,有的勞動者在履約中缺乏誠信,給用人單位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損失,甚至有的勞動者在短時間內涉及大量勞動爭議糾紛,成為名副其實的"職場碰瓷人",這也讓用人單位都唯恐避之不及。
企業:
遇到職場誠信問題頗感無奈
不僅是小企業,大企業也經常遭遇到職場誠信問題。記者采訪發現,許多用人單位在"職場碰瓷"等關於勞動者誠信的糾紛中面臨不少苦衷。
" 之前我們就遇到過,有員工剛過試用期就宣布懷孕,產假一結束就提出辭職;還有就是請病假。現在我們在對外招聘時,對於勞動者的背景調查也嚴格了很多。"南昌某公司HR龍女士說,員工這樣的做法讓公司領導心有不滿卻又無可奈何。
龍女士說,由於對外招聘時,企業根本無法分辨勞動者的求職動機,"都是正常應聘入職,我們只能憑感覺判斷勞動者是否屬於"職場碰瓷",但這樣對正常的勞動者來說並不公平。"
南昌某建築公司HR譚女士則表示,由於行業的原因,如建築、工程等行業企業,員工流動性大,他們則遭遇到更多的相關情況。譚女士告訴記者,建築行業實行項目制,有的工種只需要工作一段時間就可以了,"這種不簽訂合同的"臨時工"在行業里很普遍,在這種情況下一旦打起官司,企業就會因為"違法解除勞動關系"而敗訴。"譚女士告訴記者,還有一些是員工在病假中的不誠實行為,而這也成為勞動者誠信缺失的"重災區"。
說法:
企業"省心"可能落入圈套
" 他們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勞動者,因為他們工作的目的並不是想為企業、為社會創造價值,他們干一段時間就跳槽,發現漏洞就起訴。"北京市盈科(南昌)律師事務所盧冬梅律師告訴記者,從現在全國各仲裁委、各法院的判決書來看,"職場碰瓷者"一般挑選規章制度不健全、管理存在漏洞的用人單位應聘,入職後就時刻尋求用人單位在薪酬、考勤、勞動合同制度等方面的管理漏洞,然後走上仲裁、訴訟的"牟利"之路。
據盧冬梅律師分析,"職場碰瓷"引發的仲裁、訴訟負面影響嚴重,始作俑者的動機並非凈化勞動市場,而是借機對企業進行敲詐勒索為自己牟利,更有甚者針對法律漏洞,嚴重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無視司法權威,浪費司法資源。
《勞動合同法》設置了數道"解僱門檻"。如,必須要有規章制度的規定,該規章要經過民主程序的指定,並且確保告知勞動者,規章的內容本身需要合法合理;非過失解僱必須以書面形式通知勞動者,解僱理由要通知到工會。"很多工廠連個職代會都沒開過,更別說拿出合規的規章制度。"盧冬梅律師說,由於"法無明文規定不得解僱",因此企業"招聘容易解僱難"。
相關部門提醒,用人單位應合法制定規章制度,規范用工管理,避免出現可乘之機,發現"被碰瓷"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依法處理勞動糾紛。
㈣ 在單位工作九年,個人合法利益被侵犯。 我想走勞動仲裁和打官司,在福建福州請一個處理勞動糾紛的律師怎
你好,我是深圳的律師,律師的收費是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確定的,現在沒了解你的基本情況比較難確定
㈤ 勞動糾紛案件
這本身就是個扯皮的問題,該問題的關鍵點就是你的關系主體是與領導還專是與公司。
不過從目前屬的情況來看,被認為是勞動關系存屬的可能性很大。不過話說回來,你這邊沒有打卡記錄,你平時上班是在他們公司嗎?如果在公司上班對你很有利,如果領導只是把工作給你,你自己在家自己做的話,就很容易被認為是業務分包了。那種關系屬於合同法范疇。
最後針對你的問題,建議通過仲裁進行解決。如果可以被認定為勞動關系存續,那麼你可以要到的是2個月二倍工資+經濟補償金。
針對法律你可以參考,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以及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的第七條。
希望對你有一定的幫助。
㈥ 如果發生勞動糾紛,勞動局的人會不會到事件現場
有可能去現場,我就是工傷員工,後勞動局就去調查了……
㈦ 聽說福建省南安市這邊的勞動局一般不受理勞動者的勞動糾紛請求的,現在我不想做了,廠里有勞動合同,只...
1、你已經工作超過一個月,還無勞動合同,是單位違法;
2、找EMS速遞一封辭職信,拿好廠里簽收辭職信的回執單為證去找勞動局告工廠去;
PS:辭職信內容必須是寫明單位違法,EMS封面也必須寫明單位違法,簽收方最好寫工廠法人代表,你頂頭上司也能代簽。廠里簽收你通過EMS速遞的辭職信即為你的最後工作日,當天單位不結清工資、補償金你又可能多得一些錢了,具體請找當地律師或多上網學習或買法律書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