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投訴糾紛 > 侵權與偉法

侵權與偉法

發布時間:2020-12-12 10:58:42

侵權屬於犯法嗎

侵權屬於違法(也犯法),系侵害侵犯了公民的法定權益和合法利益,應內承擔侵權責任容,但不承擔刑事責任。
犯法的概念有點模糊了,廣義說違犯國家法律、法規的行為,違反制度、法令行為都是犯法了;狹義講,還人們常理的理解是犯法則入罪說,一般要把犯法看的比違法要重,犯法即要治罪。

⑵ 在教室里張貼偉人的肖像是侵權嗎

如果沒有用於非法營利的目的,而且沒有侮辱性的描述等,就不是侵權,屬於正常使用。

⑶ 侵權責任與違法責任的區別與聯系

違法行為是指行為人實施了違反法律、法規規定的行為。若無行為人的違法行為,就不會產生侵權責任。在現代社會,「不侵害他人」是任何一個民事主體所應遵守的普遍性義務,沒有合法依據或者法律授權,不得損害他人的民事權益,否則就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這里的違法行為既包括作為,也包括不作為。在多數情況下,行為人都是因為對他人的民事權益實施了積極的加害行為而承擔侵權責任,比如毆打某人,盜竊某人財物,侵犯某人的著作權等。侵權責任法中規定的侵權責任大部分是因為行為人的作為而產生的。但是,在一些情況下,行為人負有積極保護他人的義務,此時行為人的不作為也有可能產生侵權責任。比如,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七條規定「賓館、商場、銀行、車站、娛樂場所等公共場所的管理人或者群眾性活動的組織者,未盡到安全保障義務,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就屬於不作為產生的侵權責任。不作為侵權是行為人應當履行某種法定作為義務而未履行該義務而產生的,若沒有法定作為義務,行為人的不作為並不構成侵權。這種法定作為義務可能是某一法律明確規定的,可能是某人先前的危險行為產生的,還可能是基於當事人約定而產生的,等等。
侵權行為屬於違法行為。違法行為的范疇要比侵權行為寬泛,包括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和民事違法行為。而民事違法行為又包括侵害他人財產權、人身權、知識產權或其他合法權益的行為,簡稱侵權行為;違反合同義務的行為,簡稱違約行為;不履行其他民事義務的行為,即既不屬於侵權又不屬於違約的其他民事違法行為,如取得不當得利有義務返還而不返還,又如接受遺贈而又不履行遺囑所附義務等。供參考。

閱讀全文

與侵權與偉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
膠州工商局姜志剛 瀏覽:786
了解到的發明創造的事例 瀏覽:391
2012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 瀏覽:773
合肥徽之皇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瀏覽:636
天津企興知識產權待遇 瀏覽:31
二項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試題 瀏覽:305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543
公共衛生服務考核評估辦法 瀏覽:677
上海工商局咨詢熱線 瀏覽:177
馬鞍山二中葉張平 瀏覽:214
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被告代理詞 瀏覽:603
醫院固定資產折舊年限 瀏覽:702
商標注冊網先咨政岳知識產權放心 瀏覽: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