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們為什麼要保護知識產權
我們承認,保護知識產權能夠提供激勵機制,激發出更多的創新。林肯曾經說過,「專利制度是在天才的創造火焰中添加了利益這種燃料」。然而,真理再往前走一步就是謬誤。知識產權並不是惟一的添加劑,與赤裸裸的利益相比,名譽和好奇心或許是更好的燃料。知識產權甚至不是讓創新者獲得利益的惟一工具,比如說,我們可以用懸賞制度獎勵創新者,而市場本身就已經發明了相當精妙的激勵機制。即使沒有專利,創新者仍然可以利用許多「天然」的保護機制,獲得大量的收益。這些「天然」保護機制包括「模仿時滯」(由吸收新知識的成本造成)、「名聲利益」(作為首創者)。一位叫Levin的美國經濟學家對650名高級研發經理的調查發現,專利反而沒有「模仿時滯」和「向下移動的學習曲線」等「天然利益」重要。在另一項有趣的調查中,Mansfield詢問100名美國公司的研發執行主任:如果沒有專利保護,將會有多少發明和創新不會出現。這100名代表來自12個工業集團,其中只有三種工業的代表認為這一比例會較高(制葯業60%,其他化學工業38%,石油工業25%)。有6種工業的代表答案是基本為零(其中辦公設備、汽車業、橡膠產品和紡織是0%,初級金屬和儀器製造行業是1%)。認為比率很低的行業還包括:機械工業17%,鋼鐵製造業12%,電器11%),平均的比率大約為14%。Mansfield後來在英國和德國也做了類似的調查,結果與此類似。 即使知識產權保護了創新者的利益,但是,創新者的利益和全社會的利益是一致的嗎?換言之,保護知識產權一定能夠促進經濟增長嗎?很多學者擔心:專利體系的「贏者通吃」的本質會阻礙創新者之間的競爭,或是導致創新努力與投資的重復。還有的學者指出這一體系會導致發明者努力改進已有專利,而不是創造出真正的新知識,因而資源被浪費。考慮到科技進程的積累性和互動性,對關鍵創新的強有力的保護可能會延誤競爭者創造出對世界更有用的革新。許多人還問為什麼所有的發明盡管其社會價值不同,卻都獲得同樣期限的保護及為什麼保護期限長達17或20年。 在發展中國家,現有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能否推動技術進步和經濟增長更值得懷疑。沒有證據表明,在發展中國家強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會鼓勵更多的研發活動。實際上,最近在發展中國家所作的關於對科技問題的研究表明,對發展中國家而言,最重要的新知識不是可以申請專利的那種。發展中國家最需要的知識並不是從世界角度來說真正新穎的知識,而是更適合當地情況的知識。為了進一步吸收更高級的科技知識,發展中國家必須首先模仿和復制,在這種模仿和復制的過程中,其實已經出現了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學習並掌握新的生產過程需要付出努力;追蹤新的技術發展也需要付出努力;評價和選擇適用的技術業也需要付出努力;把新技術應用到本國的生產條件中,需要在生產過程、生產工藝、組織安排做出調整;這些努力均表現為對技術能力的投資,並導致本國有效使用技術知識的能力的提高。遺憾的是,這些在模仿和學習的過程中積累的知識進步卻無法得到專利體系的保護。這就是為什麼大多數國家不得不用幼稚產業保護和其他工業政策措施來鼓勵這種科技發展(19世紀的美國和其他追隨者就是這種情況)。不幸的是這些措施在當今WTO協議下是受到禁止的,盡管這些措施並不像所認為的那樣有害。哈佛大學教授Helpman和普林斯頓大學教授Grossman的研究表明,發展中國家的模仿行為反而能夠促進發達國家的創新。
B. 世界各國為什麼要加強對知識產權的保護
首先,加強保護知識產權,有利於調動人們從事科技研究和文藝創作版的積極性。知識產權權保護制度致力於保護權利人在科技和文化領域的智力成果。只有對權利人的智力成果及其合法權利給予及時全面的保護,才能調動人們的創造主動性,促進社會資源的優化配置。
其次,加強保護知識產權,能夠為企業帶來巨大經濟效益,增強經濟實力。知識產權的專有性決定了企業只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才能在市場上立於不敗之地。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意識到時技術、品牌、商業秘密等無形財產的巨大作用,而如何讓這些無形資產逐步增值,有賴於對知識產權的合理保護。
最後,加強保護知識產權,有利於促進對外貿易,引進外商和外資投資。
C. 專利權為什麼既要保護又要限制
專利法的第一條即:為了保護專利權人的合法權益,鼓勵發明創造,推動發明創造的應用,提高創新能力,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制定本法。
第十一條 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後,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外觀設計專利權被授予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第十二條 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實施他人專利的,應當與專利權人訂立實施許可合同,向專利權人支付專利使用費。被許可人無權允許合同規定以外的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實施該專利。
第十三條 發明專利申請公布後,申請人可以要求實施其發明的單位或者個人支付適當的費用。
第四十二條 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二十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十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
以上是法條的規定。專利權是屬於無形資產,是知識產權,保護是應該的,但不能什麼都無限制,比方說在中國申請的專利那隻能在中國得到保護,想在國外得到保護必須申請到那個國家才可以,因為法律都是有地域性的,換句話說,在別的國家申請的專利,如果想在中國得到保護也得在中國保護。
還有就是如果一項申請是違反法律法規或與我國的根本大法相違背都是無法保護的。
D. 1、什麼是知識產權2、什麼是專利權3、為什麼要保護4、保護知識產權我們學生應該從哪裡做起呢知識產權
世界上復的財產可分為有形財制產和無形財產兩大類,有形財產又可分為動產和不動產。動產即可移動的財產,如汽車、傢具、牲畜……。不動產就是永久固定在土地上的財產、如橋梁、土地、房屋……,也稱不可移動財產。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的財產權,也稱智力成果權,它指的是通過智力創造性勞動所獲得的成果,並且是由智力勞動者對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這種權利包括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也稱之為精神權利和經濟權利。所謂人身權利是指權利同取得智力成果的人的人身不可分割,是人身關系在法律上的反映。例如、作者在其作品上署名權利、或對其作品的發表權、修改權等等。所謂財產權是智力勞動成果被法律承認以後,權利人可利用智力勞動成果取得報酬或者得到獎勵的權利,這種權利也稱之為經濟權利,知識產權保護的客體是人的心智、人的智力的創造,是人的智力成果權,它是在科學、技術、文化、藝術領域從事一切智力活動而創造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權利。知識產權是國際上廣泛使用的一個法律概念。
專利權是指依法批準的發明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其發明成果在一定年限內享有的獨占權或專用權。專利權是一種專有權,一旦超過法律規定的保護期限,就不再受法律保護。
E. 為什麼要保護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產權,它是指智力創造性勞動取得的成果,並且是由智力勞動者對其成果內依法享有的容一種權利。
專利權是指依法批準的發明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其發明成果在一定年限內享有的獨占權或專用權。專利權是一種專有權,一旦超過法律規定的保護期限,就不再受法律保護。
傳統的知識產權是專利權、商標權和版權的總和,由於當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不斷創造出高新技術的智力成果又給知識產權帶來了一系列新的保護客體,因此使傳統的知識產權內容也在不斷擴展。
保護知識產權能夠提供激勵機制,激發出更多的創新。
F. 為什麼要設定專利臨時保護
按照我國專利法的規定,對發明專利實行早期公開、延遲審查制度。也就是說,一項專發明屬專利從提出請求專利局受理後在一段時間內公開再到授權要經過一段時間, 這段時間有時要幾年。在這段時間里發明創造的內容已經由中國專利局利用公報的形式向社會公開,而專利權又沒有產生法律保護的效力。為了維護發明人在此時的合法權益,專利法實施細則才作了臨時保護的規定,這也是和專利法的立法目的相一致的。既要保護社會的公共利益,推動全社會的技術進步,也要維護發明創造擁有人的合法權益,保護知識產權。
G. 1、什麼是知識產權2、什麼是專利權3、為什麼要保護4、保護知識產權我們學生應該從哪裡做起呢知識產權
1、是指創造性智抄力成果的完成人或襲商業標志的所有人依法所享有的權利的統稱;
2、個人與國家簽訂的一種特殊合同,個人付出的是公開專利技術的全部內容,國家的對價是給予此人或公司一定期限的市場保護,是一種物權中的財產權;
3、因為知識產權是人類的智力成果,如果不保護會被濫用,所以為了整個社會的公平,為了保護創新,為了防止不勞而獲,要保護知識產權;
4、其實學生能做的就是了解什麼是知識產權,有這個意識即可,將來在工作中會得到好處的,國家也就得到了好處,少年強國家強嘛;:)
5、著作權:不能夠抄襲別人已經發表的作品,會侵犯人家的著作權;
商標權也類似,不能夠 使用或著使公眾歧義的別人的商標;
專利權和商標權類似,也是不能夠使用或著使公眾歧義的別人的專利權。
有什麼問題可以訪問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1213049570
H. 國家為什麼要加大對商標權、著作權、專利權的保護
因為吃一塹長一智,以前吃虧吃多了,就記住什麼是重要的事情了。
知識產權保護只有先行,才能保護企業本身的利益。
I. 為什麼要保護知識產權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不管是產品還是服務,其價值內所蘊含的知識產權的比重版日益增長,因此權,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逐漸顯得非常重要,這也和高科技的迅速發展對經濟增長起到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是分不開的,二十一世紀是一個以知識經濟為特徵的世紀,在這個世紀里,知識就是力量。
同時,在二十一世紀,以信息技術等新技術群為核心的新技術革命正在蓬勃展開。而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要求高水平人員花大量的精力和經費研究開發出來。為保護這些成果不被無償佔有,也為了今後進一步研究開發,需要對這些成果實施強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所以,知識經濟的高速發展對知識產權保護不斷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