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專利代理人待遇如何
一、專業代理人在廣州的需求相當大,工作環境優越,在廣州專利代理人的待遇如下參考:
1、在廣州一個普通專利代理人平均年薪在10多萬元。
2、而做得好的員工,年薪可達20多萬元。
3、剛入門的新手,年薪也會在6萬-12萬元之間。
4、合夥人因為擁有公司股份,收入就更高。
(1)專利代理溝通員的作用擴展閱讀:
一、專利代理人職業介紹:
專利代理人是指專門為專利申請者辦理整個申請專利的手續,包括撰寫各類申請文件並向國家有關部門遞交申請,直至專利申請人拿到專利授權證書為止的專業人員。
①、提供專利事務方面的咨詢。
②、代寫專利申請文件,辦理專利申請,請求實質審查或者復審的有關事務。
③、提出異議,請求宣告專利權無效的有關事務。
④、辦理專利申請權、專利權的轉讓以及專利許可的有關事務。
⑤、接受聘請,指派專利代理人擔任專利顧問。
⑥、辦理其他有關事務。
二、專利代理人崗位介紹:
與該職位的相關行業有:專利助理工程師、專利工程師、知識產權許可業務工程師、知識產權綜合業務工程師。
三、專利代理人任職條件:
①、相關專業背景,大專及以上學歷。
②、通過全國專業代理人資格考試;熟悉專利法和有關法律知識。
③、從事過兩年以上的科學技術工作或者法律工作。
④、具有較強的語言溝通能力,為人誠懇,有誠信,並且能夠積極進取,頭腦靈活,有創新精神。
四、專利代理人職業前景:
隨著我國企業和個人專利意識的提高,專利糾紛案的增加,專利代理人成為稀缺人才,從業前景很可觀。
❷ 為什麼委託代理的專利申請中,代理機構不填寫申請人的聯系電話
不填寫申請人的電話,是防止你的信息透漏出去,一般都是寫代理機構的電話.有代理機構的,專利局都是直接聯系代理的.代理機構的做法比較正確,不存在法律上的問題.
❸ 專利發明人怎麼和專利代理人溝通
專利發明人在與專復利代制理機構進行技術交底時,務必讓專利代理人明白以下幾點:
1、解決了什麼技術問題?
2、和現有技術的區別在哪?
3、具體方案是怎麼實現的?
在相關技術被公開前需要盡早申請專利
因為專利審查過程中,需要考慮公開技術的問題,一旦相關技術在專利申請日前被公開,意味著構成了本專利申請的現有技術,就有可能失去授權機會。這一點,在高校專利申請中特別明顯,因為一些高校或者相關研究者重視論文,卻沒有意識到專利的價值,往往重心放在的論文上,卻忽略了專利申請。也有些學生或者老師急於需要論文,往往先申請了專利,或者有些學生因為畢業需要,先進行了畢業論文發表,隨後才意識到需要專利,並採用相關材料去申請專利。在一兩年後,發明專利進行實質審查時候,往往一個很有希望授權的專利,就會被那些公開的論文否定掉了。
除了上述三點需要保護專利技術或者相關專利之外,也有很多人弄專利是作為企業項目加分或者個人評比加分用,一方面需要滿足其項目或者工作領域的關聯性,另一方面,希望獲得相關的授權證書。但因為專利申請到專利授權,本身存在不確定性,特別是,國內專利申請量較大,難免因為晚一些時候申請,造成專利抵觸申請的情況。
❹ 淺談專利代理人如何做好專利申請中的溝通工作
對於專利代理人來說,溝通是一門需要掌握並不斷進行完善的技能。例如,在撰寫專利申請文件階段,專利代理人需要與客戶就技術及法律等內容進行溝通,不僅要從客戶那裡獲取撰寫所需的技術信息,還要爭取對方的理解和配合,同時需要適當地向客戶展示專業能力,獲得其認可。
那麼如何才能獲得有效的溝通效果?從心理學角度而言,溝通包括意識和潛意識2個層面,其中意識僅佔1%,潛意識佔99%。因此,有效的溝通必然是發生在潛意識層面,即有感情的、真誠的溝通。筆者認為,為了讓客戶在潛意識中認可專利代理人的付出,從心理上接受並贊賞其提供的專利代理服務,專利代理人需要做以下幾方面工作。
首先,溝通前必須做好必要的前期准備。例如,研讀客戶提供的交底材料,並根據材料內容進行專利檢索,了解相關的背景技術及技術術語等。"有備而來",會讓客戶感覺被重視,同時為後續的溝通儲備相應的知識,為獲取對方的信任及順利溝通打下基礎。
其次,溝通中需要建立和諧的溝通氛圍。有研究表明:情感信息中,只有7%來自於文字,38%來自聲音,55%來自行為。因此,同樣的溝通內容,通過不同的聲音和行為表現出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基於這個因素,專利代理人在與客戶的溝通過程中就需要注意說話的語速、語氣以及當下的行為,不應帶著負面情緒處理案件。另外,對於溝通方式的選擇,應更多地選擇與客戶面對面溝通,通過對客戶的聲音及行為進行判斷及分析,及時調整溝通方式,以求更好的溝通效果。
基於不同類型客戶採用不同的溝通方式的原則,有關專家曾經對服務的客戶類型進行了大致的總結,分為和氣型、驕傲型、刁鑽型、完美型。對於和氣型客戶,他們謙和有禮,願意傾聽,積極配合,按通常的真誠的方式與他們交流即可;對於驕傲型客戶,他們喜歡自誇自贊,專利代理人遇到這樣的客戶應注意掌握對方的心理,多傾聽、多贊揚;對於刁鑽型客戶,他們善於交流,但是會抓住某一內容喋喋不休,專利代理人應抱著真誠為客戶解決問題的心態認真聆聽,同時用自己的專業知識、技能進行說服;對於完美型客戶,他們事事追求完美,總是覺得自己的想法才是最好的,對此,專利代理人還是需要從自身做起,通過提升自己的專業度以獲取對方的信任。
同時,溝通中應多肯定、多贊美。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人性中最本質的願望,就是希望得到贊賞。因此,一定要設身處地去認同、肯定客戶,但是,贊美和肯定一定要發自內心,要真誠和實事求是。在專利代理工作中,有時對客戶的發明給予適當肯定,客戶得到鼓勵後會和專利代理人分享更多的技術內容,有助於專利代理人進一步了解發明創造,使工作事半功倍。
溝通中還應多站在客戶的角度。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能讓我們理解對方的決策、態度與想法,獲得與對方心理上的共鳴,達到相對一致的意見。運用至專利代理人與客戶的各種工作溝通中,在我們要求客戶盡快結案時,如果站在客戶的角度進行溝通,例如"盡早確定專利申請文件內容並盡快提交,對於後續的專利工作更有利",客戶將認為專利代理人是在為其切實考慮,更容易接受建議,並在工作中積極配合。
除此之外,溝通中應善於傾聽。傾聽不僅是簡單地聽,而是需要把客戶溝通的內容、思想全面把握。有研究表明,一次溝通用1/3的時間說話,用2/3的時間傾聽,是一場成功的談話。在我們工作中同樣需要有效的傾聽,這樣能增加信息交流,並提升雙方的信任感。專利代理人在與客戶溝通時應使用目光接觸;需要展現贊許性的點頭和恰當的面部表情;在適當的時機提出意見,以顯示自己不僅在充分聆聽,而且在思考;在客戶描述完方案後,用自己的話語重述對方所說的內容;不要妄加評論,也不要立刻否定客戶發明的可專利性;對於溝通中產生的分歧不隨意爭論,要以專業知識、能力說服客戶;不隨意將客戶的發明與其他發明作比較,打擊客戶信心。
綜上,筆者認為,溝通是人與人之間進行信息交流的必要手段,是一門學問、一門藝術,良好的溝通技巧能讓溝通者得到想要的信息,並且能增進雙方的了解,讓雙方在心情舒暢中達成共識。專利代理人在成長之路上應務必重視對溝通能力的培養和提升,以更好地以自身的專業技能服務創新主體。
來源:國知局
(作者吳敏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