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商標專利 > 專利權利要求保護范圍

專利權利要求保護范圍

發布時間:2020-12-26 17:35:00

❶ 專利保護的范圍

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

我國專利法規定,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後,受法律保護的權利范圍以專利申請人向中國國家專利局提交的權利要求書中的權利要求為准,說明書和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這就是說,權利要求是確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保護范圍的直接依據,處於主導地位。說明書和附圖處於從屬地位,一項技術特徵如在權利要求中敘述不清的,可以通過說明書和附圖加以理解,必要時,可以依說明書和附圖公開的內容去修改。但在權利要求中沒有記載的,不能受到法律保護,說明書本身不能確定保護范圍。

根據發明創造性質的不同,其保護范圍也有所區別,或者說,專利權的效力也不同。對於產品發明,專利權的效力涉及到具有同樣特徵、同樣結構和同樣性能的產品,而不問產品是用什麼方法製造的。對產品的保護不應局限於說明書所說明的方法,任何通過其他方法製造的同樣產品也屬於侵權。實用新型都屬於產品專利。對於方法發明,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是使用該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或進口依該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范圍

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文件沒有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只有表明該外觀設計的圖片和照片。因此,專利法第五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准。」

這就是說專利保護的范圍是根據申請人在遞交的外觀設計圖片或照片上記載的內容、模型、樣品確定,並只限制在指定的產品類別上。

❷ 發明型專利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如何識別

1、中心限定原則。所謂中心限定,指權利要求的文字所表達的范圍僅僅是專利權保護的最小范圍,可以以權利要求書記載的技術方案為中心,通過說明書及其附圖的內容全面理解發明創造的整體構思,將保護范圍擴大到四周的一定范圍。[1]這種做法使得專利權的范圍不僅僅局限於權利要求書的字面含義,還可以較好地延展、覆蓋專利方案地全部實質性特徵。採用中心限定原則的優點是,可以有效防止有人利用權利要求在撰寫方面的缺陷而規避相應的責任,從而充分保護專利權人的利益。缺點則是,會導致專利權的范圍的模糊、不確定性,而且如果對外擴張解釋的度掌握不好,就可能導致將新的技術創新認為是侵權,從而阻礙了科技的創新和發展。
2、周邊限定原則。所謂周邊限定,指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完全按照權利要求書的文字確定,對權利要求書的文字要作嚴格、忠實的解釋,其文字表達的范圍就是專利權保護的最大范圍,專利權人行使其權利必須受該范圍的限制,不得越雷池一步。[2]這種做法的優點:採用周邊限定原則就使得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嚴格按照權利要求書的字面含義限定,任何擴大解釋都是不允許的。缺點是:採用周邊限定原則對專利的申請時的撰寫提出了高要求,權利要求書的撰寫必須反復推敲,仔細考慮,否則專利權人可能因為權利要求書撰寫方面的缺陷,導致其權利不能得到充分的保護。
3、折衷原則。這個原則是上述兩個原則的綜合和折衷。折衷原則是指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書所記載的實質內容來確定,但不嚴格拘泥於權利要求書的文字。當權利要求書所表述的技術特徵不清時,可以引用說明書和附圖來解釋。

❸ 什麼是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三大界定原則是什麼

如何判斷和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是對專利權進行法律保護的首要的和關鍵性問題。我國《專利法》吸收國外的有益經驗,對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權保護范圍,分別作了不同的界定。下面我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什麼是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三大界定原則是什麼?什麼是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是指專利權法律效力所涉及的發明創造的范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准。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的法律文件是權利要求書、說明書、外觀設計的照片或圖片。我國專利法第56條對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作了原則性規定:一是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二是說明書和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三大界定原則是什麼?一、中心限定製原則此項原則只要通過說明書及其附圖的內容全面揭示發明創造的整體構思,將保護范圍擴大到四周的一定范圍。只要滿足授予專利權的專利性條件即可,不必進行高度的抽象和概括。因此,中心限定原則相對於上面的周邊限定製原則可以進行進一步的擴展補充解釋,在專利糾紛中可以有效的防止有人利用專利撰寫的漏洞規避相應的法律追究,這對企業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害的,但是由於其保護的范圍比較模糊,對社會公眾來說可能存在一定的不公平現象,很難與其區分。二、周邊限定製原則周邊限定原則在理解和解釋權利要求時,只能嚴格地按照權利要求書的字面含義來進行,任何其他的擴展解釋都是不被允許的。雖然這樣的方式能夠更清晰的呈現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但是也存在巨大的風險。因為文字游戲是非常容易被人發現紕漏,一旦出現漏洞,在專利糾紛中就會處於弱勢。因此其對專利申請人或專利代理人有極高的要求,專利撰寫更是要字字斟酌。三、折衷原則折衷原則就是介於以上兩者之間,該原則既不局限於周邊限定中完全機械地拘泥於文字游戲,又巧妙地避開了中心限定將專利權保護范圍擴大到無限制的不公與尷尬,它是在專利權人和社會公眾之間尋求利益平衡點的較好方法。目前,很多國家都採用折衷原則進行專利的撰寫,我國在界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上基本也是採用了折衷原則。關於什麼是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三大界定原則是什麼?這一問題我們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有更多關於專利的問題,大家可以繼續關注八戒知識產權,或電話聯系我們。

❹ 實用新型專利權利保護范圍有哪些

實用新型專利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與相比,實用新型專利的創造性較低,授權時未經實質審查,專利穩定性較差,所以數量龐大的實用新型專利對市場經營自由所帶來的限制尤為突出。在司法審判中,合理界定實用新型專利的權利保護范圍,在鼓勵技術創新的前提下防止技術壟斷和惡性競爭,應屬於當前我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中不能忽視的一個因素,對於實現宗旨有著積極意義。 一、界定實用新型專利權利保護范圍的意義 (一)界定權利保護范圍是專利制度的本質要求。 專利制度源於封建特許制,其理論主要有三個方面內容:一是發明人通過勞動創造出技術成果,應當予以相應的獎勵以提高創新積極性;二是通過法律預先設定授予專利權的條件,對符合條件的技術方案授予專利權,使發明人享有獨占利益,防止不正當競爭;三是專利權人以其將技術發明內容向社會公開為代價,獲得一段時間內對專利技術的獨占權,專利審查機構代表公眾對發明人提出的權利要求進行審查並予以授權。筆者認為,發明人之所以獲得專利獨占權,除了源於獎勵其技術創新行為外,同樣也是社會整體利益考慮下的產物。因此,專利制度更多被當做一種公共政策的工具,其將特權授予個人或者單位完全是為了產生更大的公共利益。[1]界定權利保護范圍體現的正是發明人對專利獨占利益的意志要求和基於公共利益對發明人意志進行約束兩個層面的價值權衡。合理界定權利保護范圍既有助於激勵技術創新,更利於促進技術的推廣應用和防止公共利益因濫用專利權利的行為而受到侵害。 (二)合理界定權利保護范圍是專利制度發展的歷史選擇。 專利制度早期,封建君主濫發專利權的行為引起了社會公眾的嚴重不滿,催生了1474年的《威尼斯專利法》和1623年的《英國壟斷法》。[2]而伴隨工業產業進步,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改進技術,人們便開始對專利權利保護范圍是否過寬加以關注。在18世紀國際自由貿易理論影響下,人們認為專利權利保護破壞了自由競爭並且影響了技術改進和社會化大生產,更以反壟斷名義對專利制度進行攻擊。十九世紀後,專利制度的重心逐漸由激勵發明人轉向了保護社會公眾利益,從而對界定專利權利保護范圍產生了根本性的影響。雖然保護專利獨占利益,激勵技術創新在當今社會特別是中國社會仍然非常重要,但防止因為專利獨占造成對公眾利益的侵蝕以及避免專利權利濫用造成對市場競爭秩序的破壞也同樣應成為現代專利制度的核心內容之一。 (三)合理界定權利保護范圍是國家利益的需要。 專利是一種技術壟斷。對於發達國家而言,專利制度可以充分發揮技術創新優勢,鞏固市場壟斷地位;對發展中國家而言,則意味著要付出更多代價來換取經濟發展的空間。從國家政策考慮,如果一個國家的科學技術發達,那麼其專利政策就會更多地偏向對專利權人的保護;而對於技術相對落後的國家,則希望利用後發優勢促進本國經濟發展,對專利權利保護就會採取嚴格的限制。在我國,雖然數量很大,但還是一個主要依靠技術引進和技術改進推動經濟發展的國家,擁有專利的企業只佔全國企業總數的1%左右。而在當前的國際競爭中,跨國集團的競爭策略已經從過去的價格和質量競爭轉變為知識產權競爭,通過技術壟斷壓縮發展中國家企業的國際空間。可見,合理界定專利權利保護范圍更加符合我國國情。反觀西方發達國家在專利保護方面同樣採取雙重標准,即在國內強調技術推廣應用和利益共享,在國際社會則要求加強專利保護。這一點對於我國專利權利保護應當有所啟發。筆者認為,應當加強對創造性較高的發明專利的保護,激勵關鍵技術的自主創新和對國外先進技術的引進,對於創造性較低且數量龐大的實用新型專利則應嚴格界定權利保護范圍,避免經濟發展和市場競爭受到不當束縛。 二、界定實用新型專利權利保護范圍的影響因素 專利制度的設定一方面是讓公眾知道如何實施專利技術,使專利技術得以推廣應用;另一方面則是讓社會公眾能夠清晰地知道專利權利范圍,知曉哪些是發明人的發明,哪些屬於公有領域。所以,界定專利權利保護范圍既不能剝奪公眾使用公開技術的自由,又必須使公眾能夠以足夠確定的程度知道專利保護的內容。[3]由於專利權保護的客體是專利技術方案而非專利產品,其性質是一種信息,不能從外部形態進行觀察,所以專利制度要求發明人必須通過專利權利要求書的形式向社會公開其技術方案和專利權利保護的邊界。因此,界定實用新型專利權利保護范圍也應以專利權利要求為依據,主要考慮三個方面的因素:一是專利權利要求的作用;二是專利權利要求的解釋模式;三是專利權利效力審查機制。 (一)專利權利要求的作用。 專利權利要求表達了發明人就專利技術方案要求予以確認和救濟的主觀願望,而當該權利要求經過審查批准後就成為決定專利權利范圍的依據。專利權利要求對於界定專利權利保護范圍有三方面作用:一是專利權利要求界定了需要保護的發明內容,對於權利要求中沒有提及的發明部分,視為發明人不要求保護而貢獻給社會公眾使用;二是專利權利要求通過技術特徵來表明要求保護的范圍,權利要求中的每個技術特徵都對權利保護產生限定作用;三是通過專利權利要求,社會公眾可以事先得知哪些技術受到了專利權保護,並將那些表述不清、界限不明的部分排除在專利權利保護范圍之外,確保公眾信賴利益和交易安全。 (二)專利權利要求的解釋模式。 對專利權利要求進行解釋可以明確發明技術方案以及發明人意圖保護的權利邊界,有助於合理界定專利權利保護范圍。當前,專利權利要求的解釋理論主要有兩種:一是中心限定製,即專利權利要求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定義發明人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做了什麼貢獻。在該種模式下,審理專利侵權糾紛的法院在判斷專利侵權指控是否成立時可以通過專利說明書和附圖的內容來理解發明的構思,並能夠較為自由地對專利權利要求做出擴大解釋,使之涵蓋從文字上看不同於專利權利要求內容的實施行為;二是周邊限定製,即專利權利保護范圍完全由權利要求的文字內容來確定。在這種模式下,權利要求書居於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旦權利要求書的文字經專利局審查確定,其保護范圍也就固定下來,審理專利侵權糾紛的法院在解釋專利權利要求時必須嚴格遵循權利要求書的文字內容。(三)專利權利效力審查機制。 專利在授權公告以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認為專利權的授予不符合法律規定的,都可以提起異議程序,要求宣告專利權利無效。專利權利效力審查目前也有兩種模式,即由法院在審理專利侵權糾紛的同時審查專利是否有效的美國模式,以及由專門法院或者專門機關來處理專利是否有效的德國模式。在美國模式下,法院有更大的決定權,對界定專利權利保護范圍起主導作用;而在德國模式下,審理侵權訴訟的法院不能決定專利權利效力,所以專利權利要求書對於界定專利權利范圍的作用就更為突出。不過,由於美國法院採納周邊限定製的解釋理論,有效限制了法院在侵權訴訟中界定專利權利保護范圍時的裁判權力,而德國法院接受中心限定製的解釋理論,擴大了法院對專利權利保護范圍的決定權。所以,兩種專利效力審查模式配合各自的專利權利解釋理論所實現的專利保護水平實質基本相當。 (四)我國界定專利權利保護范圍的模式選擇。 在中國,對專利權利效力的審查由國家知識產權局負責,審理專利侵權訴訟的法院不能決定專利權利效力問題;而在權利解釋方面,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在此制度下,專利權利要求成為決定專利權利保護范圍的主要因素,法院在審理專利侵權訴訟時必須將經過專利局審批的專利權利要求的有效性作為判斷侵權是否成立的前提和基礎,不得否定專利權利的有效性,並且專利權利保護范圍應受到專利權利要求內容的嚴格限制,法院不能脫離專利權利要求的內容隨意擴大或者縮小專利權利保護范圍。對於未經實質審查的實用新型專利而言,專利授權范圍基本等同於發明人的原始要求,也就是說專利權利要求缺乏出於維護公眾利益而進行的必要限制。如果在司法環節不對專利權利保護范圍作出合理界定,勢必導致對專利權人的保護力度過大,而忽視了社會公共利益,從而背離專利制度的宗旨。

❺ 專利權保護范圍以什麼為准

專利權保護范圍,是指專利權效力所及的發明創造的技術特徵和技術幅度。因此,版專利權范圍即是專權利權的保護范圍。
我國《專利法》第59條第1款規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說明書與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專利法實施細則》第20條規定,權利要求書應當說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清楚、簡要地表達請求保護的范圍。因此在認定專利權保護范圍時,首先是以權利要求書的內容為准,這里「為准」是以權利要求書記載的技術特徵參數實質內容為必要,並在此前提下,說明書和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書。專利權的法律保護是一國法律對專利權人的權益所作出的保護,但專利權是一種無形的財產權,它不同於有形的財產,因而在界定其保護范圍上就顯不易。為此,產生了不同的學說,被立法者採用,即成為法律原則。

❻ 專利獨立權力要求怎麼撰防寫范圍更大

1、首先復你得明白什麼是必要制技術特徵,然後還得明白什麼叫權利要求書要得到說明書的支持,才好理解怎麼寫使得保護范圍大。
首先,獨立權利要求不能夠缺少必要技術特徵,缺少了的話技術方案就不完整了,不能授權。
其次,獨立權利要求不應當寫入非必要技術特徵,多寫了的話,保護范圍就小了。
再次,要想將技術方案概括得更上位,那說明書中的實施例要多給一些,以支撐這個上位。

2、權利要求書中,可以在零部件後用括弧放上對應的附圖標記,但不加括弧和附圖標記也是可以的。要放附圖標記的話,必須用括弧括起來。

❼ 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

這句話是錯的。樓上說的專利法56條是2001年7月1日施行的舊專利法。如果專你是准備專利代理人考屬試得按照2008年的新法。
第五十九條 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
句末「的內容」三個字不能少,考試出題人喜歡摳這三個字眼,請注意。

❽ 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是指專利權法律效力所涉及的發明創造的范圍。發明或者實用回新型答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准。

❾ 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的原則是什麼

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的原則是什麼,專利具體分三種,即發明創造、實用新型以及外觀設計。我國規定的專利保護期限是不同的,那麼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的原則是什麼?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的原則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的原則是什麼?專利權的法律保護是一國法律對專利權人的權益所作出的保護,但專利權是一種無形的財產權,它不同於有形的財產,因而在界定其保護范圍上就顯不易。為此,產生了不同的學說,被立法者採用,即成為法律原則。(一)周邊限定原則所謂周邊限定原則,是指專利權保護的范圍是以權利要求書中所記載的范圍為最大限度,權利要求的內容只能嚴格根據權利要求書的文字進行解釋。一般說來周邊限定原則具有明顯的確定性,有利於社會公眾更加明確地了解專利權的范圍,但它的缺陷是不利於保護專利權人的權利,並使權利要求書的撰寫更為重要。(二)中心限定原則所謂中心限定原則是指以權利要求書記載的內容為中心,根據專利的內容、性質、專利的目的,整體理解其保護范圍,即參照說明書、附圖將權利要求書為中心的一定范圍內的技術也歸屬於專利技術的范圍。中心限定原則是為了彌補周邊限定原則嚴格地以權利要求書為根據,造成對某些實質是侵權行為,用權利要求書記載的內容難以解釋的不足而提出來的。(三)折衷原則上述兩個原則不適當地擴大或縮小了專利權保護的范圍,如何平衡專利權人的權利和社會公眾利益,這樣就有對上述兩個原則進行綜合的折衷原則。折衷原則以權利要求書所表示的內容為准,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四)等同原則所謂等同原則是指專利權保護的范圍以權利要求書為准,但不拘泥於與權利要求書中的技術特徵完全相同,而是以與該技術特徵無實質差別的相同為必要。等同是指與權利要求書所記載的技術特徵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達到基本相同的效果,並且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經過創造性勞動就能聯想到的特徵。(五)禁止反悔原則禁止反悔原則是指在專利申請、審查過程中專利權人以口頭或文字形式已明確放棄的內容不得再用來對權利要求書作有利於專利權人的解釋。禁止反悔原則實際上是對權利要求書記載的內容的解釋作出一定的限制,這就能有效防止專利權人出爾反爾,在申請專利時申明某項技術特徵、參數不同於其他技術的特徵參數具有新穎性,而在侵權訴訟中又認為該特徵參數能夠解釋為已包含或相同於其他技術的特徵參數。我國專利法並未規定這一原則。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的原則是什麼?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❿ 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權保護范圍怎樣確定

專利權是無形財產權,作為一項民事權利,其與有形財產權相比具有顯著的差異。有形財產權的客體是看得見、摸得到的財產,其保護范圍是確定的。而專利權屬於智力成果權,是無形的,這就需要法律對其保護范圍予以界定。對此,我國專利法第五十六條規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雖然專利法對發明及實用新型專利權保護范圍的確定已做出了明文的規定,但在司法實踐中,對上述規定卻仍存在不同理解和認識,因此,筆者認為有必要就這一問題進行一番探討。本文僅以專利無效行政案件為例,探討如何通過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一、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的基本原則在專利權保護范圍的確定方式上,歷史上有三種具有代表性的做法:一是"周邊限定製",是指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完全由權利要求記載的內容來確定,並且要求只能根據權利要求書用詞的字面意義嚴格、忠實地進行解釋,以界定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二是"中心限定製",是指專利的保護范圍是由專利的說明書和附圖來確定的,權利要求的作用僅僅是供專利局和公眾來判斷其發明創造的新穎性和創造性,在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時可以通過說明書和附圖較為自由地對權利要求做出擴大解釋。但是,在專利制度的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中,無論是哪個國家都沒有採用過上述極端的"周邊限定製"或"中心限定製",而是或多或少地趨於兩者的融和,這就形成了第三種做法即"折衷制"。因此,《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補充條約草案第二十條及1973年歐洲14國簽訂的《歐洲專利公約》第六十九條均做出了類似的規定:"專利的保護范圍由權利要求書的內容確定,說明書和附圖可以用以解釋權利要求。"我國專利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正體現了這一立法原則。對於"折衷制",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專利侵權判定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六條進一步解釋道: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當堅持以權利要求的內容為準的原則。以說明書及附圖解釋權利要求應當採用折衷解釋原則。既要避免採用"周邊限定"原則,即專利的保護范圍與權利要求文字記載的保護范圍完全一致,說明書及附圖只能用於澄清權利要求中某些含糊不清之處;又要避免採用"中心限定"原則,即權利要求只確定一個總的發明核心,保護范圍可以擴展到技術專家看過說明書與附圖後,認為屬於專利權人要求保護的范圍。折衷解釋應當處於上述兩個極端解釋原則的中間,應當把對專利權人的合理正當的保護與對公眾的法律穩定性及其合理利益結合起來。由於周邊限定製嚴格限定了專利的保護范圍,也較嚴格的限定了私權的行使,其更加傾向於維護公共權益,因而一些專家學者根據我國的國情和經濟技術的發展狀況提出,雖然我國專利法中規定了解釋權利要求的折衷制,但法院在實踐中應嚴格把握解釋的尺度,應更靠近周邊限定製,否則將影響到公眾利益,阻礙我國經濟、技術的發展。二、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的司法實踐1、當事人自認對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的影響。眾所周知,專利權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文字記載的客觀內容為准,但當權利要求確定並授權公告以後,能否通過當事人自認的方式重新確定專利權保護的范圍呢?案例:重慶市永固工程拉筋帶廠有限公司、重慶永固實業有限公司(無效請求人)訴專利復審委員會"雙向加強型土工格柵"實用新型專利無效行政糾紛案[ii]。本專利權利要求1為:一種雙向加強型土工格柵,其特徵是:為分組縱向與分組橫向的金屬絲(1)與工程塑料(2)復合而成的格柵狀結構。在專利復審委員會的口頭審理中,專利權人和無效請求人均認可本專利權利要求1中一組金屬絲中各金屬絲的排列方式與對比文件中的排列方式相同,即間隔平行排列。於是,專利復審委員會在第5476號決定中認可了上述內容,並在此基礎上,評價了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新穎性和創造性。對此兩審法院均認為,根據專利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沒有記載在權利要求中的技術特徵不能用於確定專利權利的保護范圍。雖然雙方當事人在無效程序中均認可本專利權利要求1中一組金屬絲中各金屬絲的排列方式為間隔平行排列,但是該技術特徵在本專利權利要求1中並無明確記載,且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是客觀的,其對所有公眾發生效力,不能基於專利權人和無效請求人的主觀認識而發生變化。因此,在評價權利要求1的新穎性和創造性時,當事人的自認不應予以考慮。2、說明書和附圖在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中的作用。說明書和附圖可以用來"解釋"權利要求,而不能限定或改寫權利要求。如果一項技術特徵在說明書或者附圖里有所體現,但是在權利要求中沒有記載,這個技術特徵就不在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之內。在司法實踐中,說明書和附圖如何"解釋"權利要求是存在爭議比較大的一個問題,筆者嘗試著確立以下基本原則:首先,權利要求中已經明確記載的內容,不需要用說明書和附圖進行解釋。其次,權利要求中出現的自造詞或其他含義不清的內容,可以用說明書和附圖進行解釋。如周步宏訴專利復審委員會"太陽能熱水器水位自動控制儀"實用新型專利無效行政糾紛案[iii]。本專利權利要求1為:"一種太陽能熱水器水位自動控制儀,其特徵在於:有裝於熱水器外的水位探頭,水位探頭與一水位控制電路相連接,水位控制電路中有控制信號處理電路,控制信號處理電路與前述水位探頭連接,並與裝於太陽能熱水器進水管處的電磁閥連接,控制信號處理電路與電源電路相接,水位探頭中包括一絕緣主體,絕緣主體兩端有不銹鋼電極,兩電極接有探頭線,在絕緣主體一端的不銹鋼電極上裝有金屬頭部。"對比文件是一名為"太陽能熱水器加水裝置"實用新型專利,其特徵在於包括設置在太陽能熱水器貯水箱溢水管上的探頭,設置在貯水箱進水管上的電磁閥,控制板與探頭和電磁閥連接。該裝置在貯水箱的溢水管上設置一容器,探頭的導電片A、B設在容器內,導電片之間距離為1cm,容器的上部接溢水管。其說明書記載:當處於容器內探頭的導電片A、B浸入水中時,電壓通過繼電器閉合的觸點和水的導電作用加到繼電器的電磁線圈上......閥關閉停止加水。在訴訟過程中,雙方當事人就本專利兩電極與絕緣主體的位置關系的認定產生了爭議,且周步宏主張本專利水位探頭的連接位置與對比文件不同。首先,由於本專利權利要求1中記載"絕緣主體兩端有不銹鋼電極",對此可能產生兩種截然不同的理解,一是不銹鋼電極在絕緣主體內,一是不銹鋼電極在絕緣主體外。在本專利權利要求記載的內容含糊不清的情況下,一審法院根據說明書中"熱水器水滿後,水從溢水管溢出使兩個電極通過水電阻連通,向外送一個正脈沖"的記載,認定本專利的不銹鋼電極在絕緣主體外,這與對比文件在通常狀態下探頭容器中兩導電片之間利用空氣進行絕緣,當兩導電片浸入水中時電路接通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其次,關於本專利的水位探頭的安裝位置,在權利要求中的記載是不清楚的。一審法院根據本專利說明書的記載以及周步宏在無效程序口頭審理中關於"水位探頭中的金屬頭部是用於安裝在水管上的連接裝置--......"的陳述來理解,得出了本專利水位探頭上金屬頭部的作用僅在於連接探頭與溢水管的結論。因此本專利與對比文件的上述區別均不存在,最終一審法院認定本專利不具有創造性。此案各方當事人均沒有上訴。筆者認為,這是一個權利要求出現含義不清的內容的典型案例。由於對該技術特徵的理解並不是唯一的,這時可以根據專利的說明書和附圖解釋權利要求,從而正確劃定專利的保護范圍。從一審後當事人均未上訴的結果看,這種解釋是可以被各方當事人接受的。第三,權利要求中沒有記載的內容,因不存在解釋的基礎,不能用說明書和附圖進行解釋。如案例1:深圳市中自漢王科技有限公司(無效請求人)訴專利復審委員會"名片型掃描器"實用新型專利無效行政糾紛案[iv]。專利權人為深圳矽感科技有限公司。本專利權利要求1為:"一種名片型掃描器,將名片的資料轉換為電子訊號而輸出至一資料處理裝置,其特徵在於有一容置空間的殼體,該殼體設有一名片入口及一名片出口,名片入口與名片出口皆與該容置空間相通;一驅動、掃描裝置,包括一固定於該容置空間內的支承架、一定位於該支承架上的光學掃描元件、一樞設於該支承架並與該光學掃描元件呈平行且具有一間隔距離的滾桿、一設於該支承架的驅動馬達,以及一設於該支承架上用以連接該驅動馬達及該滾桿的減速齒輪組;及一電性連接光學掃描元件及驅動馬達的電路板,由該電路板可提供驅動馬達的電源,並控制光學掃描元件資料的傳輸。"本專利說明書記載:滾桿兩端各套設有一樞接套,可相對置於第一支承件與第二支承件上所設的樞接孔,使得滾桿恰可與光學掃描元件用以接觸名片的掃描表面呈平行且具有一定間隔距離。第一、第二支承件上的樞接孔大於滾桿兩端的樞接套的外徑,使得滾桿可於第一支承件及第二支承件件的上、下方向作有限距離的活動。專利復審委員會在第5701號決定中認為:本專利權利要求1與對比文件的區別技術特徵僅在於"一樞設於該支承架並與該光學掃描元件呈平行且具有一間隔距離的滾桿",根據說明書的記載,本專利權利要求1的滾桿應理解為可以上下浮動,否則無法實現有效的掃描。一審法院經審理後認為,從上述區別技術特徵僅可看出,本專利滾桿與光學掃描元件之間有間隔距離而不能得到滾桿與光學掃描元件之間的距離是可變的結論。"樞設"作為本領域常用技術術語,其本身不具有上下浮動的含義,"權利要求1中的滾桿可浮動"的觀點僅在說明書中記載,在權利要求1中並未記載,在評價創造性時不應予以考慮。二審法院則認為,本案中爭議專利權利要求1中並未明確指出滾桿是否可以上下浮動,但在說明書中則明確提到。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掃描儀因紙張厚薄的不同使滾桿或光學掃描元件移動是設計中必然考慮的因素,正是這一區別技術特徵使得本案爭議專利相對於證據1具有創造性。筆者同意一審法院的意見。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專利侵權判定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十五條規定:僅記載在專利說明書及附圖中,而未反映在專利權利要求書中的技術方案,不能納入專利權保護范圍。即不能以說明書及附圖為依據,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本案中,二審法院認可滾桿是否可以上下浮動僅是在說明書中明確提到,在權利要求1中並未明確指出,因而根據上述規定其並不能納入專利的保護范圍。而二審從發明目的出發考察專利的保護范圍的做法,則更加靠近了"中心限定製"。而且,在機械領域中,"樞設"本身是一個含義確定的概念,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完全可以通過閱讀權利要求對本專利的保護范圍有一個明確的理解,因而此時不需要通過說明書對權利要求做進一步解釋。案例2:鄭州力威管道設備有限公司(無效請求人)訴專利復審委員會"可曲撓橡膠接頭"實用新型專利無效行政糾紛案[v]。本專利權利要求1為:可曲撓橡膠接頭,由接頭體(4)和外加法蘭盤(3)組成,其特徵是:在接頭體(4)的端部凸緣(6)內鋃有加強環(1);外加法蘭盤(3)由若干圓弧段組成;在相鄰的各圓弧段之間,由加固塊(2)將其連接成一體。本專利的說明書中記載:"採用若干圓弧段組成的法蘭盤,可在裝配時快速方便地將該外加法蘭盤裝在接頭體的外圓周上,由於加強環的剛性好,與橡膠接觸面積較大,不易錯位松動,......"此外,說明書中再無其他關於加強環剛性、柔性的記載。專利復審委員會在第6167號決定中認定,由本專利的技術方案結合其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認定,本專利所述的加強環是剛性的,與分為若干圓弧段的法蘭盤相配合,可以實現裝配方便、密封性好的技術效果。一審法院審理後認為,本專利權利要求中沒有記載加強環的性質,說明書中對於加強環的解釋也僅是剛性強,並沒有說明是剛性環,剛性強與弱是相對的概念,無論是剛性環還是柔性環均存在剛性強與弱的差別,並不能由此得出是剛性環還是柔性環的結論。該案上訴後二審法院卻認為,依據本專利說明書中記載的技術方案並結合其所解決的技術問題可以認定,本專利的加強環是剛性的。筆者認為,這是一個用說明書限定權利要求的典型案例。在本專利的權利要求中並沒有限定加強環為剛性環,因此不能依據說明書將其解釋為剛性環。退一步講,即使是說明書也只是說加強環的剛性強,並沒有說是剛性環,因此將權利要求中的加強環解釋為剛性更是無從說起,其已經完全超出了專利的保護范圍。案例3:湖南第二人民機器廠(專利權人)訴專利復審委員會"改進型混合式折頁機"實用新型專利無效行政糾紛案[vi]。本專利權利要求1為:一種改進型混合式折頁機,是在現有混合式折頁機基礎上改進而成,在第二折組之後設有第三垂直刀式折組和第四垂直刀式折組,其中,第三垂直刀式折組具有折刀(10)、擋紙板(9)、三折輥(4)、三折輸紙膠帶(3)和傳紙輪(21),傳紙輪(21)安裝在三折輥(4)下方的傳紙輪軸(24)上;第四垂直刀式折組包括折刀(15)、四折輥(16)、擋紙板(17)和(20)、四折輸紙膠帶(19)、四折出帖膠帶(18),折刀(15)安裝於傳紙輪(21)的下方右側或左側,其特徵在於:第三垂直刀式折組之折刀(10)設置於二折輥(6)的右下方或左下方和雙聯柵式折組之柵欄板(8)的正下方;第四垂直刀式折組的結構形式為水平布置。其說明書記載:"32開、雙聯折頁機組和第三垂直折頁機組均在機內設置、當第三垂直刀式折組和32開雙聯折頁機組均為正折安裝時,其第四垂直刀式折組,既可正折方式安裝,也可反折方式安裝,還可正反四折兩種方式同時安裝"。原告主張說明書中記載的上述內容是本專利與對比文件的一個區別技術特徵。對此,一審法院認為,上述內容在本專利權利要求書中沒有記載,僅記載在了說明書中,因說明書和附圖只能用來解釋權利要求書,並不能直接作為權利要求書記載的內容,因此這一特徵已超出本專利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在與對比文件的比較中不能予以考慮。二審法院支持了一審的觀點。上述案例涉及了對專利權利要求中沒有記載的技術特徵的解釋問題。筆者認為,對於權利要求中沒有記載的特徵,不應列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不能用說明書和附圖的內容予以解釋。因為《審查指南》規定,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應當根據其所用詞的詞義來解釋。這就意味著權利要求保護范圍應以權利要求文字記載的內容為准,如果一項技術特徵在權利要求中沒有記載,那麼也就失去了解釋的基礎。

閱讀全文

與專利權利要求保護范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