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公司現在的商標是其中一個股東個人的,該怎麼辦
三個渠道處理:商標轉讓,提無效宣告,提撤銷三年不使用
一,跟股東協商,協商一致後將商標轉讓到公司名義下。
二,向商標局對該商標提無效宣告,同時將商標注冊到公司名義下,若商標一直是以公司在使用,那公司肯定會有很多使用該商標的證據證明,可以向商標局提交這些使用證據證明,對該商標進行無效宣告,商標局會根據你們提供的資料審核對方是否存在搶注行為,如果你們證明足夠充分,對方商標是可以被無效撤銷的,商標就可以被申請在你們公司名義下了。
三,對該商標提撤銷三年不使用,如果是股東搶注該商標,但商標是公司在使用,那對方應該是沒有該對商標的使用證明,商標申請完成後申請人超過三年未使用該商標,該商標就可以被判定為閑置商標,其他申請人就可以向該商標提起撤銷三年不使用的申請,若對方不能提供該商標的使用證明,該商標就會被撤銷商標權。
弊利:協商轉讓相對來說手續資料簡單,轉讓時間固定(一般轉讓時間為8到10月完成),轉讓不會存在什麼風險,到時間後商標就會轉讓到公司名義下,相對穩妥。
提無效宣告相對需要整理的資料較多,提供證據依據較多,審核時間較長(一般無效宣告審核時間為一年左右),而且提無效宣告不是肯定能無效撤銷,需要根據提供證明資料審核,審核通過對方商標才會被無效撤銷。
提撤銷三年不使用,這個成功率主要就是看對方有沒有對該商標的使用證明,如果對方沒有使用該商標超過三年,那對方的商標權就會被撤銷。
『貳』 股東私自注冊某區域公司商標在自己名下,我們公司成立於2010年,2013年
要是來你公司的那個商自標已經公布了的話,這種行為違反商標法了。這是針對於有一定知名度的商標,(找出文件事實證明有關被搶注商標或者企業名稱有一定的知名度,能證明搶注人惡意的,)可以通過商標異議或者申請撤銷其注冊商標的行政救濟方式來維護權益,證明其惡意主要從:.是否同行業.是否同地域.是否有過經濟來往.自身是否在先使用.是否已有一定的知名度.搶注人是否搶注較多商標(職業搶注人).是否有其它惡意行為(你說的應該大部分符合的)還有,那個名稱是不是是你們剛擬定的商標名稱呢?
『叄』 股東、A和B 法人A 商標已注冊成功,A私自把注冊人為公司的商標 轉讓到A自己名下,A是否侵犯法律
單從商標的角度分析,只要在商標局辦理了商標轉讓手續,那麼這個商標的權利人已經是A。但從民法及公司法的角度分析,商標屬於公司知識產權,A私自處分,其行為侵犯了公司的財產利益,B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肆』 公司解散後商標歸屬問題
你好!
公司解散後,公司清算後的資產由股東按股份比例分配。
對於商標等無法分配內的,可以通過協商,或者容由一方按實際或者評估價值,給予其他股東合理的對等價格(按股份)。
對於你說的情況,控股股東可以處置,但應將處置後的價款按股份比例分配給其他股東。
其他股東如果認為價值偏低等情況的,可以要求處置方給予補償!當然,對方需要有證據證明處置價格偏低!
『伍』 商標原本歸公司所有,公司倒閉注銷後商標所有權如何轉換成個人所有,還用再次注冊嗎
企業注銷之後商標如何轉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f5089c0100k7a9.html
企業注銷之前,商標未轉讓出來的,按照企業注銷時清算報告中的決議決定商標的歸屬。
如果在清算報告中沒有表明商標權歸屬的,可以由原公司的全體股東就公司注銷清算時遺漏的財產予以處理。
需要的文件:
在清算報告中有關於商標權歸屬的需要 :
受讓人的身份證明
商標代理委託書
商標轉讓申請書(只需要受讓人簽字或蓋章)
當地工商局調取的公司注銷檔案(含清算報告)
如果在清算報告中沒有涉及商標權歸屬的:
受讓人的身份證明
商標代理委託書
商標轉讓申請書(只需要受讓人簽字或蓋章)
原公司全體股東關於商標權歸屬的協議
原公司全體股東的身份證明
注意:公司注銷之後一年以內商標沒有移轉的,任何人可以向商標局提起注銷該商標。
法律依據:商標法實施條例
第四十七條 商標注冊人死亡或者終止,自死亡或者終止之日起1年期滿,該注冊商標沒有辦理移轉手續的,任何人可以向商標局申請注銷該注冊商標。提出注銷申請的,應當提交有關該商標注冊人死亡或者終止的證據。
關於公司注銷之後清算時遺漏的財產如何處置,目前沒有明確的法律或者司法解釋予以規定,上海市高院曾有過相關的文件下發
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印發《關於公司被依法注銷後其享有的財產權益應如何處理的若干問題的解答》的通知
(滬高法民二[2006]6號)
市第一、第二中級法院民三庭、民四庭,各區、縣法院民二庭:
針對目前本市法院在審理民商事糾紛案件中,對公司被注銷登記後,原公司享有的財產權益應如何處理,實踐中存在分歧,高院民二庭在調研的基礎上對有關問題形成了傾向性的觀點。現將《關於公司被依法注銷後其享有的財產權益應如何處理的若干問題的解答》印發給你庭,供你庭在民商事審判工作中參考。在適用中如遇到新情況和新問題,請及時報告高院民二庭。
附件:《關於公司被依法注銷後其享有的財產權益應如何處理的若干問題的解答》
二00六年五月二十五日
附件:
關於公司被依法注銷後其享有的財產權益應如何處理的若干問題的解答
一、公司辦理注銷登記後,股東發現公司在清算中遺漏債權或其他財產權益,股東能否對相關債務人或義務人主張權利?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相關規定,公司解散後,股東應當對公司進行清算,清算完畢並辦理注銷登記後,公司歸於消滅。由於經合法清算後的公司剩餘財產,由股東依法進行分配後歸股東所有,因此,股東在公司注銷後,發現公司對外尚有債權或其他財產權益的,可以自己的名義依法提起訴訟,主張權利。
二、股東對外主張原公司的債權或財產權益時,是否應由全體股東作為共同原告提起訴訟?
鑒於股東主張原公司對外享有的債權或財產權益,與股東之間就公司剩餘財產進行分配屬於不同的法律關系,因此,除非原公司全體股東願意作為共同原告提起訴訟外,法院一般無需追加全體股東作為共同原告提起訴訟。如多個股東就同一筆債權或財產權益分別提起訴訟,法院可合並審理。
三、股東在公司注銷後,取得公司在清算中遺漏的債權或財產權益,其他股東提起訴訟,要求對該財產權益進行分配,法院應如何處理?
股東在公司注銷後,取得公司在清算中遺漏的債權或財產權益,該債權或財產權益原屬於公司財產,應當歸屬於全體股東,由全體股東按照公司章程或法律的規定進行分配。因此,股東在公司注銷後,取得公司在清算中遺漏的債權或財產權益,其他股東有權提起訴訟,要求獲得財產利益的股東對該財產進行分配。
四、公司在未向債權人足額清償債務的情形下注銷後,股東取得公司在清算中遺漏的債權或財產權益,公司債權人能否要求獲得利益的股東在所獲財產利益的范圍內清償債務?
根據公司法規定,公司解散應當進行清算。在清算過程中發現公司財產不足以清償債務的,應當依法向法院申請宣告破產。因此,股東自行對公司清算完畢應當以公司全部債務清償完畢為條件。股東自行對公司進行的清算不具有債務免除的效果。因此,公司在未足額清償債務的情況下注銷,股東又在公司注銷後獲得公司債權或財產權益,債權人有權要求獲益股東在所獲財產利益的范圍內清償公司債務。
五、股東未經合法清算注銷公司後,又以自己名義主張公司對外債權或財產權益,應如何處理?
根據公司法規定,股東自行對公司進行的清算不具有免除公司債務的功能。如果股東未經合法清算而注銷公司,導致公司債權人利益受到損失的,應當對公司債權人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但在公司注銷後,公司的財產權益應歸股東所享有,股東可對外主張原公司的債權或財產權益。
六、公司在破產程序終結後辦理注銷登記,又發現公司破產清算程序中遺漏債權或其他財產權益,應當如何處理?
公司被依法宣告破產,並經破產清算與分配,公司對外不能清償的債務不再清償。因此,破產清算具有免除破產企業債務的效果。在破產程序終結後,如發現公司還享有債權或其他財產權益,該權益應當首先用於向全體債權人清償,在清償完畢前,被宣告破產的公司的股東或上級主管部門不享有該財產權益。
屆時,經法院許可保留的破產清算組尚未被撤銷的,則可由清算組對外主張債權或相關財產權益。所獲財產經法院決定,可進行追加分配或指定相關單位或人員予以保管。
如破產清算組已被撤銷的,原公司股東或公司的上級主管部門可依法向審理破產案件的法院申請恢復成立清算組或重新成立清算組,以清算組名義對外主張原公司的債權或財產權益。是否准許,由法院決定。
『陸』 股東私下申請商標在公司名下可追究什麼樣的責任
一、怎樣認定商標近似根據《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條的規定,商標法第52條第(1)項規定的商標近似,是指被控侵權的商標與原告的注冊商標相比較,其文字的字形、讀音、含義或者圖形的構圖及顏色,或者其各要素組合後的整體結構相似,或者其立體形狀、顏色組合近似,易使相關公眾對商品的來源產生誤認或者認為其來源與原告注冊商標的商品有特定的聯系。根據《關於審理商標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0條的規定,人民法院依據商標法第52條第(1)項的規定,認定商標相同或者近似按照以下原則進行:(一)以相關公眾的一般注意力為標准;(二)既要進行對商標的整體比對,又要進行對商標主要部分的比對,比對應當在比對對象隔離的狀態下分別進行;(三)判斷商標是否近似,應當考慮請求保護注冊商標的顯著性和知名度。二、認定近似商品侵權有哪些方法確定判斷同一或類似商品的標准,是對兩種商品進行比對的關鍵4。國家商標局雖然編發了《類似商品區分表》,但由於技術上的原因很難解決實踐中是否類似的問題,因此《類似商品區分表》和《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表》並不是劃分類似商品的依據,只能作為認定類似商品的參考。根據兩種商品在功能、用途、原料、生產企業、消費對象、銷售渠道等方面是否類似、且這種類似是否易使消費者對商品的來源產生誤解等方面來進行判斷,是實務中唯一可行的選擇。應當特別指出的是,並非不同類、不同組就等於不相類似,應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名為「某某礦泉冰」的飲料和礦泉水屬於第32類商品,而冰磚、冰棍等屬於第30類商品,兩者不屬同一類別。但因原料、用途、銷售途徑、消費群體等基本相同,生產工藝近似,應認定為類似商品。而且類似商品的標准隨著時代的發展也在不斷地發展變化,一些原先不相類似的商品可能因新材料、新工藝、新形式的出現,以及功能、用途、銷售渠道等的變化而成為類似商品。在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商標的情況下,與注冊商標核定使用的商品在功能、用途、原料、生產企業、消費對象、銷售渠道等方面近似,易使消費者對商品的來源產生誤認的商品為「類似商品」。判斷是否屬「類似商品」,前提是商品之間的關系,並考慮商品和商標之間的關系。商品的功能、用途相同,並且具有共同的消費對象、銷售渠道的,一般認定為類似商品,但商品的原料、生產企業等因素,能夠明顯表明商品的來源,不會使消費者產生誤認的,不應認定為類似商品。如果商品與服務之間存在著特定的聯系,使用相同或者近似商標易使消費者認為是同一企業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的,該商品與服務應認定為類似。
『柒』 屬於公司的商標,公司股東是否可以隨便使用
原則上抄是不可以的。
如果確實要使用,需要辦理許可使用手續,到商標代理機構就可以辦理。如果不經允許就使用,就是侵犯了商標的專有權,可到工商部門舉報。
股東只享有股東權,商標是屬於公司的財產而公司和是獨立於股東的法人,股東要使用的話當然要經過商標所有人的授權,而且照理說股東使用自己享有股權的公司的商標,這種做法如果在同一領域是會侵犯本公司的利益。
『捌』 股東私下申請商標在公司名下可追究什麼樣的責任
商標申請在公司名下就屬於公司財產,股東個人沒有處分權,也不能獨專享商標產生的收益,屬如果他拿到材料的流程是合法的,是不存在什麼責任的,但是也是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或者方便的話您可以說一下,股東私下申請在公司名下的商標現在是出現了什麼問題?
『玖』 三人合夥開的公司,公司的費用買下商標,持商標的股東退出股份但其遲遲不肯過戶,可以強制執行嗎
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強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