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專利申請審查指南》包括哪些內容
國家知識產權局作為國務院專利行政管理部門,委託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版受理、審權批專利申請,專利局以國家知識產權的名義作出各項決定。國家知識產權局設立專利復審委員會,負責復審及無效宣告請求的審查並作出決定。
為了客觀、公正、准確、及時地依法處理有關專利的申請和請求,國家知識產權局依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一百二十二條制定《專利審查指南》,《專利審查指南》是《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具體化,是專利局和專利復審委員會依法行政的依據和標准,也是有關當事人在上述各個階段應當遵守的規章。
本指南是在2006年版的基礎上,根據2008年12月27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和2010年1月9日頒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以及實際工作需要修訂而成,作為國家知識產權局部門規章公布。
2. 如何理解專利審查指南的最新修改
刪除「申請日之後補交的實施例和實驗數據不予考慮」,增加「對於申請日之後補交的實驗數據,審查員應當予以審查」。在審查過程中,在面對審查員質疑創造性或公開不充分等審查意見時,申請人經常會提供補充實驗數據來證明申請確實具有說明書聲稱的技術效果,或者證明申請相比現有技術具有預料不到的技術效果,具備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
申請人補交實驗數據也是在履行自身的舉證責任,有助於審查員正確認定申請事實,作出客觀公正的審查決定。審查中應當保障申請人舉證的正當權利,並不因實驗數據是在申請日後提交的,就否定其證據資格。因此,此次《指南》修改,明確了「對於申請日之後補交的實驗數據,審查員應當予以審查」。
2.加入「補交實驗數據所證明的技術效果應當是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從專利申請公開的內容中得到的」。此次《指南》修改明確了補交實驗數據的審查原則。
對於何為能夠從專利申請公開的內容中「得到」,需注意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從審查的角度來說,要求「補交實驗數據所證明的技術效果應當是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從專利申請公開的內容中得到的」,是先申請制的本質要求。在後補交的實驗數據,不是原始申請記載的內容,其必須與原始申請記載的內容之間存在內在聯系,聯系的橋梁就是技術效果。申請人補交實驗數據的目的通常就是證明發明具有說明書所述的技術效果或者相對現有技術更優異的效果。
其次,是否能夠「得到」的判斷應以原始申請文件公開的事實為依據進行。補充實驗數據所證明的事實,不能超出原始申請文件公開的范圍。補充實驗數據只能是對原始申請文件公開事實,即技術效果的驗證和補充證明,而不能證明一個新的事實。
最後,是否能夠「得到」的判斷應當站位本領域技術人員進行,其結論並不取決於原始申請文件對該技術效果是否有文字記載或記載形式本身。審查員應站位本領域技術人員,綜合考慮現有技術情況、申請文件記載的內容等,認定申請文件公開的事實,判斷技術效果是否公開。而申請事實一旦認定,將成為後續「三性」評判以及權利范圍審查的事實基礎。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能夠「得到」的判斷不取決於對於技術效果的文字記載或記載形式本身,但是,申請人在原始申請文件中完整描述技術方案,清楚地說明和/或證明技術效果,包括記載實驗方法、實驗樣品或實驗結果等,對審查員認定所述技術效果是否公開是非常有意義的。因為在原始申請文件中記載的這些內容,是審查員判斷技術效果是否公開的重要依據之一,特別是在本領域技術人員無法根據現有技術預測所稱技術效果或用途的情況下。
其他國家的規定和做法也是類似的。美國要求補充實驗數據所證明的技術效果應當在原始申請文件中有「依據」。在歐洲,補充實驗數據所要證明的技術效果應當隱含在原申請中或至少與原始申請中公開的效果有關。對於醫葯用途發明T609/02決定更具體指出,雖然授予專利並不需要化合物能夠治病的絕對證據,如臨床實驗或至少動物實驗的證據,但是,僅僅指出化合物X可以用於治療疾病Y也並不意味著用途充分公開了,至少,專利申請中應當說明化合物可以治療疾病的適宜性,包括提供一些信息如實驗數據等,以證明化合物對疾病的發生發展(機理)具有直接作用或影響,這種作用或影響可以是通過現有技術已知的,也可以是通過本申請內容證明的。
3. 如何判斷一項專利申請有無創造性
創造性的判斷標准參照下文。創造性的判斷本身就是一種主觀性較強的判斷,當然有模稜兩可的情況了。 在國內外的專利法中,關於創造性的判斷標准均是定性的描述,沒有一個完全客觀的定量標准,各國現行的專利判斷方法都是只能盡量將判斷標准客觀化。因此在專利的審查過程中,創造性的把握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審查員的主觀判斷。但是,審查員的主觀判斷又是在對技術方案和專利法的理解基礎上,進而採取某種判斷方法得出的,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創造性的判斷方法就是判斷標準的體現。如果審查員所採取的判斷方法不能客觀的體現一項發明創造的創造性高度,對專利制度的發展非常不利。 為了盡量消除創造性判斷中的主觀成分,各國在多年的專利實踐中均總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判斷方法。例如美國在其1952年修改的專利法中首次規定了創造性的非顯而易見性標准,該法增加了第103條:「一項發明雖然沒有像本法第102條所規定的那樣被相同地披露或記載過,如果要求專利保護的發明主題與現有技術的區別,使得在該主題所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從做出該發明的時刻來看,該發明作為一個整體是顯而易見的則不能獲得專利權。可專利性不因做出發明的方式而被否定。」而在1966年,美國最高法院在Graham v.John Deere CO.案的判決中對第103條的適用做出了司法解釋,該判決得到了美國專利商標局的認同,並總結出了「Graham四要素——即:現有技術的范圍和內容;現有技術與所審查的權利要求之間的區別;相應領域的普通技術水平;輔助性考慮因素,包括商業上的成功、長期渴望解決的需求、他人的失敗等」,並要求審查員按此標准進行創造性的審查。而歐洲專利局的審查指南則規定,為了客觀地、可預期地判斷是否具有發明步驟,審查員應採用所謂「問題——方案法」,也稱作「三步法」:第一步、確定「最接近的現有技術」;第二步、確定要解決的「客觀技術問題」;第三步、考慮所申請發明,以最接近的現有技術和客觀技術問題為出發點來看,對本領域技術人員來說是否顯而易見。 我國在從外國引進專利制度的同時,也對西方國家關於創造性的判斷方法進行了吸收,並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進行了適當的修改。目前對於專利創造性的判斷方法採用的是最早於2001年版《審查指南》中提出的「三步法」。所謂「三步法」,在我國現行的2010版《審查指南》第二部分第四章3.2.1.1小節有詳細介紹,即:(1)確定最接近的現有技術、(2)確定發明的區別特徵和發明實際解決的技術問題、(3)判斷要求保護的發明對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是否顯而易見。誠然,該判斷方法簡便易行、條理清晰,是我國的專利工作者在參考了發達國家上百年的專利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專利工作的實際而總結出的一套比較合理的創造性判斷方法,該判斷方法的精神也與世界上主流的判斷方法大體相同。在我國的專利審查過程中,該方法得到了最廣泛的運用,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4. 2019年深圳專利申請流程指南
專利申請流程:
(一)發明專利的申請
1、 發明專利申請審批流程專利申請—受理—初審—公布—實質審查請求—實質審查—授權
2、 申請發明專利需要提交的文件
1) 請求書:包括發明專利的名稱、發明人或設計人的姓名、申請人的姓名和名稱、地址等。
2) 說明書:包括發明專利的名稱、所屬技術領域、背景技術、發明內容、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
3) 權利要求書:說明發明的技術特徵,清楚、簡要地表述請求保護的內容。
4) 說明書附圖:發明專利常有附圖,如果僅用文字就足以清楚、完整地描述技術方案的,可以沒有附圖。
(二)實用新型專利申請
1、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審批流程專利申請—受理—初審—公告—授權
2、申請實用新型專利需要提交的文件
1)請求書:包括實用新型專利的名稱、發明人或設計人的姓名、申請人的姓名和名稱、地址等。
2)說明書:包括實用新型專利的名稱、所屬技術領域、背景技術、發明內容、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說明書內容的撰寫應當詳盡,所述的技術內容應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閱讀後能予以實現為准。
3)權利要求書:說明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清楚、簡要地表述請求保護的內容。
4)說明書附圖:實用新型專利一定要有附圖說明。
5)說明書摘要:清楚地反映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解決該問題的技術方案的要點以及主要用途
(三)外觀專利的申請
1、 申請外觀專利的流程專利申請—受理—初步審查—公告—授權
2、 外觀專利需要提交的文件
1) 請求書:包括外觀專利的名稱、設計人的姓名、申請人的姓名、名稱、地址等。外觀設計圖片或照片:至少兩套圖片或照片(前視圖、後視圖、俯視圖、仰視圖、左視圖、右視圖,如果必要還是提供立體圖)
2)外觀設計簡要說明:必要時應提交外觀設計簡要說明。
5. 如何申請商業模式專利
修改後的新版《專利審查指南》規定,涉及商業模式的權利要求,如果既包含商業規則和方法的內容,又包含技術特徵,則不應當依據《專利法》第25條排除其獲得專利權的可能性。
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學院教授王遷表示,《指南》此次修改只是明確,如果要求保護的不僅僅是由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構成的商業模式本身,而是包含了技術特徵也就是正確運用自然規律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相關發明就可能被授予專利權。但本次修改後,《指南》中有關「組織、生產、商業實施和經濟等方面的管理方法和制度」不能被授予專利權的規定並沒有刪除。換言之,純粹的商業模式本身仍然不可能獲得專利權。
6. 《專利電子申請使用指南》在哪兒可以買到
去專利代辦點可以領取電子注冊指南
申請指南可以在專利電子申請網站下載
7. 深圳外觀專利申請流程,深圳外觀專利申請指南!
深圳外觀專利抄申請流程,深圳外觀專利申請指南!深圳外觀專利申請的流程的三個階段 在深圳外觀專利申請應該怎麼辦理?外觀專利是富有美感且適用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在實際的外觀專利審查中是如何具體要求的?深圳外觀專利申請又該具備哪些申請文件?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深圳外觀專利申請流程介紹。深圳外觀專利申請流程,深圳外觀專利申請指南!深圳外觀專利申請流程,深圳外觀專利申請指南!深圳外觀專利申請是獲得深圳外觀專利權的必須程序,申請深圳外觀專利的申請人可以將相關資料直接提交到專利局受理處,各地代辦處或委託給代理機構辦理。《專利法》第二條中規定: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做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據此,申請深圳外觀專利的新設計應當符合以下要求:⑴是指形狀、圖案、色彩或者其結合的設計;⑵必須是對產品的外表所作的設計;⑶必須富有美感;⑷必須是適於工業上的應用。
8. 專利申請文件撰寫指南
專利申請文件撰寫指南專利申請文件摘要部分 專利申請文件就是申請人在申請專利時提交的一種說明申請內容並請求獲得特定范圍的專利保護的技術文件,包括說明書、權利要求書和摘要3部分。專利申請文件說明書是專利申請文件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其記載了專利申請的最詳細的技術信息,使得本領域技術人員通過充分公開的說明書內容,能夠了解與專利申請主題相關的技術內容。說明書由文字部分和附圖兩部分構成。其中,文字部分:首先,說明書應該寫明發明名稱,發明名稱需反映專利申請涉及的發明主題的相關內容,並且應當與請求書中記載的名稱一致。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名稱應當採用所屬技術領域通用的技術術語,清楚、簡要、全面地反映要求保護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主題和類型,字數一般不得超過25個字。其次,說明書的主題內容包括5個部分,即技術領域、背景技術、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內容、附圖說明以及具體實施方式。關於附圖部分:為了便於公眾能夠更清楚地理解發明創造的內容,在發明專利申請的說明書中,可以輔以附圖;在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說明書中必須輔以附圖。權利要求書:權利要求書是確定專利權保護范圍的依據,也是判定他人是否侵權的依據。權利要求書中可以包括一項或多項權利要求。權利要求的類型按保護對象區分,可以分為產品權利要求和方法權利要求,其中,發明專利申請和專利的權利要求書可以包含產品權利要求,也可以包含方法權利要求;但是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和專利的權利要求書只能包含產品權利要求,不能包含方法權利要求;按撰寫方式區分,可以分為獨立權利要求和從屬權利要求,其中,獨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一件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保護范圍最寬,從屬權利要求引用獨立權利要求,從屬權利要求包含了其引用的權利要求的所有技術特徵,並且其保護范圍落在其引用的權利要求范圍之內。
9. 2009年申請的專利適用於2010頒布的專利審查指南嗎當時我寫專利文件的時候還沒有這個版本的指南啊
具體涉及哪個條款變動啊?說出來才好判斷。
ps:理論上09年申請的專利應當用06版本的指南來審查。
10. 專利審查指南上:「申請人要求本國優先權的,其在先申請自在後申請提出之日起即視為撤回」,是什麼意思
《專來利法實施細則》第源32條:「申請人在一件專利申請中,可以要求一項或者多項優先權;要求多項優先權的,該申請的優先權期限從最早的優先權日起計算。
申請人要求本國優先權,在先申請是發明專利申請的,可以就相同主題提出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在先申請是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可以就相同主題提出實用新型或者發明專利申請。
但是,提出後一申請時,在先申請的主題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作為要求本國優先權的基礎:(一)已經要求外國優先權或者本國優先權的;(二)已經被授予專利權的;(三)屬於按照規定提出的分案申請的。
申請人要求本國優先權的,其在先申請自後一申請提出之日起即視為撤回。」分案申請、已經被授予專利權的和已經要求外國優先權或者本國優先權的在先申請都不得作為要求本國優先權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