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利法和大多數國家的專利法一樣,對某些發明創造的技術領域作了限制性規定,明確了不授予專利權的客體。
中國專利法在第五條中明確規定,對違反國家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即使有專利性,也不授予專利權。中國專利法在第二十五條中規定了不授予專利權的發明或發現客體。這種客體共有五項:
一、科學發現
科學發現是指人們通過觀察、分析和研究,揭示出客觀上已經存在的而人們尚未知道或認識的東西。因為科學發現和科學原理不能直接物化為產品,同時不能因為發現這些自然規律和原理而排斥其他人早已享有的利用這些自然規律和原理的權利。
二、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
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是指導人們思維、推理、分析和判斷的,具有智力和抽象的特點。它包括計算方法、生產和經營管理方法、車輛調度方法、比賽規則、游戲方案、學習語言方法、會計制度、教育方法、授課方法、分類方法、情報檢索的方法、字典編法等等,都不能取得專利保護。
計算機程序可以認為是一種數學方法或者信息表示法,具有智力的和抽象的特點,不能取得專利保護。但是當計算機程序軟體與硬體結合,可以理解為將構思應用於實際時,可以取得專利保護。
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所說的疾病包括人和動物的疾病。這種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是以人和動物為實施對象,不能在工業上應用,所以也不是專利法上所說的發明。
在疾病診斷和治療中所用的儀器、器械、裝置、試劑盒等醫療設備,以及涉及適應症的制葯用途是可以在工業應用的,所以和普通產品一樣,可以獲得專利保護。
四、動物和植物品種
動物和植物是有生命的物體,是自然生長的,不是人們創造的產物。但生物材料(如細菌、酵母菌、病毒、載體、質粒、動植物細胞系等)不屬於動物和植物范疇。生物材料本身以及涉及生物材料的發明可以獲得專利保護。
另外,當符合其他相應規定時,產生動物和植物的方法也可獲得專利保護。
五、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
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是指用核裂變或者核聚變的方法獲得的元素或者化合物。不僅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不能授予專利權,而且獲得這種物質的方法也不能授予專利權。
2. 不授予專利權的范圍 哪些不授予專利權
下列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
(1)違反國家法律的發明創造。
這里內講的「國家法律「,僅容指由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制定的法律,不包括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和規章等其他規范性文件。所謂違反國家法律的發明創造,是指該發明創造本身的目的與國家法律相違背。
(2)違反社會公德的發明創造。
「社會公德「,是指公眾普遍認為是正當的,並被接受的倫理道德觀念。如果一項發明創造在客觀上與社會公德相違背,不能被授予專利權。
(3)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
「公共利益「,是指社會公眾的共同利益。包括公共安全、環境保護、公共秩序等。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是指該發明創造的實施或使用會給公眾或社會造成危害,或者會使社會的正常秩序受到不利的影響。
3. 既然"專利權不符合三性".為什麼要授予專利權
因為復專利審查的特性導致了專利權不符制合3個特性,例如審查員在審查專利上面主觀認為和其他專利不構成相似技術或解決方案才給予的授權決定,又或由於國外專利資料庫或者產品已經在國外公開發表銷售,而國內卻檢索不到的,所以賦予專利權。在別人提出專利無效或者進行專利權評價報告時進行二次檢索,全球范圍內檢索該專利的3個特性,這時經常會出現專利權不穩定的情況的。
4. 哪些不屬於授予專利權的主題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等條件。不具備以上條件的專利不屬於專利權授予范圍。
新穎性,是指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
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參考資料:http://ke..com/item/%E6%8E%88%E4%BA%88%E4%B8%93%E5%88%A9%E6%9D%83%E7%9A%84%E6%9D%A1%E4%BB%B6#2
5. 中國專利法規定不授予專利權的是下列哪項
專利法22條、23條和25條:
第二十二條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屬於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創造性,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本法所稱現有技術,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技術。
第二十三條 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應當不屬於現有設計;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外觀設計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與現有設計或者現有設計特徵的組合相比,應當具有明顯區別。
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不得與他人在申請日以前已經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
本法所稱現有設計,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設計。
第二十五條 對下列各項,不授予專利權:
(一)科學發現;
(二)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
(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四)動物和植物品種;
(五)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
(六)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
對前款第(四)項所列產品的生產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規定授予專利權。
6. 在什麼情況下不授予專利權
在現實社會中,如果我們要獲得專利權,則需要向專利局提出申請,並且提交相應的材料。在專利局經過審查後,才會決定是否會授予專利權。而實踐中有一些情況下是明確規定不能授予專利。那究竟什麼情況下不授予專利權的呢?對此,小編在下文馬上為你做詳細解答。哪些情況下不授予專利權一、哪些情況下不授予專利權1、科學發現;2、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3、疾病診斷和治療方法;4、動物和植物新品種;5、用原子核變換得的物質。同實用新型專利相比,發明專利獲得條件更為嚴格,在創造性方面,實用新型僅要求有實用性特點和進步。就新穎性而言,則不如外觀設計要求高,外觀設計新穎性不僅要求未有相同的外觀設計被公開,而且還要求未有相似的外觀設計被公知。發明專利權期限為20年,而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則10年。二、發明創造專利要具備什麼條件1、新穎性:是指在申請及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創造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沒有公開使用過或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創造由他人各專利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獻中。在以下幾種情況,公開了的發明創造並不喪失新穎性。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在申請日以前個月內,在國際展覽會上首次展出的、在學術會議和技術會議首次發表的他人未經申請人同意而泄露其內容的三種情況下,不喪失新穎性。2、創造性: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技術相比該發明有突出的裨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實質性特點,是指發明創造的技術特徵,同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本質區別,是非效果,而且有利於推動科學技術進步。3、實用性:是指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能夠在生產中應用製造和作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技術方案是完整的、可行的,同一技術領域內的中等技術人員能夠多次重復使用效果相同,即必須具備實施性、再現性,而且必須能夠產生更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性。
7. 哪些領域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
我國專利法規定對哪些領域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哪些領域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1)科學發現。例如對自然現象、社會現象及其規律的新發現、新認識以及純粹的科學理論和數學方法;(2)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例如對人和動物進行教育、訓練的方法;進行組織生產、經商和游戲的方案、規則;單純的計算機程序;(3)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4)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其中第(1)、(2)兩項因為不屬於技術發明的范疇,所以不能取得專利保護。第(3)項因與人民生命健康有關,不宜授予專利權,但是各種對人體的排泄物、毛發和體液的樣品以及組織切片的檢測、化驗方法不屬於疾病的診斷方法。第(4)項由於動、植物品種的遺傳性狀的確證是十分困難的,所以難以用專利保護,國際上的通常制訂專門法規進行保護。第(5)項因為與大規模毀滅性武器的製造生產密切有關,所以不能授予專利權。上述第(3)項方法雖不能保護,但各種診斷、治療疾病的儀器、設備的發明可以保護。第(4)(5)項產品本身雖不能保護,但它們的生產方法及生產和研究中使用的設備、工具等可以保護。另外,中國專利局第27號公告中還規定有如下八類發明創造不授予實用新型專利權。它們是:(1)各種方法,產品的用途;(2)無確定形狀的產品,如氣態、液態、粉末狀、顆粒狀的物質或材料;(3)單純材料替換的產品,以及用不同工藝生產的同樣形狀,構造的產品;(4)不可移動的建築物;(5)僅以平面圖案設計為特徵的產品,如棋、牌等;(6)由兩台或兩台以上的儀器或設備組成的系統,如電話網路系統、上下水系統、採暖系統、樓房通風空調系統、數據處理系統、軋鋼機、連鑄機等;(7)單純的經路,如純電路、電路方框圖、氣動線路圖、液壓線路圖、邏輯方框圖、工作流程圖、平面配置以及實質上僅具有電功能的基本電子電路產品(如放大器、觸發器等);(8)直接作用於人體的電、磁、光、聲、放射或其結合的醫療器具。對外觀設計專利雖然專利法並未明確列出不授予專利權的項目,但對無法用工業方法生產和復制的產品,例如:純粹的美術作品,直接利用自然物的外形構成的製品,與具體地形相結合的固定建築物不能授予外觀設計專利權。此外對近代人物的肖象、國旗、國徽、注冊商標和服務標志等因涉及其他權利,也不能授予外觀設計專利權;文字、字母、數字本身,因不屬於圖案,產品的微觀圖案和形狀,因無法用肉眼看到所以也不能保護。此外,違反國家法律、社會公德或妨礙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例如:吸毒用具,破壞防盜門的方法和工具,傷害良風習俗的外觀設計,以及違反科學原理的所謂發明,例如:永動機等都不能給予專利保護。
8. 授予專利權的實質條件有哪些
專利申請要獲得授權需要滿足形式條件和實質條件,形式條件主要為專利申請文件應當以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規定的格式,那麼授予專利權的實質條件有哪些?下面由小編在本文詳細介紹。授予專利權的實質條件有哪些1、新穎性這是指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2、創造性這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3、實用性這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是授予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的實質性條件。同時,專利法規定,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應當同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或者國內公開使用過的外觀設計不相同和不相近似,並不得與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這是授予外觀設計專利權的實質性條件。哪些情形不授予專利權?1、科學發現;2、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3、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4、動物和植物品種;5、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對前款第4項所列產品的生產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規定授予專利權。
9. 不授予專利權的技術成果是什麼
專利法所規定的不授予專利權的情形包括:
第一是科學發現;
第二是智力活動的規則內和方法;
第三是疾容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第四是動物和植物品種;
第五是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
第六是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所作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
對動物和植物品種產品的生產方法,是可以依照法律的規定授予專利權的。
(9)中國專利權不授予的專利權擴展閱讀
專利法還規定:對違反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對於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獲取或者利用遺傳資源,並依賴該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
另外,專利法還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將在中國完成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向外國申請專利的,應當事先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進行保密審查。對違反規定向外國申請專利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中國申請專利的,是不授予專利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