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商標專利 > 技巧方法不受專利權法保護

技巧方法不受專利權法保護

發布時間:2020-12-23 01:40:12

專利權不予保護的范圍

專利法不予保護的對象如下:
1.違反法律、社會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國家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頒布的法律。它不包括行政法規和規章。發明創造本身的目的與國家法律相違背的,不能被授予專利權。例如,用於賭博的設備、機器或工具;吸毒的器具等不能被授予專利權。發明創造本身的目的並沒有違反國家法律,但是由於被濫用而違反國家法律的,則不屬此列。

2.科學發現。它是指對自然界中客觀存在的現象、變化過程及其特性和規律的揭示。科學理論是對自然界認識的總結,是更為廣義的發現。它們都屬於人們認識的延伸。這些被認識的物質、現象、過程、特性和規律不同於改造客觀世界的技術方案,不是專利法意義上的發明創造,因此不能被授予專利權。

3.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智力活動,是指人的思維運動,它源於人的思維,經過推理、分析和判斷產生出抽象的結果,或者必須經過人的思維運動作為媒介才能間接地作用於自然產生結果,它僅是指導人們對信息進行思維、識別、判斷和記憶的規則和方法,由於其沒有採用技術手段或者利用自然法則,也未解決技術問題和產生技術效果,因而不構成技術方案。例如,交通行車規則、各種語言的語法、速演算法或口決、心理測驗方法、各種游戲、娛樂的規則和方法、樂譜、食譜、棋譜、計算機程序本身等。

4.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它是以有生命的人或者動物為直接實施對象,進行識別、確定或消除病因、病灶的過程。將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排除在專利保護范圍之列,是出於人道主義的考慮和社會倫理的原因,醫生在診斷和治療過程中應當有選擇各種方法和條件的自由。另外,這類方法直接以有生命的人體或動物體為實施對象,理論上認為不屬於產業,無法在產業上利用,不屬於專利法意義上的發明創造。例如診脈法、心理療法、按摩、為預防疾病而實施的各種免疫方法、以治療為目的的整容或減肥等。但是葯品或醫療器械可以申請專利。

5.動物和植物品種。但是對於動物和植物品種的生產方法,可以依照授予專利權。

6.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

7. 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

⑵ 專利權保護的幾種方法

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

⑶ 專利法規定不授予專利權的項目包括

ABCD

A地理標志和B商標權歸商標法約束,和專利沒關系

C未公開的信息專有權,也不屬於專利權的范圍。屬於保密等

D科學發現專利法明確規定不可以申請專利。那麼也就不屬於專利權范圍內。

⑷ 實用新型專利權究竟保護什麼

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二款規定:專利法所稱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根據上述規定,實用新型專利只保護產品,僅保護針對產品形狀、構造提出的技術方案。一切方法,例如產品的製造方法、使用方法、通訊方法、處理方法、計算機程序以及將產品用於特定用途等,以及未經人工製造的自然存在的物品不屬於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的客體。同時,《審查指南》在第一部分第二章「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初步審查」中規定:如果權利要求中既包含形狀、構造特徵,又包含對方法本身提出的技術方案,則不屬於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的客體。但是,以現有技術中已知方法的名稱限定產品的形狀、構造的,例如,以焊接、鉚接等已知方法名稱限定各部件連接關系的,不屬於對方法本身提出的技術方案。如果權利要求中既包含形狀、構造特徵,又包含對材料本身提出的技術方案,則不屬於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的客體。但是將現有技術中已知的材料應用於具有形狀、構造的產品上,例如復合木地板、塑料杯、記憶合金製成的心臟導管支架等,不屬於對材料本身提出的技術方案。根據以上規定,似乎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實用新型專利的權利要求中並不排除方法或材料技術特徵的出現,但是其出現的前提是,該方法特徵或材料特徵是現有技術中已知的技術手段,不構成本專利的貢獻性技術特徵。反過來說,當討論已授權的實用新型專利的創造性時,例如在無效宣告請求審查程序中,雖然依審查指南的規定,應當考慮其技術方案中所有的技術特徵,包括材料特徵和方法特徵,但這些被考慮的「材料特徵和方法特徵」必須被推定為是現有技術中已知的技術特徵,該技術特徵的採用不對本專利的創造性提供實質性貢獻,否則該專利就將因違反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而應被宣告無效。

⑸ 我國專利法規定,( )專利權的保護期限為20年。 A. 發明 B. 實用新型 C. 外觀設計 D. 智力活動的技巧

發明專利權的保護期限為20年。
法律依據:《專利法》第四十二條 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二十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十年,均自申請是起計算。

⑹ 經濟法專利權

專利權是指專利權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獨占使用、收益、處分其發明創造,並排除內他人干涉的權利。專容利權具有時間性、地域性及法律確認性。此外,專利權還具有如下法律特徵:(1)專利權是兩權一體的權利,既有人身權,又有財產權。(2)專利權的取得須經專利局授予。(3)專利權的發生以公開發明成果為前提。(4)專利權具有利用性,專利權人如不實施或不許可他人實施其專利,有關部門將採取強制許可措施,使專利得到充分利用。

⑺ 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為什麼不受發明專利保護而受著作權權法保護呢怎樣辨別

專利來保護的是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實源用性的技術方案;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沒有轉化為申請文件進行專利申請保護,是沒法獲得專利保護的;專利保護屬於申請性保護。
與之區別的,著作權一般是自發性保護,也就是這項作品(保護圖紙、文學作品、攝影攝像作品等),從其誕生開始,就自動受著作權保護了,只要你能證明你是原創作者就行。

⑻ 試分析社會上經常發生非法復制和使用他人新技術的原因,並論述保護專利權的重要性和應採取的保護措施。

非法復制和使用他人新技術實質上是對他人專利權的侵犯,即專利侵權,發生專利侵權的主要原因有:1、專利侵權有利可圖。眾所周知,專利權屬於智力成果,任何一項專利成果的取得,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財、物、信息和資源,且有一定的研究開發周期。通過專利侵權,非法使用他人的專利成果,可以節省人、財、物、信息和資源等成本,可以爭取時間,搶占市場先機,使侵權人獲取可觀的非法利益;2、專利侵權人專利意識淡薄。由於立法、宣傳、教育、學習等方面的原因,專業觀念沒有在國民心中樹立起來,甚至於不知專利為何物,致使國民專利意識淡薄,見新技術就隨便用的傳統習慣根深蒂固,侵了權也不知道是違法,更不知道要承擔責任;3、專利方面的法律法規和監管體系的相對缺失。近年來,我國盡管制定了《專利法》、《商標法》等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成立了專利局等管理部門,但仍然不完善、不系統,在專利保護上無法可依,無據可查的事時有發生。管理部門在管理范圍、管理力度、管理手段等方面也不深、不足。4、許多權利人對自己嘔心瀝血研究出來的成果既不懂得採取有效的保密措施,又沒有申請專利的保護意識,如通過發表論文、成果鑒定、學術研討和公開使用等方式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公之於世,以至研究成果被他人搶先申請專利或被他人盜用後,才追悔莫及。5、權利人維權能力差,難度大。專利侵權屬於民事侵權的范疇,權利人在維權時,按照相關法律的規定,「誰主張誰舉證」,即權利人指認他人侵犯專利權,必須提供相關的證據證明,而調查、取證,甚至申請技術鑒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財、物,進一步加重權利人的負擔。在維權時,除了懂專業知識外,還須懂民事方面的法律、法規,對大多數權利人而言,也是在相當難度的。這些原因導致了權利人維權能力差、難度大。
保護專利權的重要性:1、 有利於實現我國經濟與國際經濟接軌。在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知識信息已成為特殊的國際性產品,許多尖端的科技知識在國與國之間的貿易中被相互引入和相互借重。加強專利權的保護、利用,以便實現與國際經濟的接軌,參與國際經濟競爭;2、 有利於鼓勵發明創造,促進技術創新。專利權是專利權人花費了大量的腦力、人力、財力、物力和時間才獲得以實現的,他們在獲得專利以後,還要定期向國家交納專利年費,而且,他們的創造性勞動推動了科技的發展、人類的進步,授予他們專利權並以國家法律加以保護,是對他們創造性勞動的肯定。此外,專利權人的發明創造也可以給專利使用者帶來相當的利潤。因此專利權人理應從自己的艱辛勞動中獲得相應的報酬,這樣,才有利於鼓勵發明創造,促進技術創新;3、 有利於吸進國外先進技術和境外投資。在市場經濟體系中,專利權貿易已經民為一種獨立的經濟貿易方式,專利權也已經成為一種重要的資本,加強專利權的保護、利用,可以進行對外投資、擴張,也可以吸引境外先進技術和投資,合作使用專利權,共同發展、共同盈利;5、 有利於開拓國際市場。專利權的保護,可以使擁有專利權的企業在一定時間內的一定的技術領域佔有先進地位,增加企業的技術和市場競爭力,搶占市場先機,有利於國際市場的開拓。
專利權的保護措施:1、認真實施專利權保護的法律法規。我國已頒布了許多保護專利權的法律法規、部門規章,以及一些相關的司法解釋,如《專利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等,不折不扣地貫徹實施專利權保護的各種法律法規,行政執法部門和司法機關要加大對專利侵權行為的懲處力度,使侵權人畏懼法律,侵權行為才能有效地受到遏制,體現出法律法規對專利權保護的作用;2、增強專利權法律保護的意識。加大專利權保護的國內和國際法律法規的普及和宣傳力度。使專利權人該熟知與其專利權相關的法律法規,提高專利權人自我保護的認識,落實從申請到授權各個階段的保護措施;3、鼓勵專利申請。國家應當出台一系列鼓勵科研人員積極申請專利的措施,讓專利盡快轉化成生產力,造福於民,尤其要注重到國外去申請專利,以更好地保護專利權;4、建立完善的專利轉讓機制。我國目前還未建立一個完善的保障專利轉讓的機制,專業的專利評估人員和推廣機構也較少,出現了「研究專利難,轉讓專利更難」的現象。因此,建立一個完善的保障專利轉讓的機制,加快專利轉讓人才的培養,造就一批既有專利評估知識、又懂專利推廣技巧、並能維護專利權人利益的高素質人才勢在必行;5、加強專利權海關保護的力度。在我國進出口貿易中,許多是專利產品,其中有些是專利侵權產品,專利侵權行為既有來自國內也有來自國外。因此,為了保護專利權人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以及提高我國產品的國際聲譽,應該對海關、專利管理機關加大人、財、物的投入,嚴把國門,杜絕專利侵權產品進出國境;6、重視專利權的國際保護。專利權的國際保護是通過國家間締結的條約來實現,但在我國,由於種種原因,專利權人在國內獲得專利申請後,並未在公約規定的期限內到其他成員國行使自己的優先權,這樣就使得該專利在其他成員國內喪失新穎性,得不到這些國家的保護,專利權人的利益必將受到損失。只要我們重視專利權的國際保護,類似的損失完全可以避免.

⑼ 什麼叫製造方法專利權延伸保護

不好理解。專門猜測就是這樣,專利裡面針對製作方法的只有發明專利,而目前絕大部分的發明專利都是改進性創新,是開拓性創新的延伸,是在獨創性發明的製作方法上的延伸保護。
其他的可能我想不到了……

⑽ 如何理解思想觀念不受知識產權的保護

專利法中自然是有明文規定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不授予專利權,個人認為可以這么理專解:

智力活動的規屬則和方法是指導人們思維、推理、分析和判斷的規則和方法。它們具有抽象思維的特點,所以不能被授予專利權。專利法為專利權人提供的權利是禁止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進行製造、使用、銷售之類的生產經營活動,而不是用專利權來禁錮人的思想。智力活動的規則方法涉及的是在人的頭腦中進行的活動,試圖將這樣的活動置於專利獨占權的范圍之內是不合理、也是不現實的。

閱讀全文

與技巧方法不受專利權法保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
海南證券從業資格證書領取 瀏覽:846
成果有男票嗎 瀏覽:828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