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罪,銷售未遂,案值分別是23萬元,34萬元,法院一般會怎樣判刑,刑期和罰金一般多少
這個的罪名叫做「銷售非法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罪」,製造者屬於「非法製造注冊商標罪」,既製造又銷售的個人認為銷售屬於事後不可罰行為。
案值超過了20萬,個人認為已達到了「情節特別嚴重」的程度。當然,這個屬於法官自由裁量范圍,還得根據案件危害性質、當地經濟水平、商標知名度、法官個人意見等各種情況綜合考慮。前者刑期應該在四年左右,後者在六年左右,罰金可能在百萬以後,當然也要考慮各種情況的,這個數只是推測而已。
08年曾有人因這個罪名被判2緩3,罰金25000元,其獲利才1700多元而已。而現在對侵犯知識產權的打擊越來越嚴。
不好意思,剛開始沒看到銷售未遂。既然未銷售,就是犯罪未遂了。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
相關法條:《刑法》
第215條: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並處或者單處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若有什麼不明白或想進一步了解,請追問或留言。更多法律咨詢在法律巴士www.lawbus.net
2. 銷售注冊假冒商標的商品中關於銷售金額是如何定的庫存未售的商品金額也算嗎
未售的不算在金額內,法律依據:我國刑法第一百四十條規定,犯生產、銷售偽劣內產品罪,銷售容金額5萬元以上不滿20萬元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20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的,處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50萬元以上不滿200萬元的,處7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銷售金額200萬元以上的,處15年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並處銷售金額50%以上2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3.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如果銷售金額不足五萬怎麼處理
一、根據《刑法》第214條的規定: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該罪也作了明確的解釋。對於「數額較大」和「數額巨大」如何理解呢?根據該解釋第2條的規定: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數額較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銷售金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關於「銷售金額」和「明知」,根據該解釋第9條的規定: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銷售金額」,是指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後所得和應得的全部違法收入。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明知」:(一)知道自己銷售的商品上的注冊商標被塗改、調換或者覆蓋的;(二)因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受到過行政處罰或者承擔過民事責任、又銷售同一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三)偽造、塗改商標注冊人授權文件或者知道該文件被偽造、塗改的;(四)其他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情形。
4.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罪怎麼量刑!
我主要從辦案實踐上補充一些吧。
1、如果他的貨是正品,那就是你們專行業內所謂的屬「串貨」,只要能夠提交進貨渠道的證據,應該可以說明問題。
2、現場查走的150w貨算是未銷售部分。不能算銷售金額!只有銷售單體現的金額才能算已銷售部分。
3、如果你是收購舊機回來,再重新包裝成新蘋果外觀去賣,也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我們以前辦理的假冒三星手機的案子就是這種方式。以上來自廣東經國律師事務所胡志海律師
5. 如何確定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中的銷售金額
您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二條規定, 「已銷售的侵權產品的價值,按照實際銷售的價格計算。製造、儲存、運輸和未銷售的侵權產品的價值,按照標價或者已經查清的侵權產品的實際銷售平均價格計算,侵權產品沒有標價或者無法查清其實際銷售價格的,按照被侵權產品的市場中間價格計算。」該規定不僅明確了計算被侵權產品的價格依據,還確立了運用這些價格依據的先後順序,即「實際售價——標價或實際銷售平均價——被侵權產品的市場中間價」。也就是,只有在前一順序的價格無法查清時,才能以後一順序的價格為標准計算金額。根據這一規定,實踐中如果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已經銷售,則以其實際銷售金額作為定案依據,實際銷售金額以交易額計算,對此相信不會有爭議。但是在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尚未銷售的情況下,《追訴標准(二)》中還援引了「貨值金額」的概念,即沒有標價的,按照同類產品的市場價格計算。
因此,在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未銷售時,其犯罪數額如何計算則可能有以下多種認定方式。對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的犯罪數額的認定規則如下:1、對於已銷售或已談定價格尚未交付的假冒注冊商標商品,應以實際銷售或談定的價格作為認定標准。2.對於未銷售的假冒注冊商標商品,以已銷售商品的實際銷售平均價格認定其價值;存有標價的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以標價認定,但若標價與能夠查清的實際銷售平均價格不一致時,應以後者作為計算的標准。3、在未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沒有標價、無法查證其實際銷售平均價格的情況下,則應對「以假充真」和「知假買假」兩種情形進行區分。對於前者,以被侵權產品的市場中間價格予以認定;對於後者,則應委託相應資質估價部門進行估價,對其依據假冒注冊商標商品實物狀況並結合市場調查同類物品價格情況所作的鑒定應予認定。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6. 商標的商品罪是指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行為。這里的銷售金額是指什麼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是指違反商標管理法規,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數額較大的行為。
銷售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的銷售金額數額必須達到較大,才構成犯罪。雖有銷售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的行為,但銷售金額不屬於數大,不構成本罪。所謂銷售金額,是指銷售者出售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沒有扣除成本、稅收等的所有違法收入。它既不同於違法所得,後者是扣除成本的實際獲利數額,也不等同於經營數額,行為人將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完全賣出,銷售金額就是經營數額。如果沒有賣出就被查獲,這里則只有經營數額而無銷售金額。沒有銷售金額或者雖有銷售金額但數額不大,一般不能以犯罪論處,但這並非絕對不能按犯罪處理。如果犯罪情節惡劣,如屢教不改,或者一旦出售銷售金額將特別巨大,危害嚴重的,則應以本罪未遂追究其刑事責任。但應指出,已經銷出,但購買人因種種原因還未付給銷售金額,則不是沒有銷售金額,對之,構成犯罪,應是既遂,而非未遂。
7.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罰金是多少
處罰金沒有明抄確的規定襲。
《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其有相應的規定:
第二條 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銷售金額在五萬元以上的,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銷售金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的「數額巨大」,應當以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7)銷售假冒商標注冊銷售金額200萬擴展閱讀:
《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相關法條:
第四條 假冒他人專利,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條規定的「情節嚴重」,應當以假冒專利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非法經營數額在二十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二)給專利權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五十萬元以上的;
(三)假冒兩項以上他人專利,非法經營數額在十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四)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8. 請問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金額在100萬,判刑在幾年,罰款要多少
以下答案由廣東經國律師事務所胡志海律師提供。我從辦案實踐上講講吧,首先有些問題要搞清楚,否則沒辦法判斷判多久:
1、你說的這個人是什麼角色?大股東、小股東?是店員?打工的?還是倉管?身份不同判刑也不同。
2、如果是從犯,那麼上班時間長短?在我們辦案的實踐中,這個也是法官考慮的因素之一。
3、是否初犯?有沒有前科?
4,涉及假冒幾個商標?2個以上商標加重處罰。
5,現場查獲的物品有多少?這是未銷售部分。
6、現場有沒有查獲到銷售單?銷售單上有沒有單價?查獲了多少金額的銷售單?這里是已銷售部分
7、定罪量刑時是看這兩部分的金額綜合。
8、銷售單太多對被告不利,但是一張單價也沒有也不利於被告。這里是個技巧問題。
9、如果沒有銷售單來證明假冒商品的真實單價,警方會按照真品的價格來計算總金額。如果這樣就很麻煩,真品的價格肯定遠遠高於假冒的產品價格!比如,我們辯護的LV、愛馬仕包包的案件,真品的價格是假冒的幾十倍、甚至100倍,算出來的總金額會高達幾千萬。
10,你這個100萬是自己估算的,還是價格評估中心的鑒定書里價格評估的?價格認定的方法有3種,採取的那一種?
11,該商標是否在國家商標局注冊?是否還在延展期限內?注冊商標一定要有「注冊」,否則,不認為構成犯罪。
9. 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罪 價值200萬元量刑
以下答案由廣東經國律師事務所胡志海律師提供。
我從辦案實踐上講講吧,首先有些問題要搞清楚,否則沒辦法判斷判多久:
1、你這個200萬是自己估算的,還是物價局的價格評估中心的鑒定書里價格評估結論?價格認定的方法有3種,他們採取的那一種?是按照你們實際銷售價格算出來的?還是按照正品的價格算出來的200萬?這2者是有本質的區別。
2、你這個200萬是未銷售的貨值?還是已銷售貨值?這兩者在量刑上是完全不一樣的。
3、現場有沒有查獲到銷售單?銷售單上有沒有單價?查獲了多少金額的銷售單?這里是已銷售部分
4、定罪量刑時是看未銷售和已銷售兩部分的金額綜合。
5、銷售單太多對被告不利,但是一張單價也沒有也不利於被告。這里是個技巧問題。
6、如果沒有銷售單來證明假冒商品的真實單價,警方會按照真品的價格來計算總金額。如果這樣就很麻煩,真品的價格肯定遠遠高於假冒的產品價格!比如,我們辯護的LV、愛馬仕包包的案件,真品的價格是假冒的幾十倍、甚至100倍,算出來的總金額會高達幾千萬。
7,該商標是否在國家商標局注冊?是否還在延展期限內?注冊商標一定要有「注冊」,否則,不認為構成犯罪。
8、你說的這個人是什麼角色?大股東、小股東?是店員?打工的?還是倉管?身份不同判刑也不同。
9、如果是從犯,那麼上班時間長短?在我們辦案的實踐中,這個也是法官考慮的因素之一。
10、是否初犯?有沒有前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