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道專利權的法律題目,關於專利權歸屬
1首先。先不說專利的申請問題。先說專利權的問題。就本案來說專利權就存在著爭議,只有先確定專利權以後再淡專利申請的問題。參照;根據《專利法》第8條的規定,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一個單位或者個人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委託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被批准後,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第31條也規定,一件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應當限於一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屬於一個總的發明構思的兩項以上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可以作為一件申請提出。一件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應當限於一種產品所使用的一項外觀設計。用於同一類別並且成套出售或者使用的產品的兩項以上的外觀設計,可以作為一件申請提出。這是專利權申請需要具有單一性。
2假設沒有通過法院裁定出專利權的問題。我這里說的是假設,就本案來說不考慮專利權歸屬問題,那麼專利申請應該屬於乙,因為乙申請在先。參照安申請專利的原則--------先申請原則;
3、先申請原則。
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注意:對於專利申請日的確定,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收到完整專利申請文件的日期為專利申請日。如果申請文件是郵寄的,以寄出的郵戳日為申請日。郵戳日不清晰的,除當事人能夠提供證明的外,以專利局收到專利申請文件的日期為申請日。專利申請人享有優先權的,以優先權日為申請日。
㈡ 法院判決專利侵權後 若侵權人後續仍使用改專利 怎麼辦
專利出現侵權後,一般有三種解決途徑。但是不管選擇其中一種或幾種途徑,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收集專利侵權的證據。只有做好了這一步的工作,後面的措施才有了主動權,否則,後面的工作無法開展。解決專利侵權時應當收集的證據包括:
1、專利權屬證據。證明原告享有專利權或者專利許可使用權。
2、侵權存在證據。證明被告已經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原告應當提交被控侵權產品及其銷售發.票、專利與被控侵權產品技術特徵對比材料等證據。
3、賠償金額證據。證明其提出的賠償金額有事實依據。原告應當提交能證明其提出的賠償數額的證據,如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的證據或者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的證據;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賠償數額;沒有專利許可使用費可以參照或者專利許可使用費明顯不合理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別、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確定賠償數額。上述賠償數額可以包括因調查、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 證據收集好之後,可以根據自己的情形選擇如下侵權解決方式:
1、協商與和解:專利權人和被控侵權人均可自行協商或在其他第三方的調解、斡旋下達成和解協議,解決糾紛。提出協商意向時一般可以向侵權方發送侵權警告函。這在我國專利法中並無規定,但在現實生活中卻被經常使用,而且還常取到較好的作用。侵權警告信的寫法可以根據不同情況,口氣可以強硬,也可以緩和。一般應寫明以下內容: (1)專利權人的專利號,專利的主要權項內容;(2)對方的產品或方法侵害了該專利權,希望中止或禁止對方製造、銷售和使用的行為; (3)希望對方於何時就此作出答復;(4)如果對方不作答復,專利權人可能採取的措施。
2、行政裁決或協調專利權人在侵權人侵權事實和證據充分確鑿的情況下,可向專利局等有關行政部門舉報,由其採取行政措施,對侵權人的侵權行為進行調查核實後作出行政處罰。在行政裁決過程中,有關專利行政部門基於有關當事人的申請,可對專利侵權的民事責任進行調解。
3、向法院起訴:專利權人在發現侵權人侵犯其專利權後,亦可徑自向侵權行為地、被告所在地等相關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停止侵權行為賠償經濟損失等。
㈢ 法院判決專利申請權歸單位,理由是解決的問題與原單位是相同的技術領域,請求大俠支招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中
第七條 對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非職務發明創造專回利申請,任何答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壓制。
只要你能有證據指出你的發明創造是非職務發明創造,就還是可以逆轉的。
但是如果法院判決你的發明創造屬於職務發明創造;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七十六條;第七十七條;第七十八條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十六條
的規定向原單位索取應得的報酬
最後說一句,不管怎麼樣,你都參與的這項發明創造,你都付出了心血,相應的報酬是你應得的,不能因為一時氣憤就沖動下決定。而且,所有的技術都是需要改進和創新的,即使這次法院說你是職務發明判你敗訴,但是我相信以你的能力未來還會擁有更多的專利技術。
還有需要提醒你的是,申請專利前最好找到正規的知識產權代理公司咨詢一下。因為讓專業的人來處理專業的事,會更加省時省力。
祝你好運吧~
㈣ 專利糾紛案件是什麼案件
http://www.law-lib.com/flsz/sz_view.asp?no=1293
--------------------------------------------------------------------------------
法律圖書館>>法律書摘>>法律書摘全文閱讀 法律書摘查詢:
--------------------------------------------------------------------------------
專利糾紛案件的級別管轄--《知識產權司法解釋實例釋解》
黃松有, , 已閱1933次
查看此書介紹或購買此書
二、專利糾紛案件的級別管轄
——專利糾紛第一審案件,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基本案情]
原告趙紅軍。
原告汪國駒。
被告鄭州鐵路局洛陽電務段。
被告洛陽鐵路泰達工貿有限公司。
1995年7月17日,原告趙紅軍、汪國駒申請了一種鐵路組合式信號燈專利,1997年2月19日國家專利局公告授權,專利號為:95216097.8。1998年8月鄭州鐵路局洛陽電務段主張95216097.8專利。2002年12月經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該專利權歸屬趙紅軍和汪國駒所有。原告趙紅軍、汪國駒認為鄭州鐵路局洛陽電務段投資設立的洛陽鐵路泰達工貿有限公司自1998年8月起一直在生產該專利產品並投入各大鐵路局使用。遂於2005年7月訴至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法院在審理原告趙紅軍、汪國駒訴被告鄭州鐵路局洛陽電務段、被告洛陽鐵路泰達工貿有限公司專利侵權糾紛一案中,被告洛陽鐵路泰達工貿有限公司向本院提出管轄權異議,認為因侵犯專利權行為提起的訴訟,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轄。我方是專利產品的生產者,住所地在洛陽市。因此本案應當由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管轄,故請求將本案移送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
[裁判要旨]
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查認為,原告趙紅軍、汪國駒提起的是專利侵權訴訟。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的規定:專利糾紛第一審案件,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級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級法院管轄。原告趙紅軍、汪國駒在鄭州市提起訴訟符合法律規定,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本案依法享有管轄權。被告洛陽鐵路泰達工貿有限公司提出的管轄權異議理由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第三十八條之規定,裁定駁回被告洛陽鐵路泰達工貿有限公司對本案管轄權提出的異議。
[對《專利法解釋》第二條的理解與適用]
本案爭議的焦點是: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是否有權受理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均在河南省洛陽市的專利侵權糾紛案件。涉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法釋[2001]字第21號)》(以下簡稱《專利法解釋》)第二條的理解與適用。最高人民法院《專利法解釋》第二條規定:「專利糾紛第一審案件,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這是關於專利糾紛案件級別管轄的規定。
(一)我國法律關於民事案件級別管轄的一般規定
1.級別管轄的概念及劃分標准
級別管轄,是指按照一定的標准,劃分上下級法院之間受理第一審民事案件的分工和許可權。 從國外看,民訴制度關於一審案件的管轄大致有兩種類型:一種是將所有一審案件都劃歸基層法院受理,上級法院原則上不受理一審案件,如法國、俄羅斯、美國聯邦法院等均屬此種類型。這種類型實際上不存在級別管轄問題。另一種是將一審案件交給基層法院和其上一級法院審理,通過級別管轄在這兩級法院之間確定各自的分工和許可權,如德國、日本、匈牙利等屬第二種類型。這種類型僅在兩級法院之間對受理一審案件的許可權作出分工,因而級別管轄問題相對來說較為簡單。我國法院有四級,並且每一級都受理一審案件,因此需要運用級別管轄對四級法院受理一審案件的許可權進行分工。相對比較而言,我國的級別管轄比其他國家涉及的面寬,也更為復雜。
由於各國的法院設置、審級不盡相同,對級別管轄標準的確定也不完全相同,但就多數國家而言,都是以訴訟標的價額作為確定級別管轄的主要標准。例如,德國受理一審民事案件的法院是初級法院和地區法院,初級法院管轄訴訟標的價額1萬馬克以下的案件和房屋租賃、離婚、監護等案件,不屬於初級法院管轄的民事案件,由地區法院管轄。我國民訴法未以通行的訴訟價額為確定級別管轄的標准,而是根據我國的實際情況和傳統做法,將案件的性質、簡繁程度、影響范圍三者結合起來,作為劃分級別管轄的標准。
2.我國關於民事案件級別管轄的一般規定
我國《民事訴訟法》第十八條規定:「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民事案件,但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由於民訴法規定由其他各級法院管轄的案件為數甚少,所以這一規定實際上把大多數民事案件都劃歸基層法院管轄了。絕大多數民事案件劃歸基層法院管轄是有充分理由的。基層法院是我國法院系統中最低一級的法院,它們數量多、分布廣,遍布各個基層行政區域,當事人的住所地、爭議財產所在地、糾紛發生地、一般都處在特定的基層法院的轄區之內。由基層法院管轄的一審民事案件,既便於當事人參與訴訟,又便於法院審理案件。依據《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規定,中級法院管轄的一審民事案件有三類:重大的涉外案件、本轄區有重大影響的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由中級法院管轄的案件。
(二)專利糾紛案件的指定管轄
由於專利案件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同一般民事案件相比,呈現出復雜性和特殊性,國際上通行的做法是將專利案件集中在一些法院審理,例如在美國,專利侵權案件只能由聯邦法院(FEDERAL DISTRICT COURT)受理,而不由州法院(STATE COURT)受理;同樣在德國,專利侵權案件也只能由地區法院(DISTRICT COURT)受理,而規定基層法院(LO—CAL COURT)不能審理此類案件。
在我國,根據《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該法司法解釋的規定,專利糾紛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確定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早在1985年2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在《關於開展專利審判工作的幾個問題的通知》中規定,不服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專利復審委員會決定的專利案件,由北京市中級人民法院(現為北京一中院)作為一審法院,其餘專利糾紛案件,由各省級政府所在地、經濟特區等中級人民法院作為一審法院。十多年來的審判實踐證明,將專利案件的一審法院指定為一些具備審判實力的中級法院,集中專利司法審判機構,符合專利審判技術性強、審理難度大的實際情況,符合國際上的通行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統一執法和辦案質量,也有利於總結和積累審判經驗,相對固定審判隊伍,保持知識產權執法標準的統一。同時,便於最高人民法院開展專業培訓和指導,使我國知識產權法官的業務素質和審判水平不斷提高,從而保證專利案件的審判質量,保護專利權人的合法利益,應當繼續貫徹執行。
最高人民法院根據《民事訴訟法》第十九條第(三)項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民事訴訟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在制定《專利法解釋》時,仍將部分專利糾紛案件的管轄許可權定在部分中級人民法院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高級人民法院,並特別明確了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和各經濟特區的中級人民法院以及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級人民法院作為專利糾紛案件的一審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在指定某一中院是否能作為專利案件的一審法院時,一般考慮以下因素:(1)當地專利糾紛的多少;(2)是否設有專利管理機關;(3)是
否已經所在地的高級人民法院的同意等。
目前全國共有43個中級人民法院作為專利糾紛案件的一審法院。具體包括: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和經濟特區的中級人民法院,以及經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下列城市的中級人民法院:大連、煙台、溫州、佛山、青島。
(三)對上述案例的評析
上述案例中,原告趙紅軍、汪國駒提起的是專利侵權訴訟。被告是鄭州鐵路局洛陽電務段和洛陽鐵路泰達工貿有限公司。這是一起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均在河南省洛陽市的專利侵權糾紛案件。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二條的規定,應當由河南省的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而河南省的人民政府所在地是鄭州市,所以,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有權受理河南省范圍內的所有一審專利糾紛案件。上述案例是侵權行為地和被告住所地均在河南省洛陽市的專利侵權糾紛案件,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此案依法享有管轄權。被告洛陽鐵路泰達工貿有限公司提出的管轄權異議理由不成立,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駁回被告洛陽鐵路泰達工貿有限公司對本案管轄權提出的異議是正確的。
--------------------------------------------------------------------------------
聲明:該書摘由本站掃描錄入,
僅供介紹圖書使用,
錯誤在所難免,引用時請與原書核對。
--------------------------------------------------------------------------------
主頁 | 關於我們 | 網站導航 | 網站推廣 | 建站服務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9-2007 西湖法律書店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㈤ 外觀設計專利權-不當-無司法行政判決是什麼意思
外觀設計專利權與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一樣,是一種無形財產權,其權利客體無法像有形專財產那樣明屬晰地予以界定。要合理保護外觀設計專利權,必須使公眾能夠以足夠的確定程度知道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在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案件中,要判斷被控侵權產品是否侵犯了外觀設計專利權,首先應當確定權利人的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外觀設計專利權保護范圍的確定是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的基礎。
㈥ 法院判決宣告專利權無效要怎麼理解
專利法第四十七條規定:
宣告無效的專利權視為自始即不存在。
宣告專利權無回效的決定,對在宣答告專利權無效前人民法院作出並已執行的專利侵權的判決、調解書,已經履行或者強制執行的專利侵權糾紛處理決定,以及已經履行的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和專利權轉讓合同,不具有追溯力。但是因專利權人的惡意給他人造成的損失,應當給予賠償。
依照前款規定不返還專利侵權賠償金、專利使用費、專利權轉讓費,明顯違反公平原則的,應當全部或者部分返還。
第四十五條 自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公告授予專利權之日起,任何單位或者個人認為該專利權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關規定的,可以請求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該專利權無效。
第四十六條 專利復審委員會對宣告專利權無效的請求應當及時審查和作出決定,並通知請求人和專利權人。宣告專利權無效的決定,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登記和公告。
對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專利權無效或者維持專利權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人民法院應當通知無效宣告請求程序的對方當事人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
㈦ 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專利糾紛第一審法院具體有哪些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專利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若干規定》第二條 專利糾紛第一審案件,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所在地的中級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中級人民法院管轄。
最高人民法院根據實際情況,可以指定基層人民法院管轄第一審專利糾紛案件。
附:《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具有專利糾紛第一審案件管轄權的法院》
一、中級法院:(52個)
北京:(1個)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
上海:(1個)
上海知識產權法院
1.重慶:(1個)
重慶市第五中級人民法院
2.安徽:(1個)
蕪湖市中級人民法院
6.福建:(2個)
廈門市中級人民法院、泉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8.廣東:(8個)
廣州知識產權法院、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
汕頭市中級人民法院、佛山市中級人民法院、東莞市中級人民法院、
江門市中級人民法院、中山市中級人民法院
9.廣西:(1個)
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10.貴州:(1個)
遵義市中級人民法院
13.河南:(1個)
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14.黑龍江:(1個)
齊齊哈爾市中級人民法院
15.湖北:(2個)
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襄樊市中級人民法院
16.湖南:(2個)
株洲市中級人民法院、湘潭市中級人民法院
18.江蘇:(11個)
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南通市中級人民法院、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
常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鎮江市中級人民法院、鹽城市中級人民法院
連雲港市中級人民法院、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徐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揚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淮安市中級人民法院
19.江西:(2個)
景德鎮市中級人民法院、宜春市中級人民法院
20.遼寧:(2個)
大連市中級人民法院、葫蘆島市中級人民法院
21.內蒙古:(1個)
包頭市中級人民法院
24.山東:(5個)
青島市中級人民法院、煙台市中級人民法院、濰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淄博市中級人民法院、東營市中級人民法院
27.四川:(1個)
綿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28.新疆:(2個)
兵團分院農八師中級人民法院、兵團分院農十二師中級人民法院
31.浙江:(9個)
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金華市中級人民法院
台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紹興市中級人民法院、湖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嘉興市中級人民法院、衢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麗水市中級人民法院
二、審理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糾紛案件基層法院:(7個)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人民法院
江蘇省蘇州市虎丘區人民法院、江蘇省南通市通州區人民法院
江蘇省崑山市人民法院、浙江省義烏市人民法院
㈧ 專利訴訟的種類包括哪些呢
紐樂康知識產權專業為您詳細解答:
1、專利權屬訴訟
專利權屬訴訟是指涉及一項專利申請權或專利權最終歸屬於何主體的訴訟,主要是指專利申請權歸屬訴訟和專利權歸屬訴訟。專利申請權歸屬訴訟發生在專利申請階段,專利權歸屬訴訟發生在專利權授予後。
2、專利侵權訴訟
專利侵權訴訟是指專利權人因專利權受非法侵害而引發的訴訟。它們可以是單一專利侵權引起的專利侵權訴訟,也可以是伴隨其他原因而引起的專利侵權訴訟,如由專利實施許可和專利權轉讓引起的、由假冒專利引起的、由技術貿易引起的或由平行進口引起的。但其中遇到最多的是單一專利侵權引起的專利侵權訴訟。
3、專利合同訴訟
專利合同訴訟是指因為不履行或部分履行專利實施許可合同或專利轉讓合同而引發的訴訟。這類訴訟涉及的事項是合同約定或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在這類訴訟中,合同當事人的違約行為是引起訴訟的重要原因和事由,專利實施許可合同或轉讓合同是判斷和解決這類訴訟的重要依據。這類訴訟通常應當涉及雙方簽訂的書面許可合同或書面轉讓合同,但也包括構成事實上的專利實施許可或專利轉讓但沒有書面協議的情況。
4、專利行政訴訟
專利行政訴訟的嚴格含義是專利行政行為的司法審查訴訟案件,包括:當事人因不服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的維持駁回專利申請的復審決定或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而提起的行政訴訟;當事人不服國家知識產權局作出的具體行政行為(包括行政復議決定)而以其為被告的行政訴訟;當事人不服地方知識產權管理部門關於停止侵權行為的處理決定、關於假冒他人專利或冒充專利作出的處罰決定而提起的行政訴訟。
5、其他有關專利的訴訟
其他有關專利的訴訟包括因發明人或設計人資格而引發的訴訟、職務發明創造實施並取得經濟效益後單位不依照法律規定給予發明人或設計人一定報酬或獎勵而引發的訴訟等。
OK,就是這樣,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㈨ 提了專利權屬糾紛,還能提發明人署名糾紛嗎
提了專利權屬糾紛,如果對所涉及的專利權證書上發明人的署名還存在異議,還可以繼續提出發明人署名糾紛。
專利權屬糾紛,指的是已獲授權的專利權到底屬於誰人所有,也就是專利權的所有權的糾紛,舉例說明:假設A經過自己的鑽研而擁有一項具有創造性的技術,但其並未提出專利申請,而B在非法獲得這項技術後,提出了專利申請並獲得專利授權,此時授權證書上的專利權人和發明人標明的都不是A,而是B或其他人,A發現後就可以與B協商,索要專利權,當協商不成時,可以就專利權權屬提起訴訟,如果勝訴,則可以向國務院專利主管部門申請辦理著錄項目變更手續,並在國務院專利主管部門的專利登記簿上記載變更事項。在進行專利權屬協商或訴訟的過程中,可以同時提出專利權發明人署名變更要求,若協商一致或獲法庭判決支持,就可以向國務院專利主管部門申請辦理著錄項目變更手續,並在國務院專利主管部門的專利登記簿上記載變更事項。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專利權屬轉移,國務院專利管理部門也不會重新之作和發放新的專利證書,專利權的法律狀態以公務員專利主管部門的專利登記簿上的內容為准。
涉及法條:
專利法:
第十七條 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有權在專利文件中寫明自己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
專利法實施細則:
第八十九條 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設置專利登記簿,登記下列與專利申請和專利權有關的事項:
(二)專利申請權、專利權的轉移;
(九)專利權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國籍和地址的變更。
㈩ 發生侵犯專利權糾紛怎麼處理
(1)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部門處理,管理專利工作部門處理時,認定侵權行為成立專,可責令其立即停止屬侵權行為,當事人不服管理專利工作部門的處理,可以在收到處理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內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侵權人在十五日期滿後不起訴又不停止侵權行為的,管理專利工作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發生侵犯專利權糾紛怎麼處理(2)當事人之間不能或者不願意調解的,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解決。當事人因專利申請權或者專利權的歸屬發生糾紛,已請求管理專利工作部門處理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可以請求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中止有關專利權審查,批準的程序,當事人請求中止有關程序的,應當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書面申請,同時附具管理專利工作部門或者人民法院的有關受理的文件副本。在管理專利工作部門作出處理決定,或者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生效後,當事人應當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遞交書面的請求恢復程序的申請,並辦理相關手續,請求書應附管理專利工作部門的處理決定,或者生效的人民法院的判決書。自當事人請求中止審理申請之日起一年內糾紛未結果的,當事人應當申請延長中止,沒有請求延長的,有關程序自行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