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專利權不予保護的范圍
專利法不予保護的對象如下:
1.違反法律、社會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國家法律,是指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或者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依照立法程序制定和頒布的法律。它不包括行政法規和規章。發明創造本身的目的與國家法律相違背的,不能被授予專利權。例如,用於賭博的設備、機器或工具;吸毒的器具等不能被授予專利權。發明創造本身的目的並沒有違反國家法律,但是由於被濫用而違反國家法律的,則不屬此列。
2.科學發現。它是指對自然界中客觀存在的現象、變化過程及其特性和規律的揭示。科學理論是對自然界認識的總結,是更為廣義的發現。它們都屬於人們認識的延伸。這些被認識的物質、現象、過程、特性和規律不同於改造客觀世界的技術方案,不是專利法意義上的發明創造,因此不能被授予專利權。
3.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智力活動,是指人的思維運動,它源於人的思維,經過推理、分析和判斷產生出抽象的結果,或者必須經過人的思維運動作為媒介才能間接地作用於自然產生結果,它僅是指導人們對信息進行思維、識別、判斷和記憶的規則和方法,由於其沒有採用技術手段或者利用自然法則,也未解決技術問題和產生技術效果,因而不構成技術方案。例如,交通行車規則、各種語言的語法、速演算法或口決、心理測驗方法、各種游戲、娛樂的規則和方法、樂譜、食譜、棋譜、計算機程序本身等。
4.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它是以有生命的人或者動物為直接實施對象,進行識別、確定或消除病因、病灶的過程。將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排除在專利保護范圍之列,是出於人道主義的考慮和社會倫理的原因,醫生在診斷和治療過程中應當有選擇各種方法和條件的自由。另外,這類方法直接以有生命的人體或動物體為實施對象,理論上認為不屬於產業,無法在產業上利用,不屬於專利法意義上的發明創造。例如診脈法、心理療法、按摩、為預防疾病而實施的各種免疫方法、以治療為目的的整容或減肥等。但是葯品或醫療器械可以申請專利。
5.動物和植物品種。但是對於動物和植物品種的生產方法,可以依照授予專利權。
6.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
7. 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
2. 授予專利權的條件,不授予專利權的情形有哪些
一、授予專利權的條件
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授予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權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實用性。
1、新穎性是指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或者在國內外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在公眾中演示過,並為公眾所知曉,同時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第二十四條規定「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在申請日以前六個月內,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喪失新穎性:
(1)在中國政府主辦或者承認的國際展覽會上首次展出的;
(2)在規定的學術會議或者技術會議上首次發表;
(3)他人未經申請同意而泄露其內容的。
2、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3、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使用,並且能產生積極的效果。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授予,應當符合同申請日以前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或者國內外公開使用過的外觀設計不相同和不相近似,並不得與他人在先取得的合法權益相沖突。
二、不授予專利權的情形有哪些
按照專利法規定,一項發明創造只要具備了取得專利的實質條件,就可以獲得專利權。但是,為了保護國家、社會和公眾的利益,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我國專利法根據專利保護的特點和我國經濟、技術發展狀況,對一些主題作了不能取得專利權的例外規定。我國專利法規定,不授予專利權的有以下各項:
1、科學發現。科學發現是對自然規律和有助於說明自然規律的自然現象的特性提出的前所未有的科學認識。但是,科學發現僅僅是對自然規律的認識,而不是利用自然規律所作出的發明創造,它不能直接應用於生產實踐,不具備工業上的實用性,因此不授予專利權。
2、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智力活動是指人的思維活動,它源於人的思維,經過推理、分析和判斷產生出抽象的結果或者必須經過人的思維運動作為媒介才能間接地作用於自然產生結果。它僅僅是指導人們對其表達的信息進行思維、識別、判斷和記憶,而不需要採用技術手段或者遵守自然法則,不具備技術的特點,因此不能授予專利權。
3、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是指以有生命的人或者動物為直接實施對象,對之進行識別、確定或消除病因或病灶的過程。考慮到醫生天職就是救死扶傷,在診斷和治療疾病的過程中,醫生理應有選擇各種方法的自由;另一方面,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是直接以有生命的人體或動物體為實施對象,無法在產業上利用,不具備實用性,不屬於專利法意義上的發明創造,因而這類方法不能被授予專利權。
4、動物和植物品種。動物和植物品種指的是動物和植物品種本身,不包含生產動物和植物品種的方法。這里所說的生產方法是指非生物學的方法,不包括生產動物和植物主要是生物學的方法。一種方法是否屬於「主要是生物學的方法」,取決於在該方法中人工技術的介入程度,如果人工技術的介入對該方法所要達到的目的或效果起了主要的控製作用或決定性作用,則這種方法不屬於「主要是生物學的方法」,可以授予專利權。
5、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由於可以用於軍事目的,出於國家重大利益的考慮,專利法規定不授予專利權。需要指出的是,不僅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不能獲得專利保護,而且原子核變換方法本身也不能獲得專利保護。
3. 下列選項中屬於我國專利法保護范圍的是
我國《專利法抄》規定的發明創造是指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
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應用的新設計。
所以,本題目的答案應該是D。
C不被選的原因是,像癌症治療方法等是不會被授予專利權的,這也是為了社會的進步。
希望對你有用。謝謝。
4. 專利法保護的范圍有什麼
我國《專利法》第59條第2款規定:「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版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外觀設權計專利產品為准」。我國《專利法》第2條第4款還規定: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其結合以及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用於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外觀設計保護范圍以適應於工業應用的產品為前提,是產品的形狀、圖案,或者是形狀、圖案的結合或者是色彩、圖案、形狀的結合,並且這種產品形狀、圖案或其結合以及與色彩的結合應富有美感。因此,外觀設計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準的標准有很大的主觀性。產品的圖片或照片本身並不能完全反映產品本身,人的視覺反映與產品的客觀表現是存在差異的,尤其是彩色照片的還原效果也不能盡善盡美,何況形狀是由點、線、面組成的整體,不同的視角有不同的效果,色彩更是如此。因此人們對以色彩與形狀、圖案的結合的外觀設計的認定不可能完全一致,因此,我們認為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當擴及到相似的外觀設計
5. 依據專利法第25條,以下哪些發明創造明屁屬於不授予專利權的范圍
對違反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
對違反法律專、行政法屬規的規定獲取或者利用遺傳資源,並依賴該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不授予專利權。
更多請咨詢國家商標局或者機構;北京世譽鑫誠法務機構就不錯
6. 什麼是專利申請的初步審查,專利申請初步審查的范圍
專利初步審查也稱為「形式審查」或「格式審查」,是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對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是否具備形式條件進行的審查。初步審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明申請專利的發明是否符合<專利法>關於形式要求的規定,為以後的公開和實質審查做准備;查明申請專利的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是否符合《專利法》關於授予專利權的規定,對符合授權條件的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依法授予專利權。
申請人的申請文件是否完備,撰寫是否符合《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
申請人的身份是否合法,各種證明文件是否齊全。申請人是外國人的,是否依法委託代理;
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是否屬於違反國家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及屬於不授予專利權的對象;
申請人是否繳納了申請費等。
申請文件的撰寫是否符合要求;
對文件的修改是否超越了法定限制;
申請人的資格是否合法,外國申請人是否委託了法定的代理機構辦理專利申請;
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是否違反法律、社會公德或妨害公共利益,是否屬於不給予專利保護的發明創造;
申請是否符合單一性要求;
有無重復授權的可能;
是否為兩個相同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的後申請人等。
由以上可見,對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的初步審查既有格式審查,也包含了部分必要的實質性審查。
7. 有哪些情況屬於專利保護的范疇
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范圍
我國專利法規定,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授權後,受法律保護的權利范圍以專利申請人向中國國家專利局提交的權利要求書中的權利要求為准,說明書和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這就是說,權利要求是確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保護范圍的直接依據,處於主導地位。說明書和附圖處於從屬地位,一項技術特徵如在權利要求中敘述不清的,可以通過說明書和附圖加以理解,必要時,可以依說明書和附圖公開的內容去修改。但在權利要求中沒有記載的,不能受到法律保護,說明書本身不能確定保護范圍。
根據發明創造性質的不同,其保護范圍也有所區別,或者說,專利權的效力也不同。對於產品發明,專利權的效力涉及到具有同樣特徵、同樣結構和同樣性能的產品,而不問產品是用什麼方法製造的。對產品的保護不應局限於說明書所說明的方法,任何通過其他方法製造的同樣產品也屬於侵權。實用新型都屬於產品專利。對於方法發明,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是使用該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或進口依該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范圍
外觀設計專利申請文件沒有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只有表明該外觀設計的圖片和照片。因此,專利法第五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准。」
這就是說專利保護的范圍是根據申請人在遞交的外觀設計圖片或照片上記載的內容、模型、樣品確定,並只限制在指定的產品類別上。
8. 專利法規定不授予專利權的項目包括
ABCD
A地理標志和B商標權歸商標法約束,和專利沒關系
C未公開的信息專有權,也不屬於專利權的范圍。屬於保密等
D科學發現專利法明確規定不可以申請專利。那麼也就不屬於專利權范圍內。
9. 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不能授予專利權的智力成果包括哪些
《中華人民來共和國專利法源》第二十五條規定:「對下列各項,不授予專利權:
一、科學發現;
二、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
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四、動物和植物品種;
五、有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對上款第四項所列產品的生產方法,可以依照規定授予專利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