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即只有符合「三性」要求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才有可能獲得專利權。
《專利法》對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新穎性的要求是相同的。
所謂新穎性,是指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換句話說,一項發明創造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向社會公開過,發明創造的內容不構成公眾能夠得知的現有技術的組成部分。
我國以申請日作為判斷新穎性的時間標准。凡是在申請日以前,已經有相同的發明創造由他人完成並公開或者發明人自己公開,比如在新聞發布會、科研鑒定會、展覽會上披露了發明創造的實質性內容,在技術成果誕生後不及時申請專利,而是在產品生產出來試銷或者完全投放市場後才去申請專利,都會導致新穎性的喪失而無法獲得專利權,多年的心血就會付諸東流。
《專利法》第二十二條對發明和實用新型的創造性分別做了規定。同申請日以前的現有技術相比,發明應當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實用新型應當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突出的實質性特點」是指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本質區別,對於發明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不是顯而易見的,普通技術人員不能直接從現有技術中得出該發明的全部必要的技術特徵,也不能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試驗而得到。「顯著的進步」是指從發明的技術效果上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長足的進步,這種進步表現在發明解決了人們一直渴望解決,但始終沒有獲得成功的技術難題,或者該發明克服了技術偏見,提出了一種嶄新的研究路線,或者該發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術效果,或者代表著某種新技術的發展趨勢。
對於實用新型來說,它的創造性比發明要低,只要與現有技術相比有所區別和進步,就可以認為該實用新型具備了創造性。
《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四款規定:「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根據這一規定,發明創造具備下列條件即認為其具有實用性:
(1)產業實用性。這里的「產業」是一個廣義的概念,它包括工業、農業、礦業、林業、水產業、畜牧業和交通運輸業、服務業等國民經濟的各個行業。一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只要在任何一個產業部門能夠製造或者使用,能夠在實踐中實現,就說明它具備了產業實用性。
(2)可重復再現性。所謂「可重復再現性」,是指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根據專利申請文件公開的內容,能夠重復實施專利申請中所記載的技術內容,這種重復實施不受客觀因素的影響,並且重復實施的結果是相同的。比如,根據產品發明的專利申請文件的內容,有關的技術人員能夠製造出相同的新產品,說明該項發明具備了可重復再現性,但是,類似像上海新浦大橋這樣的整體建築受特定地理位置、地理環境和地質條件等限制的技術方案,就不具有可重復再現性,因為它不可能在其他地點完整地再現。
(3)有益性。發明創造的有益性,是說一項專利技術實施後應當能夠產生積極的效果,具有良好的技術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任何脫離社會需要、嚴重污染環境、嚴重浪費能源的發明創造,則因缺乏積極效果而不能授予專利。
Ⅱ 發明和實用新型獲得專利權應當具備哪些實質性條件
發明專利的特點:
首先,發明是一項新的技術方案。是利用自然規律(排除人為規律)解決生產、科研、實驗中各種問題的技術解決方案,一般由若干技術特徵組成。
其次,發明分為產品發明和方法發明兩大類型。產品發明包括所有由人創造出來的產品,包括設備、系統、裝置、電路、葯品、化合物等;方法發明包括所有利用自然規律通過發明創造產生的方法。方法發明又可以分成製造方法和操作使用方法兩種類型。
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二款的規定,實用新型專利只保護產品,所述產品應當是經過產業方法製造的,有確定形狀、構造且占據一定空間的實體。一切方法以及未經人工製造的自然存在的物品不屬於實用新型專利保護的客體。上述方法包括產品的製造方法、使用方法、通訊方法、處理方法、計算機程序以及將產品用於特定用途等。
(一)產品的形狀是指產品所具有的、可以從外部觀察到的確定的空間形狀。對產品形狀所提出的技術方案可以是對產品的三維形態所提出的技術方案。
無確定形狀的產品,例如氣態、液態、粉末狀、顆粒狀的物質或材料,以擺放、堆積等方法獲得的非確定的形狀作為產品的形狀特徵等形狀不能作為實用新型產品的形狀特徵。
(二)產品的構造是指產品的各個組成部分的安排、組織和相互關系。產品的構造可以是機械構造,也可以是線路構造。復合層 可以認為是產品的構造,產品的滲碳層、氧化層等屬於復合層結構。物質的分子結構、組分、金相結構等不屬於實用新型專利給予保護的產品的構造。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1)新穎性是指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
(2)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3)實用性是指該發明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信息來源於深圳中一聯合知識產權)
Ⅲ 授權的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應當具備哪些實質條件
1、發明專利是對制備產品的方法、產品結構的保護,也就是說方法和結構是發明版專利保護的客體;而實用新型保權護的客體只是產品的結構;
2、發明與實用必須具備專利的三性:創造性、新穎性、實用性,缺一不可;
3、是否授予發明或是實用新型與該項專利技術的先進性有關,如果有較強的先進性,可以申請發明專利,如果只是局部一些小的改動,該專利的創造性不明顯,則不建議申請發明專利,可考慮申請實用新型。
Ⅳ 發明和實用新型獲得專利權應當具備哪些實質性條件
《專利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想要申請發明專利或者實用新型即只有符合「三性」要求才有可能獲得專利權。
Ⅳ 授權的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應當具備哪些實質條件
你的問題不是很明白,不知道你問的實質條件是指哪部分,我把兩者的情況和不同簡單總結一下給你。
基本概念:
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
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
也就是說實用新型必須是實物的,發明可以是方法、流程等等
-----------------------------------
三性:
《專利法》第二十二條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屬於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創造性,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本法所稱現有技術,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技術。
以上是對專利基本條件的法律規定。
--------------------------------
申請和審查的不同
實用新型專利不會進行公布和實質性的審查,只進行初步審查,只要與現有的專利沒有完全相同的,基本上很快就能通過,申請流程一般需要半年到一年。
發明專利會進行公布和實質性審查,公布階段如果有人提出異議,或者實質性審查中發現與現有的專利或技術存在雷同、沒有明顯的創造性特徵,就會被要求修改乃至被駁回,申請流程一般需要兩年以上。
具體的申請審查程序參考《專利法》三十四條至四十條。
Ⅵ 在發明專利實質審查階段,可以以其為優先權申請實用新型專利嗎
實質審查階抄段可以要求優先權,被駁襲回也可以要求優先權。見專利法第29條第2款,關於本國優先權的規定。但是要求本國優先權,有幾個問題需要注意,首先你在後申請與在先申請必須記載相同主題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其次時間不要超過12個月,然後是你在先申請不能授權,在先申請不能是分案申請。最後就是你提出要求本國優先權之後,你的在先申請會被視為撤回。樓上說的不對
Ⅶ 取得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權的實質條件有哪些
實質條件就是你的申請必須具有新穎性,實用性和創造性。
具備這三個條件,你的申請就能獲得授權。
Ⅷ 如何申請實用新型專利資助金
1、資助對象
專利第一申請人為本市確有困難的單位和戶籍在本市或具有本市居住證的個人。
2、資助范圍
單位和個人申請的國內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單位向外國申請的發明專利。
3、資助標准
●國內專利申請資助
北京市專利試點單位:每項發明專利申請的最高資助標准為申請費950元人民幣,實質審查費2500元人民幣。實際支出未達到上述金額的,按實際支出資助。發明專利申請的附加費(說明書附加費和權利要求附加費),按實際支出金額資助。
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的最高資助標准為500元人民幣。實際支出未達到上述金額,按實際支出資助。
北京市專利示範單位:每項發明專利最高資助標准為5000元人民幣。其中申請費950元人民幣,實質審查費2500元人民幣。實際支出未達到上述金額,按實際支出資助;其餘部分用於對年費、登記費、維持費、印花稅等費用的資助。附加費(說明書附加費和權利要求書附加費)按實際支出資助。
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的最高資助標准為500元人民幣。實際支出未達到上述金額,按實際支出資助。
其他單位和個人:每項發明專利申請的最高資助標准為申請費950元人民幣,實質審查費1200元人民幣。實際支出未達到上述金額,按實際支出資助。發明專利申請的附加費(說明書附加費和權利要求附加費),按實際支出金額的半數資助。
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的最高資助標准為150元人民幣。實際支出不足上述金額,按實際支出資助。
4、單位申請人當年發明專利申請量達到100件以上(含100件)的,從第101件申請起,對當年申請的發明專利每項再資助1000元人民幣;對當年授權的發明專利每項再資助1500元人民幣。
●國外專利申請資助:
單位申請人通過PCT途徑向外國申請專利的,可以分階段資助,國際階段資助1萬元人民幣/項,國家階段資助1萬元人民幣/國/項。
單位申請人通過其他途徑向外國申請專利的,資助2萬元人民幣/國/項。
一項專利申請向多個國家提出時,最多資助向五個國家申請的部分費用。每個單位每年最多獲得國外專利申請資助50萬元人民幣。
單位申請人年度內(1月1日至12月31日)向外國申請專利10項以上(含10項),對其年度內獲得授權的發明專利,每項再資助1萬元人民幣。
5、到哪裡辦理專利資助?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北京代辦處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知春路23號量子銀子3層
電話:82356358-290
6、辦公時間
正常工作日的周一和周三,上午8:30至11:30,下午13:00至17:00,如有變化另行通知。
7、什麼樣的申請人能夠申請資助金?
專利申請第一申請人為北京市的單位,具有北京市戶口或工作居住證的個人。
8、單位申請人辦理國內專利申請資助需提交哪些文件?
(1)《北京市專利申請資助金申請表》
(2)《專利申請受理通知書》原件及復印件,辦理實審費資助《進入實質審查程序通知書》原件及復印件
(3)發明專利《說明書摘要》(實用新型、外觀設計不需要)
(4)專利收費收據原件及復印件
(5)單位法人證書復印件
(6)單位介紹信
(7)代辦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9、個人申請人辦理國內專利申請資助需提交哪些文件?
(1)《北京市專利申請資助金申請表》
(2)《專利申請受理通知書》原件及復印件,辦理實審費資助《進入實質審查程序通知書》原件及復印件
(3)發明專利《說明書摘要》(實用新型、外觀設計不需要)
(4)專利收費收據原件及復印件
(5)申請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6)如委託他人辦理需提交委託書,代辦人身份證原件及復印件
10、什麼時候會有「實際支出未達到上述金額」的情況?
申請專利時根據申請人的經濟情況,向國家提出專利費用減緩的請求,按照《專利申請費用減緩辦法》可以獲得申請費、發明專利實質審查費等五項費用的減緩。
11、什麼條件可以專利申請費用減緩?如何辦理?
個人申請人年收入不足25000元或一個單位申請人經濟困難即可申請專利費用的減緩。
個人申請人遞交一份費用減緩請求書,一個單位申請人遞交專利費用減緩請求書和單位所在區縣知識產權局出具的經濟困難證明各一份即可辦理。
Ⅸ 請問:簡述授予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權的實質條件
一項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獲得專利權的實質條件為新穎性、創造性版和實用性。專利權,簡稱權「專利」,是發明創造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特定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依法享有的獨占實施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專利權的性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排他性、時間性和地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