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是專利權利用盡原則
專利的權利用盡是指專利權人製造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製造的專利產品售出後,專使用或者再銷售該屬產品的行為,不視為侵犯專利權。專利權的權利用盡主要包括以下兩種情況:(1)專利權人製造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製造的專利產品部件售出後,使用並銷售該部件的行為,應當認為是得到了專利權人的默許;(2)製造方法專利的專利權人製造或者允許他人製造了專門用於實施其專利方法的設備售出後,使用該設備實施該製造方法專利的行為。
② 專利權的合理使用范圍有哪些
你好,
一、專利權用盡後的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
當專利權人自己製造、進口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進口的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售出後,即認為其專利權已經「用盡」,他人再使用通過分銷、轉賣或零售渠道獲得的該產品,都無須徵得專利權人的許可。這一原則又稱為「權利用盡原則」 ,它只適用於合法投入市場的專利產品。
二、在先使用
對於在專利申請日以前已經製造相同產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經作好製造、使用的必要准備條件的「先使用人」,可以在原生產規模範圍內繼續使用這一技術。先用權可以轉讓,但不能脫離原來的生產實體單獨轉讓。
三、臨時過境的外國運輸工具的使用
臨時通過中國領陸、領水、領空的外國運輸工具,為其自身需要在裝置和設備中使用我國有關專利技術的,可以不經專利權人的許可,但這種使用僅限與我國簽有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公約,或者有互惠條約的國家的運輸工具,並不面向所有國家。需說明的是,在臨時過境運輸工具上載有仿製專利的產品,不在此合理使用范圍之內,應視為侵權。
四、非生產經營目的利用
為科學研究和實驗目的,為教育、個人及其他非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專利技術的,可以不經專利權人的許可,不視為侵權行為。但這種使用,只能是小范圍的沒有營利性質的使用,不能對專利權人的潛在的市場利益構成威脅,否則不屬於合理使用的范圍。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③ 關於專利權用盡問題
專利權用盡最典型的自然就是過了專利保護年限了,專利保護是有年限的,這就是為什麼可口可樂公司的配方一直都沒申請專利保護啊,比如發明、創造有50年專利保護而過50年的。
④ 專利權的權利用盡如何理解
專利權的權利用盡是指專利權人製造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製造的專利產內品售出後,使用或者再銷售該容產品的行為,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專利權的權利用盡主要包括以下兩種情況:
(1)專利權人製造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製造的專利產品部件售出後,使用並銷售該部件的行為,應當認為是得到了專利權人的默許;
(2)製造方法專利的專利權人製造或者允許他人製造了專門用於實施其專利方法的設備售出後,使用該設備實施該製造方法專利的行為。
⑤ 專利權的權利用盡有哪些原則
所謂專利權的權利用盡,是指專利權人製造、進口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回、進口的答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售出後,任何人再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該專利產品的,不視為專利權。規定專利權利權用盡原則的理由是:(1)專利權人通過實施其專利,包括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而從中獲取了利益,其權利已經實現;(2)如果在該產品被合法製造、進口並予以售出以後,專利權人仍可以對該產品享有權利的,不利於專利產品的流通和利用。(3)從操作上講,在實踐中對於已經售出的專利產品進行控制也是很困難的。值得注意的是,專利法規定的權利用盡"僅限於專利產品和依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而不涉及專利方法本身。"
⑥ 專利權用盡的問題
該專利權用盡原則在一國境內適用是毫無疑義的。但是,由於專利權的地域性特點,此專利權用盡原則能否在國際間也適用呢?也就是說,同一專利權人針對相同的發明創造在不同國家取得專利權後,他在其中一個國家出售或者許可他人出售該專利產品之後,如果他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將此售出的產品進口到另一個已被授予專利權的國家,是否也構成侵權呢?這也正是近幾年內受到各國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平行進口問題。
英、美等國雖然認為專利權用盡原則不適用於在外國製造或出售專利產品,但對此採用了默認許可(implied license)原則,即專利權人在外國出售其專利產品時,沒有附加明確的限制條件,就意味著他人在購買時獲得了默認許可,就不能夠禁止他人將出售後的專利產品進口到本國,但由外國的被許可人或者被轉讓人出售的專利產品不能自由進口。歐共體專利公約規定了專利權用盡原則適用於在歐共體國家製造並售出的產品,而對歐共體以外國家之間的關系留給各國自行決定,歐洲大陸法體系國家如德國認為該原則僅適用於歐共體范圍之內,不允許真正國際意義上的平行進口。日本最高法院於1997年7月1日對平行進口問題作出一個重要判決,認為專利權人不能對其在德國已製造和售出的專利產品再次在日本行使專利權。我國對此問題尚未形成統一看法,早期不少學者主張不允許平行進口,有些學者也已開始傾向允許平行進口。按筆者看法,平行進口問題通常都存在著專利權人與另一方的許可合同或購銷合同。應首先按合同內容來判定是否允許平行進口,若合同中未附加限制性條款,應當理解專利權人在國外自行製造和銷售的專利產品或依照專利方法直接製得的產品適用默認許可原則,即允許自由進口 。
在我國,按照2009年新修改的專利法第六十九條第一款第(一)項明確地將平行進口列入了法定不侵權例外的范疇:
⑦ 專利權用盡問題
一、地域性的許可不屬於專利實施許可合同主要保護內容,但在不違反其他法律的情況下,當然專利實施許可合同也可以包括更多的協議內容:
《合同法》規定:
第三百四十二條 技術轉讓合同包括專利權轉讓、專利申請權轉讓、技術秘密轉讓、專利實施許可合同。
第三百四十三條 技術轉讓合同可以約定讓與人和受讓人實施專利或者使用技術秘密的范圍,但不得限制技術競爭和技術發展。
第三百四十六條 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的受讓人應當按照約定實施專利,不得許可約定以外的第三人實施該專利;並按照約定支付使用費。
二、A合法銷售給B,就是權力用盡,你總不能在商店賣出一台洗衣機時,同時還限制顧客只能在XX地才能洗衣服吧,如果這樣也可以考慮你採用了不正當競爭手段銷售產品。
《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
第十二條 經營者銷售商品,不得違背購買者的意願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條件。
三、至於A是否有違約於專利權人,屬於A與專利權人之間的糾紛,退一步講,就算A是非法未經許可製造銷售該專利產品,但B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雖然B也可以定性為侵權,不承擔賠償的責任。
《專利法》
第七十條 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專利侵權產品,能證明該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
僅供參考!
⑧ 什麼是專利的權利用盡原則
專利的權利用盡是指專利權人製造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製造的專利產品售出後,使用或者回再銷售該產答品的行為,不視為侵犯專利權。
專利權的權利用盡主要包括以下兩種情況:
(1)專利權人製造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製造的專利產品部件售出後,使用並銷售該部件的行為,應當認為是得到了專利權人的默許;
(2)製造方法專利的專利權人製造或者允許他人製造了專門用於實施其專利方法的設備售出後,使用該設備實施該製造方法專利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