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商標專利 > 外觀設計的專利權人有權禁止

外觀設計的專利權人有權禁止

發布時間:2020-12-20 16:31:41

① 外觀設計專利權有哪些效力

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效力即是對專利產品的製造,銷售等實施的權利,專利權人有權禁止他人利用其獲得專利權的外觀設計生產、製造、銷售產品。
具體權力包括如下內容:
1.實施的權利;所謂實施,是指將與外觀設計有關的物品進行製造、銷售、轉讓的行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任何他人不得實施。未經許可的製造、銷售行為屬於侵犯專利權的行為。
另外,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進行修整、改造等是否為侵權行為,要看其修改的程度。修改程度高的,實質上是重新設計製造。如果光是零件的更換,物品的外觀沒有明顯的改變,這屬於侵權行為。如果更換零件的同時,外觀設計的主體有了改變,即不屬於侵害行為。
2.與專利產品相似的情況凡是實施、製造、銷售與專利產品相似的外觀設計產品也應屬於侵權行為。

② 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的行為是違法的嗎

判斷是否構成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1)、確定外觀設計的保護范回圍,應以表示在答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專利產品的外觀設計為准,對外觀設計的簡要說明可以用於理解該外觀設計的保護范圍。a)、外觀設計專利權人在侵權訴訟中,應當提交其外觀設計的「設計要點圖」,說明其外觀設計保護的獨創部位及內容;專利權人在申請外觀設計專利時已向中國國家專利行政部門提交「設計要點圖」的,專利檔案可以作為認定外觀設計要點的證據。b)、外觀設計專利權人請求保護色彩的,應當出具中國國家專利行政部門認可的相關證據,用以確定外觀設計的保護范圍。c)、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當排除僅起功能、效果作用,而消費者在正常使用中看不見或者不對產品產生美感作用的設計內容。(2)、審查被控侵權產品與專利產品是否屬於同類產品,不屬於同類產品的,不構成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

③ 一份外觀設計專利證書,專利權人是公司名稱,設計人里有我的名字,我離開公司以後可以使用這個外觀嗎

不可以的 利用公司資源發明的專利是職務發明 專利權人是公司的
根據專利發回第一章第六條規定答 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④ 外觀設計專利權有什麼特點

(1)獨占性。是指專利權是一種無形財產權,具有排他性質,任何人要實回施專利,除法律另有答規定的以外,必須得到專利權人的許可,並按雙方協議支付使用費,否則構成侵權。(2)時間性。是指專利權只在授權有效期限內有效,期限屆滿或終止失效後該發明創造就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財富,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利用,專利權的期限是由專利法規定的。(3)地域性。是指一個國家授予的專利權只在授予國或地區的區域范圍內有效,對其它國家或地區沒有法律約束力,每個國家或地區所授予的專利權,其效力是互相獨立的。

⑤ 使用侵犯外觀設計專利權的商品為什麼不構成侵權

外觀專利是有美感的工業品。因此,外觀產品的使用,基本都是終端消費者了。如果「回使用」外觀產品算答侵權,那就是禁止終端消費者消費外觀專利產品。這後果不是推動社會進步,而是反著了。再者,專利制度在於平衡「以生產經驗為目的」者之間的利益平衡,而這類主體在「使用」外觀產品的行為,比如,一個廠家將外觀物品A作為自己廠家物品B外觀的主要部分,那這種行為轉化成了「製造」行為,屬於侵權行為之一

⑥ 外觀設計專利權被授權後,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試試專利,其中包括

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法律依據:

根據《專利法》第十一條規定:

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後,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外觀設計專利權被授予後,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6)外觀設計的專利權人有權禁止擴展閱讀:

侵權判斷

比對的主體

外觀設計專利產品是比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產品更具有日常生活性的商品,對於其中某些相近似產品的細微差別,普通消費者往往會忽略掉,而專業人員則很容易分辨出來。

在判斷被控侵權產品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是否相同或者相近似時,如果從專業人員的角度出發,對權利人來說顯然是不公平的。因此,進行外觀設計專利侵權判定,應當以普通消費者的審美觀察能力為標准,不應當以該外觀設計專利所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的審美觀察能力為標准 。

對於類別相同或者相近似的產品,如果普通消費者施以一般注意力不致混淆,則不構成侵權,如果普通消費者施以一般注意力仍不免混淆,則構成侵權。

上文中的普通消費者,是指購買、使用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人。通常情況下,普通消費者與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消費者」的涵義是一致的。

但是,對於非通常消費品,如建築材料、機器零部件、電動工具等,普通消費者不是其購買者,不具有對這類用品的一般知識和認知能力,故能夠對其進行相同或相近似比對的主體應當為這類用品的特定消費群體,即銷售、購買、安裝和使用此類產品的人員。

以普通消費者為侵權判定的主體,並不是要求人民法院在審理外觀設計專利侵權糾紛時去追求真正的消費者的意見,而是要求審判人員在判斷時,將所處的位置放在普通消費者的水平線上,去認識、感知比對對象的異同

比對的方法

判斷外觀設計相同或相近似,一般採用以下幾種方法:

1、肉眼觀察。

判斷被控侵權產品是否與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相同或相近似,應該根據普通消費者用肉眼進行觀察時是否會產生混淆來判斷,對視覺觀察不到的部分,不能藉助儀器或化學手段進行分析比較。觀察時應以產品易見部位的異同作為判斷的依據。

2、隔離觀察,直接對比。

在具體判斷時,首先應當把外觀設計專利產品與被控侵權產品分別擺放,觀察時在時間和空間上均要有一定的間隔 .這種隔離觀察的方法可以讓審判人員對兩種產品產生直觀的感覺即第一印象。

其次,再將兩種產品擺放在一起,由審判人員對兩種產品的外觀設計進行直接對比分析,以描述二者的異同,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最終得出二者是否相同或相近似的結論。

3、整體觀察,綜合判斷。

判斷被控侵權產品的外觀設計與獲得專利的外觀設計是否相同或相近似,不能僅從外觀設計的局部出發,或者把外觀設計的各部分割裂開來,而應當從其整體出發,對其所有要素進行整體觀察,在整體觀察的基礎上,對兩種產品的外觀設計的主要構成和創新點進行綜合判斷。

⑦ 外觀設計專利權與著作權發生權利沖突時,可以通過以下哪些方式解決

外觀專利或者著作權沖突時,以專利權申請的日期或者著作權完成日期為准。
1、雙方可以進行協商解決。
2、由工商部門進行調解。
3、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⑧ 根據我國專利法規定 外觀設計的專利權人有權禁止他人未經其許可而為生產經營目的()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括弧中填寫:製造、銷售、許諾銷售、進口
注意和發明以及使用新型區別,後兩種則應該是:製造、使用、銷售、許諾銷售、進口

⑨ 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

外觀設來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外觀源設計專利是專利權的客體,是專利法保護的對象,是指依法應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那麼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是怎樣呢?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准。在認定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1)外觀設計的專利申請文件中沒有權利要求書和說明書,所以,其保護范圍以圖片或照片為准,即使尺寸上存在細微差別也並不妨礙權利認定。(2)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僅限於在授予專利權時指定的產品上使用的外觀設計,即他人不能在指定的產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的外觀設計。外觀設計專利權被授予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大致為以上內容,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閱讀全文

與外觀設計的專利權人有權禁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可行性研究報告 瀏覽:428
投訴華爾街英語 瀏覽:202
榆次區公共衛生服務中心 瀏覽:990
申發明5G 瀏覽:815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協調會議記錄 瀏覽:94
版權貿易十一講 瀏覽:370
綜治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總結 瀏覽:903
知識產權局專業面試 瀏覽:75
馬鞍山市是哪個省的 瀏覽:447
馬鞍山市保安 瀏覽:253
股權轉讓樣本 瀏覽:716
工程管理保證書 瀏覽:198
社區矛盾糾紛排查匯報 瀏覽:352
新疆公共就業服務網登陸 瀏覽:316
侵權著作權案件審理指南上海 瀏覽:145
馬鞍山陸建雙 瀏覽:853
北京東靈通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 瀏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