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A企業轉讓一項專利權。收入10萬元,已存入銀行,營業稅5%,並結轉其成本8萬元。 求分錄
1.借:銀行存來款 100000
貸:其他自業務收入 100000
2.借:其他業務支出 80000
貸:無形資產-專利 80000
3.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5000
貸:應交稅金-應交營業稅 5000
② 轉讓2號專利所有權(已以現金支付相關稅費)的會計分錄
嗨嘍!
根據《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八條第(六)項規定,特許權使用費所版得,是指個人提供專利權、權商標權、著作權、非專利技術以及其他特許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權的使用權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
因此,個人轉讓專利所有權 按特許權使用費徵收個人所得稅。
為你解除疑惑是我的快樂!
③ 甲公司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2009年1月5日以2700萬元購入一項專利權,另支付相關稅費120萬元、
無形資產轉讓怎麼會有增值稅呢,對方交的應該是營業稅
④ 2015年8月10日,甲公司購買一項專利權,支付購買價款200萬元,支付相關稅費2萬元,支付注冊費
無形資產預計使用壽命按合同約定使用年限和相關法律法規規定使用年限的較短者確定,版所以2015年甲權公司應計提的攤銷金額=(200 3)/8/12×5=10.57(萬元)。
對專利權期限的法律規定
第四十二條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二十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十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
相關知識:1984年制定的專利法第四十五條規定,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十五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五年,期滿前可以申請續展三年。1992年對專利法進行第一次修改時,為了加強對專利權保護,並與國際上普遍採用的專利權保護期限相一致,延長了三種專利權的期限。
專利法的第一次修改在延長專利保護期的同時,取消了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的續展程序。修改前規定的續展程序原本是為了讓專利權人自主決定其專利權是否需要繼續受到保護,但在客觀上給專利權人增加了手續上的負擔。實際上,專利權人通過繳納年費即可表明這一願望,無須通過辦理額外的手續來表明。因此,在第一次修改專利法時將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的保護期延長為10年,同時取消了續展程序。
⑤ 我們公司收購了一個6億元的專利權,在稅務上應交稅費多少錢交哪幾個稅種
您好!
購入專利權不需要單獨交稅,銷售專利權才需要交稅。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⑥ 購入專利權支付的相關稅費要計入賬面價值嗎
購入專利權支付的相關稅費要計入賬面價值。
⑦ 處置專利權應交的營業稅不是應該計入營業稅金及附加嗎為什麼是營業外收支科目
首先復你要理解什麼情況下營制業稅應該計入營業稅金及附加。
營業稅金及附加這個科目記錄的企業日常經營過程中發生的且計入損益的稅費。比如租金營業稅、提供勞務營業稅、資源稅等等
現在,處置專利權,這項業務並不是企業日常經營的活動,而是偶然的活動,因此不能計入營業稅金及附加。
然後再聯系營業外收支的定義,它記錄的是企業非日常活動產生的損益。包括處置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等。因此處置專利權的營業稅應該計入營業外收支。處置固定資產也是一樣的。
另外科普一下,處置專利權已經納入營改增范圍,不交營業稅而交增值稅了
⑧ 2015年8月10日,甲公司購買一項專利權,支付購買價款200萬元,支付相關稅費2萬元,支付注冊費
(200+3)/8 是每年攤銷多少金額。
(200+3)/8/12 每月攤銷多少金額。
(200+3)/8/12 *5 2015年8-12月 5個月的攤銷額是多少金額。
⑨ 技術轉讓收入和相關稅費,計入企業所得稅的相關問題
自2015年10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的居民企業轉讓年以上非獨占許可使用權取得的技術轉讓所得,納入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技術轉讓所得范圍。
居民企業的年度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徵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位於某市的一家生產企業,2017年度自會計核算取得主營業務收入68000萬元,其他業務收入6000萬元,營業外收入4500萬元,應扣主營業務成本42000萬元,其他業務成本3500萬元,營業外支出3200萬元,當年實現利潤總額2600萬元。
其中:其他業務收入中含技術轉讓收入2300萬元,與該收入對應成本和稅費共計1400萬元,要求:計算技術轉讓所得的納稅調整
技術轉讓所得2300-1400=900萬元
技術轉讓所得的納稅調減500+200=700萬元(超過500萬元減半徵收)
(9)專利申請權的轉讓稅費擴展閱讀
一、自2015年10月1日起,全國范圍內的居民企業轉讓5年(含,下同)以上非獨占許可使用權取得的技術轉讓所得,納入享受企業所得稅優惠的技術轉讓所得范圍。
居民企業的年度技術轉讓所得不超過500萬元的部分,免徵企業所得稅;超過500萬元的部分,減半徵收企業所得稅。
所稱技術包括專利(含國防專利)、計算機軟體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植物新品種權、生物醫葯新品種,以及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確定的其他技術。
二、企業轉讓符合條件的5年以上非獨占許可使用權的技術,限於其擁有所有權的技術。技術所有權的權屬由國務院行政主管部門確定。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由國家版權局確定權屬;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由國家知識產權局確定權屬;植物新品種權由農業部確定權屬;生物醫葯新品種由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確定權屬。
三、符合條件的5年以上非獨占許可使用權技術轉讓所得應按以下方法計算:
技術轉讓所得=技術轉讓收入-無形資產攤銷費用-相關稅費-應分攤期間費用
技術轉讓收入是指轉讓方履行技術轉讓合同後獲得的價款,不包括銷售或轉讓設備、儀器、零部件、原材料等非技術性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