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科學發現可不可以被授予專利權
不是「科學發明」,而是「科學發現」不能授予專利。
科學發現,是指對自然界中客觀存在的未知物質、現象、變化過程及其特性和規律的揭示。科學理論是對自然界認識的總結,是更為廣義的發現,它們都屬於人們認識的延伸。這些被認識的物質現象、過程、特性和規律不同於改造客觀世界技術方案,不是專利法意義上的發明創造。例如,發現鹵化銀在光照下有感光特性,這種發現不能被授予專利權,但是根據這種發現製造出的感光膠片以及此感光膠片的製造方法則可以被授予專利權。又如,從自然界找到一種以前未知的以天然形態存在的物質,僅僅是一種發現,不能被授予專利權。
應當注意,發明和發現雖有本質不同,但兩者關系密切。通常,很多發明是建立在發現的基礎之上的,進而發明又促進了發現。發明與發現的這種密切關系在化學物質的「用途發明」上表現最為突出,當發現某種化學物質的特殊性質之後,利用這種性質的「用途發明」則應運而生。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1.新穎性
新穎性是指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出版物公開發表過、沒有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專利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盡管申請專利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日或者優先權日之前公開,但在一定的期限內提出專利申請的,仍然具有新穎性。我國專利法規定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在申請日以前6個月內,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喪失新穎性:
·在中國政府主辦或者承認的國際展覽會上首次展出的;
·在規定的學術會議或者技術會議上首次發表的;
·他人未經申請人同意而泄露其內容的。
2.創造性
創造性是指同申請日以前已有的技術相比,該發明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例如,申請專利的發明解決了人們渴望解決但一直沒有解決的技術難題;申請專利的發明克服了技術偏見;申請專利的發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術效果;申請專利的發明在商業上獲得成功。一項發明專利是否具有創造性,前提是該項發明是否具有新穎性。
3.實用性
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的效果即不造成環境污染以及能源或者資源的嚴重浪費,不會損害人體健康。如果申請專利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缺乏技術手段,申請專利的技術方案違背自然規律,或利用獨一無二自然條件所完成的技術方案,則不具有實用性。
我國專利法規定:外觀設計獲得專利權的實質條件為新穎性和美觀性。新穎性是指申請專利的外觀設計與申請日以前已經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的外觀設計不相同或者不相近似、與申請日前已在國內公開使用過的外觀設計不相同或者不相近似;美觀性是指外觀設計用在產品上時能使人產生一種美感,增加產品對消費者的吸引力。
『貳』 專利權的取得方式有哪些
專利權的主體可以是發明此項技術的創始人,也可以是轉讓人,當一項技術創造出來時,若不及時申請專利權,被他人進行盜竊使用時,便很難得到法律的保護,那麼專利權的取得方式是什麼呢?
一、專利權的取得方式
根據我國的相關法律規定,專利權的取得是依照專利權人的申請取得的,發明創造要取得專利權,必須滿足實質條件和形式條件。實質條件是指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自身必須具備的屬性要求,形式條件則是指申請專利的發明創造在申請文件和手續等程序方面的要求。此處所講的授予專利權的條件,僅指授予專利權的實質條件。
二、專利權的取得的手續
1、申請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提交的文件
(1)請求書。
請求書是指申請人向專利部門提交的請求授予其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以專利權的一種書面文件。
請求書應當寫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名稱,發明人的姓名,申請人姓名或者名稱、地址,以及其他事項。
(2)說明書。
說明書應當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說明,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准;必要的時候,應當有附圖。
(3)說明書摘要。
說明書摘要是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要點進行簡要說明的書面文件。
(4)權利要求書。權利要求書應當以說明書為依據,清楚、簡要地限定要求專利保護的范圍。
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的內容。
依賴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申請人應當在專利申請文件中說明該遺傳資源的直接來源和原始來源;申請人無法說明原始來源的,應當陳述理由。
2、申請外觀設計專利應當提交的文件
(1)請求書。
(2)圖片或者照片。提交的該外觀設計的圖片或照片,應當清楚地顯示要求專利保護的產品的外觀設計。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產品的外觀設計為准。簡要說明可以用於解釋圖片或者照片所表示的該產品的外觀設計。
三、專利申請的審查與授權
(一)發明專利的審查與授權
1、初步審查。
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在受理發明專利申請後,應對該申請在形式上是否符合專利法的規定進行審查。
2、專利申請的修改和撤回。
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在初步審查後,應將審查意見通知申請人,要求其在指定的期限內陳述意見或補正。申請人期滿未答復的,其申請被視為撤回。申請人陳述意見或補正後,專利局仍認為不符合專利法規定的形式要求的,應當予以駁回。
3、公開
(1)自動公開。發明專利申請經初步審查認為符合專利法要求的,自申請日起滿18個月,即行公布。
(2)早期公開。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可以根據申請人的請求早日公布其申請。
4、實質審查
(1)實質審查申請。發明專利申請自申請日起3年內,專利局可以根據申請人隨時提出的請求,對其申請進行實質審查,申請人無正當理由逾期請求實質審查的,該申請即被視為撤回。
(2)依職權進行的實質審查。專利局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自行對發明專利申請進行實質審查,但應當通知申請人。
5、授權與駁回
發明專利申請經實質審查沒有發現駁回理由的,專利局將作出授予發明專利權的決定,發給發明專利證書,並予以登記和公告。
對於不符合授權條件的,應當通知申請人,要求其在指定的期限內陳述意見,或者對其申請進行修改。經過修改後符合條件的,做出授權的決定。無正當理由逾期不答復的,該申請被視為撤回。
發明專利申請經申請人陳述意見或者進行修改後,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仍然認為不符合專利法規定授權條件的,應當予以駁回。
6、對駁回專利申請的法律救濟
(1)專利復審。
(2)訴訟。
(二)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的審查與授權
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經初步審查沒有發現駁回理由的,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做出授予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決定,發給相應的專利證書,同時予以登記和公告。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權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四、專利的無效宣告
(一)申請任何單位或者個人認為專利權的授予不符合授予專利權之條件的,都可以請求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該專利權無效。
(二)宣告無效的程序
1、審查並作出決定。
2、將決定及時通知申請人和專利權人。
3、對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專利權無效或者維持專利權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前置程序)
(三)無效宣告的法律後果
1、具有溯及力。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後,專利權視為自始即不存在。
2、溯及力的例外:
(1)宣告專利權無效的決定,對在宣告專利權無效前人民法院作出並已執行的專利侵權的判決、調解書,已經履行或者強制執行的專利侵權糾紛處理決定,以及已經履行的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和專利權轉讓合同,不具有追溯力。
(2)但是因專利權人的惡意給他人造成的損失,應當給予賠償。如果依照上述規定不返還專利侵權賠償金、專利使用費、專利權轉讓費,明顯違反公平原則的,應當全部或者部分返還。
『叄』 專利權是否有效
只要你繳納了年費,在申請日起十年內,你的專利權都是有效的。
檢索到了類似專利,不等於你的專利權無效。
宣告你的專利權無效,只能走無效程序。在宣告無效前,你當然可以維權,因為你的權利存在。
至於能不能維權成功,有很多因素。比如你的權利是否穩定,會不會被無效等等。
具體可以咨詢專利代理人。
『肆』 獲得專利權的權利是否會侵犯其他專利權
專利權是由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依法授予的權利,其本身不會侵犯他人權利。專利權保護的技術方案或設計在實施過程中,如果該技術方案或設計以他人在先專利的方案為基礎,則會導致侵權。
『伍』 如何判斷是否侵犯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權
對於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權,判定的標準是看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的技術特徵是否落入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如落入,則構成侵權。判定的方法則是將被控侵權物的技術特徵與專利權的保護范圍進行對比,具體方法如下:
1、確定專利權的保護范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於解釋權利要求,解釋專利權利要求時,應當以專利權利要求書記載的技術內容為准,而不是以權利要求書的文字或措辭為准。
2、根據全面覆蓋原則,將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的全部技術特徵與專利權利要求中記載的技術方案的全部技術特徵逐一進行對應比較,被控侵權物(產品或方法)與專利獨立權利要求中記載的全部必要技術特徵一一對應並且相同,則構成侵權。
(5)是否獲得專利權擴展閱讀:
專利權的主體即專利權人,是指依法享有專利權並承擔相應義務的人。專利權主體包括以下幾種:
發明人
發明人或設計人,是指對發明創造的實質性特點作出了創造性貢獻的人。在完成發明創造過程中,只負責組織工作的人、為物質技術條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或者從事其他輔助性工作的人,例如試驗員、描圖員、機械加工人員等,均不是發明人或設計人。
其中,發明人是指發明的完成人;設計人是指實用新型或外觀設計的完成人。發明人或設計人,只能是自然人,不能是單位、集體或課題組。
發明創造是智力勞動的結果。發明創造活動是一種事實行為,不受民事行為能力的限制,因此,無論從事發明創造的人是否具備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只要他完成了發明創造,就應認定為發明人或設計人。
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包括非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和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兩類。非職務發明創造,是指既不是執行本單位的任務,也沒有主要利用單位提供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
對於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發明人或者設計人對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壓制。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如果一項非職務發明創造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發明人、設計人共同完成的,則完成發明創造的人稱之為共同發明人或共同設計人。共同發明創造的專利申請權和取得的專利權歸全體共有人共同所有。
單位
對於職務發明創造來說,專利權的主體是該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所在單位。職務發明創造,是指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
這里所稱的「單位」,包括各種所有制類型和性質的內資企業和在中國境內的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企業和外商獨資企業;從勞動關繫上講,既包括固定工作單位,也包括臨時工作單位。
執行本單位任務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包括三種情況:
(1)在本職工作中作出的發明創造;
(2)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所作出的發明創造;
(3)退職、退休或者調動工作後1年內作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
在第(3)種情況中,只有同時具備兩個條件,才構成職務發明創造:第一,該發明創造必須是發明人或設計人從原單位退職、退休或者調動工作後1年內作出的;第二,該發明創造與發明人或設計人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聯系。
『陸』 決定能否獲得專利權的最重要的條件是什麼
只要符合這三個特徵的話,一般來說是可以申請專利的,但法律規定不成為專利方面的除外了。新穎性是最重要的,
『柒』 獲得專利權的實質性要件有哪些
一、新穎性 新穎性的概念 新穎性,是指在申請日以前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在國內公開使用過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也沒有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由他人向專利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含申請日)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因此,具備新穎性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既不同於現有技術,也不同於在申請日以前由他人向專利局提出過申請並且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含申請日)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中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 新穎性的審查 審查原則 審查新穎性時,應當根據以下原則進行判斷: (1)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 被審查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與現有技術或者申請日前由他人向專利局提出申請並在申請日後(含申請日)公布的(以下簡稱申請在先公布在後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相關內容相比,如果其技術領域、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和預期效果實質上相同,則認為兩者為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需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新穎性判斷時,首先應當判斷被審查專利申請的技術方案與對比文件的技術方案是否實質上相同,如果專利申請與對比文件公開的內容相比,其權利要求所限定的技術方案與對比文件公開的技術方案實質上相同,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根據兩者的技術方案可以確定兩者能夠適用於相同的技術領域,解決相同的技術問題,並具有相同的預期效果,則認為兩者為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 (2)單獨對比 判斷新穎性時,應當將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各項權利要求分別與每一項現有技術或申請在先公布在後的發明或實用新型的相關技術內容單獨地進行比較,不得將其與幾項現有技術或者申請在先公布在後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內容的組合、或者與一份對比文件中的多項技術方案的組合進行對比。即,判斷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的新穎性適用單獨對比的原則。這與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申請創造性的判斷方法有所不同。 審查基準 判斷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有無新穎性,應當以專利法第二十二條第二款為基準。 為有助於掌握該基準,以下給出新穎性判斷中幾種常見的情形。 1、相同內容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如果要求保護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與對比文件所公開的技術內容完全相同,或者僅僅是簡單的文字變換,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具備新穎性。另外,上述相同的內容應該理解為包括可以從對比文件中直接地、毫無疑義地確定的技術內容。例如一件發明專利申請的權利要求是「一種電機轉子鐵心,所述鐵心由釹鐵硼永磁合金製成,所述釹鐵硼永磁合金具有四方晶體結構並且主相是nd2fe14b金屬間化合物」,如果對比文件公開了「採用釹鐵硼磁體製成的電機轉子鐵心」,就能夠使上述權利要求喪失新穎性,因為該領域的技術人員熟知所謂的「釹鐵硼磁體」即指主相是nd2fe14b金屬間化合物的釹鐵硼永磁合金,並且具有四方晶體結構。 2、具體(下位)概念與一般(上位)概念 如果要求保護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與對比文件相比,其區別僅在於前者採用一般(上位)概念,而後者採用具體(下位)概念限定同類性質的技術特徵,則具體(下位)概念的公開使採用一般(上位)概念限定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喪失新穎性。例如,對比文件公開某產品是「用銅製成的」,就使「用金屬製成的」同一產品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喪失新穎性。但是,該銅製品的公開並不使銅之外的其他具體金屬製成的同一產品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喪失新穎性。反之,一般(上位)概念的公開並不影響採用具體(下位)概念限定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新穎性。例如,對比文件公開的某產品是「用金屬製成的」,並不能使「用銅製成的」同一產品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喪失新穎性。又如,要求保護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與對比文件的區別僅在於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中選用了「氯」來代替對比文件中的「鹵素」或者另一種具體的鹵素「氟」,則對比文件中「鹵素」的公開或者「氟」的公開並不導致用氯對其作限定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喪失新穎性。 3、慣用手段的直接置換 如果要求保護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與對比文件的區別僅僅是所屬技術領域的慣用手段的直接置換,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具備新穎性。例如,對比文件公開了採用螺釘固定的裝置,而要求保護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僅將該裝置的螺釘固定方式改換為螺栓固定方式,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具備新穎性。 4、數值和數值范圍 如果要求保護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中存在以數值或者連續變化的數值范圍限定的技術特徵,例如部件的尺寸、溫度、壓力以及組合物的組分含量,而其餘技術特徵與對比文件相同,則其新穎性的判斷應當依照以下各項規定。 (1)對比文件公開的數值或者數值范圍落在上述限定的技術特徵的數值范圍內,將破壞要求保護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新穎性。
『捌』 取得專利權是否就取得了專利申請權
申請人是否一定有專利權? 不一定。如果申請的專利獲得國家的授權後,申請版人才獲得專利權成為專利權人權。這個問題「想當然」一下就可以。 不管是誰發明的只要是誰申請的專利權就歸誰是這樣嗎? 不一定。有好多情況,一時只想到3種,等以後補充:1. 不喪失新穎性的公開的情況:在後的發明人或者申請人都不會獲得專利權;2. 合作發明有合同約定的情況:只有合同約定有申請權的才能獲得申請權,進而有可能取得專利權;3. 美國特殊情況:美國施行的是先發明制,因此只有發明人才有可能獲得專利權。 我看到法條上有「轉讓申請權」的說法,那申請權轉讓後他自己還有專利權嗎? 當然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