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侵犯專利權的訴訟時效為二年,自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得知或者應當得知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
侵犯注冊商標抄專用權的襲訴訟時效為2年,自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侵權行為之日起計算。商標注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超過2年起訴的,如果侵權行為在起訴時仍在持續,在該注冊商標專用權有效期內,人民法院應當判決被告停止侵權行為,侵權損害賠償數額應當自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之日起向前推算2年計算。
❷ 利害關系人,指的是什麼
利害關系人在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意義:
1、民事領域利害關系人是指因民事上權利義務關系發生糾紛,以自己的名義進行訴訟,並受法院判決拘束的利害關系人。
2、婚姻利害關系人是指:以重婚為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為當事人的近親屬及基層組織。以未到法定年齡為由申請宣告婚姻無效的為未達法定婚齡者的近親屬。
3、利害關系人是指認為自己的民事權益正受他人侵犯或與他人發生了爭議的人。申請訴前保全的前提必須是情況緊急即利害關系人如果等到起訴後再申請財產保全將會使其合法權益受到難以彌補的損害等等。
(2)專利權的利害關系人擴展閱讀:
直接利害關系人有權向法院起訴或可能被提起訴訟。間接的利害關系人對當事人之間的訴訟標的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但當事人一方的敗訴可能使自己遭受不利後果時,可以參加到訴訟中輔助一方當事人進行訴訟。
「法律上利害關系」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與行政行為之間存在的一種因果關系,所以,從合法權益、行政行為及其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這三個維度來探討「法律上利害關系」的構成是較合乎邏輯的研究進路。
參考資料:
網路-利害關系人
❸ 法律規定利害關系人包括哪些人
《行政許可法》中確立利害關系人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1、相鄰權關系中的利害關系人:這是產生利害關系人的主要情形。如:經許可設立的加工型生產企業、資源開發型企業或個體工商戶,在經營活動中可能產生噪音、污水、廢氣、粉塵,對鄰人的生產、生活環境帶來直接影響。
2、競爭關系中的利害關系人:某些行政許可依法律、法規或慣例規定有明確數量限制(如舊機動車回收,按照國務院規定一個縣只設立一家。),如果實施許可突破了原有的數量規定,那麼勢必會影響已經獲得許可的經營者的利益,因而構成利害關系人。
3、知識產權關系中的利害關系人:行政許可事項可能對他人知識產權完整性、獨占性產生侵害的,如企業名稱核准中,與他人商標、專利上使用的名稱重復,易讓公眾產生誤認誤導的,構成重大利害關系。
4、契約關系中的利害關系人:契約一方當事人為行政許可申請人,行政許可將改變其契約關系,則他方當事人為利害關系人。如村民公約有明確的規定,在本村范圍內不得興辦某類企業,某村民欲取得該類企業的營業許可,則其他村民為利害關系人。
5、人格權、身份權關系中的利害關系人:如工商廣告登記審查中,對可能涉及侵害他人隱私權、肖像權、名譽權和影響企業商譽的許可事項,可能受侵害者應視為利害關系人。
拓展資料:
利害關系人,是指對於訴訟標的有直接或間接利害關系的人。直接利害關系人有權向法院起訴或可能被提起訴訟。間接的利害關系人對當事人之間的訴訟標的沒有直接的利害關系,但當事人一方的敗訴可能使自己遭受不利後果時,可以參加到訴訟中輔助一方當事人進行訴訟。
「法律上利害關系」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與行政行為之間存在的一種因果關系,所以,從合法權益、行政行為及其兩者之間的因果關系這三個維度來探討「法律上利害關系」的構成是較合乎邏輯的研究進路。
❹ 什麼是第一審案件什麼是利害關系人關於專利方面的
第一審案件是指未經過上訴和再審的、第一次開庭審理的案件。
利害關系人是權益受到侵害的直接當事人。在專利方麵包括專利權受到侵害的專利權人、專利權的繼承人、專利權實施許可的被許可人。
❺ 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在專利權受到侵犯時,可以通過什麼方式維護自己的權益
看你的目的,行政途徑,可以到地方知識產權局舉報,需要一些證據;司法途徑,法院提起訴訟。行政途徑賠償為自願原則,司法途徑可以請求。
❻ 怎樣才算是商標異議中的在先權利人或利害關系人
先權利人指的是最先申請注冊的人,利害關系人指的是後面申請的人,或是提出異議的人。
提供專業商標異議服務,詳情聯系。
❼ 想對其他專利做評價報告,怎麼證明自己是利害關系人
外觀設計專利要求:
1. 是指形狀、圖案、色彩或者其結合的設計;
2. 最新版的外觀設計專利證書
3. 必須是對產品的外表所作的設計;
4. 必須富有美感;
5. 必須是適於工業上的應用;
外觀設計專利檢索報告
外觀設計專利檢索在產品的每個環節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在產品開發前和開發過程中,外觀設計專利檢索可以幫助設計者規避設計,發現對方的研究方向並予以參考、借鑒,提高申請專利的有效性;在產品開發完成獲得專利權後,外觀設計專利檢索可以助您評價專利權的穩定性,防止他人侵權;在向海外市場進行產品銷售時,可以防止陷入侵權糾紛。
❽ 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有權提出專利法無效申請者限於該專利有利害關系的人
不是,專利法第四十五條,任何單位或者個人認為該專利權的授予不符合本法有關規定的,可以請求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該專利權無效。你說的那個是商標的無效,商標的無效也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所有人都可以提無效,另一種是只能利害關系人提無效
❾ 不理解為什麼專利權評價報告一定要專利權人或利害關系
實用新型專利是沒有經過實審的,所以評價報告就對其進行三性審查,評價權利是否穩定等等。打官司時,一般只認可國知局出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