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商標專利 > 企業自行開發研製的專利權

企業自行開發研製的專利權

發布時間:2021-03-20 17:54:45

A. 下列項目中,不能確認為無形資產的有A企業自創的商譽B企業自行研製開發的專利權

A企業自創的商譽
C企業合並產生的商譽
D企業持有並准備增值後轉讓的地地使用權
E自行創辦的報刊名稱

B. 某企業自行研究、開發一項技術,經申請獲得專利權。

借:無形資產
貸:銀行存款
根據准則應該這么處理.

C. 企業的專利是自行研發還是外購最有利呢請大家從財務角度指點一下。

外購,別人還不一定會賣給你,尤其是核心或基礎性的專利,且價格也可能會很高!
如果完全從財務的角度出發,在價格合適的情況下,如果僅是外購不多的專利,當然是外購有利一些。但,如果專利較多,則還是要企業自行研發。
其實專利申請及授權並不是什麼難事。

D. 企業自行開發並取得的專利權發生的下列費用,按規定應計入專利權入賬價值的有

第一題答案:A,B
企業會計制度規定,自行開發並依法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其入內賬價值應按依法取得時容發生的注冊費、律師費等費用確定;所有發生的研究與開發費用,應於發生時確認偽當期費用。
第二題答案:A,B,C
無形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土地使用權、特許權等。企業會計准則明確要求企業在自行研究開發無形資產過程中發生的研究費用,應於發生當時計入「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期末轉入「管理費用」。

E. 企業自行研發一項技術,今生請獲得專利權。有關資料如下: (1)2002年8月1日以銀行存款支付研製

F. 企業自行研究開發技術一項,申請獲得專利權時,以銀行存款支付律師費2000元,注冊費6000元。做會計分錄

借:無形資產8000
貸:銀行存款8000

G. 企業自行開發研製的無形資產 應如何確定其入帳價值

答:企業自行開發並依法申請取得的無形資產,其入帳價值應按依法取得發生的注冊版費、律師費用確認權;依法申請取得前發生的研究與開發費用,應於發生期確認為當期費用。企業自創的無形資產,如專利權、非專利技術等,一般研製過程較長,而且能否成功有很大確定性,從理論上講,自創的無形資產的價值應包括研製過程中為創造該項無形資產所發生的全部支出,但出於穩健和簡化核算的考慮,我國的准則對研究與開發費用規定的處理原則,與相關國際會計准則有所不同,企業在「無形資產自行開發並依法申請成功前已計入發生當期的費用,在申請成功後不能轉增無形資產的成本。」

H. 企業自創的報刊名稱屬於無形資產嗎自行研發的專利權呢還有商譽自有的和合並產生的商譽又怎麼算

另外自有的商譽和合並產生的商譽,只要是商譽都不算無形資產,因為不可辨認。

I. 企業自行研發的專利權可以不入賬嗎

不入賬是什麼意思?指的是無形資產不如財務帳嗎?如果是,一般不涉及到企業資產評估或者技術入股、增資的問題是不考慮的,

J. 企業自行研製開發一項技術,經申請獲得專利權。有關資料如下:

(1)計算該專利權的入抄賬價值,並編制付款業務分錄。
①入賬價值=5800+200=6000(元)
②相關的會計分錄:
借: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9000
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6000
貸:銀行存款15000
借:管理費用9000
貸:研發支出——費用化支出9000
借:無形資產6000
貸:研發支出——資本化支出6000
(2)計算每月末的攤銷額,並編制攤銷分錄。
每月末的攤銷額=6000/5/12=100(元)
借:管理費用100
貸:累計攤銷100
(3)以銀行存款支付後續研製費:
借:管理費用3000
貸:銀行存款3000
(4)計算該專利權的出售損益,並編制相應分錄。
出售凈收益=18000-18000×5%-(6000-100×12)=12300(元)
借:銀行存款18000
累計攤銷1200
貸:無形資產6000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900
營業外收入——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12300

閱讀全文

與企業自行開發研製的專利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陶世宏 瀏覽:16
馬鞍山茂 瀏覽:5
通遼工商局咨詢電話 瀏覽:304
誰發明的糍粑 瀏覽:430
國家公共文化服務示範區 瀏覽:646
pdf設置有效期 瀏覽:634
廣告詞版權登記 瀏覽:796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方案 瀏覽:660
公共服務平台建設領導小組 瀏覽:165
人類創造了那些機器人 瀏覽:933
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何時實施 瀏覽:169
遼寧育嬰師證書領取 瀏覽:735
劃撥土地使用權轉讓能轉讓嗎 瀏覽:97
2019年公需科目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56
關於知識產權管理辦法 瀏覽:331
公共衛生服務培訓筆記 瀏覽:532
基層公共衛生服務技術題庫 瀏覽:497
中國城市老年體育公共服務體系的反思與重構 瀏覽:932
網路著作權的法定許可 瀏覽:640
工商局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總結 瀏覽: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