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公司名稱,被別人注冊成了商標怎麼辦
企業名稱與商標是兩個不同的法律概念。
商標是區別不同商品或者服務來源的標志,由文字、圖形或者其組合構成;企業名稱是區別不同市場主體的標志,由行政區劃、字型大小、行業或者經營特點、組織形式構成,其中字型大小是區別不同企業的主要標志。
企業使用的商標經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核准注冊後才能取得商標專用權,而企業名稱在縣級以上工商局登記後即可取得一定地域范圍的企業名稱權。兩個權利授予的程序、部門和權利范圍是不同的。
擅自使用他人企業名稱,造成相關公眾對商品產生混淆、誤認的,屬於不正當競爭。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不正當競爭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進一步明確:企業登記主管機關依法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在中國境內進行商業使用的外國(地區)企業名稱,
具有一定的市場知名度、為相關公眾所知悉的企業名稱中的字型大小,都可被認定為反不正當競爭法第5條第(三)項規定的「企業名稱」。
企業名稱(字型大小或簡稱)被他人注冊為商標的,企業可以《商標法》第31條規定的「申請商標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申請撤銷該商標的注冊,但前提應當是惡意注冊或造成相關公眾混淆、誤認,且企業具有一定知名度。
(1)公司核名含有商標怎麼辦擴展閱讀:
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其生產、製造、加工、揀選或經銷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務需要取得商標專用權的,應當依法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以下簡稱商標局)提出商標注冊申請。
狹義的商標注冊申請僅指商品和服務商標注冊申請、商標國際注冊申請、證明商標注冊申請、集體商標注冊申請、特殊標志登記申請。
廣義的商標注冊申請除包括狹義的商標注冊申請的內容外,還包括變更、續展、轉讓注冊申請,異議申請,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備案申請,以及其他商標注冊事宜的辦理。
國內的申請人辦理各種商標注冊事宜有兩種途徑:一是直接到商標局辦理;二是委託國家認可的商標代理機構代理。兩種途徑的主要區別是發生聯系的方式不同和提交的書件稍有差別。在發生聯系的方式方面,直接到商標局辦理的,在辦理過程中申請人與商標局直接發生聯系;
委託商標代理機構辦理的,在辦理過程中申請人通過商標代理機構與商標局發生聯系,而不直接與商標局發生聯系。在提交的書件方面,直接到商標局辦理的,申請人除應提交的其他書件外,應提交經辦人本人的身份證復印件;
委託商標代理機構辦理的,申請人除應提交的其他書件外,應提交委託商標代理機構辦理商標注冊事宜的授權委託書。國內的申請人直接辦理商標注冊事宜的,應到商標局的商標注冊大廳辦理。
外國人或外國企業在中國辦理商標注冊事宜必須委託商標代理機構代理,但在中國有經常居所或者營業所的外國人或外國企業除外。
委託商標代理機構辦理商標注冊事宜的,應准備的書件和辦理程序可以向商標代理機構咨詢。
申請材料
1、以企業名稱申請注冊的,需提供營業執照復印件,並需在營業執照復印件上加蓋公章;
2、以個人名稱申請注冊的,需提供個人身份證復印件1份和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復印件,個體工商戶營業執照復印件上需加蓋公章;
3、提供商標文字或圖樣,需要保護顏色的,還需要提供彩色圖樣;
4、提供擬注冊的商品/服務項目,可根據申請人自己經營的商品或提供的服務,參照《商標注冊用商品和服務國際分類》(尼斯分類)第十版以及商標局根據上述國際分類表修改的《類似商品和服務區分表》來填寫;
5、提供加蓋公章或簽字的《商標代理委託書》,該委託書可從本網站上下載;尤其注意,《商標代理委託書》上的地址應於營業執照上的注冊地址應完全一致。
B. 公司名字與商標同名算侵權嗎
已經核準的公司名稱享有名稱權,與商標同名不存在侵權。
《企業名稱登記管理實施版辦法》第二條本辦權法適用於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登記注冊的企業法人和不具有法人資格的企業的名稱。
第三條企業應當依法選擇自己的名稱,並申請登記注冊。企業自成立之日起享有名稱權。
(2)公司核名含有商標怎麼辦擴展閱讀:
具備下述四個構成要件的,構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侵權行為:
1.必須有違法行為存在,即指行為人實施了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的行為;
2.必須有損害事實發生,即指行為人實施的銷售假冒商標商品的行為造成了商標權人的損害後果。銷售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會給權利人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同時也會給享有注冊商標權的單位等帶來商譽損害。無論是財產損失還是商譽損害都屬損害事實。
3.違法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即指行為人對所銷售的商品屬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事實系已經知道或者應當知道。
4.違法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必須有因果關系,即指不法行為人的銷售行為與造成商標權人的損害結果存在前因後果的關系。
C. 公司名字審下來了,但公司名查到被注冊了商標,以後發展會有影響嗎
會有影響,如果這個商標火了,你們不就借光了。如果你們做大了,這個商標就佔便宜了。如果你有實力,可以收購這個公司和商標。
D. 我的企業名稱被別人的公司注冊了商標,怎麼辦還能用嗎
如果注冊成功了就不可以注冊了,看注冊的產品或服務是否在一類別,在線HI我,幫你查詢
E. 企業名稱權與商標權沖突了怎麼辦
《企業名稱登記管理規定》第5條規定:「登記主管機關有權糾正已登記注冊的不適宜的企業名稱,上級登記主管機關有權糾正下級登記主管機關已登記注冊的不適宜的企業名稱。對已登記注冊的不適宜的企業名稱,任何單位和個人可以要求登記主管機關予以糾正。」 第9條規定:「企業名稱不得含有下列內容和文字:(一)有損於國家、社會公共利益的;(二)可以對公眾造成欺騙或者誤解的;」該規定明確指出,對已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有可能對公眾造成欺騙或者誤解的,可以由登記主管部門予以糾正。
《商標法》第四十一條、《實施細則》第二十五條規定:已注冊的商標,違反本法第十、十一、十二條規定的,或者是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 由商標局撤銷該注冊商標,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撤銷該注冊商標。
下列行為屬於《商標法》第四十一條第一款所指的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行為:
(1)虛構、隱瞞事實真相或者偽造申請書件及有關文件進行注冊的;
(2)侵犯他人合法的在先權利進行注冊的;
(3)以其他 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其中,侵犯他人合法在先權利的,包括侵犯他人合法在先登記注冊的企業名稱權,對這種侵權獲得注冊的行為,他人可以向商標局或者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撤銷已注冊的商標。
F. 其他的公司申請的商標帶有我們公司的名字,如果申請成功,會有什麼影響如果我們要提出異議,應該怎麼做
樓主您好,
1,如果申請成功了,當然有影響了,就好比王老吉商標案一樣,自己想想有多大的損失,
2,准備好材料和證件,證據在商標公告(3個月)內提出異議,這樣就可以了,
3,然後再自己申請注冊就搞定了。
希望能幫到樓主,
G. 救急!!!公司名字被別人注冊了商標,現在怎麼辦
其一,就初審公告的商標向商標局提出異議。根據商標法第三十條的規定,「對初專審公告的商標,自公告屬之日起3個月內,任何人均可以提出異議。」權利人認為自己的商標被他人惡意搶先申請注冊的,如果在該商標初步審定公告期內及時發現,可以向商標局提出異議,請求商標局不予核准注冊。
其二,就已經注冊的商標向商標評審委員會提出爭議。根據商標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權利人認為自己的商標被他人惡意搶先注冊的,可以自該商標注冊之日起5年內,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撤銷。
當事人在向商標局或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異議或爭議、主張權利時,應當結合上面所分析的商標搶注行為的構成要件來陳述理由、提供相應的證據。
根據樓主的情況要准備好的是權利人在先使用、宣傳爭議商標的證據,例如權利人與商標設計、商標標識印刷單位之間的委託合同及相應單據,有關商標的廣告製作、發布合同,刊登商標廣告的報紙、雜志,有關商標商品的購銷合同及發票等。
一旦與其他企業有商標糾紛,要積極應對,可以尋求專業事務所的幫助對涉案商標提起無效訴訟,從而讓企業產品能夠順利上市,贏得發展機會。
H. 公司名稱中的字型大小被他人注冊為商標怎麼辦
智凡知識產權:首先,公司名稱中的商號(或稱字型大小)是受法律保護的。比如,「武漢智凡知回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答」這個企業名稱中,「智凡」是該公司的商號(字型大小)。但並不存在所謂「商號權」。商號只能做作為一般民事利益受到法律保護。目前,對商號的保護,可適用《反不正當競爭法》及《民法通則》。 其次,若在先登記注冊的公司沒有將其商號注冊為商標,其他企業或個人有權申請注冊。對於在先登記的公司來說,如果單獨使用公司名稱中的商號,可能會侵犯商標權人的商標專用權。 而只有在先登記的公司具有相當的知名度,其商號才可能受到前述《反不正當競爭法》及《民法通則》的保護。此時,該公司可對在後申請注冊的商標提出異議(該商標尚在申請過程中)或撤銷申請(該商標已注冊)。 若您在商標及商號沖突方面有任何問題或者疑問,請聯系智凡知識產權:
I. 客戶公司名稱含有已被其他公司注冊為商標的文字如何處理
你好,如果是公司名稱,請按照營業執照填寫,如果是小程序名稱,請您提供商標證。
J. 商標注冊跟工商核名沖突嗎
企業注冊商標與企業名稱之間的沖突由來已久, 這主要是由於商標與企業名稱中的字型大小都天然地具有指示商品或服務的提供者來源的功能屬性, 但卻分屬於兩個互不交叉的登記管理體系的緣故。
我國行政、 司法實踐也長期以這些原則作為考量來處理企業名稱與商標權利之間的沖突。
以權利獲得的先後為序而言, 注冊商標與企業名稱的沖突主要是以下兩種情況:
一、在先登記知名的企業名稱與在後申請注冊的商標
二、在先申請注冊的商標與在後登記使用的企業名稱
最高人民法院1998年《 關於全國部分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座談會紀要》 中提到: 「 如何解決權利沖突, 公正保護知識產權所有人的合法權益? 與會同志認為, 人民法院受理的知識產權糾紛案件或者其他民事糾紛案件中, 凡涉及權利沖突的, 一般應當由當事人按照有關知識產權的撤銷或者無效程序, 請求有關授權部門先解決權利沖突問題後, 再處理知識產權的侵權糾紛或者其他民事糾紛案件。 經過撤銷或者無效程序未能解決權利沖突的, 或者自當事人請求之日起3個月內有關授權部門未作出處理結果且又無正當理由的, 人民法院應當按照民法通則規定的誠實信用原則和保護公民、 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權益原則, 依法保護在先授予的權利人或在先使用人享有繼續使用的合法的民事權益。 」 國家工商總局《 關於解決商標與企業名稱中若干問題的意見》( 工商標字[ 1999] 第81號) 第六條也規定:「 處理商標與企業名稱的混淆, 應當適用維護公平競爭和保護在先合法權利人利益的原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