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局和審協比較,求助國家知識產權局實審員和專利審查
依據專利法,發明專利申請的審批程序分為受理、初審、公布、實質審查和授權五個階段;實用新型或者外觀設計專利申請在審批中不進行早期公布和實質審查,故只有三個階段。
1. 專利申請受理階段。我國單位或者個人申請專利可以通過兩種途徑:直接制或代理制。直接制是指申請人自備申請文件,直接郵寄或遞交到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受理處或代辦處。申請發明或者實用新型須提交請求書、說明書及其摘要和權力要求書等申請文件一式兩份,實用新型應當有附圖(結構示意圖);申請外觀設計提交請求書及外觀設計的圖片或者照片及簡要說明,請求保護色彩的還要提交彩色和黑白的圖片或者照片各一份。申請文件或者辦理各種手續都必須使用專利局統一制定的表格,這些表格可以到市知識產權局購買。代理制是指申請人委託專利代理機構辦理申請手續。向國外申請專利必須先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申請專利,並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同意後,委託國務院指定的專利代理機構辦理。從1994年1月1日起,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成為PCT專利合作條約的受理局、指定局、選定局、國際初步審查單位和國際檢索單位,我國單位或者個人可以用中文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PCT受理處提出國際專利申請。個人申請專利時應當提供所在單位出具的非職務發明證明以及請求費用減緩的證明,可以申請減緩申請費、1至3年的年費等費用。
我國專利法的保護對象包括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專利,並實行先申請原則,即同樣的發明創造只能被授予一項專利權,並且只授予最先申請的人,對於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在同一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分別申請專利的,在接到專利局通知後自行協商確定申請人。如果協商後仍不能確定申請人,那麼誰也得不到專利權。發明與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的審批程序和保護期限不一樣,發明要經初步審查公開、實質審查授權,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只經初步審查即刻授權;審批期間發明一般需4至5年,外現設計6至8個月,實用新型1年;發明專利權的保護期限為二十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十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發明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實用新型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於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外觀設計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色彩或者其結合歷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對違反國家法律、社會公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的發明創造以及科學發現、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動物和植物品種、用原於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不授予專利權。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應當同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出版物上公開發表過或國內公開使用過的外觀設計不相同或者不相近似。
在申請專利之前,申請人應當對發明創造的市場前景或商業價值進行評估,必要時應對擬申請的技術主題進行新穎性或專利性檢索,權衡申請專利的利弊,是否可以通過其他方式保護自己的發明創造以及申請專利的有利時機。簡而言之,申請專利要跟著市場走,以獲利為前提,以搶占市場先機為目標,申請與否及具體時間依研究開發進度、申請專利的類別及技術特點而定。
B. 進審協好還是做專利代理人好
都挺累的,不過掙得都不少,要穩定去審協,要未來的發展可以做個稱職的代理人。
C. 在專利審協的人考專利代理人容易過嗎
事物方面您可能比較擅長,因為實務考的比較綜合。但法律方面還是要看的,還需要背誦,尤其是相關法,種類很多。
D. 專利局和審協比較,求助
某種程度來上講,在審協的發展源空間比專利局要大。 如果不想在審協了,可以去復審委或者專利開發公司。 這個行業的確很窄,一旦你進入了,很難再出去。即使換工作,也無非是事務所、審協、或者復審委。 專利局倒是有機會到國外深造,但是機會很少,大多數人是得不到的。如果摟主想深造,可以自費出國進修。
更多公考資訊請查看安徽人才信息網http://www.ahrcw.com
E. 請問國家知識產權局和審協有什麼區別 還有實審員和審查員有什麼不同(主要是工作內容和待遇)
國知局的審查員的待遇是參照公務員管理(非公務員編制),審協實際上公司專化管理,審協審查員是無編制的屬合同工。審協收入高一些,工作量也大,工作內容基本上是一樣的,審案子的都是審查員,你說的實審員應該指對發明進行實質審查的審查員吧。
F.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待遇好嗎
公務員的轉正前後的工資相差不會太大,轉正前沒有定級,總體會劃個基礎工資,大概有轉正後的80%,定級後就按照級別、職務、崗位等幾項確定,這幾項總共加起來不多,就幾百塊錢的樣子,公務員的工資重點在補助之類。。轉載: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協作中心(審協)待遇我們單位跟審協是兄弟單位,我從8月開始,也是跟審協一起培訓的,審協的培訓是4個月,而我們可能就是3個月。培訓的時候,很羨慕審協的同學,覺得他們的工作挺有意思,審專利申請,審完了還能在案子上蓋個人名章,小有權利呀。原來審協也有做專利分類的部門,從今年起劃歸中國專利技術開發公司了,所以今年招聘的肯定都是做實審的。先說培訓的4個月,沒有績效,只有基本工資,看過一位碩士的工資條,2,5k左右,博士的3k左右。從8月入職開始一個月內,他們發了種類非常齊全的文具,包括u盤,一條很好的毛毯,2百左右吧,900塊錢降溫補貼,這個不知道是2個月還是3個月的。每天吃飯基本不用花錢,因為中午10塊花不了,早餐也可以用的。晚上只要6:30以後打卡,就有工作餐,很多人都是6點吃飯,吃過以後再打卡,然後走人。培訓結束,在導師帶領下開始做案子,據說普通的審查員一個月必須做8件以上的案子,每件500績效,上限不知道,好像12以上?以前是不設上限的。也就是說,績效保證每月4k以上,給我們講課的那位年輕老師一個月大致做11件(他還要做導師帶新同事,這個另有補貼,多少不知)。加上培訓後評級了,初級審查員也有津貼,基本工資也會漲06年到審協的,我們那個培訓班上70多人,多來自清華,中科院,北大等,記得還有兩個哈工大的。北理北郵的可能因為畢業早,是前面培訓過的,前面還有兩期,博士也不少。工作會比較累,這個工作,我不覺得它很枯燥,我是做數據深加工的,這個才叫枯燥呢。待遇暫時不是特別好吧,平時發的東西還是蠻多的。人才有一定流動性,聽說去年有一期30多個人已經走了7,8個,接受了知識產權局的培訓,考專利代理人資格非常容易了,有些人跳去了大的專利事務所。有的要生baby的姐妹為了輕松點就去做了分類,地位當然不如實審了,待遇倒是差不多的。估計專利開發公司過不了多久也要招聘吧,招聘做分類的?但是招聘人數可能就不如審協多了。工作地點大致學院國際或者學知軒,咱們科學院06年有好幾個去了審協的,至少我就認識4個了,覺著挺羨慕的,後悔去年審協招聘為什麼不放在心上,培訓以後,我對這部分工作認識多了起來,以前不感興趣,現在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總的來說,這是一個朝陽行業,小有壓力,薪水一般,可能會有十分成就感,看個人興趣,需要不斷學習,比如學法律,還有日語或者德語,誰讓日德每年的專利申請量僅次於美國呢。但是放心,外國到中國來的專利申請,按專利法規定,應該由涉外專利代理機構代理,已經翻譯成中文了,所以,不會像知識產權局的公務員一樣,去過翻譯(不過人家公務員做翻譯是賺外快,審協的就不允許了)。
G. 審查員,與在地方審協做專利審查員有什麼差別
外觀設抄計專利主要就是對產品的外觀作出保護的,具體包括產品的形狀、圖案等等。那麼什麼也樣的外觀專利,才能申請?才不算是侵權呢?外觀專利保護顏色《專利法實施細則》第二條第三款對外觀設計專利的定義,是指對產品的形狀、圖案、色彩或者其結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並適於工業上應用的新設計。由於單純的色彩不可能成為一項設計,因此,外觀設計包括下列各類:1、單純形狀的設計;2、單純圖案的設計;3、形狀和圖案結合的設計;4、形狀和色彩結合的設計;5、圖案和色彩結合的設計;6、形狀、圖案和色彩結合的設計。
H. 專利局和審協比較,求助國家
專利局有編制,審協可能沒編制。但是審協的待遇比專利局要高一些。如果只想鍍金,審協就夠了。如果求安穩,專利局更好。僅供參考。
I. 專利代理人和審協審查員哪個有前景
專利代理人起點低,空間大。審查員收入穩定。
J. 去審協做專利審查員還是去一國內年輕牛人那做博後
國內年輕牛人那做博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