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專利惡意非正常申請的法律行為是什麼意思
《關於規范專利申請行為的若干規定》(根據第75號局令修正)
第三條本規定所稱非正常申請專利的行為是指:
(一)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內容明顯相同的專利申請;
(二)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明顯抄襲現有技術或者現有設計的專利申請;
(三)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不同材料、組分、配比、部件等簡單替換或者拼湊的專利申請;
(四)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實驗數據或者技術效果明顯編造的專利申請;
(五)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利用計算機技術等隨機生成產品形狀、圖案或者色彩的專利申請;
(六)幫助他人提交或者專利代理機構代理提交本條第一項至第五項所述類型的專利申請。
規定指出,國家知識產權局對非正常申請專利的行為,除依據專利法及其實施細則的規定對提交的專利申請進行處理外,可以對其予以通報,或建議各地專利管理部門不予資助或獎勵;已經資助或獎勵的,建議全部或部分追還。通過非正常申請專利的行為騙取資助和獎勵,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移送有關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案例:
近日,天台法院依法對一名故意隱瞞事實、惡意申請執行、妨礙人民法院正常執行秩序的申請執行人李某作出拘留15日的決定。
李某原系某房地產公司的一名設計師,在職期間因勞動報酬問題跟公司發生糾紛。李某於2017年將公司訴至天台法院,該院經審理後判決房產公司支付李某各項報酬合計29399.79元。
李某因為不服一審判決,隨後向台州中院提起上訴。上訴期間,雙方經自行協商後達成和解,房產公司支付李某報酬合計9萬元,李某在收到款項後向二審法院撤回了上訴,這起糾紛就此圓滿解決。
事情過去一年半後,天台法院卻收到一份李某從香港郵寄的執行申請,要求房產公司履行一審判決確定的支付勞動報酬合計29399.79元,法院於同日立案執行。
在執行過程中,天台法院依法向被執行人發出執行通知書、財產報告令,並通過網路查控系統凍結了該公司名下銀行存款30000元。
在立案後第三天,該房產公司法務代表向法院提交了一份關於李某濫用訴權、惡意訴訟的報告,並提供了銀行付款憑證和李某的撤訴申請書復印件各一份,以此證明雙方自行和解並履行完畢的事實。
為查明事實,承辦法官立即電話聯系李某核實情況,但李某多次拒接電話,並在電話接通時含糊其辭,迴避問題。
經傳喚,李某到法院接受調查時承認與房產公司除勞務糾紛外無其他經濟糾紛,也收到房產公司支付的人民幣9萬元,並在收到款項後向台州中院書面申請撤訴,但始終否認雙方糾紛已經結清的說法。在接受傳喚後,李某還多次報警稱法院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其行為嚴重擾亂法院正常執行秩序。
❷ 專利被惡意搶注了該怎麼維權
專利被惡意搶注了該怎麼維權,專利被惡意搶注生活中時有發生,那麼專利被惡意搶注了該怎麼維權?專利被惡意搶注如果大家需要專業的專利服務,八戒知識產權幫您支招!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業務發展迅速,專注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八戒知識產權專利申請,專利轉讓代理服務受業內認可,您有專利轉讓,專利申請的交易的需求,就趕快咨詢八戒知識產權客服。專利被惡意搶注了該怎麼維權一、專利權屬證據。證明原告享有專利權或者專利許可使用權。二、侵權存在證據。證明被告已經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原告應當提交被控侵權產品及其銷售發票、專利與被控侵權產品技術特徵對比材料等證據。三、賠償金額證據。證明其提出的賠償金額有事實依據。原告應當提交能證明其提出的賠償數額的證據,如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的證據或者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的證據;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專利許可使用費合理確定賠償數額。專利被惡意搶注了該怎麼維權?更多詳細知識產權知識和業務,可以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致力專注知識產權領域。其主營業務專注於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
❸ 牽涉到惡意取得專利權的問題
這方面對於先申請的企業比較有利,如果A企業是最先申請的,那麼B企業再做宣傳廣告時,就很可能侵犯了A企業的權利。
歐盾知識產權顧問為您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
❹ 國家對惡意申請專利有沒有法律處理
專利只有無效和有效 沒有惡意聲請之說的05年的專利是現有技術的話,就是說明專利無效。你專所要做的就是去屬專利復審委員會聲請該專利無效裁定。並把91年生產地產品作為證據提交給復審委員會。如果真的是91年生產過的東西 只要拿著證據就能贏。
❺ 余成俊專利惡意申請什麼時候解除
可以無效。還有問題嗎?
❻ 我上某媒體後專利被人惡意搶注怎麼辦
專利遭受侵權了,可以通過如下3中方式進行維權:
1、協商、談判;
2、請求專利行政管理部門調解;
3、提起專利侵權訴訟。
「惡意搶注」指的是:以獲利等為目的、用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在該領域或相關領域中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域名或商號等權利的行為。「惡意搶注」多發生在以「申請在先」為授權原則、能帶來一定經濟利益或精神利益的權利領域,故多發生於商標、域名及商號。
關於「惡意搶注商標」,《商標法》第三十一條規定:「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因此,「惡意搶注」就是申請人利用不合理或不合法的方式,將他人已經使用但尚未注冊的商標以自己的名義向商標局申請注冊的行為。
❼ 國家對惡意申請專利有沒有法律處理
有幾個問題來要指出:源
1、假如你的專利是ABCD,對方在先申請的專利是ABC;
這種情況下你的專利屬於從屬專利,專利授權時只要你在以前專利的基礎上做出了改進,且改進點滿足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就可以獲得專利權;
但是此種情況下你一旦製造、使用、銷售、許諾銷售或者進口該的專利產品(ABCD)你就一定侵犯了對方的專利(ABC);正如「專利蛋 」的回答,可以通過強制許可來獲得實施權,但是中國專利法實施到現在沒有一例強制許可的案例,個中緣由不細說。最合理的方式是相互交叉許可。
2、中國的專利侵權訴訟中採用的原則是填平原則,也就說專利權人損失多少,侵權人補償多少(當然額度要有相關證據支撐),所有中國沒有所謂的惡意侵權,這一點和美國不同,美國一旦認定惡意侵權會有數倍的懲罰性賠款。
❽ 什麼是非正常專利申請
關於規范專來利申請行為的若自干規定第三條
本規定所稱非正常申請專利的行為是指:
(一)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內容明顯相同的專利申請,或者指使他人提交多件內容明顯相同的專利申請;
(二)同一單位或者個人提交多件明顯抄襲現有技術或者現有設計的專利申請,或者指使他人提交多件明顯抄襲現有技術或者現有設計的專利申請;
(三)專利代理機構代理提交本條第(一)項或者第(二)項所述類型的專利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