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轉讓專利技術是使用權三年,一次性收費300萬,以後不再提供後續服務,能否一次全部確認收入為什麼
你的合同怎麼訂的就怎麼做。請不要見笑,看見你的標題你的轉讓就有版問題,你說的三年應該是授權三權年,轉讓應屬於專利權利轉讓了,所以我認為你沒有這個合同,如果有,哪么合同條款是非常明確的。三年三百萬。。。。。。。。。談判的切入點就不對勁。我只是說說,不要見怪。如果你確實是英才我們誠邀你到我們的非職務發明群來當老師,我們群里一個每年寫三百個專利的人都有,他們在急等你的指導。我可以保證你十分鍾之內進入任何一個群。
『貳』 A企業2008年4月1日向B企業裝讓一項專利權的使用權同時A企業承諾提供後續服務5年。假定A企業2008年4月1日一
289.2萬元啊
『叄』 A企業2008年4月1日向B企業轉讓一項專利權的使用權,同時A企業承諾提供後續服務5年,假定A企業2008年4月1日
首先要由對方提供擁有這項專利的證明文件,知道他是否是合法擁有人及專利到期時間
『肆』 一營業利潤問題,兩道題的答案不一樣,求解
題一的生產工人工資是計入產品成本中的,不會影響營業利潤,而題二是管理人員工資,屬管理費用,影響當期利潤的
『伍』 轉讓無形資產提供後續服務和不提供後續服務有什麼區別
沒什麼大的區別。只是提供後續服務能知道轉讓的進度。不提供後續服務的就等轉讓證書下來後直接通知你。
『陸』 轉讓無形資產使用權取得的一次性收入不再提供後續服務應計入什麼科目
一般是營業外收入
『柒』 初級會計實務題目,向丙公司轉讓一項專利的使用權,並一次性收取使用
這道題中的專利的使用權符合無形資產的確認條件 是確認為無形資產的
讓渡專利的使用權而不是所有權,所以收入是其他業務收入
借銀行存款,貸其他業務收入
借接他業務成本 貸無形資產
『捌』 A企業2008年4月1日向B企業轉讓一項專利權的使用權,同時A企業承諾提供後續服務5年。假定 A企業2008年4月1
專利實施許可,是指專利權人或者授權的人作為轉讓方,許可受讓方在約定的范圍內實施專利,受讓方支付約定使用費的行為。它包括普通實施許可、排他實施許可和獨占實施許可三種基本形式。所以在專利實施許可合同中應該注意以下問題:
1.必須明確約定實施許可的形式,是普通、排他還是獨占。
2.在訂立專利實施許可合同時應該明確約定專利實施許可的范圍,包括專利實施方式的限制;製造專利產品數量或使用專利方法次數的限制;實施期限和地域的限制。
3.明確專利權終止或被宣告無效的法律責任。根據我國法律規定,發明專利權的有效期限是申請之日起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專利的有效期限是申請之日起10年。
4.審查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的有效性。此處應當注意的是:是否被授予專利權;轉讓方是否為合法的專利權人;是否有共有權人,是否取得共有權人的同意;專利權的繳費問題。
5.注意約定轉讓方的一些特定義務。比如,提供實施專利技術的有關資料和必要的技術指導;承擔對專利權的完整性的擔保義務;承擔如實向受讓方說明訂立合同前專利實施的情況等。
6.特別注意約定「驗收標准和方式」。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履行過程中,當事人常會因合同標的——技術成果是否成熟、先進、可靠、適用而發生糾紛。審理這類糾紛案件,往往會遇到對該技術成果的鑒定問題,而鑒定結論對案件的處理結果關系極大。因此,在合同中要約定驗收標准和方法。當事人為此發生糾紛,法院對該技術成果組織鑒定,不符合約定驗收標準的,就應視為違反合同,違約方應當承擔違約責任。
7.專利實施許可合同要備案。根據《專利法實施細則》第15條第2款的規定,專利權人與他人訂立的專利實施許可合同,應當自合同生效之日起3個月內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備案。因為按照有關規定經過備案的專利合同的受讓人有以下權利,第一,可以對專利侵權行為向法院提出訴前停止侵權行為的申請;第二,可以提起侵權訴訟;第三,可以請求地方各級專利管理部門處理專利侵權糾紛。
8.注意「不爭議條款」是無效條款。「不爭議條款」又稱「不得反控條款」,是指在專利實施許可合同中,規定被許可方不得對許可合同中所涉及專利權的合法性提出質疑,即被許可方不得在合同有效期內對合同中涉及的專利權直接或者間接地向專利復審委員會提出無效宣告請求。
關於專利技術入股
專利技術入股,是指以專利技術成果作為財產作價後,以出資入股的形式與其他形式的財產(如貨幣、實物、土地使用權等)相結合,按法定程序組建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一種經營行為。在運用專利進行出資中除了涉及專利本身的特殊性外,更多的將涉及到《公司法》的領域。2006年1月1日實施的新《公司法》對公司出資等諸多領域都進行了大量的修改,所以結合兩者的法律規定,在專利技術入股的操作中需要注意如下幾方面的問題:
1.專利技術入股的形式,包括用專利權入股的、以專利實施權入股的,還有把專利申請權也視為專利技術作價入股。我認為此三項出資形式都是可行的,但實踐中對於用後兩種方式入股的,在一些問題的處理上還存在一定的法律障礙,比如將出資轉讓的問題等。所以首先應該明確以專利技術入股的形式,當然,為了減少將來不必要的糾紛,我們應該首推以專利權入股。
2.以專利權入股需完成以下出資手續方可認定出資無瑕疵,首先須對專利的價值進行評估,然後專利權人依據設立公司的合同和章程到專利局辦理專利權轉移於被投資的公司的登記和公告手續,工商登記機關憑專利權轉移的手續確定以專利技術入股的股東的完成股東投資義務的履行。
3.專利入股必須是專利的合法權利人。我國法律對能進行股權投資的主體是有規定的,無論是國有企業,法人內設職能機構還是個人進行專利入股都是存在一定的限制。
4.在使用專利技術入股時,還必須注意技術資料的交接和權利的移交;專利入股方的技術培訓和指導;後續改進成果的權屬和各方的違約責任。
5.專利入股需要特別注意專利技術的可靠性。由於審批專利的審查員受專利局文獻存儲量的限制和工作疏忽等原因,把不具備專利條件的技術授予專利權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另外對於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是不進行實質審查的,所以法律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都可以提出宣告專利無效的申請。一旦被宣告無效就不具備財產權的屬性,就不能作為入股的技術。因此對專利進行必要的審查檢索及在合同中約定無效後的處理辦法是非常必要的。
6.入股後涉及到的公司治理問題。我國原有的《公司法》規定無形資產的出資金額不能超過注冊資本的20%,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對無形資產的比例為35%。所以過去以無形資產出資的不會成為絕對的控股股東,在公司治理中只能處於附屬地位。但根據新《公司法》規定知識產權的出資比例最高可達到70%,可成為絕對的控股股東。而且新《公司法》給予了公司更多更大的自主權,並全部體現於公司的章程之中,這樣公司的章程就真正成為一個公司的「憲法」,它對公司和股東相當重要。
關於專利權的轉讓
專利權的轉讓除涉及我國《專利法》及相關系列法律法規的規定外,其主要涉及《合同法》等法律領域,其轉讓的過程可以說就是合同談判的過程。專利權轉讓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權利人的問題,主要看轉讓人是否是專利的合法持有人,是否有共有人,是否存在職務發明的性質,對國有企業的專利還注意有無審批意見。
2.受讓人的問題,特別是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向外國人轉讓專利權的,必須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批准。
3.專利權的轉讓按法律規定必須經過專利局登記和公告後生效。
4.在專利轉讓合同中必須明確專利的名稱、性質、內容以及權屬狀況,並應該特別注意專利權的保護年限。
5.在專利轉讓合同中必須明確專利在轉讓前的實施情況以及可能產生的後果。專利轉讓後轉讓方是否仍然可以繼續實施專利項下的技術也應該有明確的約定。
6.注意約定後續改進技術成果的權屬。
7.由於專利權可能被宣告無效的特殊性,在合同中應當明確約定無效後的法律後果及可能產生的違約責任。
專利轉讓由於其可能被宣告無效的原因致使這種行為存在極大的商業風險,在操作的現實案例中,由於無效後所引發的一系列糾紛也是比較多見的,如果事先約定不明的話,其處理起來也比較復雜。
一些卓有遠見的企業家為避開這種風險更注重尋找安全可靠又經實踐檢驗具有巨大利潤空間的一些專利技術,而這些相對成熟的技術,權利人是不會輕易轉讓的,所以近幾年出現以並購整個企業來得到對專利技術的這種比較安全的操作方式,並且公司並購也是短期內使企業發展壯大的有效方式。
『玖』 某企業2007年4月1日向企業轉讓一項專利權的使用權,為期5年,同時公司承諾提供後續服務。假定A公司2007年4
實現的收入與稅沒有關系,個人意見
『拾』 向乙公司轉讓一項軟體的使用權,一次性收取使用費20萬元並存入銀行,且不再提供後促服務。
借:應收賬款210.6貸:主營業務收入18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專30.6借:主營業務成本150貸:庫存商屬品1502.借:管理費用175.5貸: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175.5借:應付職工薪酬——非貨幣性福利175.5貸:主營業務收入150應交稅費一一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25.5借:主營業務成本8貸:庫存商品83.借:銀行存款20貸:其他業務收入204.借:銀行存款93.6貸:其他業務收入8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3.6借:其他業務成本59貸:原材料595.借:遞延收益300貸:營業外收入-政府補助3006.借:管理費用20財務費用10營業外支出5貸:銀行存款35營業收入=180+150+20+80=430萬元營業成本=150+8+59=217萬元營業利潤=430-217-175.5-20-10=7.5萬元利潤總額=7.5+300-5=302.5萬元註:第二小題中的市場售價為150萬元對么?不懂可繼續追問!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