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商標專利 > 專利權無效後返還費用

專利權無效後返還費用

發布時間:2021-02-11 19:11:40

『壹』 專利權被宣告無效,我能要回已支付的使用費

專利法第四十七條來規定:
宣告無效的專源利權視為自始即不存在。
宣告專利權無效的決定,對在宣告專利權無效前人民法院作出並已執行的專利侵權的判決、調解書,已經履行或者強制執行的專利侵權糾紛處理決定,以及已經履行的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和專利權轉讓合同,不具有追溯力。但是因專利權人的惡意給他人造成的損失,應當給予賠償。
依照前款規定不返還專利侵權賠償金、專利使用費、專利權轉讓費,明顯違反公平原則的,應當全部或者部分返還。

『貳』 已經轉讓的專利被宣告無效後如何處理轉讓費

我國《專利法》第47條明確規定:「宣告無效的專利權視為自始即不存在。宣告專利權無專效的決定屬,對在宣告專利權無效前人民法院作出並已執行的專利侵權的判決、調解書,已經履行或者強制執行的專利侵權糾紛處理決定,以及已經履行的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和專利權轉讓合同,不具有追溯力。但是因專利權人的惡意給他人造成的損失,應當給予賠償。依照前款規定不返還專利侵權賠償金、專利使用費、專利權轉讓費,明顯違反公平原則的,應當全部或者部分返還。」由此可見,當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後,原則上對該專利已經履行的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和專利權轉讓合同,不具有追溯力,也就是專利許可費和轉讓費不返還。但是有兩種情況需要將這些費用全部返還或者部分返還:第一,專利權人的惡意給他人造成的損失;第二,不返還明顯違反公平原則。

『叄』 專利無效費用要給多少錢

申請專利無效費用 專利無效費用是根據不同的專業類型有所不同。 發明專利權無效宣告專請求費用:3000元屬。 實用新型專利權無效宣告請求費用:1500元。 外觀設計專利權無效宣告請求費用:1500元。以上均為無效宣告請求官費。根據國家的規定是需要繳納費用的。如果是找的代理機構為你申請認定專利無效,那麼還需要繳納代理費用。無效宣告的審查程序 無效宣告由專利復審委員會(簡稱「復審委」)受理並審查,復審委內部根據不同技術領域設有不同的審查部門。無效請求將按領域劃分至各部門,各部門將成立合議組,並按照時間順序依次進行審查。 由於各領域案件量不同,因此無效宣告的審查周期也會存在較大差異。一般情況下,發明專利的審查周期最長約2-3年,實用新型次之約0.5-2年,外觀審查周期較短,一般為0.5-1.5年。 另外,如果在無效審查過程中發生專利權屬糾紛,則無效審查還可以被中止,進一步延長了無效審查的周期。除特別簡單的案件外,無效審查過程中一般都會有一個口審的程序,類似於法院的庭審程序,雙方在合議組的主持下口頭進行陳述,一般口審程序後的3-5個月左右會收到無效審查決定。

『肆』 假如我申請的專利被授權了,之後又被無效了,那麼之前收取的專利費怎麼辦

如果是經過專利復審委認定為無效的,則您的專利是自始無效,但是在無效決定生效以前專已經進行的屬民事行為繼續有效。若明顯顯失公平的,比如您收了幾十萬,人家前期投產又很多,結果人家剛要生產您專利無效了,可以要求適當返還。

『伍』 專利效力宣告的結果有哪些,專利權無效可以返還費用嗎

1、授予專利權後,專利權持有單位對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要依法給予獎勵。 2、授予專利權後,專利權持有單位對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獎勵金額,一項發明專利的獎金最少不低於200元,一項實用新型專利或者外觀設計專利最少不低於50元。 由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建議被其所在單位採納而完成的發明創造,授予專利權後,專利權的持有單位應從優發給獎金。 上述獎金,企業單位可以計入成本,事業單位可以從事業經費中列支。 3、專利權持有單位在專利權有效期限內,實施發明專利或者實用新型專利後,每年應從該項專利實施後的所得稅後留利中提取0.5%~2%,實施外觀設計專利後,每年應從該項外觀設計專利實施後的所得稅後留利中提取0.05%~0.2%,作為報酬發給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或者參照上述比例,發給發明人或者設計人一次性報酬。 專利權持有單位,許可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實施其專利的,應當從收取的使用費中納稅後提取5%~10%作為報酬發給發明人或者設計人。 上述報酬,不計入單位的獎金總額,不計征獎金稅,但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個人所得,應依法納稅。 4、本規定適用於單位的職工和其他臨時工作人員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專利。 5、獎勵報酬現金的提取,按照國家有關現金管理的規定辦理。

『陸』 專利被無效後, 無效前起訴別人獲得得賠償是否需要返還

專利申請,有授權拿證和駁回2種結果。但是專利申請拿到授權之後並不就代表著高枕無憂了,內專利法規定任何人容只要有正當的理由及證據都可以去向專利復審委員會申請宣告該專利權無效 。這個程序就是專利無效宣告。
專利復審委員會受理無效宣告請求後,經審查後會作出三種類型的決定:宣告專利權無效、宣告專利權部分無效、維持專利權有效三種類型。
專利復審委員會以書面形式作出決定,在作出決定後通知無效宣告請求人和專利權人。專利復審委員會作出專利權無效或部分無效的決定後,當事人期滿不起訴的,由國家知識產權局進行登記和公告;當事人在規定的期限3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的,待人民法院作出的判決生效後,再由國家知識產權局登記和公告。
宣告無效的專利權視為自始即不存在,即法律上認定該專利權從授權開始就沒有法律約束力。
專利權無效之後也不會返還費用,畢竟整個過程的工作已經做了。

『柒』 專利權無效後實施費等可否作為不當得利處理

我國《專利法》第47條游離於交易安全價值和公平價值之間,因而使得條文缺乏可操作性,雖可通過法律解釋克服這種缺陷,但為了給司法提供明確的裁判規范和為行為人提供明確的行為規范,有必要通過立法予以修正。【關鍵詞】專利權無效/侵權損害賠償/實施許可費/不當得利/整體性知識產權法 一、問題意識 作為一種競爭手段,專利權侵權訴訟中的被控侵權人、專利權許可使用合同中的被許可使用人或者轉讓權轉讓合同中的受讓人常常請求宣告專利權無效,由此引發的問題是: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後,已經支付的專利權侵權賠償費或者專利權使用費、轉讓費是否應當返還給被控侵權人或者被許可使用人或者專利權受讓人?對此,我國《專利法》第47條規定,宣告無效的專利權視為自始即不存在。宣告專利權無效的決定,對在宣告專利權無效前人民法院作出並已執行的專利侵權的判決、調解書,已經履行或者強制執行的專利侵權糾紛處理決定,以及已經履行的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和專利權轉讓合同,不具有追溯力。但是因專利權人的惡意給他人造成的損失,應當給予賠償。依照前款規定不返還專利侵權賠償金、專利使用費、專利權轉讓費,明顯違反公平原則的,應當全部或者部分返還。從解釋論的角度看,該條規定包含以下四層意思: 一是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後,專利權視為從一開始就不存在,也就是說專利權從來就沒有存在過,受該專利權保護的技術從一開始就是人人可得而自由使用的技術。 二是在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後,因為生效判決、調解書或者行政機關的決定書而支付的侵權損害賠償或者因為合同已經履行而支付的專利權使用費或者轉讓費,無需返還給被控侵權行為人或者被許可使用人或者受讓人,沒有支付的侵權損害賠償或者使用費或者轉讓費則無需再行支付。 三是因為專利權人的惡意給他人造成的損失,應當給予賠償。比如證據證明專利權人明知自己採用欺騙手段獲得問題專利而許可他人使用或者轉讓給他人,由此給被許可使用人、受讓人在投資、擔保等交易中造成直接損害的,應該可以理解為專利權人的惡意給他人造成的損失,專利人應該予以賠償。 四是如果專利權人不返還專利權侵權賠償費、專利權使用費或者專利權轉讓費,明顯違反公平原則的,應當全部或者部分返還。比如,被許可使用人或者受讓人花費巨大代價獲得專利技術後,由於該專利屬於問題專利而導致其產品在市場上毫無競爭力,不但沒有營利,反而因為投資巨大而損失慘重,大概可以理解為這里所說的「明顯違反公平原則的」。 由上可見,從立法目的上看,我國《專利法》第47條首要目的在於確保交易安全,但又試圖兼顧公平目的。這一方面可以保護已經事實上形成的交易關系,從而避免為恢復原狀而付出的更大成本,另一方面則可以實現特殊情況下的個別正義。應該說我國專利法立法者的初衷是好的。問題在於,該條第一款已經明確規定「宣告無效的專利權視為自始即不存在。」這說明,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後,相關當事人支付侵權損害賠償費、使用費或者轉讓費的權利基礎從一開始就不存在。據此推論的話,應該得出專利權人從一開始就不應當獲得侵權損害賠償費、使用費或者轉讓費,因此應當將有關費用返還給被控侵權人、被許可使用人或者受讓人的結論才對。但我國《專利法》第47條第二款、第三款卻作出了基本相反的規定。這明顯存在一個邏輯問題。這說明,從立法論角度看,我國《專利法》第47條第二款以及在此基礎上的第三款規定是存在問題的。 那麼,從立法論的角度看,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後,已經支付的專利權侵權損害賠償費、許可使用費、轉讓費究竟應該如何處理呢?下面結合日本的司法實踐以及學說精要探討一下這個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提出筆者的看法,以求教各位同仁。 二、日本的司法實踐和學說 日本專利法第123條雖然列舉了各種可以請求宣告專利權無效的事由以及請求人的資格,但並沒有規定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後的法律後果,而是把這個問題留給了司法實踐和學理解釋。整體上看,日本司法實踐和學理解釋主要圍繞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後已經支付的許可使用費、轉讓費是否應當作為不當得利予以返還進行展開,具體形成了下列三種觀點: (一)不當得利否定說 此說屬日本的多數說。該說認為,被許可使用人或者受讓人由於許可使用合同或者轉讓合同獲得了專利技術,在實施專利技術的過程中獲得了利益,盡管專利權被宣告無效了,原專利權人獲得使用費或者轉讓費並不欠缺「法律上的原因」,被許可使用人或者受讓人也並沒有遭受什麼損失,①而且為了防止出現過分復雜的法律關系,也有必要對宣告專利權無效決定的溯及力加以限制。② (二)不當得利肯定說 此說屬日本的少數說。該說認為,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後,由於作為合同標的的專利權不存在了,以專利權存在為前提的專用實施權或者普通實施權當然也就不再存在,進而專利權使用許可合同或者轉讓合同當然也就應當無效,因而專利權人獲得使用費或者轉讓費就欠缺了「法律上的原因」,必須作為不當得利返還給被許可使用人或者受讓人。③ 不當得利肯定說還批評了不當得利否定說所持的被許可使用人或者受讓人不存在損失的觀點,認為被許可使用人或者受讓人支付的「使用費或者轉讓費」本身就是其所受「損失」,因此即使被許可使用人或者受讓人從實施「專利技術」中獲得了利益,該種利益也不能成為否定被許可使用人或者受讓人請求返還不當得利的積極理由。④ (三)折中說 此說亦屬少數派,卻多被日本裁判所採納。該說認為,已經支付的許可使用費或者轉讓費是否應當返還,首先應當按照當事人的合同約定處理。合同約定不返還的,得遵從當事人的意願。合同約定返還的,則當然應當返還。合同沒有約定的,因欠缺「法律上的原因」,也應當返還。⑤ 在2009年日本知識產權高等裁判所審理的「石風呂事件」一案中,日本知識產權高等裁判所以當事人之間簽訂的合同第6條第1款存在「基於本合同支付的所有費用,任何情況都不予返還」的特別約定,未支持原告要求將已經支付的專利使用費作為不當得利返還的訴訟請求。⑥ 三、筆者的主張 筆者贊成上述第二種主張,即在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後,被許可人支付的使用費、受讓人支付的轉讓費應當作為不當得利返還給被許可使用人、受讓人。不但如此,侵權損害賠償也應當如此處理。理由如下: 所謂不當得利,按照我國《民法通則》第92條的規定,是指沒有合法根據,取得不當利益,造成他人損失的,應當將取得的不當利益返還受損失的人。可見,承擔不當得利之債需要同時具備以下兩個要件:1.沒有合法根據;2.取得不當利益,並因此造成他人損失,即一方取得不當利益和造成他人損失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後,專利權人是否應當將侵權損害賠償、專利權許可使用費或者專利權轉讓費作為不當得利返還給被控侵權行為人、被許可使用人或者受讓人,關鍵是看是否符合這兩個要件。 1.專利權人獲得侵權損害賠償、專利權許可使用費或者轉讓費是否存在合法根據?在專利權被宣告無效之前,雖然權利人獲得侵權損害賠償、專利權許可使用費或者轉讓費具有合法根據,但在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後,按照我國《專利法》第47條第一款的規定,「專利權視為自始不存在」,因而作為獲得侵權損害賠償、專利權許可使用費、轉讓費的權利基礎從一開始也就不存在了。這說明,專利權人獲得侵權損害賠償、專利權許可使用費或者轉讓費在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後,並不存在合法根據,也就是上述日本學者所說的「欠缺法律上的原因」,其獲得的利益也就成為了「不當利益」。 2.專利權人取得不當利益,是否因此而給他人造成損失?不當得利否定說認為,專利權人雖取得利益,但並沒有因此而造成被控侵權行為人、專利權被許可使用人、受讓人的損失,因為這些人從實施專利技術的行為中獲得了利益。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就侵權行為人來說,由於要將自己的侵權所得賠償給專利權人,因此根本就不會有所得。更為重要的是,這種所謂的「侵權賠償費用」根本就是不應該付出的,因為所謂的「專利技術」從一開始就不存在,所謂的「專利技術」從一開始就是其可以不需要付出任何費用、可以自由實施的技術。付出自己本來不需要付出的、可以自由實施的技術掙來的金錢,對於被控侵權行為人來說就是一種損失。 被許可使用人、受讓人同樣是如此。雖然被許可使用人、受讓人可能通過實施所謂的「專利技術」賺取了一定收益,但一方面這種所謂「專利技術」本來從一開始就是其可以自由實施的技術,因此其賺取的這種收益就不能說是專利權人的「專利技術」給其帶來的收益,另一方面即使其中的商品價格包括了「專利權使用費」,但由於最終消費者購買的不是「專利產品」,因而極有可能與被許可使用人或者受讓人之間發生糾紛,這樣一來,被許可使用人或者受讓人賺取的收益很可能賠償給消費者或者用於訴訟成本的消耗,其最終可能就是一無所獲。⑦ 當然,上述持不當得利肯定說的日本學者提出的被許可使用人或者受讓人支付的「使用費或者轉讓費」本身就是一種損失的觀點也是非常具有說服力的。理由在於,由於專利權從一開始就不存在,被許可使用人或者受讓人從一開始就沒有必要為此買單,卻為此買了單,買單的費用本身當然是一種損失了。 可見,專利權人獲得的侵權損害賠償、專利權人許可使用費或者轉讓費是符合不當得利之債的要件的,應當作為不當得利返還給被控侵權人、被許可使用人或者受讓人。 那麼,為什麼筆者不贊成折中說中認為可以通過合同約定返還還是不返還的觀點呢?是因為按照這種觀點進行操作,在實踐中將引發更多的爭論。一是會引發合同條款本身是有效還是無效的爭論。像上述日本知識產權高等裁判所審理的「石風呂事件」中雙方當事人約定的合同條款,就會引發該合同是否屬於「霸王條款」,是否免除了專利權人的瑕疵擔保責任,是否違背了合同法的強制性規定和公共政策等爭論。二是會引發專利權人是善意還是惡意的爭論。如果專利權人明知自己申請的專利屬於根本不應該獲得授權的問題專利,其獲得的費用是否應當作為不當得利返還?如何證明專利權人主觀上是善意還是惡意?三是會引起「事實認識錯誤」的爭論。在上述日本知識產權高等裁判所審理的「石風呂事件」中,原告就提出自己存在「事實認識錯誤」,將非專利技術當成了專利技術,因此應當適用日本民法典第95條關於意思表示錯誤因此法律行為無效的規定,而被告則以原告存在重大過失為由,認為應當適用日本民法典第95條關於意思表示錯誤的人存在重大過失的除外的規定。雖然日本知識產權高等裁判所以「原告作為以營利為目的的事業者在簽訂專利權獨占許可使用合同時,從交易的一般習慣上看,應該對作為合同標的的專利權究竟如何—發明的技術范圍、將來被宣告無效的可能性進行檢討」等為由否定了原告「事實認識錯誤」的主張,但一些學者卻撰文認為,該案件中的原告至少存在三個方面的認識錯誤,即「從一開始就相信該專利不會被宣告無效,從一開始就相信該專利不存在無效的理由,從一開始就相信即使存在無效理由也不會有人提出無效宣告」。⑧這三方面的爭論都涉及許多復雜問題,不是三言兩語可以說清楚的。與其陷入這些復雜的爭論當中,還不如直接採納不當得利肯定說。 採納不當得利肯定說的意義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可以有效遏制問題專利申請的數量,提高專利申請質量。一旦專利申請人預計到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後,獲得的侵權賠償費用、專利權許可使用費、轉讓費要作為不當得利返還,其花費諸多成本獲得的專利權很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就不得不控制申請專利的投機心態,從而提高專利申請質量。 二是可以促使專利權被許可人、受讓人在簽訂許可使用合同或者轉讓合同時,對專利技術進行慎重的檢討,從而提高獲得的專利技術質量,減少糾紛發生的數量。 三是易於司法操作,可以避免諸多復雜無謂的紛爭。 四、對我國《專利法》第47條的簡要評述 我國《專利法》第47條顯然試圖在維護交易安全和維護公平價值之間取得平衡。殊不知,這樣的價值追究不但使得該條第一款和第二、第三款之間存在邏輯混亂的問題,而且給司法活動造成了很大麻煩。究竟什麼是專利權人的惡意給他人造成的損失?這種損失是否等同於使用費或者轉讓費或者損害賠償費用的支付?既然宣告專利權無效的決定原則上沒有溯及力,許可使用費、轉讓費或者侵權賠償費用就不應當返還,但該條第三款又規定不返還明顯違反公平原則,必須全部或者部分返還。這里的公平原則做何種解釋?不返還有關費用會給對方造成一定的損失,從而明顯違反公平原則,所以不管在哪種情況下都應當返還。但是,這樣一來,就會推翻該條第二款規定的宣告專利權無效的決定原則上不具有溯及力的規定。⑨ 雖然從解釋論的角度看,可以通過各種解釋方法巧妙克服《專利法》第47條存在的問題,從而使之得以在實踐中應用,但從立法論的角度看,為了給司法機關提供明確的裁判規范,為行為人提供明確的行為規定,我國還是有必要對該條予以修訂。具體方法是,直接規定專利權被宣告無效後,專利權侵權損害賠償費用、專利許可使用費、轉讓費必須返還。 注釋: ①[日]豐崎光衛:《工業所有権法》(新版),有斐閣1975年版,第286頁。 ②參見[日]吉田和彥:《権利無効の場合既払実施料返還の要否》,《特許判例百選》(第三版)2004年,第207頁。[日]吉原省三:《無効審決が確定した場合の支払濟実施料などの返還の要否》,山上和則先生還歷記念論文集《判例ライセンス法,発明協會2000年版,第26-27頁。 ③參見[日]光石士郎:《新訂特許法詳說》帝國地方行政學會1972年版541.中山信弘:《工業所有権法(上)特許法》(第二版增補版),有斐閣2000年版,第443頁。 ④參見[日]才原慶道:《特許の無効と既払実施料の返還の要否》,《商學討究》第59卷第1號。 ⑤參見[日]才原慶道:《特許の無効と既払実施料の返還の要否》,《商學討究》第59卷第1號。 ⑥知財高判平成21.1.28「石風呂裝置事件」。 ⑦參見李揚:《知識產權法總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版,第164-165頁。

『捌』 專利權被無效了,已付的專利侵權賠償金可以請求返還嗎

一般不返還抄,沒有追溯力。
專利法47條規定:宣告專利權無效的決定,對在宣告專利權無效前人民法院作出並已執行的專利侵權的判決、調解書,已經履行或者強制執行的專利侵權糾紛處理決定,以及已經履行的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和專利權轉讓合同,不具有追溯力。但是因專利權人的惡意給他人造成的損失,應當給予賠償。
照前款規定不返還專利侵權賠償金、專利使用費、專利權轉讓費,明顯違反公平原則的,應當全部或者部分返還。

『玖』 專利權被無效,已付的專利侵權賠償金可以返還嗎

根據《專利法》抄第四十七條之襲規定,宣告專利權無效的決定,對於已經執行專利侵權賠償不具有追溯力。但是因專利權人的惡意給他人造成的損失,應當給予賠償。也就是說,已經賠了的,是不會返還的。除非有證據證明專利權人有惡意,例如明知其專利權不具有新穎性,侵害他人在先權利的。
附:《專利法》條文
第四十七條 宣告無效的專利權視為自始即不存在。
宣告專利權無效的決定,對在宣告專利權無效前人民法院作出並已執行的專利侵權的判決、調解書,已經履行或者強制執行的專利侵權糾紛處理決定,以及已經履行的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和專利權轉讓合同,不具有追溯力。但是因專利權人的惡意給他人造成的損失,應當給予賠償。
依照前款規定不返還專利侵權賠償金、專利使用費、專利權轉讓費,明顯違反公平原則的,應當全部或者部分返還。

『拾』 我原來和一家公司簽訂了專利權許可使用合同,支付專利權使用費,後來該專利被宣告無效了,我能請求對方返

問:我原來和一家公司簽訂了專利權許可使用合同,支付專利權使用費,後來該專利被宣告無效了,我能請求對方返還專利使用費嗎?

答:君同法律在線咨詢為您解答

專利權是一種財產權,所以,任何人要實施專利權,就應當向專利權人支付專利使用費。當然,在實踐中,專利權人通過與他人進行交叉許可而不收取使用費的情況也是存在的。專利使用費是指被許可人實施專利權人的專利向許可人(即專利權人)繳納的費用。
如何合理地計算專利使用費,是許可合同中很重要、但也是比較困難的一個問題。專利使用費的確定取決於許多因素,其中主要包括:
(1)專利權人研究開發專利所支出的費用;
(2)被許可人使用專利所能獲得的經濟收益;
(3)專利許可的類型、實施的行為種類和期限;
(4)被許可人支付使用費的方式和時間。
注意的是過高的專利許可使用費是不利於技術的推廣應用,也阻礙了市場有效競爭的實現,因此過高的專利許可使用費就不再是一種合法的壟斷行為。世界上各國都適用反壟斷法來規制這種濫用權利的壟斷行為。

閱讀全文

與專利權無效後返還費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
金軟pdf期限破解 瀏覽:730
馬鞍山學化妝 瀏覽: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