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太不像話了,復旦大學不是企業,如何隨便賣專利
凡事都兩面性專利能夠買四億說明我已經足夠科研能力科研專利卻賣給外充暴露我於高新科技體制或者認識存誤區我應高興要反思容易研究何流入
❷ 復旦大學專利只要申請就能通過嗎
魯智深網(專利代理)提供:
這話說的太絕對了吧,
專利是需要到專利局申請的;
專利分為: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專利還有外觀型專利;相對來說,發明專利要求比較高,申請通過率也就更大一些,另外兩個難度不大。
❸ 復旦大學葯物專利賣出4億'天價'這事兒值得高興嗎
凡事來都有兩面性。一個專利源能夠買4億,說明我國已經有了足夠的科研能力和科研成果。但是這個專利卻賣給了國外,充分暴露了我國對於高新科技體制或者認識上存在誤區。因此我們不應高興,而要反思好不容易出來的研究成果,為何會流入外國。
❹ 復旦大學MBA預審面試需要遞交哪些材料
一、預審申請(網上提交預審材料)
1. 預審資料的提交是在復旦提供的申請系統中,提交入口為:
復旦大學管理學院MBA項目,根據情況選擇合適的MBA項目:
豆爸選擇的是復旦大學工商管理碩士,也就是第1項,提交材料之前務必確認好要求:申請復旦MBA項目預審的申請人需要滿足國家報考MBA的基本要求,即:算至入學時本科畢業滿3年;或專科畢業滿5年;或研究生畢業滿2年。
2. 滿足要求即可在系統內提交對應的信息了,在這里需要特別說明的有幾點(都是後來了解到):
● 確保信息的真實性,復旦對於報考人的背景真實性的調查是非常負責任的;
● 論述的題目用心回答,千萬不要為了湊字數而回答,在面試的時候材料會在面試官手中,後果顯而易見;
● 推薦信在整個打分中佔比不小,默認的推薦人名額務必用滿(2位),並且推薦信的評價與自評盡量一致;
● 推薦信的內容,自己在面試之前務必能知曉(可與推薦人溝通),避免面試時的不必要」尷尬」;
3. 預審材料填寫完成後,即可選擇面試時間了,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即可,一般會有多個時間段可選,以2016年為例:
預審號也請務必妥善保存,萬一當年的考試沒有通過,來年再戰也是有用的:
-上一年的申請者仍需在今年執行此步驟獲得今年的預審號方能保留去年獲得優秀部分的結果。
-上一年結果為C線兩年有效者在獲得今年的預審號後,可免去再次提交材料、面試環節直接獲得當年的筆試C線資格。
-上一年預審(背景評估)結果為優秀者可以免去提交材料過程。
時間關系,來不及一次性都寫好,剩下的會盡快整理和分享。
❺ 復旦大學學號郵箱在哪裡登錄啊
復旦大學學號郵箱登錄地址為復旦大學電子郵件系統
用戶名是自己的學號,密碼是自己設置好的密碼,或者為初始密碼
1、復旦大學創建於1905年,原名復旦公學,簡稱「復旦」,位於中國上海,是中國人自主創辦的第一所高等院校。
2、復旦大學是雙一流(A類)、985工程、211工程建設高校,入選珠峰計劃、111計劃、2011計劃,九校聯盟(C9)、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東亞研究型大學協會、環太平洋大學協會的重要成員,是一所世界知名、國內頂尖的全國重點大學。
(5)復旦大學專利申請擴展閱讀
建設成果
1、論文發表
2010年度,學校理工科、醫科申請中國專利671項,數量較2009年增長近30%。授權專利數量164項,全校累計有效專利(維持中)841項。已完成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17項,為歷年最高。全校2009年發表SCI論文1958篇,比上一年增長12.98%。
2、科技獲獎
2014年度,該校醫科共有2個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1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科普類)1項。
2013年度,該校醫科共有1個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另外周良輔院士榮獲2013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該校理工科獲國家技術發明獎1項。
2012年度,該校共獲國家科學技術獎7項,其中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技術發明獎二等獎2項,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項。
❻ 獲3項國家專利怪才該不該上復旦大學
首先,你說的「怪才」多大歲數?18還是80?80歲三項專利,輕輕鬆鬆,一點都不怪。
假設,內你說的「怪才」容18歲。
再假設,三項專利都是自己設計研發的,而不是花錢找人編的,或者蹭別人的成果署個名。
最後,你要知道,專利分發明,實用新型,外觀。
那麼:
如果該「怪才」獲了三個外觀專利,只能說明是相當一般般的怪才,大街上一抓一大把。
如果該「怪才」獲了三個實用新型專利,說明是有一定水平的怪才,大街上一抓只能抓到一小吧。
如果該「怪才」獲了三個發明專利,說明是他值得怪才這個稱號,大街上一抓一大把?不存在的。
綜上,18歲以下,有三項自己設計研發的發明專利的「怪才」,個人認為應該上復旦。
但是,擁有三項專利,也僅僅是你報考大學的時候,手上的籌碼多了一點而已,還得看你的綜合成績。
❼ 中國「985高校」(共39所)的專利申請情況檢索、分析和建議
你好,據2005年8月17日中國知識產權報報道的最新的數據顯示,2005年上半年全國高校專利申請前十位座次排定。。浙江大學異軍突起,以461件專利申請總量位居榜首,二至九位的分別是
2上海交通大學
3清華大學,' k% f* p( t1 D( ^, U( u
4華南理工大學. r% l2 [0 _/ Z
5江南大學
6天津大學
7東南大學
8哈爾濱工業大學9 X+ X3 K% i5 {& J7 _6 ?4 ?) l
9復旦大學. p: Z: F+ r O6 E( T L7 q9 z# D
10浙江工業大學% U0 P3 m' {. \
國內高校發明專利申請都已成為專利申請的主體。在上半年高校專利申請總量十強中,發明專利申請均全部超百件。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和復旦大學的發明專利申請所佔的比例都在90%以上。
特別注意的是浙江工業大學首次擠身10強,顯示了良好的發展勢頭.從各方面強勁的表現來看和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來看,逐漸成為浙江除浙大外另一股新勢力。
2009年
序號 申請人姓名 發明專利申請量
1 浙江大學 1780
2 清華大學 1435
3 哈爾濱工業大學 991
4 上海交通大學 982
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955
6 東南大學 715
7 天津大學 653
8 華南理工大學 600
9 上海大學 565
10 復旦大學 515
我國高校專利量增長很快,但轉化率低於5%。
日前在北京召開的中國專利年會上,中國專利年會組委會秘書長劉燕新表示,「2010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持續增長,知識產權受理、審批、登記量大幅攀升。2010年全國專利申請量首次突破百萬件,國內專利申請量達到122.2萬件,授權量為81.5萬件,但也應該看到,數量大的背後,整體質量仍然不高。我國國際專利申請數量仍相對較少、中國知識產權優勢企業少、高校知識產權數量少。」
國際專利數量和質量是衡量一個國家在創新活力、產業後勁等方面全球競爭力的重要指標。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市場經濟迅速發展,已經誕生了一大批具有很強國際競爭力的優秀企業,專利申請數量節節攀升。公開資料顯示,中國電信產業巨頭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以1863件的專利申請數量,位列全球企業及個人申請量次席,我國另一電信業巨頭華為位列申請企業第四名。
我國國際專利申請工作雖然取得一定進步,但仍然存在隱憂與不足。
據中國專利年會發布的資料顯示,經初步統計,2010年中國平均每1.3億美元出口才有一件國際專利申請,與美日等國差距明顯,2010年中國國際專利申請量僅為美國的27.5%;在國際專利申請公布量全球百強中,中國企業僅3家,國際專利申請公布量全球前50名高校中,中國高校無一入選。
這個結果無疑對實現我國「十二五」時期專利發展目標是一大障礙。我國新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被首次寫入,規劃提出,到2015年,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要從2010年的1.7件提高到3.3件。
中國專利申請與世界發達國家的差距顯而易見,相比之下,高校在國際專利申請方面的劣勢更為明顯。
「一個國家核心競爭力包含很多因素,其中一項非常重要,那就是高校的創新成果,多大程度上轉化為對社會生產力的推動。」 中國專利年會組委會秘書長劉燕新接受《中國經濟周刊》采訪時表示。
相關資料顯示,美國和日本這兩個發達國家的很多大學都承擔著基礎研發的角色。而且,它們所進行的基礎研發數量,已經分別佔到了全國基礎研發數量的62%和46.5%。
在我國,許多高校也承擔著一些國家的科研項目,雖然近年來高校申請專利的數量有了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增長,但高校科研成果向產業的轉移效率並不高,劉燕新透露說,「這些專利的轉化率普遍低於5%。」而高校作為擁有社會最強研發資源與學術資源的組織,其實是應該在產業核心競爭力的發展中,發揮著中流砥柱作用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