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權的期限為20年,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為10年,均自申請日起計算。專利權期限屆滿後,專利權終止。專利權期限屆滿前,專利權人可以書面聲明放棄專利權。
拓展資料:
專利權
專利權(Patent Right),簡稱「專利」,是發明創造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特定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依法享有的獨占實施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我國於1984年公布專利法,1985年公布該法的實施細則,對有關事項作了具體規定。
專利權是指專利權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獨占使用、收益、處分其發明創造,並排除他人干涉的權利。專利權具有時間性、地域性及法律確認性。
專利權的法律特徵:
1、專利權是兩權一體的權利,既有人身權,又有財產權。
2、專利權的取得須經專利局授予。
3、專利權的發生以公開發明成果為前提。
4、專利權具有利用性,專利權人如不實施或不許可他人實施其專利,有關部門將採取強制許可措施,使專利得到充分利用。
專利保護范圍
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其權利要求的內容為准,說明書及附圖可以用於解釋其權利要求。其含義是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應當以權利要求書中明確記載的必要技術特徵所確定的范圍為准,也包括與該必要技術特徵相等同的特徵所確定的范圍。
等同特徵是指與所記載的技術特徵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實現基本相同的功能,達到基本相同的效果,並且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經過創造性勞動就能夠聯想到的特徵。
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以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該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為准。外觀設計專利權的保護范圍取決於兩個方面:其一是表示在圖片或者照片中的外觀設計;其二是專利授權時指定的外觀設計使用產品的范圍。確定外觀設計是否相同或近似,應當以同類產品為基礎。
㈡ 權利要求的權利要求的具體解釋
權利要求經常包含精確的語言。權利要求中廣泛使用的某些詞語具有由之前的法庭裁判所決定的很特別的含義。這些含義與日常所用的含義可能有出入。例如,在美國專利的權利要求中,「comprise」的意思是「至少包括」。相反的,詞語「consists」的意思是「僅僅包括」,而這可以導致專利的保護范圍有極大的不同。
另外,在專利實踐,至少是美國的專利實踐中,一個專利申請的發明人可以「成為他們自己的詞典編撰者」。這就是說發明人可以給予某一個普通的詞語或短語和其通常的定義非常不同和特別的意思。因此,權利要求的解釋必須依賴於該專利的「說明書」中對詞語的釋義。一個專利的「說明書」是對如何製造和使用這個發明的書面描述
舉例來說,一條權利要求可以寫成以下的形式:
一種用於處理液體的方法,包括步驟:……
一種用於篩土的滾動篩,由滾動篩網和支架構成……
本實用新型包括有滑輪、座體,其特徵在於:……
An device for catching mice, comprising a base member for placement on a flat surface, a spring member...
A chemical for cleaning windows, comprising approximately 10–15% ammonia, ...
為了排斥他人使用一項獲得專利的發明,這個專利的所有人(專利權人)需要在法庭上證明其他人正在使用的事物落入這個專利權利要求的范圍之內。因此,對於權利要求來說,將該發明與所謂的在先技術區分開的限制的數量越少的話,該權利要求就越有價值。另一方面,當一條權利要求所包含的限制越少的時候,它被先前的技術覆蓋或者照讀的機會也就越大,也就很容易在審查過程中被駁回或者在之後因為缺乏新穎性而被宣告無效。
㈢ 專利權的性質及其解釋
零號窗口為你解答:
第一:專利權的簡稱,指專利權人對發明創造享有的專利權,即國家依法在一定時期內授予發明創造者或者其權利繼受者獨占使用其發明創造的權利,這里強調的是權利。專利權是一種專有權,這種權利具有獨占的排他性。非專利權人要想使用他人的專利技術,必須依法徵得專利權人的授權或許可。
第二:指受到專利法保護的發明創造,即專利技術,是受國家認可並在公開的基礎上進行法律保護的專有技術。「專利」在這里具體指的是技術方法——受國家法律保護的技術或者方案。(所謂專有技術,是享有專有權的技術,這是更大的概念,包括專利技術和技術秘密。某些不屬於專利和技術秘密的專業技術,只有在某些技術服務合同中才有意義。)專利是受法律規范保護的發明創造,它是指一項發明創造向國家審批機關提出專利申請,經依法審查合格後向專利申請人授予的該國內規定的時間內對該項發明創造享有的專有權,並需要定時繳納年費來維持這種國家的保護狀態。
第三:指專利局頒發的確認申請人對其發明創造享有的專利權的專利證書或指記載發明創造內容的專利文獻,指的是具體的物質文件。
注意
需要注意的是,日常生活中,人們通常會把"專利」和「專利申請」兩個概念混淆使用,比如有些人在其專利申請尚未授權的時候即聲稱自己有專利。其實,專利申請在獲得授權前,只能稱為專利申請,如果其能最終獲得授權,則可以稱為專利並對其所請求保護的技術范圍擁有獨占實施權,如果其最終未能獲得專利授權,則永遠沒有成為專利的機會了,也就是說,他雖然遞交了專利申請,但並未就其所請求保護的技術范圍獲得獨占實施權。很明顯,這兩個概念所代表的兩種結果之間的差距是巨大的。
這里,專利前兩個意思雖然意義不同,但都是無形的,第三個意思才是指有形的物質。「專利」這個詞語可以僅僅指其中一個意思,或者包含兩個以上的意思,具體情況必須聯繫上下文來看。對「專利」這一概念,生活中人們一般籠統地認為:它是由專利機構依據發明申請所頒發的一種文件,由這種文件敘述發明的內容,並且產生一種法律狀態,即該獲得專利的發明在一般情況下只有得到專利所有人的許可才能利用(包括製造、使用、銷售和進口等)。
由於專利涉及到赤裸裸的利益,世界各國專利相關的知識、法律和規定相當地多而且細致甚至於各不相同,要了解各個細節可通過查詢相關具體法律、條文或者國際條約,另外請見參考資料。
值得注意的是,專利的兩個最基本的特徵就是「獨占」與「公開」,以「公開」換取「獨占」是專利制度最基本的核心,這分別代表了權利與義務的兩面。「獨占」是指法律授予技術發明人在一段時間內享有排他性的獨占權利;「公開」是指技術發明人作為對法律授予其獨占權的回報而將其技術公之於眾,使社會公眾可以通過正常渠道獲得有關專利信息。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 ,WIPO)的有關統計資料表明,全世界每年90%—95%的發明創造成果都可以在專利文獻中查到,其中約有70%的發明成果從未在其他非專利文獻上發表過,科研工作中經常查閱專利文獻,不僅可以提高科研項目的研究起點和水平,而且還可以節約60%左右的研究時間和40%左右的研究經費。
㈣ 專利權的效力是指什麼
專利權: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對其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依法享有的壟斷權。
通過上述概念讓我們知道了專利權就是專利所有者在該專利上的權利(主要是指處分權和獨占使用權)。
專利權內容簡而言之,專利權的內容就是專利權人在該專利上能夠行使各種權利的內容。
利權的內容:(註:專利權的內容就是專利權人在專利上享有的權利)
專利權人在專利有效期內享有以下權利內容:
1、獨占實施權。獨占實施權,是指專利權人對其專利產品或者專利方法依法享有的進行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的權利。(此外還有申請海關保護權,海關總署准予備案之是起生效,有效期為7年);
2、轉讓權。轉讓權是指專利權人將其獲得的專利所有權轉讓給他人的權利。(轉讓專利權的,當事人應當訂立書面合同,並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登記,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予以公告。專利權的轉讓自登記之日起生效);
3、許可實施權。許可實施權是指專利權人通過實施許可合同的方式,許可他人實施其專利並收取專利使用費的權利。
4、放棄權。放棄權專利權人可以在專利權保護期限屆滿前的任何時候,以書面形式聲明或以不繳納年費的方式自動放棄其專利權。
5、標記權。標記權標記權即專利權人有權自行決定是否在其專利產品或者該產品的包裝上標明專利標記和專利號。
㈤ 淺談專利權利要求解釋中的幾個問題
專利權是指專利權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獨占使用、收益、處分其發明回創造,並排除答他人干涉的權利。專利權具有時間性、地域性及法律確認性。此外,專利權還具有如下法律特徵:(1)專利權是兩權一體的權利,既有人身權,又有財產權。(2)專利權的取得須經專利局授予。(3)專利權的發生以公開發明成果為前提。(4)專利權具有利用性,專利權人如不實施或不許可他人實施其專利,有關部門將採取強制許可措施,使專利得到充分利用。
㈥ 專利權 名詞解釋
專利權(Patent Right),簡稱「專利」,是發明創造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特定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依法享有的獨占實施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我國於1984年公布專利法,1985年公布該法的實施細則,對有關事項作了具體規定。
專利權是指專利權人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獨占使用、收益、處分其發明創造,並排除他人干涉的權利。專利權具有時間性、地域性及排他性。此外,專利權還具有如下法律特徵:
(1)專利權是兩權一體的權利,既有人身權,又有財產權。
(2)專利權的取得須經專利局授予。
(3)專利權的發生以公開發明成果為前提。
(4)專利權具有利用性,專利權人如不實施或不許可他人實施其專利,有關部門將採取強制許可措施,使專利得到充分利用。
(6)專利權的使用解釋擴展閱讀: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作為技術信息最有效的載體,囊括了全球90%以上的最新技術情報,相比一般技術刊物所提供的信息早5~6年,而且70%~80%發明創造只通過專利文獻公開,並不見諸於其他科技文獻,相對於其他文獻形式,專利更具有新穎、實用的特徵。
可見,專利文獻是世界上最大的技術信息源,另據實證統計分析,專利文獻包含了世界科技技術信息的90%~95%。
如此巨大的信息資源遠未被人們充分地加以利用。事實上,對企業組織而言,專利是企業的競爭者之間惟一不得不向公眾透露而在其他地方都不會透露的某些關鍵信息的地方。
因此,企業競爭情報的分析者,通過細致、嚴密、綜合、相關的分析,可以從專利文獻中得到大量有用信息,而使公開的專利資料為本企業所用,從而實現其特有的經濟價值。科研工作中經常查閱專利文獻,不僅可以提高科研項目的研究起點和水平,而且還可以節約60%左右的研究時間和40%左右的研究經費。
㈦ 專利權 名詞解釋
專利權(Patent Right),簡稱「專利」,是發明創造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特定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依法享有的獨占實施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
㈧ 什麼是專利運用,具體解釋一下么,謝謝!
個人理解抄:
專利在實際產襲業上的應用,即生產。
專利在產品上的應用,攻擊和保護。
攻擊,我方不生產,但也不許別人生產;保護,即保護我方產品不被侵權,或防止相近的產品進入特定區域。
還有就是專利的授權使用,買賣等
㈨ 請通俗的解釋專利
專利是有地域性的,一個國家的專利只在自己國內有效。比如你發明了版汽車方向盤,並在我國得權到了專利授權,那麼我國所有的汽車廠都要給你錢,但是外國的不用;如果你在全世界每個國家都取得了專利授權,那麼全世界的廠商都得給你錢了。
一個品牌的logo不是專利,這是商標。你把三根線改成五根線不侵權,事實上江淮汽車就是五根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