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商標專利 > 專利代理合同風險

專利代理合同風險

發布時間:2021-02-06 00:52:12

專利代理合同是什麼簽訂專利代理合同需要注意些什麼

當今時代知識產權保護逐漸深入人心,專利人們逐漸的意識到專利保護的的重要性,有關知識產權行業有了新的認知,由此知識產權代理商也隨之孕育而生,專利代理機構一般比較專業,對申請流程非常熟悉,因此也是順應了市場的潮流,一般專利人與代理商簽訂專利代理合同通過協議的方式來約定雙方需要做的那些事情。專利代理合同是什麼?簽訂專利代理合同需要注意些什麼?專利代理合同是什麼所謂的專利代理合同是指專利代理機構接受委託人的委託為委託人辦理專利申請或者辦理其他專利事務並向委託人收取代理費用的合同。專利代理機構就是通過專利人申請代理,收取相應費用的方式來盈利的,因此代理機構會盡最大的努力幫助專利人讓專利盡量能夠被授權成功,但是不是百分之百,因此需要共同分擔一些風險。專利人出錢,代理機構出力;雙方通過專利代理合同的方式約定有關事項,專利人和專利代理機構可以根據不同方式來簽訂合同,有的專利代理機構合同表面申請不通過不要錢,或者有的專利代理機構雙方簽訂付申請費用按照百分比算,這些都可以通過雙方協商訂立合同,但是唯一一點專利人可能要承擔的就是專利官費了。專利官費是交於官方的費用,是沒有退回的,所以大多數的專利代理機構與專利人之間的專利代理合同都會表明這一點,其他的規定還是可以協商的在符合法律范圍內是可以自由發揮的。最後講下專利代理合同的重要方面,那就是保密協議,只有做好保密協議專利才具備真正的新穎性,同時建議到大型的資質的代理機構辦理為好,以防有黑代理。

㈡ 合同風險有哪些

這里說的合同風險,是指合同執行過程中的風險。合同簽完了,執行合同過程中會有很多風險,比如合同變更問題,簽合同和執行合同不是同一個人的問題,雙方是否能履約的問題等等。重點講幾個經常出現的風險點:

合同交底

簽合同和執行合同的不是同一個人,簽合同的這個人很清楚合同當中說了些什麼,但執行合同是另外一個人,不清楚。尤其是對非常復雜的項目,比如一個基建工程項目,涉及很多的部門和很多人(有時候是上百人),合同就一個,那就必須要讓執行合同的所有人都清楚合同是怎麼說的,怎麼定的。這就需要合同交底,要把合同里的所有內容交代給所有與合同有關的人。
實踐當中比較好的做法,一是針對合同中的重要條款,比如質量條款、交付條款、索賠條款、標的條款等等,在簽訂之前就與相關部門協商進行協商,相當於執行前已經進行了交底;二是合同簽訂結束之後,對所有涉及部門進行一些講解,不要在出現糾紛的時候再去查找合同。

合同變更

我們在工作中常碰到合同變更,這也是個很大的風險點。比如,供應商交貨後,質量部檢查不合格。供應商說不對啊,我是按照你們給的圖紙生產的啊,怎麼可能不合格呢,我手頭的圖紙和你用的圖紙不一樣?大家覺得很奇怪,後來找到技術部門。技術部門說,圖紙是改過了,當時王工去改的。但是改過的圖紙沒有給到質量部,也沒有給采購部。還有一種情況,供應商說,王工你不是改了么?王工說,我是改過,但是後來不又改回來了嘛!結果大家都沒有切實證據。很多公司針對這點,都有個DCN(Design Change Notice)設計變更,或者叫ECN(Engineering Change Notice)工程變更,差不多是一個意思。針對公司里的DCN管理流程(如果有的話)。

采購要堅持一條,所有的更改,都必須要通過采購發出,否則視為無效。這件事情要跟供應商講清楚,也要跟公司內部部門講清楚。為什麼一定要通過采購發出呢?因為這涉及到商務上的變更。否則供應商不定哪天就可以拿一份變更通知單來找采購要錢,采購如果不同意,與供應商就要產生爭議了。

還有一種典型情況,常出現在家裡裝修過程中

家庭裝修常常是女主人負責的,女主人總是要貨比三家,找來三家裝修公司,比價砍價,多少水泥多少黃沙,分析得清清楚楚,價格也砍得很低。等真正裝修的時候,裝修公司就開始講,說現在啊都不流行這個門了,都流行實木的了,人一輩子搞裝修呢也搞不了幾次,也差不了多少錢;女主人想想,也行吧,就把門改了。
到裝窗戶的時候又說了,現在的窗戶都用中空的,隔音的,進口的,這個也差不了多少錢。結果又改了。所有的改動都差不了多少錢,到最後差了很多錢。在國內搞基建造房子,這種情況也特別常見。采購的時候都搞招標,這時候把供應商價格殺得很狠,那時候我們很多需求並沒有確定下來。施工過程中,我們的需求部門不斷提出各種變化,這兒要開個門,那兒要增加一個物流通道……很多更改就是現場的一個工程師,就在變更單上簽字同意了。最後施工公司來找采購要錢。

供應商靠什麼賺錢?往往就是靠變更賺錢的!

所以對變更一定要強化管理。基建的時候,一開始會採用招標,但中間的變更就是一個工程師在簽字,這兩個程序就不一樣了。所以我們建議,原則上所有的變更必須遵循原合同的審批流程,保證原來審批的人都知道已經發生的變化,否則就會失控。現實中,如果變更數量很大,也可約定一定金額范疇做授權,但前面那點「所有變更由采購發出」必須堅持。

合同變更中還有個說法,實質性變更

什麼叫實質性變更?
合同中有很多條款,只有一條不是實質性條款,就是「鑒於」條款,「雙方本著良好合作……訂立本合同」。宮老師把這個條款叫做「客套話」條款,這句話怎麼寫都沒關系。其他所有的質量、價格、交付、仲裁等條款,都是實質性條款,這些內容如果變更了,就需要重新審批。
實際中常發生這樣的事情,合同都印刷好了,發生了變更。有人用塗改液塗一下,或者用鉛筆、鋼筆寫一下,這都是不行的。有人說,我在更改的地方再蓋個章。這個道理上是可以的,但是現在印刷這么方便,最好不要用這種方法,因為容易產生爭議。
如果個別條款發生了變化,又不想重新列印一遍。怎麼辦呢?可以再多簽一個變更協議,或者補充條款協議,附在後面,這是可以的。這些在操作層面都要注意。

㈢ 代理專利機構不簽保密協議,只簽代寫合同,有沒有風險這家在國家知識產權局能查到!

當然有風險,會有可能泄露您的核心技術。

㈣ 請問在委託專利代理人處理專利申請時需要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1.是否有必要在將專利資料交給代理人員前需要簽定專利代理協議?
答:版最好簽署協議,可以約定很多權國家標准委託書之外的具體事項,比如費用、時限、保密責任等等。

2.專利代理協議是否有法律作用?
答:協議具有法律效力。

3.如果未簽定代理協議就托辦理專利可能會存在哪些風險?
答:風險不是很大。因為即使不簽署協議,也要簽署委託書,而委託書雖然簡單,但已經限制了雙方的權利和責任。

㈤ 專利的申請交給代理機構信得過嗎如何避免風險

選擇代理機構,一定要選擇國家正規注冊備案,有正規營業執照和手續的公司,另外,代理機構一般在簽協議時都有保密條例的協議,可以先簽訂之後,再把自己的專利技術交給代理機構

㈥ 關於專利代理人的風險預估

關於專利代理人的風險預估,在專利申請的數量蒸蒸日上的時候,人們開始更加註重專利申請的質量,不過不是說專利申請數量不重要,事實上,有時候數量也是支撐企業專利戰略所必需的。不過,專利質量的提升,除了取決於技術本身的質量,還取決於專利申請文件的質量。如果專利的申請文件寫得不好,還不如不要,因為專利公開了你的技術,卻不能帶來足夠的保護。關於專利代理人的風險預估目前,多數專利申請都是交由專利代理人完成的,因此,專利代理的質量很重要,這直接影響到取得專利權的可能性、取得專利權的質量等,甚至對後續維權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在實踐中,有的專利代理人,可能會不負責任的把專利保護范圍寫得很小,或者直接按照專利申請人實際使用的技術撰寫專利,導致專利的保護范圍被限制在很小的范圍。日本的松田一郎,極愛好發明創造,曾使皮鞋產生了革命性改革。以往皮鞋面與橡膠底是用線縫合起來的,他發明了用熱與壓力予以粘合的方法,使得美國製鞋業都大吃一驚。可是,松田先生及其屬下不懂得權利要求寫得越繁瑣,專利范圍越小的常識,因而對專利代理人寫出來的權利要求部分,寫得過於細微一事,始終未能察覺。因此,在狹小的專利范圍內,便無法抵制自美國輸入的製鞋機器,而終於倒閉了。不過,即使專利代理人存在前述問題,他們也有很多借口,諸如代理費如此之低,諸如沒有人可以預知未來(換言之,別跟我馬後炮)等。總之,發生這樣的問題,絕對不能只怪代理人。我姑且有限地承認這都有些道理。但前不久披露的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專利,恐怕不太好找理由開脫。在2013年6月授權的一件專利的說明書中,其最後兩段竟然夾帶了私貨–應該是專利代理人寫給專利申請人的說明性質的信:說明:上述實施例和實驗數據都是我根據自己的想法編撰的,比如通常認為分散劑含量多些,則分散性好,助崩劑含量多些,則崩解時間短,而其它例如農葯有效成分或潤濕劑的含量變化對成品分散性和崩解時間影響很小,我的理解不一定對,請譚總檢查上述實施例的合理性,修改相應參數,並可以補充更好的實施例和實驗數據,實施例個數是不限的。事實上,說明書最後兩段的信息可能是代理人批註給申請人看的,但很遺憾的是,提交申請時忘記了刪除–譚總註定在專利史上要火了。順便說一句,當初要是這個批註使用的是word的批註模式,而不是直接寫在正文中從而與專利說明書混為一體,則肯定不會發生這么奇特的情形。因此,有些企業招聘員工時,要求能夠熟悉使用辦公自動化軟體,的確很有先見之明。看起來,前述代理人肯定有疏忽的地方。相比之下,有個別代理人絕對是盡職盡責,甚至超越職守。據說,有那麼一家國有企業,為了完成當年的專利指標,直接給代理機構發包任務,幫他寫幾個專利。不過,這幾個專利可沒有什麼技術交底書之類的東西,那該怎麼撰寫專利申請文件呢?那就只好請萬能的專利代理人親自從頭研發了。專利代理人最後能有什麼樣的研發成果呢,基本上幾個垃圾專利就這么應運而生了。這是極端的個案,不值得就此對中國的專利申請抱以悲觀的態度。但是,從企業的角度,還是要警惕來自代理機構的風險,不僅僅是文件撰寫的問題,還包括是否在年費繳納等事務的期限管理上存在問題。曾經有企業因為專利代理機構沒有轉交年費繳納的通知,而導致發生專利權被終止的後果,據說因此損失了上千萬的生意。藉此提醒企業,作為專利申請人,最好得自己建立適當的審核或監控機制,避免代理人犯下低級錯誤,比如,可以採用抽查和競爭的方式,讓你的代理人更加勤勉和盡職。

㈦ 專利代理有什麼風險

沒有風險

根據專利申請案的各個階段,專利代理的職責大致可以分為三個方面:

提供是否申請專利的咨詢

專利代理在為發明人提供申請專利的代理服務之前,針對發明提供的發明創造的內容,應該首先為發明人提供是否能夠申請專利或者是否值得申請專利的咨詢意見。

(1)專利代理人應當首先根據我國《專利法》的規定,判斷該發明創造內容
是否違反國家法律、社會功德或者妨害公共利益。另外,對於屬於我國《專利法》第二十五規定的不授予專利權的技術領域的發明創造,也不能申請專利。專利代理
人的任務在於向發明人解釋《專利法》的有關規定,對於發明創造是否屬於不授予專利的技術領域,應該慎重處理判斷。

(2)對該發明創造,是爭取專利保護,還是採取對發明創造保密的辦法,專利代理應當根據技術經濟的客觀勢態,權衡利弊,向發明人提供切實可行的抉擇意見。

(3)要切實把握專利的技術價值,是否具備《專利法》所規定的新穎性、實用性和創造性的要求。必要時要進行新穎性檢索,了解這一新發明技術是否較現有技術水平新近,是否能夠實施。否則,專利代理人就必須為發明人的利益著想,勸告其不要申請專利,以免浪費金錢和時間。

(4)要充分注意發明創造的經濟效益。如果某項發明創造雖然具有專利性,
但是其應用范圍很狹窄,不可能成批生產進入市場,不能夠取得商業上的成功,專利代理人就應該建議當事人放棄專利申請。因為申請一項專利,需要支付一定的費
用,專利申請專利權獲得幾專利實施的結果,必須以專利權人獲得最高經濟效益為前提。除了對申請人、發明人、專利權人提出咨詢服務以外,專利代理人也可以對
其他可能介入的當事人,如果異議人、參與專利訴訟人及許可貿易當事人提供咨詢服務。

需要注意的是,在咨詢過程中,需要防止被忽悠。

當前,常見的被忽悠的情況比如:1. 不管咨詢什麼,甚至不等你介紹自己的技術,就肯定的告訴你可以申請專利,甚至會打包票保授權。2. 迴避從事專利代理需要具備代理資質的事實,在不具備相應資質的情況下,承接相關代理業務。

撰寫各種專利文件,辦理各種專利手續

由於各種專利文件法律性強,技術要求高,一般發明人不容易完成或者不願意
從事這項工作。而專利代理人的責任就是准確無誤地把各種專利文件撰寫好。各種專利文件主要是發明說明書,權利要求書等申請文件,以及為各種當事人撰寫關於
復審、異議專利權無效宣告、專利實施的強制許可、侵權訴訟等方面的文件。

撰寫專利文件必須細致嚴謹,發明書和權利要求寫得好壞,不僅對申請人的利
益具有決定的意義,而且對第三人也有極大的影響;如果延誤專利申請時機,將給予發明人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失;如果權利要求書寫得使保護的范圍寬或者過窄,如
果說明書中發明創造的技術實質不能充分公開,都將給專利申請帶來不良後果。辦理各種專利手續,主要是為申請人辦理提出異議的手續;為無效請求人辦理專利權
無效宣告請求的手續;為專利權人辦理專利注冊登記、專利權的轉讓、專利侵權訴訟的手續等。

需要注意的是,申請人在委託代理的過程中,一定要積極配合代理人的工作,
積極提供相應技術資料和技術支持。切忌在委託代理以後就不聞不問,彷彿這個事已經不是自己的了一樣。要知道,專利申請是否能獲得批准,以及所批準的權利范
圍的大小,都是與專利申請人或專利權的人利益密切相關的。而且是禁止翻悔的,也就是說,一開始做不好,以後基本就沒有機會來彌補了,比如,在已經提交專利
局之後想再補充資料是不被允許的。

促進專利技術實施,開展專利許可貿易

實施是把專利發明創造轉化為生產力。在申請人取得專利權後,專利代理人的
主要任務是專利權的保護及專利技術的實施。在專利糾紛案件中,當事人可以委託專利代理人尋求解決糾紛的方案;在進行許可貿易時,專利代理人應當根據市場需
求、技術接受方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等因素,幫助當事人確定許可條件,並且可以代理參加談判,起草專利許可貿易合同等。

㈧ 專利代理機構規避執業風險的幾點建議

設立專利來代理機構應當符合專利代理源管理辦法所列出的條件:

  1. 符合規定規范的專利代理機構名稱;

  2. 具有合夥協議書或者章程;

  3. 具有符合條件的合夥人或者股東;

  4. 具有必要的資金;

  5. 具有固定的辦公場所。

    在成立之後的代理機構應當每一年按期參加年檢。

㈨ 專利知識產權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首先要明確一點:商標需要申請注冊並獲得核准注冊,才能獲得相應的商標權利。
我國市場上可以看到兩種商標注冊標志在使用:大多數是在商標的右上角或右下角標注一個圓圈中有R字的符號,或者中文的「注」字,也有一些是在商標的右上角或者右下角標注「TM」。

這種情況,有時是跟商標使用人的國別有關,比如不同於我國的商標「申請在先」原則,美國實行「在先使用」原則,即商標的先使用者獲得法律的保護。美國法律規定必須先有貿易和商標的實際使用,才能獲得商標的法律保護。雖然美國引入了注冊制度,但「在先使用」仍然是申請注冊的先決條件。在「在先使用」原則的基礎上,商標可以注冊,也可以不注冊。不注冊商標只要處於使用狀態也可以獲得法律保護。所以當我們看到一些正在使用中的美國商標標注了「TM」標識時,這樣的商標是受到美國商標法保護的。
在我國,由於商標法實行的是「申請在先」原則,出於種種目的,有些不負責任的商標注冊代理機構會告訴企業:「TM」就是注冊中商標的意思,拿到《商標受理通知書》之後,標注「TM」就可以使用這個商標了,只不過不可以標注是注冊商標罷了。
很多企業使用商標心切,這種說法有利於促使企業注冊商標的決心。於是,不少企業剛拿到《商標受理通知書》就把注冊中的商標放到了企業產品的各種包裝、合同甚至廣告中。殊不知,這樣做有侵權的風險,也有不少企業因此被起訴到法院。
一旦法院認定侵權,那麼企業不僅要面臨賠償,而且還可能涉及各種包裝、廣告費用等損失。

閱讀全文

與專利代理合同風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使用權獲取途徑 瀏覽:759
怎麼投訴奧迪4s店 瀏覽:31
美術教師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740
股權轉讓合同模板 瀏覽:638
知識產權部門重點的工作計劃範文 瀏覽:826
用地批准書能證明土地的使用權權嗎 瀏覽:829
拓荒者知識產權 瀏覽:774
商標侵權事宜處理委託書 瀏覽:168
內容無版權今日頭條 瀏覽:327
房產糾紛訴訟時效是多長時間 瀏覽:269
無形資產年限怎麼確定 瀏覽:542
工商登記人員工作總結2018 瀏覽:799
我要發明機器人300字 瀏覽:341
轉讓合作書 瀏覽:512
上海聯瑞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寧波分公司 瀏覽:364
西安私人二手挖機轉讓 瀏覽:698
債務股權轉讓 瀏覽:441
食堂轉讓合同範本 瀏覽:335
廣西華航投資糾紛 瀏覽:902
萌分期投訴 瀏覽:8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