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專利的種類有哪些專利權的特點有哪些
種類: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專利的種類有哪些,專利權的特點有哪些特點:專有性:專有性也稱獨占性,所謂專有性是指專利權人對其發明創造所享有的獨占性的製造、使用、銷售和進出口的權利。也就是說,其他任何單位或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不得進行為生產、經營目的的製造、使用、銷售、許諾銷售和進出口其專利產品,使用其專利方法,或者未經專利權人許可為生產、經營目的的製造、使用、銷售、許諾銷售、和進出口依照其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否則,就是侵犯專利權。地域性:根據《巴黎公約》規定的專利獨立原則,專利權的地域性特點,是指一個國家依照其本國專利法授予的專利權,僅在該國法律管轄的范內有效,對其他國家沒有任何約束力,外國對其專利不承擔保護的義務,對其一項發明創造只在我國取得專利權,那麼專利權人只在我國享有專利權或獨占權。如果有人在其他國家和地區生產、使用或銷售該發明創造,則不屬於侵權行為。搞清楚專利權的地域性特點是很有意義的,這樣,我國的單位或個人如果研製出有國際市場前景的發明創造,就不僅僅是及時申請國內專利的事情,而且還應不失時機地在擁有良好的市場前景的其他國家和地區申請專利,否則國外的市場就得不到保護。時間性:所謂時間性,是指專利權人對其發明創造所有擁有得法律賦予得專有權只在法律規定得時間內有效,期限屆滿後,專利權人對其發明創造就不再享有製造、使用、銷售、許諾銷售和進口得專有權。至此,原來受法律保護得發明創造就成了社會的公共財富,任何單位或個人都可以無償使用。專利權的期限,各國專利法都有明確的規定,對發明專利權的保護期限自申請日起計算一般在10-20年不等;對於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權的期限,大部分國家規定為5-10年,我國現行專利法規定的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以及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期限自申請日起分別為20年、10年、10年。無形性:專利權是無形的,不少人往往把專利權的這一特點視為其保護對象--專利權保護的技術,其實無形性是專利權本身。否則如對商標來講,其對象是圖案,顯然不是無形的
❷ 常見的專利權有哪些
(1)獨占性。是指專利權是一種無形財產權,具有排他性質,任何人要實回施專利,除法答律另有規定的以外,必須得到專利權人的許可,並按雙方協議支付使用費,否則構成侵權。(2)時間性。是指專利權只在授權有效期限內有效,期限屆滿或終止失效後該發明創造就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財富,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利用,專利權的期限是由專利法規定的。(3)地域性。是指一個國家授予的專利權只在授予國或地區的區域范圍內有效,對其它國家或地區沒有法律約束力,每個國家或地區所授予的專利權,其效力是互相獨立的。
❸ 植物新品不算專利可以授予新品種權
不能。《專利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動植物品種不能授予專利權,但培育動植物品種的方法可內以授容予專利權。植物新品種保護是知識產權保護的一種,保護育種者對其所培育品種的相關權利。在不同國家,其具體保護形式不完全一致。在中國,是以植物新品種權的形式對植物新品種進行保護。
❹ 植物新品種權與專利權,著作權,設計權,商標權等等之間的區別
您好
著作權是指作者及其他著作勸人對文學、藝術、科學作品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
專利權是指經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依照專利法進行審查,認定為符合專利條件的發明創造。
它們的內容、歸屬、限制及所有的年限多是不同的,內容比較多,如果您真的想了解這個方面,您可以買一本知識產權的書來看看。
❺ 植物新品種權申請和發明專利申請一樣嗎
不能。《專利法》第二十五條規定,動植物品種不能授予專利權,但培專育動植物品種的方法屬可以授予專利權。植物新品種保護是知識產權保護的一種,保護育種者對其所培育品種的相關權利。在不同國家,其具體保護形式不完全一致。在中國,是以植物新品種權的形式對植物新品種進行保護。
❻ 植物新品種權屬於專利權嗎
不屬於!
根據我國專利法第二十五條的規定,對下列各項,不授予專利權:
❼ 植物新品種權和發明專利權的區別
植物新品種權和發明專利權之間,有著顯著的區別。植物新品種是不能專利的產品,不能受專利法調整。在司法實踐中,由於主流觀點錯誤地認為植物新品種權與發明專利權最近似,常將專利權保護的有關制度適用於品種維權。此種做法,既不符合我國法律規定也不符合植物新品種的本質屬性。
兩者有以下主要區別:
1. 植物新品種和發明專利之間的本質屬性不同。
植物新品種不屬於發明創造,只是對現有植物的改造。植物新品種是對自然界原有產物的改進和利用,不是人們創造出來的一種全新的產物,不能以工業方法生產出來,因而不具備專利法意義上的創造性,故專利法規定對其不授予發明專利權。專利法上所稱的發明創造,是指對產品、方法或者其改進所提出的新的技術方案。主要包括產品發明和方法發明兩類。植物新品種和發明專利相比較,前者是改造,後者是創造;前者是結果,後者是程序;前者保持穩定性,後者追求發展性。
2. 植物新品種權和發明專利權的授權條件不同。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申請品種權的植物新品種,應當具備新穎性、特異性、一致性、穩定性和有適當的命名。兩者相比,除對新穎性的衡量標准不同外,主要區別在於:授予專利權的發明要具有創造性和實用性;授予品種權的植物新品種只要求具有特異性,不要求具有創造性和實用性。
3. 植物新品種權和發明專利權的保護范圍不同。
《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公約》的兩個文本和我國的《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都明確規定品種權的保護范圍,是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 。品種權說明書雖包括植物新品種的系譜、培育過程和所使用的親本或者其他繁殖材料來源與名稱的詳細說明等內容,但依據說明書公開的內容不能再培育出該申請品種,說明書的內容不是植物新品種的遺傳信息的載體,不必也不能成為品種權保護的范圍。植物新品種的遺傳信息通過繁殖材料實現代代相傳,繁殖材料才是品種權的保護范圍。品種權保護的是實物,是可以繁殖新品種的材料。
發明專利權的保護范圍,是其權利要求的內容。權利要求應當以說明書為依據,清楚、簡要地限定要求專利保護的范圍;說明書應當對發明作出清楚、完整的說明,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准。發明專利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按照說明書公開的技術方案可以再現該發明,發明專利的思想通過說明書實現人人相傳,其權利要求的內容是發明專利權的保護范圍。發明專利保護的是思想,是可以製造專利產品的技術。
4. 植物新品種和專利產品的生產方式和後果不同。
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和專利產品,雖然都可生產,但是兩者的生產方式和後果不同。
專利產品的生產方式是製造;通過製造再現專利產品。製造是生產原先沒有的,如用配件製造汽車;製造出的產品與所用原料的性能和形態都不同。這種生產是把一個物品或物質改變成另一個物品或物質,發生了質的變化。
植物新品種的生產方式是繁殖;通過繁殖實現植物新品種的繁衍。繁殖是生產原先已有的,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收獲的瓜或豆與種植的瓜或豆之間的特徵特性都相同。這種生產只是量的變化,不發生質的變異。
5. 生產授權品種和發明專利產品,對權利人和繁殖材料的依賴性不同。
(一)生產授權品種,對品種權人具有依賴性。
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必須來自品種權人(包括直接的或間接的、合法的或非法的)。沒有品種權人提供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任何人都不可能依據申請公告公告的對育種過程和育種方法包括系譜、培育過程和所使用的親本或者其他繁殖材料來源與名稱的詳細說明生產出授權品種及其繁殖材料。沒有品種權人提供,任何人都不可能獲得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授權品種的生產,對品種權人合法授權並提供繁殖材料,具有依賴性。
專利產品不同,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自公報的專利申請說明書中獲知申請人對發明作出的清楚、完整的說明內容,即能夠實現該專利。專利產品的生產,對專利權人沒有依賴性。
(二)生產授權品種,對繁殖材料具有依賴性。
沒有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任何人(包括品種權實施的被許可人或品種權轉讓的受讓人以及所屬技術領域的全部技術人員)都不可能生產出授權品種及其繁殖材料。有了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任何人即使不了解授權品種的育種過程和育種方法(包括系譜、培育過程和所使用的親本或者其他繁殖材料來源與名稱的詳細說明),即使不是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也能「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也就是說,生產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對授權品種的繁殖材料,具有絕對的唯一的依賴性。
專利產品與授權品種不同,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只要自公報的專利申請說明書中獲知申請人對發明作出的清楚、完整的說明內容,沒有專利產品,也可以製造出專利產品。製造專利產品依賴的是專利技術,對專利產品沒有依賴性。
❽ 植物新品種專利權的成立條件
一、申襲請品種權的植物新品種應當屬於國家植物品種保護名錄中列舉的植物的屬或者種。二、授予品種權的植物新品種應具有新穎性。三、授予品種權的植物新品種應當具備一致性,即申請品種權的植物新品種經過繁殖,除可以預見的變異外,其相關的特徵或特性一致。四、授予品種權的植物新品種應當具備穩定性,即申請品種權的植物新品種經過反復繁殖後或者在特定繁殖周期結束以後,其相關的特徵或者特性保持不變。五、授予品種權的植物新品種應當具備適當的名稱,並與相同或者相近的植物屬或者種中已經知道的品種名稱進行相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