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本月購進的無形資產進行攤銷,專利權使用壽命10年,採用平均年限法計提攤銷
1、固定資產的當月不計提折舊,無形資產的當月要計提折舊,並非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都是當月不計提,下月開始計提。
2、會計業務中企業在取得固定資產後應當按月計提折舊。當月增加的固定資產,當月不提折舊,從下月起計提折舊;當月減少的固定資產,當月仍提折舊,從下月起停止計提折舊。固定資產提足折舊後不管能否繼續使用,均不再提取折舊;提前報廢的固定資產也不再提取折舊。
3、企業在取得無形資產後應當自取得當月起在預計使用年限內分期平均攤銷,處置無形資產的當月不再攤銷,也就是說無形資產攤銷的起始日和停止日為:當月增加的無形資產,當月開始攤銷;當月減少的無形資產,當月不再攤銷。
4、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價值達到一定標準的非貨幣性資產,包括房屋、建築物、機器、機械、運輸工具以及其他與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設備、器具、工具等。固定資產是企業的勞動手段也是企業賴以生產經營的主要資產。從會計的角度劃分,固定資產一般被分為生產用固定資產、非生產用固定資產、租出固定資產、未使用固定資產、不需用固定資產、融資租賃固定資產、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等。
5、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帳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
㈡ 計提管理部門設備折舊費38000元。攤銷自用專利權成本25000元 分錄怎麼寫
借:管理費用-折舊費 38000
貸:固定資產-累計折舊 38000
借:管理費用-無形專資屬產攤銷 25000
貸:無形資產-累計攤銷 25000
㈢ 軟體計入固定資產應如何計提折舊
軟體應該計入無形資產。無形資產的攤銷期自其可供使用時(即其達到預定用途)開始至終止確認時止。在無形資產的使用壽命內系統地分攤其應攤銷金額,存在多種方法。這些方法包括直線法、生產總量法等。對某項無形資產攤銷所使用的方法應依據從資產中獲取的預期未來經濟利益的預計消耗方式來選擇,並一致地運用於不同會計期間,例如,受技術陳舊因素影響較大的專利權和專有技術等無形資產,可採用類似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的方法進行攤銷;有特定產量限制的特許經營權或專利權,應採用產量法進行攤銷。
無形資產的內容
無形資產通常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技術、商標權、著作權、特許權、土地使用權等。
(一)專利權
專利權,是指國家專利主管機關依法授予發明創造專利申請人,對其發明創造在法定期限內所享有的專有權利,包括發明專利權、實用新型專利權和外觀設計專利權。
(二)非專利技術
非專利技術,也稱專有技術。它是指不為外界所知、在生產經營活動中已採用了的、不享有法律保護的、可以帶來經濟效益的各種技術和訣竅。非專利技術一般包括工業專有技術、商業貿易專有技術、管理專有技術等。
(三)商標權
商標是用來辨認特定的商品或勞務的標記。商標權指專門在某類指定的商品或產品上使用特定的名稱或圖案的權利。
(四)著作權
著作權又稱版權,指作者對其創作的文學、科學和藝術作品依法享有的某些特殊權利。著作權包括作品署名權、發表權、修改權和保護作品完整權,還包括復制權、發行權、出租權、展覽權、表演權、放映權、廣播權、信息網路傳播權、攝制權、改編權、翻譯權、匯編權以及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五)特許權
特許權,又稱經營特許權、專營權,指企業在某一地區經營或銷售某種特定商品的權利或是一家企業接受另一家企業使用其商標、商號、技術秘密等的權利。通常有兩種形式,一種是由政府機構授權,准許企業使用或在一定地區享有經營某種業務的特權,如水、電、郵電通信等專營權、煙草專賣權等等;另一種指企業間依照簽訂的合同,有限期或無限期使用另一家企業的某些權利,如連鎖店分店使用總店的名稱等。
(六)土地使用權
土地使用權,指國家准許某企業在一定期間內對國有土地享有開發、利用、經營的權利。根據我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我國土地實行公有制,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企業取得土地使用權的方式大致有以下幾種:行政劃撥取得、外購取得及投資者投資取得。
㈣ 關於轉讓專利權時,處置當月不再計提攤銷照樣計提折舊
無形資產處置當月不再計提折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