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專利許可區域約定條款可否對抗平行進口中的專利權用盡
根據《專利法》第十一條 發明和實用新型專利權被授予後,除本法另有規定的以外,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專利產品,或者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
外觀設計專利權被授予後,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經專利權人許可,都不得實施其專利,即不得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許諾銷售、銷售、進口其外觀設計專利產品。
又根據《專利法》第六十九條 第一款 專利產品或者依照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由專利權人或者經其許可的單位、個人售出後,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該產品的; 該產品不視為侵權產品
所以B無權在北京或北京地區以外製造和生產。但是可以使用、銷售、許諾銷售其合法獲得的專利產品。
專利的地域性是指你在一個國家申請專利,你的專利權只在這個國家受到保護,在其他國家或地區是不受保護的。至於地域性的許可涉及到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專利實施許可有多種類型, 其中按照實施地區分,有在我國境內的實施許可和在特定地區實施許可;按照實施范圍分,有製造許可、使用許可、銷售許可及製造、使用、銷售全部許可;按照實施條件分,有普遍實施許可、排他實施許可、獨占實施許可和分售實施許可。
『貳』 結合知識產權中的權利耗盡原則,分析這種平行進口行為在我國是否合法為什麼
假設中國和日本兩個國家都就一個專利技術申請的專利權,那兩個專利權人都是一個人回,其實不答管在日本還是在中國生產這個專利產品,都已經給了一份專利費用了,那跨國家賣一下就再收一次明顯對產品的生產者和銷售者不公平。
『叄』 請問專利產品的進口權具體內容是什麼啊
這很好理解,概念與邏輯的問題。
舉個例子,你在中國大陸獲得一項發明專內利,僅能中國大容陸制止他人實施你的專利權,他人在越南實施你的發明專利,生產出專利產品,銷售等等,都不會侵犯你的發明專利。但他就不能進口該專利產品到中國大陸來,一進口就侵犯你的專利權。在中國大陸製造和銷售都不允許,怎麼可能存在出口呢?對吧。
『肆』 著作權法、專利法及商標法應如何處理平行進口問題
從中國的現有立法來看,《商標法》和《著作權法》對平行進口問題尚未作出內明確規定,但容《專利法》剛剛經過了第三次修改,並通過第69條關於專利權的例外規定己確認了專利平行進口的合法性,明確規定專利平行進口不侵犯專利權,從而改變了中國專利領域對平行進口的合法性不明確的尷尬狀況。《商標法》和《著作權法》也應當同《專利法》一樣在今後的修改中增加平行進口不構成侵犯知識產權的規定,以確定平行進口在中國的合法性。以《商標法》為例,可以規定:進口商通過平行進口方式從具有商標權人授權銷售並未附加限制性條件的外國銷售商中進口該商標產品後在國內進行銷售的,不構成侵權。
『伍』 權利用盡是什麼如何理解專利許可范圍
權利用盡是什麼?如何理解專利許可范圍?所謂的權利用盡是一個大的概念,對於剛剛接觸的親們需要花點時間了解,我們主要以專利為主線,讓大家了解什麼是權利的用盡,權利用盡是不是所把權利給用完的呢?這是字面上的問題,當然不是這么講的,了解權利用盡我們還會帶大家了解什麼是專利權的用盡還有什麼是專利的平行進口這些原則。關聯文章《專利權利要求》如何理解專利許可范圍權利用盡原則,是知識產權法上的一個重要原則。這一原則是基於私人利益與社會利益的平衡而產生的,其直接理論依據就是經濟利益回報。它在傳統知識產權領域得到認可,並被用來分析國際貿易中的平行進口問題。它與知識產權的地域性特徵相結合,產生了權利國內窮竭和國際窮竭兩種學說,國際窮竭說是用來支持平行進口的。盡管權利窮竭說與平行進口關系密切,但它並不能完全用來評判平行進口是否侵權,平行進口是未經相關知識產權權利人授權的進口商,將由權利人自己或經其同意在其他國家或地區投放市場的產品,向知識產權人或獨占被許可人所在國或地區的進口。對於專利權的用盡與權利用盡有所相同,可以直接理解為專利獨占許可。權利用盡是產品交易中涉及國內外專利中的重要原則,規定者知識產權歸屬的走向,對於專利權的用盡是限期的許可給某人,而權利人不在干涉授權人的銷售與買賣,專利權的用盡,即使對專利的一種許可;在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規定,權利用盡一般就直接以權利人出售之後權利用盡,購買者二次銷售不侵權。
『陸』 平行進口什麼意思呢如何理解平行進口
如何理解平行進口?平行進口什麼意思呢?講到平行進口可能很多人不是很了解,而且平行進口的含義也是不易於理解的事情;平行進口對國與國之間的進出口有著重要作用,國與國之間的產品進出口問題不僅僅變現在關稅方面,還表現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以防止一切有傷於知識產權人權利本身是一些事情。關聯文章《獨占許可》如何理解平行進口那麼我們來了解下什麼是平行進口?所謂的平行進口是未經相關知識產權權利人授權的進口商,將由權利人自己或經其同意在其他國家或地區投放市場的產品,向知識產權人或獨占被許可人所在國或地區的進口。由於市場營銷策略(如擴大市場份額和佔有率)的需要,商標權或者是專利權人出售給國外經銷商或者國外被許可使用商標的生產企業生產的商品的價格都比較低,這些產品平行進口後,通常都會對商標權人的國內市場造成一定的沖擊。故為了保護正常的國內市場秩序,許多國家都採用不同的方法阻止商品的平行進口。平行進口而言的專利產品,一般對於市場產生沖擊的,專利人可以通過海關備案方式,讓專利產品得到相應的一些約束,因此這樣有效阻止了專利產品的平行進口;由於專利授權的具有一定的區域性,所以對於沒有申請保護的專利技術來說,在其他國家進行使用和該專利也沒有什麼侵權之處,而且還可以申請該專利。
『柒』 什麼是專利進口權
專利進口權是指專利權人有權制止他人未經許可為生產經營目的進口內合法製造專利產容品或依照其專利方法直接製造的產品,以及進口使用或體現了外觀設計專利的產品。專利進口權主要用於限制他人進口,以充分實現專利的財產利益。進口權包括禁止專利產品的平行進口。
『捌』 平行進口權是什麼意思
平行進來口,又稱灰色市場進口源,是指一項知識產權在兩個國家同時受到法律保護,一國進口商未經知識產權持有人授權,從另一國知識產權所有人手中進口並銷售受該國知識產權法律保護的商品。無論是專利、版權,還是商標權都存在著平行進口。過去人們認為,平行進口的矛盾在我國並不突出。一方面,由於我國國內商品價格低於國際市場商品價格;另一方面,由於高額關稅及嚴格的進口配額,使得灰色市場在我國無法存在。但隨著我國加入WTO步伐的加快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平行進口問題已開始出現。
就商標權而言,平行進口是指注冊商標持有人在某國(出口國)生產並銷售帶有注冊商標的商品後,第三人(進口商)擅自將該商品進口到另一國(進口國),而該注冊商標所有人或其他被許可人也在該進口國取得同一商標專用權。在平行進口中,涉及多種利益,包括商標權人、進口商、消費者的利益和進口國市場秩序。
『玖』 專利法的平行進口是什麼意思
平行進口(Parallel Imports)一般是指未經相關知識產權權利人授權的進口商,將由權利人自己或經其同意在其他國家或地區投放市場的產品,向知識產權人或獨占被許可人所在國或地區的進口。
其一,被進口的產品與特定的知識產權相關;
其二,被進口的產品有著合法的來源,即系由權利人或經其同意之人投放於出口國或地區的市場,因此,這類商品又被稱為「真品」;
其三,被平行進口的產品以低價與進口國或地區市場上原有的同一知識產權產品展開競爭;其四,在進口國或地區存在反對平行進口的相關權利人。
「平行進口」所涉及的相關權利人有以下幾種類型:
1.在進口國或地區與出口國或地區由同一人享有知識產權,並由知識產權人自己(或者由被許可人)同時在進口國或地區與出口國或地區兩個市場或其中的一個市場經銷有關產品。這是一種嚴格意義上的形態,所涉及的權利人包括知識產權人和被許可人。
2.進口國或地區與出口國或地區的相關的知識產權分別由通過某種公司紐帶形式相聯系的不同企業(如母公司與子公司,或不同的子公司)根據合同享有。所涉及的權利人包括進口國或地區與出口國或地區的知識產權人。平行進口可以有多種表現形態,對此有著不同的描述方式。
網頁鏈接
『拾』 我想把國外的一項專利產品進口到國內賣。這樣侵權嗎
如果是正規渠道,不侵權。
有關專利平行進口的幾種理論:
1.「權利國際窮竭」理論。該理論指某專利產品被合法售出之後,專利權人就不再對該產品的使用和銷售享有控制權,專利權人對他們的「獨占權」已告「窮竭」,他人轉售行為不構成專利侵權。由此可得出專利產品的平行進口是合法的,不構成專利侵權。
2.「權利國內窮竭」理論,即「地域性理論」。該理論指按照專利權的屬地原則,同一項專利按照各國法律,分別於這些國家取得專利權,且其權利內容和效力僅在該制定國領域內得以承認,按照此理論,上述權利窮竭僅適用於國內,但是對於進口國的專利權仍然構成侵權。
3.「權利限制」理論。該理論是最近有學者提出的一種折衷的觀點。該理論指將權利限制原則應用於平行進口問題,是在一定的條件下,限制權利人依照本國取得的知識產權阻止平行進口,使平行進口問題在一定條件下與權利用盡、合理使用、強制許可等制度一起,成為權利限制原則各自獨立、各不相同的表現形式。
兩個專利權是相互獨立的,且是分別受到兩國法律保護的不同客體,所以權利人在一國行使權利後,其權利在該國內已告窮竭,但是如果他國進口商將此專利產品進口到另一國市場上,該行為不構成對出口國專利權的侵犯,但是卻構成了對進口國專利權的侵犯。
(10)專利權人的平行進口權擴展閱讀:
由於被平行進口的專利產品在出口國是專利權人自己或者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產品,根據「權利用盡」原則,購買者有自由處置其購買的產品的權利,專利權人無權再控制該產品的使用和銷售,因此該產品向另一個國家的進口無需獲得專利權人的許可。
與此類似的觀點認為,如果專利權人或者被許可人在出口國出售其專利產品時沒有附加明確的限制性條件,則意味著「默示許可」購買者可以自由支配所購買的專利,其中包括出口,因此平行進口行為無需獲得專利權人的許可。
反對平行進口的觀點認為,專利權具有地域性,出口國和進口國的專利權是兩項具有各自效力范圍的專利權,在出口國的「權利用盡」或者「默示許可」僅對出口國的專利權產生影響,並不導致進口國專利權的「權利用盡」或者「默示許可」。
我國專利法第十一條中關於專利權人進口權的規定並沒有明確禁止平行進口,還有待於根據我國國情和司法實踐制定相關的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