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收到A公司捐贈的專利一項,價值80000元 求分錄!
收到A公司捐贈的專利80000元的會計分錄是:
借:無形資產-專利權 80000
貸:營業外收入 80000
『貳』 公司無償受贈獲得的專利如何做賬務處理需要交企業所得稅嗎
無償受贈抄可以作為公司「無形資產」襲,屬於「營業外收入」,需要作為企業所得稅計稅收入。出租無形資產屬於「其他業務收入」,對該無形資產的攤銷金額確認為「其他業務成本」。無形資產按照以下方法確定計稅基礎:
(一)外購的無形資產,以購買價款和支付的相關稅費以及直接歸屬於使該資產達到預定用途發生的其他支出為計稅基礎;
(二)自行開發的無形資產,以開發過程中該資產符合資本化條件後至達到預定用途前發生的支出為計稅基礎;
(三)通過捐贈、投資、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債務重組等方式取得的無形資產,以該資產的公允價值和支付的相關稅費為計稅基礎。
無形資產按照直線法計算的攤銷費用,准予扣除。
無形資產的攤銷年限不得低於10年。
作為投資或者受讓的無形資產,有關法律規定或者合同約定了使用年限的,可以按照規定或者約定的使用年限分期攤銷。
外購商譽的支出,在企業整體轉讓或者清算時,准予扣除。
(明稅律師)
『叄』 接受某企業捐贈專利權價值10萬元,會計分錄怎麼寫
一、接受某企業捐贈專利權價值10萬元,會計分錄為:
借:無形資產——專利權 100 000
貸:營業外收入 100 000
二、說明
1、接受捐贈專利權,使企業的無形資產增加,記入「無形資產」賬戶的借方。
2、接受捐贈資產屬於企業的利得。計入「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收入是指企業確認的與其日常活動無直接關系的各項利得。營業外收入並不是企業經營資金耗費所產生的,實際上是經濟利益的凈流入,不需要與有關的費用進行配比。
營業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動資產處置利得、政府補助、盤盈利得、捐贈利得、非貨幣性資產交換利得、債務重組利得等。
(1)計算該企業當年企業所得稅前可以扣除的業務招待費。
(2)計算該企業當年企業所得稅前可以扣除的財務費用。
(3)計算該企業當年企業所得稅前可以扣除的職工福利費、職工教育經費和工會經費合計數。
(4)計算該企業當年企業所得稅前可以扣除的營業外支出。
(5)計算該企業當年實際應繳納的企業所得稅稅額。
接受捐贈固定資產的會計分錄為:
借:固定資產(確定的入賬價值)
貸:遞延稅款
資本公積
銀行存款(應支付的相關稅費)
國家稅務總局《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辦法》第二十四條規定,企業接受捐贈的固定資產、無形資產不允許計提折舊或攤銷費用。而按照會計制度規定,固定資產應該計提折舊。這樣就造成稅法與會計制度的不一致,會計上必須用遞延稅款來調節。這與接受捐贈原材料等存貨會計處理及原因是一樣的。
『肆』 公司接受一項捐贈的專利技術,該如何寫會計分錄
接受捐贈,計入公司資本公積。專利技術,屬於無形資產。
借 無形資產
貸 資本公積
『伍』 收到國家捐贈的一項專利價值200000元怎麼做會計分錄
借 無形資產200000
貸 營業外收入200000
專利技術屬於無形資產
『陸』 預算會計中,接受捐贈一項專利權,市價6萬元的會計分錄怎麼寫
借:無形資產 60000
貸:待轉資產價值 60000
借:待轉資產價值 60000
貸:營業外收內入 45000
應交稅費容-應交所得稅 15000
『柒』 接受捐贈的專利技術一項,價值20000元,怎麼寫會計分錄
接受捐贈的專利技術一項,價值20000元,
借:無形資產-專利技術20000(一般納稅人取得專票,按不含稅價值入賬)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一般納稅人取得專票)
貸:營業外收入--接受捐贈收入20000
『捌』 接受捐贈專利權
接受捐贈,以前企業所得稅相關規定,作為「待轉資產價值」。待年底所得稅清算版時,將扣除應繳權部分的余額轉入「資本公積」。
按照06版企業會計准則和07年企業所得稅規定,該接受捐贈資產價值列入營業外收入,並計入應納稅所得額。
『玖』 接受捐贈的專利權該怎麼做賬
專利權屬抄於無形資產
借:無形資產
貸:待轉資產價值--接受捐贈非貨幣資產
按稅法規定接受捐贈的無形資產應計入當期應納稅總額,要交納所得稅
借:待轉資產價值--接受捐贈非貨幣資產
貸:資本公積
應交稅金--所得稅
『拾』 接受捐贈收入和轉讓專利權取得的收入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算不算銷售(營業)收入,東奧經濟法基礎輕松過關1
企業在計算業務招待費、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等費用扣除限額時,其銷售(營業)收入額應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以及根據稅收規定確認的視同銷售收入,但不包括營業外收入。而接受捐贈收入和轉讓專利權取得的收入屬營業外收入,因此接受捐贈收入和轉讓專利權取得的收入在計算企業所得稅時不算銷售(營業)收入。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的補充通知》(國稅函[2008]1081號)附件《企業所得稅年度納稅申報表及附表填報說明》附表一《收入明細表》中,填報說明規定,「銷售(營業)收入合計」填報納稅人根據國家統一會計制度確認的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以及根據稅收規定確認的視同銷售收入,該行數據作為計算業務招待費、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支出扣除限額的計算基數。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所得稅執行中若干稅務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202號)第一條關於銷售(營業)收入基數的確定問題也明確規定,企業在計算業務招待費、廣告費和業務宣傳費等費用扣除限額時,其銷售(營業)收入額應包括《實施條例》第二十五條規定的視同銷售(營業)收入額。因此,業務招待費稅前扣除限額的計算基數,應以稅法要求的收入為准,即包括主營業務收入、其他業務收入以及根據稅收規定確認的視同銷售收入,但不包括營業外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