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權人在確認自己的專利權有效、專利侵權成立之後,方可著手進行下一步工作——收集證據。專利權人要收集的證據,大致有如下幾個方面:
一、有關侵權者情況的證據
專利權人應當了解侵權者確切的名稱、地址、企業性質、注冊資金、人員數、經營范圍等情況,便於決定對專利侵權應採取什麼樣的策略。
二、有關侵權事實的證據
構成專利侵權的前提是必須要有侵權行為。因此,證明侵權者確實實施了侵犯專利權的行為的證據在處理侵權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這些方面的證據有侵權物品的實物、照片、產品目錄、銷售發票、購銷合同等。
三、有關損害賠償的證據
(一)專利權人可以向侵權者要求損害賠償。要求損害賠償的金額可以是專利權人所受的損失。但專利權人要提供證據,證明因對方的侵權行為,自己專利產品的銷售量減少,或銷售價格降低,以及其他多付出的費用或少收入的費用等損失。
(二)要求損害賠償的金額也可以是侵權者因侵權行為所得的利潤。專利權人要提供證據,證明侵權者的銷售量、銷售時間、銷售價格、銷售成本及銷售利潤等。以此為依據,計算侵權者所得的利潤。
(三)要求損害賠償的金額還可以是不低於專利權人與第三人的專利許可證貿易的專利許可費。為此,專利權人要提供已經生效履行的與第三人的專利許可協議。
至於侵權者侵權利潤的確切證據,有時無法得到。在進行訴訟時,可以先提供一些粗略的證據,待確定專利侵權後,可以請求法院對侵權者進行查帳,以確定侵權利潤。然後,在此基礎上,再計算出侵權者應付的賠償金額。
『貳』 專利權人應如何保護專利權
專利權人應如何保護專利權?根據目前我國法律規定,專利侵權時,有三種(官方)專利保護途徑供選擇。它們分別是專利行政管理(處理)途徑、專利民事訴訟途徑以及專利刑事訴訟途徑。下面來具體介紹保護專利權的這三種途徑。專利權人應如何保護專利權保護專利權的途徑1、普通的專利侵權可以採取向專利行政管理部門(當地知識產權局)舉報走行政處理途徑。專利行政管理部門根據侵權情節依職責可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比如責令侵權者停止侵權、沒收違法所得、罰款等等。2、專利民事訴訟途徑一般是解決專利賠償、制止侵權的途徑。專利權人通常在侵權證據已較充分的前提下,依據《專利法》第六十五條規定: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按照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實際損失確定;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可以按照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確定。權利人的損失或者侵權人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參照該專利許可使用費的倍數合理確定。賠償數額還應當包括權利人為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權利人的損失、侵權人獲得的利益和專利許可使用費均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型、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確定給予一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賠償向侵權行為人要求侵權賠償。當然,《專利法》在治理專利侵權領域同樣賦予了專利權人1.申請訴前責令停止侵權行為;2.申請訴前證據保全兩大侵權訴訟手段。3、專利刑事訴訟途徑是對特定專利侵權行為所採取的權利保護途徑。《刑法》第二百一十六條規定,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這里的假冒他人專利特定行為表像如下:1)未經許可在產品或者產品包裝上標注他人的專利號;2)明知1項產品而銷售;3)在產品說明書等材料中未經許可使用他人專利號等等情節嚴重行為。我國《刑事訴訟法》在第七十七條規定:被害人由於被告人的犯罪行為而遭受物質損失的,在刑事訴訟過程中,有權提起附帶民事訴訟。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的財產。賦予專利權人在刑事案件中直接追究侵權賠償的權利。
『叄』 發現有人侵犯了自己的專利權怎麼辦
專利出現侵權後,一般有三種解決途徑。但是不管選擇其中一種或幾種途徑,首先要做的工作就是收集專利侵權的證據。只有做好了這一步的工作,後面的措施才有了主動權,否則,後面的工作無法開展。
解決專利侵權時應當收集的證據包括:
1、專利權屬證據。證明原告享有專利權或者專利許可使用權。
2、侵權存在證據。證明被告已經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原告應當提交被控侵權產品及其銷售發票、專利與被控侵權產品技術特徵對比材料等證據。
3、賠償金額證據。證明其提出的賠償金額有事實依據。原告應當提交能證明其提出的賠償數額的證據,如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的證據或者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的證據;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專利許可使用費的1至3倍合理確定賠償數額;沒有專利許可使用費可以參照或者專利許可使用費明顯不合理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專利權的類別、侵權行為的性質和情節等因素,一般在人民幣5000元以上30萬元以下確定賠償數額,最多不超過人民幣50萬元。
上述賠償數額可以包括因調查、制止侵權行為所支付的合理費用。
證據收集好之後,可以根據自己的情形選擇如下侵權解決方式:
1、協商與和解。
2、行政裁決或協調。
3、向法院起訴。
『肆』 我朋友未經發明專利權人許可,實施發明專利,構成專利侵權嗎
問:我朋友未經發明專利權人許可,實施發明專利,構成專利侵權嗎?
答:君同法律在線咨詢為您解答
專利權是專利權人對其取得專利的發明創造依法享有的權利。根據專利法的規定,專利權人享有以下各項權利:
(1)實施其專利的權利。專利法意義上的實施,對發明或實用新型專利而言,包括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和進口五種行為:對於產品專利,專利權人可以自己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和進口其專利產品;對於方法專利,可以使用其專利方法以及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對外觀設計專利而言,包括製造、銷售和進口三種行為。
(2)允許其它單位和個人實施其專利的權利,即專利法所稱的「許可」。通過許可合同,被許可方不取得專利權,只取得專利實施權,即為生產經營目的製造、使用、銷售和進口專利產品或使用專利方法的權利。許可必須訂立書面合同,被許可方必須向專利權人支付使用費。
(3)禁止其它單位或個人實施其專利的權利。專利權被授予後,除法律另有規定外,專利權人有權禁止任何單位或個人實施其專利。這項權利體現了專利權的排他性,是專利權最重要的方面。
(4)請求保護的權利。當專利權受到侵害時,專利權人有權請求專利管理機關進行處理,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專利管理機關有權責令侵權人停止侵權行為並賠償損失。當事人任何一方對專利機關的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如果當事人在三個月期滿未起訴,又不執行決定的,專利管理機關可以請求人民法院強制執行。專利權人或其利害關系人也可以不通過專利管理機關,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法院保護其專利權。
(5)轉讓其專利的權利。
(6)放棄其專利的權利。放棄也是對專利權進行處分的一種方式。放棄可以通過向專利局提交書面申請的方式進行,也可以不交年費的方式實現。
(7)在專利產品或者該產品的包裝上標明專利標記和專利號的權利。專利標記可以是「中國專利」或類似的詞句。專利號是專利局在授予專利權時賦予的順序號。專利法規定,如果其他人侵了專利權人的這項權利,假冒其專利,和將非專利產品或專利方法冒充專利產品或專利方法的,專利權人可以請求專利管理機關進行自理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伍』 專利權人可以通過哪些方式解決專利侵權糾紛
協商,侵權人所在地的省級人民政府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或法院訴訟。
『陸』 專利權人發現專利侵權後該怎麼辦
解決專利侵權時應當收集的證據
1、專利權屬證據。證明原告享有專利權或者專利許可使用權。
2、侵權存在證據。證明被告已經實施或者即將實施侵犯專利權的行為。原告應當提交被控侵權產品及其銷售發票、專利與被控侵權產品技術特徵對比材料等證據。
3、賠償金額證據。證明其提出的賠償金額有事實依據。原告應當提交能證明其提出的賠償數額的證據,如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的證據或者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的證據;權利人因被侵權所受到的損失或者侵權人因侵權所獲得的利益難以確定的,人民法院可以參照專利許可使用費合理確定賠償數額。
證據收集好之後,可以根據自己的情形選擇如下侵權解決方式:
協商與和解
專利權人和被控侵權人均可自行協商或在其他第三方的調解、斡旋下達成和解協議,解決糾紛。提出協商意向時一般可以向侵權方發送侵權警告函。這在我國專利法中並無規定,但在現實生活中卻被經常使用,而且還常取到較好的作用。侵權警告信的寫法可以根據不同情況,口氣可以強硬,也可以緩和。一般應寫明以下內容:
1、專利權人的專利號,專利的主要權項內容;
2、對方的產品或方法侵害了該專利權,希望中止或禁止對方製造、銷售和使用的行為;
3、希望對方於何時就此作出答復;
4、如果對方不作答復,專利權人可能採取的措施。
行政裁決或協調
專利權人在侵權人侵權事實和證據充分確鑿的情況下,可向專利局等有關行政部門舉報,由其採取行政措施,對侵權人的侵權行為進行調查核實後作出行政處罰。在行政裁決過程中,有關專利行政部門基於有關當事人的申請,可對專利侵權的民事責任進行調解。
向法院起訴
專利權人在發現侵權人侵犯其專利權後,亦可徑自向侵權行為地、被告所在地等相關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要求停止侵權行為賠償經濟損失等。同時有權申請對侵權人的侵權事實和證據進行訴訟保全,申請法院強制令,禁止侵權人繼續侵權行為。為保證經濟賠償的切實執行,專利權人在起訴的同時,可向受理法院申請對侵權人的等額財產進行訴訟保全。
向法院提起訴訟時,選擇起訴的法院可以有:
1、專利侵權糾紛案件,由侵權行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侵權行為地包括:
(1)被控侵犯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權的產品的製造、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等行為的實施地
(2)專利方法使用行為的實施地,依照該專利方法直接獲得的產品的使用、許諾銷售、銷售、進口等行為的實施地;
(3)外觀設計專利產品的製造、銷售、進口等行為的實施地;
(4)假冒他人專利的行為實施地;
(5)上述侵權行為的侵權結果發生地。
2、原告僅對侵權產品製造者提起訴訟,未起訴銷售者,侵權產品製造地與銷售地不一致的,製造地人民法院有管轄權;以製造者與銷售者為共同被告起訴的,銷售地人民法院有管轄權;銷售者是製造者的分支機構,原告在銷售地起訴侵權產品製造者製造、銷售行為的,銷售地人民法院有管轄權。
3、專利權屬糾紛案件,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4、專利權合同糾紛案件,由被告住所地或者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轄。合同當事人可以在書面合同中協議選擇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簽訂地、原告住所地、標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轄,但不得違反級別管轄和專屬管轄的規定。
『柒』 侵犯專利權如何解決侵犯專利權的解決途徑一般有幾種
在自己的專利來權被源他人侵犯的時候,專利權人一定要學會冷靜的處理,避免因對方的侵權行為造成更大的損失。選擇恰當的解決途徑,對糾紛的處理是很有幫助的。那麼侵犯專利權的解決途徑一般有幾種呢?侵犯專利權的解決途徑一般有幾種依相關法律規定,因侵犯其專利權引起糾紛的,由當事人協商解決;不願協商或者協商不成的,專利權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以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時,認定專利侵權行為成立的,可以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進行處理的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應當事人的請求,可以就侵犯專利權的賠償數額進行調解;調解不成的,當事人可以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向人民法院起訴。若發現別人侵犯了自己的專利權時,此時可以根據法律中規定的一些解決途徑來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