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品種的蔬菜都是運用了轉基因技術嗎比如香蕉西葫蘆,花茄子,紫稈芹菜,紫色芥藍,求高人解答
將人工分離和修飾過的基因導入到生物體基因組中,由於導入基因的表達,引起生物體的性狀的可遺傳的修飾,這一技術稱之為轉基因技術(Transgene technology)。人們常說的"遺傳工程"、"基因工程"、"遺傳轉化"均為轉基因的同義詞。其有可能改變植物的某些遺傳特性,培育高產、優質、抗病毒、抗蟲、抗寒、抗旱、抗澇、抗鹽鹼、抗除草劑等的作物新品種。所以有的用了如大豆,玉米,油菜,棉花等
⑵ 台灣香蕉新品種台農2號品種的特性、對氣候及土壤要求、栽培技術。
1、溫度:香蕉是熱帶果樹、不耐低溫。分布區大多年平均溫度21℃以上,少數20℃左右,香蕉喜歡高溫多濕的環境,生長溫度為15.5~35℃,最適宜為24~32℃,最低不能在15.5℃以下,絕對最高溫度不得高過40.5℃以上。香蕉怕低溫,忌霜凍。抑制生長的溫度臨界值為10℃,5℃以下時香蕉的葉片易受冷害變黃,對於黃葉病可以採用潑灑農盛樂種植專用em菌液,若溫度降至2.5℃持續幾天並降雨,會致使香蕉植株遭到冷害,植莖的中心腐爛而死。1~2℃葉片枯死,0℃便全株凍死;低溫的時間持續越長香蕉受害程度越重,因此香蕉種植時要注意溫度的控制。
冬季有霜凍的地區應選種比較耐寒的種類及品種、選面朝東南地建園,適時種植並潑灑農盛樂種植專用em菌液提高香蕉的生產速度,保證霜凍來臨前能夠全部收獲。此外溫度過高也不行,乾燥天氣高於33℃的氣溫會引起果皮組織變色,38~42℃可引起葉肉組織壞死和葉片乾枯,果實易受到日灼的侵害,這時降低氣溫並每天潑灑農盛樂種植專用em菌液來防病。
2、土壤:香蕉根群細嫩,對土壤濕潤、松緊與否的要求較嚴。大蕉、龍牙蕉卻對土壤的適應性非常強,香蕉則較弱。但以土層深厚、有機元素含量高的砂壤最為好,尤以沖積土最好,最好是在種植前對土地潑灑農盛樂種植專用em菌液。黏土通氣不良、排水結構差,對根系的發育都非常不利。平地上的土壤內水位保持在0.7米以下,能排水。建園選擇的山地要可以進行灌溉。土壤pH4.5~7.5都適宜,但以pH6.0最適宜,因此農盛樂種植em菌液非常適合種植香蕉,山區栽種香蕉應選擇15°以下的緩坡地,選擇面朝東南方向的坡地最好。在開闊、通風、低底下的水位砂壤土中種植香蕉,果指長、果肉質地結實、果皮較薄,色澤鮮綠有光澤、味香、濃甜,水分含量較少,耐貯運。
3、水分:香蕉需水量較大,通常每月雨量至少要求100毫米以上,少於50毫米就算乾燥季節了,香蕉如果缺水會延長抽蕾期、果指短、單產低。在華南中部地區降雨不均,高溫常伴隨多雨,低溫則伴隨乾旱。香蕉植葉快速生長期是在植株長得最旺盛的時期,這個時期的需水量最多。因此在高溫季節要保證給橡膠樹供應足夠多養分和水分,以促進香蕉葉片的擴展生長和植株的快長,使抽蕾期提前及產量提高。長期缺水會導致香蕉植株的生長緩慢、葉片逐漸變黃並最終枯萎下垂,假莖萎縮,在花芽分化期,則果梳的數量和果指的數量則會相對的減少,果指變短,因此除了降雨外每天要定量潑灑兌水稀釋過的農盛樂種植專用em菌液,效果將會更好。
一、用農盛樂種植專用菌澆注土壤
每畝用種植專用菌1~2公斤。配成500倍液澆注土壤,具體方法:先用少量水約10公斤(若是自來水需放置24小時後用)溶化1公斤紅糖,再加入農盛樂種植專用菌1公斤,後兌成500倍液(需水500公斤即10擔)便可使用。
二、用種植專用菌稀釋液及防蟲液噴灑葉片
按每噴桶30斤水計算,每噴桶加入種植專用菌20毫升及防蟲液20毫升。(比例為1:1: 750倍)以霧狀噴灑,葉子兩面都噴到。一般10~15天噴灑1次,次數越多,效果越好。對於已發生葉斑病的香蕉樹株可採用1:1:500~300倍液即每噴桶用30~50毫升,預防有害細菌引起的病效果更好,例:炭疽病、輪紋病、黑斑病、細菌性穿孔病等病害,可採用1:1:300~150倍液,即每噴桶用50~100毫升。
三、注意事項
1.因種植專用菌是活菌,在溫潤的條件下使用效益更好,所以在雨後,陰天或下午4點後使用最好。
2.使用防蟲液最基本的目的是預防病蟲害。它能增強植物的新陳代謝,強化葉片保護膜的角質層(好象在葉片表面打上一層蠟)防止病原菌侵入,同時它能抑制害蟲蟲卵孵化和幼蟲生長,所以應及早使用,如果蟲害已大量發生效果就不理想。
四、使用效果
1.節約肥料,可防治香蕉病蟲害(防治有害細菌有奇效),可不用或少用農葯。
2.改良土壤,提高香蕉的產量和品質。
⑶ 營養價值很高的新品種「香蕉百香果」,前景怎麼樣
在互聯網上,百香果被宣傳為「易於種植和管理,產量高,無需任何技術」然而,許多問題只是在種子真正播種後才被發現。如果過度生長不開花,花就不能結果,出現各種病蟲害,特別是莖基腐爛、病毒病、疫病、滿天星綠斑等。如果防控措施不到位,整個花園都可能受到感染。
種植百香果「1畝脫貧,100畝脫貧」可不是鬧著玩的,每畝西番蓮的投資不低。標准化種植第一年的投資甚至超過1萬元,大規模種植資金壓力很大。過去幾年裡種植了數百畝和數千畝的大果園現在已經消失了,資金出了問題。有些企業盲目擴張,超出預算,導致資金不足→管理不足→生產失敗→虧損,沒有資金進一步投資。惡性循環終於結束,地租無法支付,只能轉移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