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和接受委託完成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及專利權的歸屬
來源: 作者:
法條: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一個單位或者個人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委託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被批准後,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
釋義:本條是關於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和接受委託完成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及專利權的歸屬的規定。
一、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可以是單位與單位之間的合作,也可以是單位與個人之間的合作,還可以是個人與個人的合作。合作的方式,可以是合作各方按照分工分別承擔一項發明創造的不同部分或者不同階段,也可以是一方或幾方負責提供資金、設備、場地等物質條件,另一方或幾方負責進行技術開發活動。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合作各方可通過協議約定申請專利的權利及申請被批准後專利權的歸屬,以及合作各方的其他權利、義務。如果合作各方沒有就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及專利權的歸屬達成協議的,按照本條的規定,申請專利的權利及取得的專利權應當歸屬於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發明創造的一方或幾方。
二、關於一個單位或者個人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的委託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其申請專利的權利和申請被批准後專利權的歸屬問題。按照民法的一般原則,在委託合同關系中,受託方根據委託方的委託辦理委託事務,其辦理委託事務的風險應當由委託人承擔;同時,其辦理委託事務取得的成果,也應當歸於委託人。委託人則應按合同的約定向受託人支付費用和報酬。我國專利法為側重保護實際完成發明創造一方的利益,規定接受委託完成的發明創造,除當事人另有協議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取得的專利權歸於完成發明創造的一方,即歸屬於受託方。
Ⅱ 怎麼填寫專利技術轉讓合同
專 利 權 轉 讓 合 同 書
鑒於:
本合同簽約各方就本合同書中所述專利權的轉讓、技術內容、成果權益、費用支付、違約責任以及與之相關的技術及其資料等內容經過平等協商,在真實、充分地表達各自意願的基礎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之規定,達成如下協議,由簽約各方共同恪守。
第一條 簽約方
甲方(受讓方):
乙方(讓與方):
第二條 合同性質
本合同屬於專利權轉讓合同。
第三條 簽約時間和地點
本合同由上述簽約方於 年 月 日在 簽訂。
第四條 項目名稱(獲得專利權的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名稱全稱)
第五條 技術狀況
5.1 本合同轉讓的專利權屬於:(1)發明 □
(2)實用新型 □
(3)外觀設計 □
5.2 專利權人:
5.3 發明人/設計人:
5.4 專利授權日:
5.5 專利號:
5.6 專利有效期限:
5.7 專利年費已交至 年。
第六條 專利有效保證
6.1 讓與方保證上述第五條技術內容的真實性、其轉讓的專利權的合法有效性。
6.2 讓與方對本合同生效後專利權被撤銷、宣告無效不承擔法律責任。
第七條 專利實施情況
7.1 讓與方自行實施專利技術的情況(時間、范圍、方式):
7.2 讓與方許可他人實施專利技術的情況(時間、范圍、方式):
第八條 原專利實施許可的履行
8.1 受讓人應當在本合同生效後,保證原專利實施合同的履行,並接受原專利實施許可合同中讓與方的權利與義務。
8.2 讓與人保證已經將本專利權的轉讓告知原實施許可合同的對方當事人。
第九條 專利技術資料
9.1 資料內容:
9.2 交付時間:
9.3 交付地點:
9.4 交付方式:
第十條 費用及支付方式
10.1 本合同費用總額為 元。
10.2 本合同費用,按以下第 種方式支付;
(1)一次支付,支付時間和方式:
(2)分期支付,支付時間和方式:
(3)其他方式約定如下:
第十一條 違約責任
11.1 任何簽約方違反本合同第 條、第 條、第 條、第 條、
第 條中的任何一條,按以下條第 種方式承擔違約責任:
(1)支付 元違約金;
(2)按合同總標的 %支付違約金;
(3)按實際損失支付賠償金;實際損失的范圍和計算方法為:
(4)其他計算方式:
11.2 違約方承擔違約責任後,簽約方約定本合同內容:
(1)繼續履行 □
(2)不再履行 □
(3)是否履行再行協商 □
第十二條 爭議解決方式
12.1 簽約各方因履行合同發生爭議,應協商解決糾紛;
12.2 協商解決不成,簽約方同意採用以下第 種方式解決糾紛:
(1)申請由 仲裁委員會仲裁;
(2)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
第十三條 名詞解釋
為避免簽約各方理解上的分歧,簽約方對本合同及相關補充內容中涉及的有關名詞及技術術語,特作如下確認:
第十四條 補充約定
14.1 簽約方確定以下內容作為本合同的附件,並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14.2 其他需要補充約定的內容:
第十五條 合同生效
15.1 本合同一式 份,經簽約各方簽字蓋章後生效,由 負責辦理專利權轉讓合同的登記和公告事宜。
15.2 本合同以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的公告日為合同生效日。
甲方: 乙方:
(蓋章) (蓋章)
(蓋章) (蓋章)
法定代表人(或委託代理人): 法定代表人(委託代理人):
住所址: 住所地:
郵政編碼: 郵政編碼:
電 話: 電 話:
傳 真: 傳 真:
電子信箱: 電子信箱:
開戶銀行: 開戶銀行:
帳 號: 帳 號:
認 定 登 記 事 項
印花稅粘貼處
登記編號:
認定意見:
登記員(簽字):
登記機關(蓋章):
認定時間: 年 月 日
科易專利站為您解答,希望能幫助到您!
Ⅲ 在技術開發合同中,合作開發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 )。
合作開發抄完成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歸屬:
合作開發完成的發明創造,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單位或者個人互相配合,共同進行研究和開發形成的發明創造。
根據專利法的相關規定,對於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其申請專利的權利歸屬分為兩個方面:
1.當事人有約定的從其約定;也就是當事人對申請專利的權利作出事先約定的,就依照約定來執行。申請被批准後,約定的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
2.當事人沒有約定的,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被批准後,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
綜上,合作開發完成的發明創造,可以由各方在合作開發合同中約定其申請專利的權利的歸屬,如沒有約定,由共同完成方享有。
此外,根據《合同法》第340條的規定,合作開發的當事人一方轉讓其共有的申請專利的權利的,其他各方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受讓的權利;合作開發的當事人一方聲明放棄其共有的申請專利的權利的,可以由另一方單獨申請或者由其他各方共同申請;申請人取得專利權的,放棄申請專利的權利的一方可以免費實施該專利;合作開發的當事人一方不同意申請專利的,另一方不得提交專利申請。
Ⅳ 專利權和著作權有什麼區別軟體的技術開發合同寫專利權可以嗎
說通俗點吧:其來實專利權源主要是針對技術解決方案及技術方法所提出的保護,比如:網路搜索引擎,通過某種技術來解決問題。而著作權一般指的是某個作品,比如某一款軟體,它的整個代碼都收到著作權保護,不管這款軟體能否解決多大的問題,它都是一個作品。這針對這個作品進行保護。軟體的技術開發合同直接寫知識產權。這樣都可以概括進去。
Ⅳ 在委託開發合同中,專利申請權及專利權應該歸誰!
我國專利法第六條規定: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版件所完權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Ⅵ 技術開發合同中,關於技術成果 知識產權的使用權內容以及歸屬問題
你好復,作為一個法律人,制我可以幫你。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第八條 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一個單位或者個人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委託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被批准後,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
因此,你的單位是受其他單位的委託完成的發明創造,合同並未約定的話,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的單位(即你的單位);申請被批准後,申請的單位為專利權人。
望採納,可追問。
Ⅶ 我想開發一款儀器,但是我沒有技術,僱傭技術人員開發出相應的軟體後,該儀器的專利權是否屬於我
其實只要簽署合同說明一下就ok了。法律是講究意思自治的。就是說,如果你們合同中說明了,就按合同說的算。如果沒有說明,法律有默認的歸屬方法。分為3種情況:
參看:
1.職務專利:
a. 職務發明創造:
(一) 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
(二) 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三) 發明人或設計人的權利:
(1) 被授予專利權的單位應當對職務發明創造的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給予獎勵;發明創造專利實施後,根據其推廣應用的范圍和取得的經濟效益,對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給予合理的報酬(原法:單位對個人應從使用費、轉讓費收入中予以獎勵)。
(2) 署名權:有在專利文件中寫明自己是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權利。
(3) 有優先受讓權。
b. 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c. 合同約定: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2.合作專利:
a. 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一個單位或者個人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委託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被批准後,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
b. 合作一方不同意申請專利的,合作他方不得申請專利。
c. 如果一方放棄專利申請權,另一方可單獨申請,但取得專利後,放棄一方有免費使用的權利。
d. 合作方有優先受讓權。
3. 委託專利:
受委託的開發合同完成的發明,專利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專利權屬於受託人。
Ⅷ 委託開發合同未約定開發成果的專利申請權歸屬,當如何處理
合同法第三百三十九條 委託開發完成的發明創造,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專,申請屬專利的權利屬於研究開發人。 專利法 第八條 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一個單位或者個人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委託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被批准後,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
Ⅸ 委託開發合同中約定,技術成果歸甲方所有,那在研發過程中的階段性成果權利歸屬是怎樣的
1、甲方是哪抄方?
2、如襲果甲方是委託方,技術開發成果歸委託人所有的,研發過程中的階段性成果亦屬於委託人所有。
3、如果甲方是受託方,技術開發成果歸受託人所有的,研發過程中的階段性成果亦屬於委託人所有。但委託人有權利免費使用該技術成果,受託人轉讓技術成果的,委託人有優先受讓權。
《合同法》
第三百三十條技術開發合同是指當事人之間就新技術、新產品、新工藝或者新材料及其系統的研究開發所訂立的合同。
技術開發合同包括委託開發合同和合作開發合同。
技術開發合同應當採用書面形式。
當事人之間就具有產業應用價值的科技成果實施轉化訂立的合同,參照技術開發合同的規定。
第三百三十九條委託開發完成的發明創造,除當事人另有約定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研究開發人。研究開發人取得專利權的,委託人可以免費實施該專利。
研究開發人轉讓專利申請權的,委託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受讓的權利。
Ⅹ 委託開發合同未約定開發成果的專利申請權歸屬,當如何處理
合同法
第三百三十九條 委託開發完成的發明創造,除當事人另有回約定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答屬於研究開發人。
專利法
第八條 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一個單位或者個人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委託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被批准後,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