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商標注冊滿五年,被訴侵犯在先權利怎麼辦
我國現行《商標法》規定對注冊商標提起無效宣告申請的時限為商標注冊之日起五年內,惡意注冊的,馳名商標所有人不受五年時間限制。如有人認為注冊商標侵犯其在先的著作權、外觀專利權、姓名權、企業名稱權等權利,應當在五年內對注冊商標提起無效宣告申請,也可直接提起民事侵權訴訟,請求法院判令停止注冊商標的使用。 但是,若注冊商標滿五年未被宣告無效,在先權利人再對注冊商標使用行為提起侵權訴訟,此時,雖然構成侵權,但是否應當判令停止使用? 對此,法律法規及司法解釋並無明確規定,但在2009年最高院相關司法政策中卻有體現——法發〔2009〕23號《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當前經濟形勢下知識產權審判服務大局若干問題的意見》(簡稱「意見」)第9條中提到:「要把握商標法有關保護在先權利與維護市場秩序相協調的立法精神,注重維護已經形成和穩定了的市場秩序,防止當事人假商標爭議制度不正當地投機取巧和巧取豪奪,避免因輕率撤銷已注冊商標給企業正常經營造成重大困難。與他人著作權、企業名稱權等在先財產權利相沖突的注冊商標,因超過商標法規定的爭議期限而不可撤銷的,在先權利人仍可在訴訟時效期間內對其提起侵權的民事訴訟,但人民法院不再判決承擔停止使用該注冊商標的民事責任。」 從公正角度來看,構成侵權但不判令停止侵權,讓人難以接受;從社會或經濟效益角度來看,不判令停止侵權可以維護已經形成和穩定的市場秩序,或者激勵創新,例如最近的「大頭兒子小頭爸爸」著作權侵權案件,杭州鐵路運輸法院未判令停止侵權就是考慮到社會公共利益;從法律的一致性來看,可以避免《商標法》關於無效宣告五年的時間限制流於形式。所以,上述司法政策選擇了維護市場秩序的價值。 但即使如此,按照上述《意見》,筆者認為也並非所有超過五年的注冊商標在侵犯他人在先權利時均可賠償了事,想要「安享晚年」,需要滿足: 首先,被訴侵權商標經過大量使用已經具有較高知名度,才可能形成穩定的市場秩序。從價值權衡的角度來看,犧牲公正價值去維持一個使用較少的侵權商標是不值得的,而且商標未經大量使用被判停止侵權也不會給企業正常經營造成重大困難。 其次,維持「已經形成和穩定了的市場秩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市場格局」,其前提是該「市場格局」是善意、誠信經營形成的。這一原則在商標行政案件中已經得到法院的一致確認,例如在「福聯升」再審案件 i 中,最高院判決指出: 「在被再審申請人惡意申請、注冊商標的情況下,如果仍然承認再審申請人此種行為所形成的所謂市場秩序或知名度,無異於鼓勵同業競爭者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罔顧他人合法在先權利,強行將其惡意申請的商標做大、做強。」同樣,在民事案件中,明知存在在先權利障礙而強行注冊、使用商標,猶如「毒樹之果」,不應受保護。 再次,有人認為《意見》將在先權利限定在「他人著作權、企業名稱權等在先財產權利」,是否說明著作權中的署名權等人身權利以及自然人姓名權就不在此限[ii]?但如今,通常也認為姓名權這樣的人身權利得到保護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姓名背後的商業利益,當然這依然改變不了其人格權的屬性。因此,關於財產權利的限制是否為《意見》的本意,此處尚有討論的空間。 關於本文討論的話題,目前鮮有類似判例可供參考,前段時間有幾個頗為引人關注的案件發生,如「喬丹」商標被訴侵犯姓名權糾紛、「非誠勿擾」商標被訴侵犯著作權糾紛,均存在注冊商標超過五年無效宣告期限的問題,目前「非誠勿擾」著作權案件原告已撤訴,「喬丹」案尚未判決。上述司法政策對該案的影響有多大?法院之後的判決值得關注,屆時可為我們今天的話題再增添些許啟示。
『貳』 商標侵犯著作權在先權利,去商評委申請取消該商標權的流程
版權和商標權同屬知識產權;屬於平行的權利!
商標法規定,商標注冊申請不得侵犯他人的相關在先權利,你的版權在「相關權利」之列!
是否在先,要看你版權登記日期,或者如果你有充分證據證明作品完成日期是否早於商標申請日期!如果早,則可以在商標被公告期間,向國家商標局提交異議申請。
『叄』 怎樣才算是商標異議中的在先權利人或利害關系人
先權利人指的是最先申請注冊的人,利害關系人指的是後面申請的人,或是提出異議的人。
提供專業商標異議服務,詳情聯系。
『肆』 如何處理商標權與著作權的沖突
在判斷訴爭商標的申請注冊是否損害在先著作權時,司法中一般適用「實質相同+接觸」的原則。
首先,在先著作權成立的基本前提是主張著作權的圖樣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一般情況下,與商標權存在沖突的作品主要為美術作品。
其次,是否享有涉案作品的著作權以及商標權人是否有接觸到涉案作品的可能性,是判定訴爭商標是否損害他人著作權的重要適用要件。當事人提供的標志設計底稿、原件、取得權利的合同、訴爭商標申請日之前的著作權登記證書、商標公告、商標注冊證等,可以作為享有著作權的初步證據。
同時,證明商標權利人接觸過或者有可能接觸他人享有著作權的作品亦尤為必要。當面臨商標權與著作權之間的法律沖突時,有力闡明作品認定、權利歸屬、接觸可能性及與作品構成實質性近似是獲得權利保護的利器。
(4)判例著作權在先權利商標異議申請擴展閱讀
商標權侵權方式
1.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的許可,在同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近或者近似的商標的;
2.銷售明知是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
3.偽造、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
4.故意為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提供便利條件的;
5.給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 。
『伍』 什麼是在先權利,在先權利在申請注冊商標時有什麼影響
在先權抄利是商標法上的一個襲術語,是指在商標申請人申請注冊商標前,已經有人依法取得或者依法使用並受法律保護的權利。當出現不同主體在相同或者近似的商品上同日申請相同或者近似商標,以及用不正當手段搶先申請注冊他人使用在先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的情形時,《商標法》亦對在先使用商標進行保護。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對商標的在先使用雖然不能構成嚴格意義上權利,但在特定情形下也可以成為《商標法》所保護的准權利。
『陸』 著作權在先,後被他人注冊了商標,法院會怎麼判,採取什麼措施
著作權依據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商標權依據法律是《商標法》。
一、《商標法》第十五條規定:未經授權,代理人或者代表人以自己的名義將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的商標進行注冊,被代理人或者被代表人提出異議的,不予注冊並禁止使用。就同一種商品或者類似商品申請注冊的商標與他人在先使用的未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申請人與該他人具有前款規定以外的合同、業務往來關系或者其他關系而明知該他人商標存在,該他人提出異議的,不予注冊。
二、《商標法》第三十三條規定:對初步審定公告的商標,自公告之日起三個月內,在先權利人、利害關系人認為違反本法第十三條第二款和第三款、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一款、第三十條、第三十一條、第三十二條規定的,或者任何人認為違反本法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規定的,可以向商標局提出異議。公告期滿無異議的,予以核准注冊,發給商標注冊證,並予公告。
補充:如果還是注冊,可以提異議,如果已經注冊,可以提爭議,即無效宣告。
『柒』 著作權與商標權權利沖突該怎麼處理
著作權與商標權權利沖突該怎麼處理,著作權和商標權是我們都不陌生的權利了,我們時時刻刻都在使用著他們,那麼著作權與商標權權利沖突該怎麼處理?著作權與商標權權利沖突著作權與商標權權利沖突該怎麼處理?相對於商標權,著作權具有在先性。如果著作權人認為商標權人的注冊商標是從其作品直接或間接而來,並未經其許可,著作權人就可以要求商標權人停止使用該商標;同時,如果商標權人的注冊合法,商標權人就可以在商標主管機關未撤銷其注冊商標之前繼續使用該商標。這樣,著作權與商標權的沖突就不可避免。《商標法》和《商標法實施細則》明文規定保護合法的在先權利,如果通過侵犯他人合法的在先權利包括著作權取得商標注冊,商標主管機關應撤銷該注冊商標,但《著作權法》卻沒有相應的規定。從立法上和實踐中妥善解決兩者之間的沖突,是非常必要的。目前,也不乏著作權和商標權沖突的事例。一般來說,在保護在先著作權的同時,應當注意保護商標注冊人的合法權利,具體處理方式,可以在實踐中逐步探索,並上升到立法予以規范。相關法規依據《商標法》:第三十一條申請商標注冊不得損害他人現有的在先權利,也不得以不正當手段搶先注冊他人已經使用並有一定影響的商標。第四十一條已經注冊的商標,違反本法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二條規定的,或者是以欺騙手段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注冊的,由商標局撤銷該注冊商標;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撤銷該注冊商標。已經注冊的商標,違反本法第十三條、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三十一條規定的,自商標注冊之日起五年內,商標所有人或者利害關系人可以請求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撤銷該注冊商標。對惡意注冊的,馳名商標所有人不受五年的時間限制。除前兩款規定的情形外,對已經注冊的商標有爭議的,可以自該商標經核准注冊之日起五年內,向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裁定。商標評審委員會收到裁定申請後,應當通知有關當事人,並限期提出答辯。
『捌』 如何證明《商標法》第三十一條在先權利中的「著作權」
商標法與著作權有沖突的一般最多的是美術著作權,只要出示國家版權局頒發的美術著作權登記證書即可,上面有您美術著作權的登記日期和發表日期,只要比他人的商標注冊在先,是完全屬於「在先權利」范圍的。
『玖』 未經在先權利人許可申請商標屬侵權嗎
不符合,侵犯了著作權的人著作權,權利人可以向商標局提商標異議也可以向人民法院、版權局等主管機關申請保護著作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