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專利權的地域性
專利保護的地域性
專利保護不是無限期的保護,同時也不是不限空間的保護,地域性是專利保護最重要的特質之一,在有限地域內的保護即是對專利權的限制也是縮小了專利保護的范圍和難度,能夠更有效保護權利人的專利設計。下面是華律網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相關內容,歡迎大家閱讀。
專利保護的地域性:所謂地域性,就是對專利保護權的空間(國別)限制。是指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所授予的專利保護權僅在該國或地區的范圍內有效,除此之外的國家和地區不發生法律效力,專利保護權是不被確認與認可的。
如果專利權人希望在其他國家享有專利保護權,就必須依照其他國家的相關法律另行提出專利申請。但如果是加入了國際條約及雙邊協定另有規定之外的,情況另議!否則任何國家和地區都不承認其他國家或者國際性知識產權機構所授予的專利保護權。
知識產權具有嚴格的地域性特點,即各國主管機關依照其本國法律授予的知識產權,只能在其本國領域內受法律保護。例如中國專利局授予的專利權或中國商標局核準的商標專用權,只能在中國領域內受保護,其它國家則不給予保護。外國人在我國領域外使用中國專利局授權的發明專利,不侵犯我國專利權,所以,我國公民、法人完成的發明創造要想在外國受保護,必須在外國申請專利;反之亦然。這是《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規定的原則之一。
著作權雖然自動產生,但它也受地域限制,我國法律對外國人的作品並不是都給予保護,只是因為我國加入了《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和《世界版權公約》等國際公約,履行這兩個國際公約規定的義務,保護這些公約成員國的國民作品;公約的其它成員國也按照公約規定,對我國公民和法人的作品給予保護。還有按照兩國的雙邊協定,相互給予對方國民的作品保護。
2. 申請專利的權利,專利申請權和專利權三者有何區別
1.專利權利: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獨占使用、收益、處分其發明創造,並排除他人干涉的權利。專利權具有時間性、地域性及法律確認性。此外,專利權還具有如下法律特徵:(1)專利權是兩權一體的權利,既有人身權,又有財產權。(2)專利權的取得須經專利局授予。(3)專利權的發生以公開發明成果為前提。(4)專利權具有利用性,專利權人如不實施或不許可他人實施其專利,有關部門將採取強制許可措施,使專利得到充分利用。
2.專利申請權:(1)主體必須具有法律所賦予的享受專利權的資格。如中國公民與法人;依照其所屬國同中國簽定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互惠原則可以享有專利權的在中國沒有經常居所或營業所的外國人、外國企業或外國其他組織。(2)必須基於一定的法律事實。引起申請權發生的法律事實有:(1)發明創造;(2)完成委託發明創造;(3)完成職務發明創造;(4)申請權繼承;(5)申請權轉讓。具備上述兩個條件便取得專利申請權。職務發明的申請權屬於單位;非職務發明的申請權屬於發明人或設計人;委託發明的,依委託合同的約定來確定申請權的歸屬;因繼承、轉讓而取得申請權的,申請權歸繼承人或權利受讓人。享有申請權的,可向專利局提出專利申請。申請被批准後,享有專利權。
1、專利權:自己提出申請,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查合格,符合授權的條件,依法授予專利權。而專利沒授權前的申請人叫專利申請人。
「Litecarve專利」
3. 專利權有地域性么
由於主權的原因,專利具有地域性;因此,專利權的其中一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地域性。
4. 授予專利權當年以什麼時間判斷,授權通知書發文日還是授權公告日
專利授權日即為專利的授權公告日。僅僅授權通知書還不能確定該專利已經授權,因為有可能專利申請人接到通知書之後不去辦理手續,於是該專利就沒有專利權了。
但是專利的保護期並不是從授權日起算,而是從實際申請日起算,就比如說你是2008年1月1日遞交的申請,今天下來的授權公告,繳納年費是從2008年1月1日起開始交,因為從那天起你的專利開始受保護。
(4)由於你所在的地區專利權擴展閱讀:
專利權人和申請人的區別
專利權人即專利權主體,是指依法獲得專利權,並承擔與此相應義務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從取得方式來劃分,可分為原始主體與繼受主體;從國籍來劃分,可分為本國人與外國人。
專利申請權人,是指對某項發明創造依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享有專利申請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或者說,專利申請權人就是有資格就發明創造提出專利申請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1、專利權人與專利申請權人具有一致性:專利申請權是產生專利權的基礎,專利申請權人提出的專利申請獲得批准後,該專利申請權人就成為專利權人(專利法第6條)。
2、專利權人與專利申請權人是有嚴格區分的:
①專利申請權是一種獨立的財產權,是一種具有相對性的請求權,特定主體就某項發明創造享有的專利申請權,並不能排斥他人就同樣主題的發明創造提出專利申請,換言之,對同一主題的發明創造,有資格提出專利申請的主體可能是多方,但獲得批准從而成為專利權人的則可能是其中的一方。
②繼受專利權人常常並不是專利申請權人。
5. 解釋專利的地域性
世界各國專利制度是獨立的,授予專利權的保護在各國領土范圍內有效.
6. 專利權從權是獨權的進一步限定,那麼我的方法在從許可權定外,但落入獨權是不是就不侵權了。
具體問題具體分來析,簡單地說可源能有三種情況,你侵權或你不侵權或對方侵權:
因為對方權利要求書採用了概括=加熱:
1、所以200度落入加熱這個上位概括=你侵權。
2、但是,如果你能提出證據200度是公知常識或現有技術,可以無效對方的專利,你不侵權。
3、另外如果200度不屬於現有技術,你可以單獨再另申請專利,因為保護范圍需要結合說明理解=80-150度,如果這樣的話,對方使用200度侵權。
有關專利、司法考試詳細資料,包括報名、用書等等寫得很詳細,或者有關專利、司法事務問題,可到這個ID的網站JSZSP查看、咨詢,或者到到這個ID的網路空間查看,希望能幫助到你!
7. 關於專利權的地域性
專利權的地域抄性是對權利的一種空間限制。與一般意義上的財產權相比,專利財產權的地域性尤其突出。有形財產的所有人不會因到了另外一個國家而失去對有形財產的財產所有權,而作為無形財產權的專利權一般只在授予其專有性權利的國家內有效,在其他國家原則上不發生效力,任何國家都不承認根據別國法律取得的專利權,這就是專利權的地域性。這種地域性的特徵從根本上說是專利權的本性所決定的,因為專利權是由國家法律直接確認,要通過履行特定的申請、審查、批准才能獲得。
此外,專利權的國際公約或雙邊協定,擴大了專利權的地域范圍。
8. 如何處理專利權在不同法院起訴 國家知識產權局
自主知識產權與專利什麼是專利專利是專利法中最基本的概念。
社會上對它的認識一般有三種含義:一是指專利權;二是指受到專利權保護的發明創造;三是指專利文獻。例如:我有三項專利,就是指有三項專利權;這項產品包括三項專利,就是指這項產品使用了三項受到專利權保護的發明創造(專利技術或外觀設計);我要去查專利,就是指去查閱專利文獻。
專利法中所說的專利主要是指專利權。所謂專利權就是由國家知識產權主管機關依據專利法授予申請人的一種實施其發明創造的專有權。一項發明創造完成以後,往往會產生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其中最主要的就是發明創造應當歸誰所有和權利的范圍以及如何利用的問題。沒有受到專利保護的發明創造難以解決這些問題,其內容泄露以後任何人都可以利用這項發明創造。
發明創造被授予專利權以後,專利法保護專利權不受侵犯,任何人要實施專利,除法律另有規定的以外,必須得到專利權人的許可,並按雙方協議支付使用費,否則就是侵權。
專利權人有權要求侵權者停止侵權行為,專利權人因專利權受到侵犯而經濟上受到損失的,還可以要求侵權者賠償。如果對方拒絕這些要求,專利權人有權請求管理專利工作的部門處理或向人民法院起訴。專利權是一種知識產權,它與有形財產權不同,具有時間性和地域性限制。
專利權只在一定期限內有效,期限屆滿後專利權就不再存在,它所保護的發明創造就成為全社會的共同財富,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利用。專利權的有效期是由專利法規定的。專利權的地域性限制是指一個國家授予的專利權,只在授予國的法律有效管轄范圍內有效,對其他國家沒有任何法律約束力。
每個國家所授予的專利權,其效力是互相獨立的。專利權並不是伴隨發明創造的完成而自動產生的,需要申請人按照專利法規定的程序和手續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提出申請,經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審查,認為符合專利法規定的申請才能授予專利權。如果申請人不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提出申請,無論發明創造如何重要,如何有經濟效益都不能授予專利權。取得專利權的發明創造必須將發明內容在權利要求書、說明書或圖片、照片中充分公開,因為在把無形的發明創造變成專利權這種權利時,要靠權利要求書或圖片、照片來劃定保護范圍,而這些公開的內容是支持權利存在的惟一依據。記載發明創造內容的說明書、權利要求書或者圖片、照片就是專利文獻中最重要的部分。
專利在國際上通常指發明專利。我國專利法除發明專利以外,還規定有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並規定發明專利批准以後有效期為從申請日起算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的有效期為從申請日起算10年。什麼是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在科學技術方面或文化藝術方面,對創造性的勞動所完成的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
這個定義包括三點意思:
(1)知識產權的客體是人的智力成果,有人稱為精神的(智慧的)產出物。這種產出物(智力成果)也屬於一種無形財產或無體財產,但是它與那種屬於物理的產物的無體財產(如電氣)、與那種屬於權利的無形財產(如抵押權、商標權)不同,它是人的智力活動(大腦的活動)的直接產物。這種智力成果又不僅是思想,而是思想的表現。但它又與思想的載體不同。
(2)權利主體對智力成果為獨占的排他的利用,在這一點,有似於物權中的所有權,所以過去將之歸入財產權。
(3)權利人從知識產權取得的利益既有經濟性質的,也有非經濟性的。這兩方面結合在一起,不可分。因此,知識產權既與人格權親屬權(其利益主要是非經濟的)不同,也與財產權(其利益主要是經濟的)不同。
知識產權包括:工業產權和版權(在我國稱為著作權)兩部分。專利只是知識產權的一個類型,知識產權的范圍遠遠大於專利。自主知識產權主要的意義在於創新和保護。
9. 關於專利權的一個問題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專利是有地域性的。不論日本還是中國的專利,只在本國范圍內有內效。
不清楚你說的要做容此項產品是什麼意思?是銷售還是生產?如果是銷售的話,醫用專利在日本已經失效,也就是進入了共有領域,該產品如果是在日本生產,你單位只是在國內銷售的話,當然是不需要向國內的那家企業支付任何費用。
如果是想在國內生產該產品,鑒於已經有專利在先,則需要國內的企業同意並支付費用。當然,如果是在期限之內,可以向專利復審委員會申請專利無效哈。
10. 專利權用盡問題
一、地域性的許可不屬於專利實施許可合同主要保護內容,但在不違反其他法律的情況下,當然專利實施許可合同也可以包括更多的協議內容:
《合同法》規定:
第三百四十二條 技術轉讓合同包括專利權轉讓、專利申請權轉讓、技術秘密轉讓、專利實施許可合同。
第三百四十三條 技術轉讓合同可以約定讓與人和受讓人實施專利或者使用技術秘密的范圍,但不得限制技術競爭和技術發展。
第三百四十六條 專利實施許可合同的受讓人應當按照約定實施專利,不得許可約定以外的第三人實施該專利;並按照約定支付使用費。
二、A合法銷售給B,就是權力用盡,你總不能在商店賣出一台洗衣機時,同時還限制顧客只能在XX地才能洗衣服吧,如果這樣也可以考慮你採用了不正當競爭手段銷售產品。
《反不正當競爭法》規定:
第十二條 經營者銷售商品,不得違背購買者的意願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條件。
三、至於A是否有違約於專利權人,屬於A與專利權人之間的糾紛,退一步講,就算A是非法未經許可製造銷售該專利產品,但B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購買,雖然B也可以定性為侵權,不承擔賠償的責任。
《專利法》
第七十條 為生產經營目的使用、許諾銷售或者銷售不知道是未經專利權人許可而製造並售出的專利侵權產品,能證明該產品合法來源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
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