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發明專利是什麼單位審批
由國家知識產權局下來屬的國自家專利局。
1.依據《專利法》,發明專利申請的審批程序包括:受理、初步審查階段、公布、實審以及授權5個階段,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申請不進行早期公布和實質審查,只有3個階段。
2.受理階段
3.初步審查階段
4.公布階段
5.實質審查階段
實質審查中未發現駁回理由的,將按規定進入授權程序。6.授權階段
Ⅱ 單位申請專利有專業限制嗎
專利申請沒有專業限制,只要符合專利申請條件就可以了
Ⅲ 兩個單位共同申請專利的,排名先後是否影響他們的專利權
兩個單位共同申請專利的,他們就是共同專利權人,共同專利權人享有完全相同的專利權。
Ⅳ 在單位上在職期間申請的專利,專利權歸屬是誰
我國《專利法》第六條規定:「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專用本單位的物質技屬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非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申請被批准後,該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為專利權人。
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
《專利法》第六條所稱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所完成的職務發明創造,是指:
(1)在本職工作中做出的發明創造;
(2)履行本單位交付的本職工作之外的任務所做出的發明創造;
(3)退職、退休或者調動工作後1年內做出的,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
《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包括臨時工作單位;《專利法》第六條所稱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是指本單位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等。
Ⅳ 您好,我的專利申請一年多了,現在想添加一個單位,可以嗎
可以多人一起申來請。如自果一項非職務發明創造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發明人、設計人共同完成的,則完成發明創造的人稱之為共同發明人或共同設計人。共同發明創造的專利申請權和取得的專利權歸全體共有人共同所有。 《專利法》 第八條 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一個單位或者個人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委託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申請被批准後,申請的單位或者個人為專利權人。 第九條 同樣的發明創造只能授予一項專利權。但是,同一申請人同日對同樣的發明創造既申請實用新型專利又申請發明專利,先獲得的實用新型專利權尚未終止,且申請人聲明放棄該實用新型專利權的,可以授予發明專利權。 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
Ⅵ 為什麼申請(專利權)人是單位,而發明人是具體的人
單位的工作是靠人做的,發明人自然是具體的人了,單位本身是不會搞發明的版.申請專利不光個人可以申權請,單位也可以申請.單位申請專利成功後,這個專利就屬於單位的,但是發明人一定是具體的人如果發明人發明東西是受單位所託,那麼發明的成果就是單位的,但是發明的人一定是個具體的人
Ⅶ 在單位工作時有項發明,要申請專利,如何申請
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職內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容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
反之,如果這項發明與單位無關當然可以自己申請,專利權人歸自己
發明申請費900減緩後135,實用新型500減緩後75
Ⅷ 申請專利到什麼部門
專利權是最重要的一種知識產權,專利權作為一種財產可以在市場中進回行交易,專利權受到答國家專利法保護,未經專利權人同意許可,任何單位或個人都不能使用。申請專利的好處主要有:1、擁有一項受《專利法》保護的技術成果,而不怕"泄密",不怕因本單位技術人員的"跳槽"使技術成果流失。2、增加了無形資產的存量,提高了企業的品位。3、可獨家"壟斷"專利產品銷售市場,獨自實施專利,獲得經濟效益。4、通過轉讓專利技術或實施專利許可,獲得經濟效益。5.可以利用專利技術作為產品宣傳的賣點,提高產品檔次。6.專利權可以用來質押,向銀行貸款;或作為保證進行融資。7.專利的數量達到具一定時,可申請科技企業享受政府稅收、出口貿易等優惠政策以及重大項目的投標競標的前提。8.對專利侵權者要求賠償
Ⅸ 單位申請專利,發明人不是該單位需要文件證明嗎
申請人(個人)與發明人或設計人可以為不同的人。因此,當設計人版不屬於該單位時,不需要權轉讓證明或其他文件。當設計人屬於該單位人時,根據《專利法》第六條的規定,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為職務發明創造。職務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該單位;申請被批准後,該單位為專利權人。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訂有合同,對申請專利的權利和專利權的歸屬作出約定的,從其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