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研發成功的新技術在什麼階段申請專利最為合適呢
應該是立項後,有理論上可實施方案的時候就可以申請了,
若感覺方案不穩定的,申請時選擇不提前公開,先佔個位先,在研發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用優先權補充修改方案或者撤回重新申請後續方案都行。
本質區別為內容的主要部分不同。
發明內容的主要部分是概括的技術方案,與權利要求書的內容在表述上大體一致,每一個權利要求實質上都是一個完整的技術方案,一般發明內容部分會復述所有權利要求的方案。,發明內容部分還應當包含(一般分別寫在技術方案的前和後)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什麼,以及所帶來的技術效果和優點是什麼。
具體實施方式部分是實施發明的具體實例,所有權利要求即發明內容部分的方案都應該是能從這些實例中概括出來的,所以權一和所有附屬權利要求的內容都要在這部分有相應的實例,實例一般更為具體,應包含更多操作或結構的細節。
(2)專利申請與最新的技術最對比擴展閱讀:
專利制度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保護發明創造知識產權的一項法律制度。《專利法》第9條第2款規定「兩個以上的申請人分別就同樣的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專利權授予最先申請的人」,這就是「先申請原則」。因此,凡具備專利條件的發明創新都應及早申請專利,以獲得國家的法律保護。
申請專利必需按照規定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必要的申請文件。申請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應當提交請求書、說明書、權利要求書、說明書摘要和必要的附圖等文件。申請外觀設計專利,應提交請求書、該外觀設計的圖片或照片、簡要說明等文件。專利申請文件可以由申請人自己撰寫,也可以委託專利代理人撰寫。
『叄』 什麼樣的技術可以申請國家專利怎麼申請
我國法律保護的專利分為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兩種,可以通過申請書的方式進行申請: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第二十二條 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新穎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不屬於現有技術;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布的專利申請文件或者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創造性,是指與現有技術相比,該發明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該實用新型具有實質性特點和進步。
實用性,是指該發明或者實用新型能夠製造或者使用,並且能夠產生積極效果。
本法所稱現有技術,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技術。
第二十三條 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應當不屬於現有設計;也沒有任何單位或者個人就同樣的外觀設計在申請日以前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提出過申請,並記載在申請日以後公告的專利文件中。
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與現有設計或者現有設計特徵的組合相比,應當具有明顯區別。
授予專利權的外觀設計不得與他人在申請日以前已經取得的合法權利相沖突。
本法所稱現有設計,是指申請日以前在國內外為公眾所知的設計。
第二十六條 申請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的,應當提交請求書、說明書及其摘要和權利要求書等文件。 請求書應當寫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名稱,發明人的姓名,申請人姓名或者名稱、地址,以及其他事項。
說明書應當對發明或者實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說明,以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能夠實現為准;必要的時候,應當有附圖。摘要應當簡要說明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技術要點。
權利要求書應當以說明書為依據,清楚、簡要地限定要求專利保護的范圍。
依賴遺傳資源完成的發明創造,申請人應當在專利申請文件中說明該遺傳資源的直接來源和原始來源;申請人無法說明原始來源的,應當陳述理由。
第二十七條 申請外觀設計專利的,應當提交請求書、該外觀設計的圖片或者照片以及對該外觀設計的簡要說明等文件。 申請人提交的有關圖片或者照片應當清楚地顯示要求專利保護的產品的外觀設計。
第二十八條 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收到專利申請文件之日為申請日。如果申請文件是郵寄的,以寄出的郵戳日為申請日。
(3)專利申請與最新的技術最對比擴展閱讀
不允許申請專利的情況和申請專利的有效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
第二十五條 對下列各項,不授予專利權:
(一)科學發現;
(二)智力活動的規則和方法;
(三)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四)動物和植物品種;
(五)用原子核變換方法獲得的物質;
(六)對平面印刷品的圖案、色彩或者二者的結合作出的主要起標識作用的設計。
對前款第(四)項所列產品的生產方法,可以依照本法規定授予專利權。
第二十九條 申請人自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十二個月內,或者自外觀設計在外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六個月內,又在中國就相同主題提出專利申請的,依照該外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或者依照相互承認優先權的原則,可以享有優先權。
申請人自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在中國第一次提出專利申請之日起十二個月內,又向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就相同主題提出專利申請的,可以享有優先權。
『肆』 如何確定專利對比文件
對比文件是客觀存在的技術資料,引用對比文件判斷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新穎性和創造性等時,應當以對比文件公開的技術內容為准,該技術內容不僅包括明確記載在對比文件中的內容,而且包括對於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隱含的且可直接地、毫無疑義地確定的技術內容。
但是,不得隨意將對比文件的內容擴大或縮小,另外,對比文件中包括附圖的,也可以引用附圖。
但是,審查員在引用附圖時必須注意,只有能夠從附圖中直接地、毫無疑義地確定的技術特徵才屬於公開的內容,由附圖中推測的內容,或者無文字說明、僅僅是從附圖中測量得出的尺寸及其關系,不應當作為已公開的內容。
《專利審查指南》第二部分第三章第2.3節 第156(2-38)頁
為判斷發明或者實用新型是否具備新穎性或創造性等所引用的相關文件, 包括專利文件和非專利文件, 統稱為對比文件。
由於在實質審查階段審查員一般無法得知在國內外公開使用或者以其他方式為公眾所知的技術,因此,在實質審查程序中所引用的對比文件主要是公開出版物 。
關於授予專利權的實質性條件,《專利法》第二十二條規定: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和實用新型,應當具備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
(4)專利申請與最新的技術最對比擴展閱讀:
關於權利要求書的撰寫
權利要求書應當以說明書為依據,說明發明或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限定專利申請的保護范圍。在專利權授予後,權利要求書是確定發明或者實用新型專利權范圍的根據,也是判斷他人是否侵權的根據,有直接的法律效力。權利要求分為獨立權利要求和從屬權利要求。
獨立權利要求應當從整體上反映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主要技術內容,它是記載構成發明或者實用新型的必要技術特徵的權利要求。
從屬權利要求是引用一項或多項權利要求的權利要求,它是一種包括另一項(或幾項)權利要求的全部技術特徵,又含有進一步加以限制的技術特徵的權利要求。進行權利要求的撰寫必須十分嚴格、准確、具有高度的法律和技術方面的技巧。
『伍』 是申請發明專利好還是申請實用新型專利好
看你的產品的需求,通常來說這類的產品適合申請實用新型專利:
1、產品版生命周期短權:在專利申請中,因為實用新型專利保護期限是十年,發明專利是二十年,當一個產品生命周期比較短的時候,申請實用新型專利是不錯的選擇。
2、產品技術不斷改良升級:發明專利申請授權一般需要2年-3年的時間,相對來說,實用新型專利授權時間比較短,僅僅需要6-8個月,如果產品技術一直在不斷改良升級,授權時間短的專利更適合。
3、產品的開拓發明創新比較少,創新點以改進型為主:因為實用新型專利來說要求創造性不高,主要以實用性為主,如果創造性較強的,建議可以申請發明專利。
專利申請人可以根據自身產品情況和特點來決定,如果合適的話,也可以同時進行專利雙報(同時申請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
『陸』 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的根本區別
企業的技術成果要申請來保護,還是申請實用新型專利來保護?這個問題值得思考。如果企業也有這樣的疑問,那麼小編建議看看這篇文章,了解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的區別,然後再做打算。
『柒』 論文和專利的區別
1、所保護的側重點不同
論文是某一學術課題在實驗性、理論性或觀測性上具有新的科學研究成果或創新見解,或是某種已知原理應用於實際中取得新進展,這些論文的目的主要是用於在學術會議上宣讀、交流或討論,或者在學術刊物予以發表,也有一些形成項目文件作為項目申報或者答辯的依據。
從這個角度來看,論文有時候完全是純理論的東西,如一些數學公式、演算法推理等等,同時,對於論文所要表達的內容並無太多限制。論文帶給作者的很多時候只是榮譽以及著作權。
專利明顯不同,專利可保護的內容有限制,象數學公式、科學發現、外科手術方法、克隆技術等可以用論文形式發表的,都不能用專利來保護。這些在專利法中被歸結為智力活動或者治療方法,不屬於專利法保護范疇。
申請專利的重點在於知識產權保護,發表科研論文的目的在於知識傳播和分享。
2、撰寫方式不同
專利申請書的第一部分為背景技術介紹,要求申請人對背景技術及其不足之處進行描述和總結。論文或者項目的第一步部分和發明專利申請書很類似,也是介紹前人的研究工作及不足之處。不同之處在於論文必須引用和列出相應的參考文獻,而專利申請則可以不列參考文獻。
專利申請書的第二部分為技術方案。這部分和論文的方法比較類似,但不同之處居多。這部分內容中,要求申請人用文字和公式闡述發明的技術方案,而不能用圖表。即使發明的技術方案用圖表更容易說明問題,發明人也必須把圖表內容轉換成文字。
尤其是涉及到復雜裝置的技術方案,用文字表述需要特殊技巧。論文的方法部分則沒有多少限制,論文撰寫人可以選擇更容易讓讀者理解和明白的論文撰寫方式,可以有詳細的公式推導和圖表,甚至可以直接插入實驗器材照片,而這些在專利申請文本中是不允許的。
3、審查不同
從審查角度,專利由專利審查人審查,重點判斷發明的技術方案和現有文獻有無重復之處,專利檢索新穎性是是否能獲得授權的重要一環,專利審查員往往會從專利庫、論文庫以及國際專利庫、論文庫中進行國際性檢索。
而科研論文由同行審稿,重點判斷實驗數據是否可靠,結論是否准確。由於專利審查員一般不是同行,發明的技術效果無法通過專利審查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