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高通收購恩智浦半導體為何要得到全球9個國家監管部門的批准
國家投入資本是指有權代表國家投資的政府部門或者機構以國有資產投入企業所形成近年來,一些大陸法系國家開始放棄或部分放棄法定資本制而仿效授權資本制,如
② 高通公司違反了哪幾條中國反壟斷法
應該是違反了中 國反壟斷法第七章第四十七條規定,「經營者違反本專法規定,濫屬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由反壟斷執法機 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 違法所得,並處上一年度銷售額百分之一以上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 滿意請採納謝謝
③ 高通收購恩智浦和中興通訊有什麼關系
因為這是兩家跨國企業,而且都在華有比較活躍的市場活動
根據中國的《反壟斷法》及相關回規定,商務部答發布《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的指導意見》表示,經營者集中只要在全球年營業額合計超過100億人民幣,並且至少兩家經營者上一年度在中國境內營業額超過4億人民幣,那麼就應該向中國商務部申報,以進行反壟斷審查
收購是經營者集中的典型模式,而高通和恩智浦的全球收入以及在華業務規模都遠超申報標准,自動納入監管,因此,必須要通過中國反壟斷機構的審查
事實上,各個主要經濟體都有這樣的規定
對於在本國開展業務的外國企業之間的並購展開調查,這是國際慣例
就拿高通並購恩智浦為例,他們目前已經通過了包括美國、俄羅斯、歐盟、韓國等8個主要國家或地區的市場監管機構的批准,只剩下中國政府還沒批准
換句話說,這次收購不僅僅需要中國批准,韓國,俄羅斯,日本等國家的批准都是需要的
原因也都是一樣的,就是反壟斷
歷史上,美國曾否決過歐洲的並購,歐洲也否決過美國的並購
如果有一天我們的華為要收購中興,但是兩家公司都是面向全球銷售產品,那麼這個收購案需要獲得美國、歐盟等地區反壟斷部門的批准
④ 蘋果拆巨資收購英特爾5G業務,卻慘遭反壟斷,該怎麼辦
蘋果在2019年秋季新品發布會上,並沒有推出支持5G網路的iPhone手機,而最根本原因是因為蘋果缺少相關的5G基帶支持,即便是蘋果方面在支付了幾十億美金的和解金給高通公司之後,蘋果依舊還是斥10億元巨資,收購了Intel 5G基帶業務,這意味著蘋果方面想要通過Intel 的5G晶元研發團隊來彌補自身的短板,這也意味著,蘋果或許與高通方面在業務上也將不再會有什麼來往。
但由於三星的基帶晶元產能有限,也是直接拒絕了蘋果,如今蘋果方面也是直接收購了英特爾5G基帶晶元研發部門,這對於蘋果而言,絕對是一個最好的選擇,一方面,在收購了英特爾所擁有的618個5G標准必要專利之後,同時蘋果方面也擁有15個5G標准必要專利族,這意味著在此次收購之後,蘋果方面所擁有的5G專利排名也將會進入到全球前十名中;更為重要的是還有2200名英特爾員工以及17000項無線技術專利,極大增強蘋果在5G領域的競爭能力。
⑤ 怎樣看待國家發改委針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
你好。
這個對於高通來說就是毛毛雨
是的 罰款還不夠高通一個月的收入
但是國內廠商就笑不出來了 等高通交完費用 呵呵,羊毛出在羊身上
⑥ 美國高通公司怎麼了為什麼被罰款那麼多錢說通俗易懂點,對中國做了什麼
中國80%的智能手機晶元都用的是高通的,所以他觸犯了國際反壟斷法案。如果有什專么不明白可以屬網路「反壟斷」。 其實你用的國產手機好用,是因為人家晶元好。中國現在每年進口晶元2500億美金,發改委找就想找他們點毛病了。
⑦ 為什麼中國要限制高通收購恩智浦
原因很簡單,因為這是兩家跨國企業,而且都在華有比較活躍的市場活動。根據中國的《反壟斷法》及相關規定,商務部發布《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的指導意見》表示,經營者集中只要在全球年營業額合計超過100億人民幣,並且至少兩家經營者上一年度在中國境內營業額超過4億人民幣,那麼就應該向中國商務部申報,以進行反壟斷審查。收購是經營者集中的典型模式,而高通和恩智浦的全球收入以及在華業務規模都遠超申報標准,自動納入監管,因此,必須要通過中國反壟斷機構的審查。
⑧ 高通的反壟斷調查
2005年,歐盟接到諾基亞、愛立信等六家公司的投訴後,曾對高通專利授權定價過高展開反壟斷調查,經過四年的調查,這樁官司最終因為各家廠商的和解撤訴而終止。
2009年高通曾在韓國長達三年的反壟斷調查結束。韓國官方認為「高通對客戶實行差別性對待,對其中一些客戶收費較高」,為此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向高通開出約2億美元罰單。
2013年11月26日,高通接到中國國家發改委通知,後續將配合發改委對其進行的反壟斷相關調查。高通同時表示,並未意識到違反了任何反壟斷法規定。發改委從2013年11月發起了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發改委曾突擊搜查高通北京和上海公司,調查手機製造商、晶元製造商和其他相關企業。
2014年2月19日,發改委價格監督和反壟斷局局長許昆林證實,發改委正在對高通有關價格問題進行調查,原因是高通涉嫌濫用無線通訊標准。正面臨中國發改委壟斷調查的美國高通公司對外發布聲明稱其業務活動合法,並將繼續配合發改委的調查。在此前,《中國日報》援引發改委官員的表態稱,發改委已經掌握高通存在壟斷的大量證據。
2014年7月,發改委確定了高通壟斷事實,正在向中國公司調查高通的銷售數據,美國高通公司總裁德里克·阿伯利就反壟斷調查有關問題到國家發展改革委交換意見並接受調查詢問。國家發改委對高通反壟斷調查非常重視,共派出80個工作人員,花費了很大成本,不僅僅調查高通,還有高通的客戶,封存了大量資料。
2014年8月27日,高通再次面臨歐盟反壟斷調查,如果歐盟判定高通確實違反歐盟規定的話,高通可能面臨最高達154億元人民幣(25億美元)的罰金。
2014年12月30日,國家發改委指責高通公司在中國市場存在明顯壟斷行為。該公司涉嫌濫用其在無線通信標准市場的地位,為其產品收取較高價格。國家發展改革委反壟斷局許昆林局長與高通公司就最終處理方案交換意見。發改委消息稱,將盡快對高通反壟斷調查形成最終處理方案。高通公司或將被重罰逾10億美元。高通公司表示,將繼續配合國家發展改革委做出最終的處理工作。許昆林局長表示,將盡快形成最終處理方案,按法定程序推進案件的處理。
2015年2月10日,國家發改委最終就壟斷行為對高通處以9.75億美元(相當於人民幣60.88億元)的罰金。
⑨ 高通收購恩智浦為什麼要中國同意
因為高通和恩智浦,在中國境內經營業務。
根據《國務院關於經營者集中申報標準的規定》第三條:經營者集中達到下列標准之一的,經營者應當事先向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申報,未申報的不得實施集中:
一參與集中的所有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全球范圍內的營業額合計超過100億元人民幣,並且其中至少兩個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均超過4億元人民幣;
二參與集中的所有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合計超過20億元人民幣,並且其中至少兩個經營者上一會計年度在中國境內的營業額均超過4億元人民幣。
高通是國內最大的手機晶元供應商,恩智浦也是半導體行業的巨頭,因此,這筆收購必須要通過中國反壟斷機構的審查。
2016年10月,高通公司和恩智浦半導體宣布高通將收購恩智浦的最終協議,雙方董事會已一致通過該協議。
合並後的公司預計年營收將超過300億美元,在移動、汽車、物聯網、安全、射頻和聯網等領域處於領先地位。2018年7月26日,高通宣布放棄收購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