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商標專利 > 專利權資本化立法

專利權資本化立法

發布時間:2020-12-31 21:53:24

1. 申請研發成果專利權的費用應該資本化么

計入費用

2. 專利權年費是否需資本化

你是指已繳年費嗎?理論上年費是和專利權一體的,是專利權的一部分,因為你不交年費專利權當年就失效了。
專利權肯定是資本化的,再計算年費是不是就重復了呢

3. 下面表述中,哪些可以作為專利資本化的方式

專利獲得方式:1、原始取得,也可以說是自主研發。2、專利轉讓,直接將專利回權轉讓給對發,收取轉答讓費。注意:簽合同,然後向國家知識產權局辦理著錄項目變更手續。3、專利實施許可,收取專利費。注意:簽合同,然後然後向國家知識產權局辦理專利實施許可合同備案手續。

4. 登記注冊後無形資產的專利權只核算資本化的部分是嗎

應包括研發費用在內所形成的成本價的核算。

5. 如何使知識產權資本化

如何使知識產權資本化,方法有二:出資與證券化。
(一)知識產權出資
我國《公司法》第27 條第1 款規定「: 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可以用貨幣估價並可以依法轉讓的非貨幣財產作價出資:但是,法律、行政法規規定不得作為出資的財產除外。」此外,公司章程應當載明股東或發起人的出資方式、出資額和出資時間(《公司法》第 25,82條)。「通過對該法律條文的解析不難看出,目前我國立法所要求的現物出資的構成要件有:確定性;價值物的現存性;價值的可評估性;可獨立轉讓性。另外,我國《外資企業法實施細則》第27,28 條,《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第27,28 條對用於出資的現物作了有益性的構成要件的規定。」
(2)知識產權價值的現存性,這是從出資的目的而要求的條件,如果知識產權已經消滅或者將來才有的話,那麼出資的目的就無法達到,所以知識產權必須現實存在,我國公司法原則上要求交付日期到來前由出資人所有即可,不要求在擬出資時就有出資人所有,靈活而符合實際。
(3)知識產權價值的可評估性,這在知識產權的評估方法中有所闡述。「知識產權價值評估或定價只能是一種預測性的判斷。最終由市場決定和反映出的價值才應當是真正的知識產權價值,這也是對評估值一個檢驗。」
(4)知識產權價值的可轉讓性,如果知識產權不是屬於自己所有,或者與他人共享,或者是被許可使用人,自然不能轉讓,否則對真正權利人不公。「從本質上看,知識產權轉移的應是獲利能力及相應的權利,而並不是必須讓公司像擁有物質資本那樣來掌握和形成公司的獨占財產權。」
(5)知識產權價值的有益性,是指作為「出資的知識產權可能為公司帶來利益,即作為出資的知識產權能為公司所用。知識產權是否能為公司所用取決於它與公司經營范圍之間的關系。」《中外合資經營企業法實施條例》第27、28 條規定,作為外國合營者出資的機器設備或其他物料必須為合營企業生產所必不可少,且中國不能生產,或雖能生產,但價格過高或在技術性能和供應時間上不能保證需要之物。作為外國合營者出資的工業產權或專有技術必須能生產中國急需的新產品或出口適銷產品,或者能顯著改進現有產品的性能、質量,提高生產效率,或者能顯著節約原材料、燃料、動力。
以上的構成要件實為現物出資的要件,不過知識產權出資屬於現物出資,所以可借鑒,另外這些要件是大陸法繫上,從前引的美國法的相關規定來看是不存在的。「在現物出資方面,兩大法系均注意到保護債權人利益和交易安全,但採取的路徑卻完全不同,英美法系採用了實用主義的效果規制模式,而大陸法系採用的是理性建構主義的事前規制方式。不難看出,英美法系的做法賦予了各種生產要素進入公司資本構成的充分自由,而大陸法系嚴重限制了生產要素資本化的自由度,分析大陸法系現物出資適格理論及立法的潛在理論邏輯可發現,這種理論和立法有兩個基本的理論支撐,即公司的有限責任和物質資本本位觀。現代公司是以自身獨立的資產為限對外承擔民事責任,故要求現物出資須符合『價值性』和『可轉讓性』,在物質資本與非物質資本的關繫上,單向地用物質資本尤其是貨幣資本來衡量和要求非物質資本,認為公司中必須擁有相當的物質資本才能保障交易安全,故而用『價值評估可能性』來排斥某些無法用貨幣估價的非物質性的生產要素。因此可以看出,現物出資的適格理論及相應立法仍然固守著傳統的公司資本的價值目標及其陳舊內涵。」
(二)知識產權證券化
「知識產權證券化,是指發起人(Originator)將其具有可預期現金收入流量的知識產權(稱為基礎資產),通過一定的結構安排對基礎資產中風險與收益要素進行分離與重組,轉移給一個特設載體(Special Purpose Vehicle,SPV),由後者發行一種基於該基礎資產所產生的現金流的可以出售和流通的權利憑證,據以融資的過程。」「知識產權證券化的主要功能在於知識產權的融資和再融資。知識產權證券化使抽象物得以有體化。」知識產權具有無形性的特徵,不同於有體物,但是通過證券將知識產權評估後的價值記載於紙面上,變無形為有形。
基於知識產權資產證券化的迅速發展,美國投資銀行界與知識產權界將其作為未來重大的資產證券化項目,就連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也將其作為未來的一個「新趨勢」。

6. 無形資產的資本化條件是

無形資產的資本化條件:企業在研發無形資產的過程中研究和開發費用資本化。

1、企業無形資產的取得主要有:外購、自創、接受其他單位投資三種途徑。外購與接受投資的無形資產價值的確認較為容易,對於自創無形資產核算,按照現行規定僅包括取得注冊時發生的注冊費、聘請律師費支出,而把研究和開發過程中的費用記入當期損益,採用費用化處理。這種處理的結果會導致企業自創無形資產價值不能全部體現出來,甚至導致知識產品的成本計量嚴重失真,對於投資人利用提供的信息做出投資決策是非常不利的。因此,企業應該對自創無形資產研究和開發支出盡量資本化。

2、由於研究費用與新產品或新工藝的生產或使用及給企業帶來效益的確定性較差,應在費用發生的當期確認為費用,直接記入當期損益,並且在以後會計期間也不確認為資產。對於研究活動—— 初步智力成果,採取費用化處理;對於開發項目由於是直接轉化為生產力,應該採取資本化處理方法。例如,對有些隨同固定資產硬體系統一起投入的軟體系統(如計算機軟體系統)可考慮與固定資產硬體系統合並在 「固定資產」科目核算。

(6)專利權資本化立法擴展閱讀

無形資產(Intangible Assets)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無形資產具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無形資產包括貨幣資金、應收帳款、金融資產、長期股權投資、專利權、商標權等,因為它們沒有物質實體,而是表現為某種法定權利或技術。但是,會計上通常將無形資產作狹義的理解,即將專利權、商標權等稱為無形資產。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營業稅稅目注釋(試行稿)〉的通知》(國稅發[1993]149號)文件第八條規定,轉讓無形資產,是指轉讓無形資產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無形資產,是指不具實物形態、但能帶來經濟利益的資產。

本稅目的徵收范圍包括:轉讓土地使用權、轉讓商標權、轉讓專利權、轉讓非專利技術、轉讓著作權、轉讓商譽。

(一)轉讓土地使用權,是指土地使用者轉讓土地使用權的行為。
土地所有者出讓土地使用權和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
土地租賃,不按本稅目征稅。

(二)轉讓商標權,是指轉讓商標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三)轉讓專利權,是指轉讓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四)轉讓非專利技術,是指轉讓非專利技術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
提供無所有權技術的行為,不按本稅目征稅。

(五)轉讓著作權,是指轉讓著作的所有權或使用權的行為。著作,包括文字著作、圖形著作(如畫冊、影集)、音像著作(如電影母片、錄像帶母帶)。

(六)轉讓商譽,是指轉讓商譽的使用權的行為。

根據上述規定,結合問題所述情況,公司所持有的發電上網指標不屬於上述應徵收營業稅的無形資產范圍,不用繳納營業稅。同時也不屬於增值稅銷售貨物和提供應稅勞務,不用繳納增值稅。

7. 會計中「專利權」指的是什麼

政府有關部門向發明人授予的在一定期限內生產、銷售或以其他方式使用發明的排他權利。專利分為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三種。
擁有專利並不一定就意味著資產的存在。如果企業通過使用專利能夠以更高的價格銷售產品或以更低的成本生產產品或生產一種可以緩解競爭壓力的產品,從而獲得更高的利潤,則這項專利是有價值的,即可在會計中確認為無形資產。換言之,如果專利不能為企業帶來未來的現金流量,則不是一項資產。
如果為取得專利而發生的研究與開發成本在其發生時作為當期費用,而專利的注冊費用又極低,則無須將自創的專利權確認為無形資產。所以,在實踐中,往往是將外購的專利權確認為無形資產。
我國《專利法》對專利的保護期為15年,專利不能續展,但可以通過對原發明進行改進獲得新的專利而延長有效期。會計上攤銷無形資產的年限取法定年限和有效經濟壽命較短者,在估計有效經濟壽命時,應當考慮技術更新、消費需求變化、競爭對手生產狀況,正是由於這些因素的作用,專利權的有效經濟壽命短於其法定保護期限。
政府授予發明人專利並不意味著保證對專利進行保護,企業(發明人)經常通過法律訴訟保護專利不受侵犯。保護專利而發生的訴訟費用應當區別兩種不同的情況,如果企業(發明人)勝訴,則將訴訟費用資本化,在專利權的剩餘有效壽命內攤銷,在實踐中,一些企業因掖過長而將訴訟費用計入發生當期。如果企業敗訴,則將所有未計入費用的訴訟費用和專利權的賬面成本計入當期費用。

8. 2011.1企業獲得一項專利權,予以資本化支出是300萬,該無形資產採用直線法計提攤銷,按年計提,

2011.1
借 無形資產 300
貸 研發支出 300
攤銷 2011.1至2014.12
借 各種費用2.5
貸 累計攤銷 2.5
2015.1計提減值版准備權
借 資產減值損失 20
貸 無形資產減值准備 20
以後攤銷 2015.1至2020.12
借 各種費用 2.22
貸 累計攤銷 2.22

閱讀全文

與專利權資本化立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知識產權法04任務0001答案 瀏覽:691
馬鞍山519日停電通知 瀏覽:977
馬鞍山金鷹營業時間 瀏覽:919
矛盾糾紛排查調處信息 瀏覽:714
貴州注冊土木工程師岩土證書領取時間 瀏覽:829
買家投訴發票 瀏覽:251
普通護照的期限 瀏覽:766
發明文言文 瀏覽:523
國培線下專題研修成果 瀏覽:577
馬鞍山蘇叢勇 瀏覽:109
人民的名義侵權問題 瀏覽:53
全椒到馬鞍山汽車時刻表 瀏覽:899
logo可用字體版權 瀏覽:861
馬鞍山中豪 瀏覽:929
tefl證書在哪裡考 瀏覽:564
小陸離與成果 瀏覽:654
迷你世界冒險轉化創造 瀏覽:680
2014納稅申報期限 瀏覽:274
lol2016猴年限定皮膚 瀏覽:48
陝西房地產估價師證書領取地點 瀏覽: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