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自己的商標可以拄著別人的公司用嗎
自己的商標可以住在別人的公司用嗎?這就商標是可以放在別人的公司使用的,但是這樣使用,是需要有一些擔保。
『貳』 現在一家公司把他的商標授權給我們公司,我們可以授權給另外一家公司使用么
要看你們當時是怎麼約定的,是獨占許可還是部分許可。如果說你們當初約定的是獨占許可,該商標只有你們具有使用權,授權人及其他人都不能再使用該商標,那麼你們可以授權給別人使用。
『叄』 可以以其他人公司的名義再將自己的商標入駐天貓嗎
不可以了復,商標是誰的就是誰的。制
天貓開店用別人公司的商標:
第一年可以,第二年不行,開始的時候,可以通過授權,使用別人公司的商標,但第二年,還得自己有,所以一般天貓開店,都會選擇商標轉讓。不過天貓的招商規則是變化的,所以有時還得看具體是哪一年,還有不同的具體商品也不同的。
商標授權又稱商標許可,是指商標注冊人通過簽訂商標使用授權合同,授權他人使用其注冊商標。被授權者按合同規定從事經營活動(通常是生產、銷售某種產品或者提供某種服務),並向授權者支付相應的費用——權利金;同時授權者給予人員培訓、組織設計、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指導與協助。
《商標法》規定:許可人應當監督被許可人使用其注冊商標的商品質量。被許可人應當保證使用該注冊商標的商品質量。經許可使用他人注冊商標的,必須在使用該注冊商標的商品上標明被許可人的名稱和商品產地。
『肆』 燕新公司發生如下有關無形資產的經濟業務: (1)公司購入一項商標權,價款和其他支出共計150 000元,已用
(1)公司購入一項商標權,價款和其他支出共計150000元,已用銀行存款支付。專
借:無形資產---商標權 150000
貸:屬銀行存款150000
(2)本年應攤銷商標權15 000元。
借:管理費用---無形資產攤銷 15000
貸:累計攤銷 15000
(3)公司購入的上述商標權具有減值跡象,經計算可收回金額為105 000元,確認減值損失。
借:資產減值損失 30000(150000-15000-105000)
貸:資產減值准備 30000
(4)公司將上述商標權轉讓給長勝公司,轉讓收入80 000元已存入銀行,按5%計算應交營業稅(假定不考慮其他相關稅費),轉讓過程結束,確認轉讓損益。
借:銀行存款 80000
累計攤銷 15000
資產減值准備 30000
營業外支出29000
貸:無形資產---商標權 150000
應交稅費---應交營業稅 4000(80000*5%)
『伍』 關於商標授權和委託加工的問題 1.商標授權其他公司使用,標識按照生產公司的,流程簡單。2.委託加工
回答你的問題1、授權其他公司使用,要注冊的是,獨家授權還是非獨家內授權。 2、委託容加工,被委託方,產品商標規范要按照委託方的要求,以及商標的實際情況來使用, 包裝正面印刷公司名和不印刷要看企業的行為。和商標關系不大。就算印刷,也不是發了規定必須印正面。主要看委託方的行為。3、委託看是什麼樣的委託,委託並不是授權,委託方需要怎麼樣的,被委託方根據委託方的規范操作就可以。如果是商標授權,那麼就可以按好權屬人的意思來操作。
『陸』 我的公司名稱其它公司可以用來注冊商標嗎
如果您沒有使用您公司名稱進行商標注冊的話,其他人是可以使用其進行商標注冊
如果您已經使用您公司名稱辦理商標注冊,那麼其他人使用該名稱將涉嫌商標侵權
因為公司名稱是工商局核準的,商標名稱是商標局核準的,
『柒』 不公開,不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其他公司商標是否違法
四個要素
具備下述四個構成要件的,構成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侵權行為:
1)必須有違法行為存在,即指行為人實施了銷售假冒注冊商標商品的行為;
2)必須有損害事實發生,即指行為人實施的銷售假冒商標商品的行為造成了商標權人的損害後果。銷售假冒他人注冊商標的商品會給權利人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同時也會給享有注冊商標權的單位等帶來商譽損害。無論是財產損失還是商譽損害都屬損害事實。
3〕違法行為人主觀上具有過錯,即指行為人對所銷售的商品屬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的事實系已經知道或者應當知道。
4)違法行為與損害後果之間必須有因果關系,即指不法行為人的銷售行為與造成商標權人的損害結果存在前因後果的關系。
商標侵權,是指:行為人未經商標權人許可,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或者其他干涉、妨礙商標權人使用其注冊商標,損害商標權人合法權益的其他行為。其具體表現內容如下:
一切侵害他人注冊商標權益的行為,都是侵犯商標權的行為。根據《商標法》第52條的規定,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未經注冊商標所有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商標的行為。
2、未經商標注冊人同意,更換其注冊商標並將該更換商標的商品又投入市場的行為 .這種行為在理論上也稱為"反向假冒 "行為。
3、銷售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的行為。結合《商標法》第56條第3款的規定:銷售不知道是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商品,能證明該商品是自己合法取得並說明提供者的,不承擔賠償責任 .因此,這種形式的商標侵權行為是需要銷售者主觀明知為要件的。
4、偽造或擅自製造他人注冊商標標識或者銷售偽造、擅自製造的注冊商標標識的行為。須注意的是,這種侵權行為是商標標識的侵權行為,包括"製造"和"銷售"兩種行為。
5、給他人的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
根據商標法實施條例第50條及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商標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條規定,屬於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定的給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造成其他損害的行為,包括:
1、在同種或類似商品上,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標志作為商品名稱、裝潢使用,誤導公眾的;
2、故意為侵犯他人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提供倉儲、運輸、郵寄、隱匿等便利條件的;
3、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文字作為企業的字型大小或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突出使用,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
4、將與他人注冊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文字注冊為域名,並通過該域名進行有關商品交易的電子商務活動,容易使相關公眾產生誤認的。